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2021-01-13 澎湃新聞

8月8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 新冠治療性抗體及疫苗論壇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目前為止,針對新冠病毒我們還沒有小分子特效藥,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謝曉亮稱,中和抗體具備一箭雙鵰的作用,既可以作為治療性藥物,也可以作為短期預防性藥物。

治療新冠肺炎亟需強效藥物,血漿療法雖成效顯著,但由於血漿來源有限,不能廣泛使用。而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是血漿療法中的關鍵成分。

「酸來了,我們用鹼來中和;病毒來了,細胞用抗體來中和。」 因此,謝曉亮團隊的目標就是快速找到並製備高強度的中和抗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進行注射。

謝曉亮表示,新冠肺炎特效藥應當符合以下標準,即明顯降低輕中症轉入重症的患者比例、顯著減少患者肺部和其他組織的損傷、快速治癒輕症患者從而縮短住院時間。

利用新型的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謝曉亮團隊的科學家們從60多位新冠肺炎康復期病人血漿裡的8558個抗體序列中,篩選出400多個富集度最高的IgG抗體序列來合成抗體蛋白,進而從中找到了20多個高活性的中和抗體。其中,編號為BD368-2的抗體表現突出,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謝曉亮團隊通過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篩選出高活性中和抗體新冠病毒利用其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作為病毒「鑰匙」來「解鎖」並侵入人類細胞,S蛋白受體結合區(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與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是其入侵細胞的第一步。冷凍電鏡結構顯示,有良好中和活性的抗體能夠與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結合域(RBD)結合,進而阻止其入侵人體細胞。

值得注意的是,謝曉亮團隊找到的BD368-2中和抗體能夠與S蛋白3個RBD全部結合,無論RBD的構象是開放還是關閉。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表位上完全不重合的兩個中和抗體,互相配對後可抑制免疫逃逸。

利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團隊的hACE2轉基因小鼠模型,謝曉亮團隊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後給予小鼠BD-368-2的治療可使病毒載量下降約2400倍。

研究人員發現,與對照組(小鼠感染後2 小時給予無關抗體,上圖中藍色)相比,病毒感染前1 天給小鼠注射BD368-2 抗體(上圖中紅色),5天後小鼠肺組織未檢測到病毒載量。而若在小鼠感染後2小時給予BD368-2抗體(上圖中綠色),則5天後小鼠肺部病毒載量大幅下降,同時小鼠體重基本不變。

近期,謝曉亮團隊又進行了更多動物實驗。在倉鼠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用同樣劑量(20mg/kg)的中和抗體進行給藥,即使將給藥窗口後移至接種病毒後48小時,中和抗體依然有效。由於倉鼠的代謝速度比人快很多,對應到人類,這就表明在人感染新冠7至10天後,即病情發展到中症的時候,中和抗體依然有效。據悉,對於該中和抗體的藥物生產與實驗,由於國內病人數量減少,相關臨床實驗將在北京丹序藥業有限公司協調下,在澳大利亞等國家進行。

此前5月17日,謝曉亮團隊關於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的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於《細胞》雜誌,題為「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dentified by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sequencing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 B cells」。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開幕式上,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教授發表了「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新療法」的主題演講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謝曉亮教授的團隊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成功篩選到了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中和性抗體。「我們是全球首次把單細胞技術用於人源中和抗體篩選的團隊。」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來源:一財網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開幕式上,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教授發表了「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新療法」的主題演講。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目前,動物實驗已證明該團隊的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這是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階段性勝利。謝曉亮表示:「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文章指出,遴選出的中和抗體有治療和短期預防兩大應用。目前,謝曉亮團隊及其合作者正積極推進臨床實驗,對成藥充滿信心。藥明生物正在為臨床實驗生產GMP級的藥物,預計七月完成。
  • 直擊中關村論壇|謝曉亮:中和抗體或是新冠特效藥的希望
    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發表了《中和抗體——新冠特效藥的希望》主題演講。「新冠肺炎暴發後,中國科學家在第一時間測出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並向世界公布,為新冠肺炎的檢測和治療提供了基礎。」謝曉亮說,但目前新冠肺炎尚缺少特效藥。
  • 【2020崇禮論壇現場】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  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目前推出的疫苗只能起到預防作用,但目前仍有大批新冠肺炎患者急需治療特效藥。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中和抗體,新冠肺炎「特效藥」
    相比疫苗或抗病毒藥物,抗體藥物之所以 獨特,是因為它們既能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又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相比「老藥 新用」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中和抗體是針對新冠病毒開發的療法,具有非常高 的特異性。同時,抗體在血液中的穩定性較高,注射中和抗體可以提供被動免疫 力,達到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在預防性疫苗問世之前,中和抗體可能是為 特定高危人群(例如老年人和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謝曉亮:科學家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單分子酶學、單細胞基因組學開創者謝曉亮教授帶來了新冠肺炎治療的一些好消息。圖說:謝曉亮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當時正在瑞士參加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謝曉亮,立刻改籤最近的航班趕回北京,一心想為抗疫出力。目前,全球進入三期臨床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用來預防的。而感染病毒後的特效藥,還是空白。
  • 新冠特效藥接近成功:中和抗體,可治療可預防
    中和抗體有點貴!新冠疫苗已獲批緊急使用,特效藥物還會遠嗎?在全球多條新冠特效藥研發賽道中,最有希望、最受熱捧的就是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是一種有抗病毒活性的單克隆抗體。憑藉特異性和高親和力特點,中和抗體能搶先與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受體結構域(RBD)結合,從而阻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使病毒無法感染細胞,繼而被免疫系統清除。
  • ...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活性中和抗體
    謝曉亮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將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運用到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效率大幅提升。中和抗體不僅有望成為治療的特效藥,也可以為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提供3周~3個月短期預防。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高等學校迅速投入科研攻關,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目前,高等學校在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篩選等多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 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謝曉亮:中和抗體將有望成為新冠病毒的...
    ,在新冠肺炎康復的患者的血液中找到對抗病毒的中和抗體,未來,中和抗體將有望成為新冠病毒的治療特效藥。 中和性抗體療法是謝曉亮團隊針對新冠病毒研發出的一種治療方法。謝曉亮在演講中解釋說,化學學科上都知道用鹼來中和酸,那麼當病毒來的時候,人類的免疫系統會產生中和抗體來對抗病毒。
  • 【學術前沿】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篩選新冠有效抗體 |...
    ,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近日完成的中和抗體體內抗病毒實驗已經證實,利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團隊的hACE2轉基因小鼠模型,感染SARS-Cov-2後給予BD-368-2的治療使病毒載量下降2400倍。而注射BD-368-2後可完全抑制小鼠模型的病毒感染,達到預防效果。
  • 北大謝曉亮團隊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
    中和抗體不僅有望成為治療的特效藥,也可以為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提供3周~3個月短期預防。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高等學校迅速投入科研攻關,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目前,高等學校在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篩選等多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北大謝曉亮團隊早在大年初三就投入到抗體藥物的研究中。
  •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北大謝曉亮團隊新冠肺炎科研進展
    4月28日中午12:00,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新聞》欄目對新冠肺炎疫苗高校科研攻關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報導。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接受採訪,介紹了其所帶領的團隊進行中和抗體藥物研發的情況。
  • 新冠肺炎強效藥有望!三大頂刊發布中和抗體研究成果
    儘管已經有一些關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好消息傳來,但是距離疫苗投入使用仍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在此之前,找到有效療法是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目前,全球多個研究團隊正在尋找能夠治療甚至預防COVID-19的方法,其中特異性強的中和抗體被認為是治療COVID-19的潛在「特效藥」。
  •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三優生物與之江生物、復宏漢霖達成協議,合作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抗體藥物。候選抗體藥物已在細胞水平、轉基因動物水平上完成活病毒中和活性驗證,表現出很好的抗病毒活性,且未發現毒副作用。什麼是中和抗體?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 ...安醫院等單位合作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找到新冠肺炎多種全人源抗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亟需特效治療藥物。日前利用康復期病人血漿治療雖初見成效,但大規模使用受限。而康復期病人血漿中實際起治療作用的是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製備高純度的全人源中和抗體可以提供更安全、高效和大規模適用的治療方法,為抗體治療、短期預防和即時檢測提供新途徑。然而製備特異性最強、安全性最高的臨床用中和抗體需要在大量候選抗體中篩選,耗時較長。
  • 新冠特效藥曙光乍現:禮來中和抗體加速跑,可治療可預防,PK疫苗勝算...
    在全球多條新冠特效藥研發賽道中,最有希望、最受熱捧的就是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是一種有抗病毒活性的單克隆抗體。憑藉特異性和高親和力特點,中和抗體能搶先與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受體結構域(RBD)結合,從而阻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使病毒無法感染細胞,繼而被免疫系統清除。中和抗體可用於預防,也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目前,海外製藥巨頭再生元與禮來處於研發的「第一梯隊」。
  • 謝曉亮:希望中和抗體療法能成為應對新冠病毒的良方
    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謝曉亮教授演講環節中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有很多年輕人參與了抗疫工作,甚至在新冠疫情發生初期,都冒著生命危險去面對未知的病毒,衷心地為他們感到驕傲。謝曉亮說,今年對於中國甚至全球都壓力重重,科學家們都希望能做出改變,盡力研發出可以應對新冠病毒的藥物。全球源源不斷產生的新的新冠病例都亟需一項有效的療法或藥物,但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藥物存在。
  • 北大教授謝曉亮:尋找新冠抗體特效藥—新聞—科學網
    「我們需要走另外一個途徑,那就是先找到產生抗體的細胞。」 在日前舉辦的《理解未來》科學講座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介紹了科學家們通過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尋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進程。 眾所周知,此次疫情中,康復期血漿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了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