謝曉亮:科學家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2020-10-30 二三裡資訊上海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10月30日上午正式開幕。本屆論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開幕式的「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談疫情防控,稱科學家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看看新聞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謝曉亮:科學家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圖說:謝曉亮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當時正在瑞士參加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謝曉亮,立刻改籤最近的航班趕回北京,一心想為抗疫出力。目前,全球進入三期臨床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用來預防的。而感染病毒後的特效藥,還是空白。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謝曉亮:希望中和抗體療法能成為應對新冠病毒的良方
    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都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謝曉亮教授演講環節中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有很多年輕人參與了抗疫工作,甚至在新冠疫情發生初期,都冒著生命危險去面對未知的病毒,衷心地為他們感到驕傲。謝曉亮說,今年對於中國甚至全球都壓力重重,科學家們都希望能做出改變,盡力研發出可以應對新冠病毒的藥物。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目前,動物實驗已證明該團隊的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這是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階段性勝利。謝曉亮表示:「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文章指出,遴選出的中和抗體有治療和短期預防兩大應用。目前,謝曉亮團隊及其合作者正積極推進臨床實驗,對成藥充滿信心。藥明生物正在為臨床實驗生產GMP級的藥物,預計七月完成。
  • 直擊中關村論壇|謝曉亮:中和抗體或是新冠特效藥的希望
    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發表了《中和抗體——新冠特效藥的希望》主題演講。「新冠肺炎暴發後,中國科學家在第一時間測出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並向世界公布,為新冠肺炎的檢測和治療提供了基礎。」謝曉亮說,但目前新冠肺炎尚缺少特效藥。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8月8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 新冠治療性抗體及疫苗論壇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目前為止,針對新冠病毒我們還沒有小分子特效藥,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 【2020崇禮論壇現場】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  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目前推出的疫苗只能起到預防作用,但目前仍有大批新冠肺炎患者急需治療特效藥。
  • 【學術前沿】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篩選新冠有效抗體 |...
    研究團隊的結構生物學家蘇曉東、肖俊宇及其課題組還利用冷凍電鏡(Cryo EM)得到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與中和抗體的高解析度3.8?三維結構密度圖。數據顯示,抗原上的中和抗體表位與ACE2的結合位點重合,從而揭示出中和作用的結構基礎。另外他們還發現,利用抗體序列推算出的抗體與SARS病毒中和抗體在結構上的相似性篩選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可大幅提高篩選效率。
  • 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謝曉亮:中和抗體將有望成為新冠病毒的...
    ,在新冠肺炎康復的患者的血液中找到對抗病毒的中和抗體,未來,中和抗體將有望成為新冠病毒的治療特效藥。 中和性抗體療法是謝曉亮團隊針對新冠病毒研發出的一種治療方法。謝曉亮在演講中解釋說,化學學科上都知道用鹼來中和酸,那麼當病毒來的時候,人類的免疫系統會產生中和抗體來對抗病毒。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謝曉亮教授的團隊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成功篩選到了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中和性抗體。「我們是全球首次把單細胞技術用於人源中和抗體篩選的團隊。」研究人員認為,富集的B細胞克隆型更有可能產生高親和力的結合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今年5月,謝曉亮團隊在《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臨床前的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其團隊篩選出的抗體分子能有效地抑制和短期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謝曉亮教授在會後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瑞德西韋不是特效藥,臨床試驗仍然存在爭議。當時中和抗體不一樣,本身就是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篩選出來的。由於不能大規模地生產血漿,因此血漿療法的用途受到限制。」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謝曉亮教授的團隊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成功篩選到了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中和性抗體。
  • 「四院院士」謝曉亮:如何快速找到新冠「殺器」
    「通過單細胞基因組學,我們可以快速精準地篩選出大量優質的中和抗體。」謝曉亮透露,北京大學聯合佑安醫院、中國醫學醫科院動物所、義翹神州等合作單位正在籌劃後續動物實驗,之後還將進行臨床實驗。而這些中和抗體至少有三重應用意義。其一,可以用於新冠肺炎中和抗體治療,「更安全且針對性強」。其二,可以用於短期預防,「有效期約為三周,經改造可能延長至三個月」。
  • 新冠中和抗體研究也有新突破|病毒|細胞|疫苗|血清_網易訂閱
    難點2  病毒突變可能導致抗體藥失效  近期多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已發生突變,並檢測到了一種新毒株。湯波表示,如果抗體藥物針對的病毒靶點發生了突變,就可能面臨失效。  5月4日,荷蘭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報告說,他們已經鑑定出一種完全人源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阻止新冠病毒感染培養的細胞。  5月5日,《細胞》雜誌發表一項新研究:比利時科學家發現羊駝體內產生的抗體可以消滅新冠病毒,並且效果良好。
  • 北大教授謝曉亮:尋找新冠抗體特效藥—新聞—科學網
    血漿中的抗體不計其數,種類約有10的7-8次方之多。如何在其中找到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呢?
  • 尋找中和抗體迎戰新冠肺炎:直接阻斷病毒入侵細胞
    康復期病人的血漿中的關鍵成分是免疫系統產生的某種抗體。抗體是一種蛋白質,它的分子量是氫原子的15萬倍。所有抗體都有Y字形狀的結構,像兩把「鉗子」,用來捕捉抗原。那對我們來說,抗原就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是一種RNA 病毒,它的外殼上有刺突狀的S蛋白。S蛋白上面的紅色的部分是冠狀病毒的受體結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
  • 華人公司稱發現4天100%抑制新冠病毒的抗體,解藥還是忽悠?
    「中和的意思就像酸來了,我們用鹼來中和;病毒來了,細胞用抗體來中和。中和抗體的作用是牢牢地結合到病毒上,改變它的功能,阻止它侵入細胞。我們的目標是快速找到並製備高純度中和抗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給病人注射。」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在一場論壇中解釋。血漿療法看似天然,實際上不確定因素很多。
  • ...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活性中和抗體
    近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團隊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
  • 謝曉亮:川普注射的抗體劑量太大太昂貴,做不到普及
    謝曉亮指出,隨著冬季的臨近,全球新冠病例不斷創下新高,新的新冠肺炎患者非常需要有效的藥物治療,當前還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藥,中和抗體為治癒新冠肺炎提供了希望。川普宣布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接受的就是中和抗體療法。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BI 767551(DZIF-10c)是一款強效的抗新冠病毒(SARS-CoV-2)抗體,在臨床前研究中已展示出具有前景的中和病毒的特性1 / 2a期臨床試驗將通過靜脈輸注和吸入給藥,評估BI 767551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徵與抗病毒活性。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是怎麼會回事 新冠病毒抗體有什麼...
    近期,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其中,抗新冠病毒IgG抗體相較於病毒感染後2個星期至1個月仍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該研究成果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