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團隊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謝曉亮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將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運用到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效率大幅提升。中和抗體不僅有望成為治療的特效藥,也可以為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提供3周~3個月短期預防。
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高等學校迅速投入科研攻關,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目前,高等學校在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篩選等多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其中,北大謝曉亮團隊早在大年初三就投入到抗體藥物的研究中。他們的目標是快速找到並製備高純度中和抗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給病人注射。憑藉單細胞基因組學的技術專長,他們僅用兩個月就找到一批具有極高中和活性的優質抗體。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接受採訪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從60個康復期病人的血漿裡的8400個結合病毒的抗體序列中,篩出400個富集度最高的抗體序列來合成抗體蛋白,從中找到14個高活性的中和抗體。接下來,他們將從這14個候選抗體中找到最理想的特效抗體製成藥物。「我們正在開始動物實驗,初步結果很好。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謝曉亮說。
關於BIOPIC&ICG
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medical Pioneering Innovation Center, BIOPIC),原名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是北京大學於2010年成立的一個跨學科合作實體研究中心。中心的目標是發展和利用最先進的生物成像與基因測序手段,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進行生命科學與醫學基礎研究。中心將配備世界一流的研究設備和條件,有重點地發展最新的生物成像和測序技術。
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Beijing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Genomics,簡稱ICG)是2016年北京市在北京大學設立的一個多學科前沿交叉研究中心。ICG以基因組學關鍵突破為核心,以人類健康重大問題為導向,目標是建設成為國際領先的基因診斷研究機構。
中心的長期目標正是通過精準基因組學、基因組編輯和功能解讀的研究來發展技術驅動的生物醫學,從而提高人類生殖健康水平、減少癌症引起的死亡。中心以人為本,強調源頭創新和合作,加速基礎科學研究到臨床醫學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