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謝曉亮團隊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

2020-12-06 北京大學

近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團隊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謝曉亮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將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運用到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效率大幅提升。中和抗體不僅有望成為治療的特效藥,也可以為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提供3周~3個月短期預防。

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高等學校迅速投入科研攻關,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目前,高等學校在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篩選等多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其中,北大謝曉亮團隊早在大年初三就投入到抗體藥物的研究中。他們的目標是快速找到並製備高純度中和抗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給病人注射。憑藉單細胞基因組學的技術專長,他們僅用兩個月就找到一批具有極高中和活性的優質抗體。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接受採訪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從60個康復期病人的血漿裡的8400個結合病毒的抗體序列中,篩出400個富集度最高的抗體序列來合成抗體蛋白,從中找到14個高活性的中和抗體。接下來,他們將從這14個候選抗體中找到最理想的特效抗體製成藥物。「我們正在開始動物實驗,初步結果很好。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謝曉亮說。

關於BIOPIC&ICG

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medical Pioneering Innovation Center, BIOPIC),原名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是北京大學於2010年成立的一個跨學科合作實體研究中心。中心的目標是發展和利用最先進的生物成像與基因測序手段,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進行生命科學與醫學基礎研究。中心將配備世界一流的研究設備和條件,有重點地發展最新的生物成像和測序技術。

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Beijing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Genomics,簡稱ICG)是2016年北京市在北京大學設立的一個多學科前沿交叉研究中心。ICG以基因組學關鍵突破為核心,以人類健康重大問題為導向,目標是建設成為國際領先的基因診斷研究機構。

中心的長期目標正是通過精準基因組學、基因組編輯和功能解讀的研究來發展技術驅動的生物醫學,從而提高人類生殖健康水平、減少癌症引起的死亡。中心以人為本,強調源頭創新和合作,加速基礎科學研究到臨床醫學的轉化。

相關焦點

  • ...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活性中和抗體
    近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團隊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細胞》雜誌5月17日刊發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團隊領銜多家合作單位的成果。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
  • 【學術前沿】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篩選新冠有效抗體 |...
    ,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研究介紹謝曉亮團隊與佑安醫院金榮華團隊合作,從60位康復期病人身上共篩選出8558種病毒蛋白結合抗體序列,成功找出14株高活性的中和抗體。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因此,謝曉亮團隊的目標就是快速找到並製備高強度的中和抗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進行注射。謝曉亮表示,新冠肺炎特效藥應當符合以下標準,即明顯降低輕中症轉入重症的患者比例、顯著減少患者肺部和其他組織的損傷、快速治癒輕症患者從而縮短住院時間。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謝曉亮教授在會後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瑞德西韋不是特效藥,臨床試驗仍然存在爭議。當時中和抗體不一樣,本身就是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篩選出來的。由於不能大規模地生產血漿,因此血漿療法的用途受到限制。」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特效藥 控制劑量可降低成本
    謝曉亮教授在會後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瑞德西韋不是特效藥,臨床試驗仍然存在爭議。當時中和抗體不一樣,本身就是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篩選出來的。由於不能大規模地生產血漿,因此血漿療法的用途受到限制。」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謝曉亮教授的團隊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成功篩選到了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中和性抗體。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北大謝曉亮團隊新冠肺炎科研進展
    4月28日中午12:00,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新聞》欄目對新冠肺炎疫苗高校科研攻關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報導。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接受採訪,介紹了其所帶領的團隊進行中和抗體藥物研發的情況。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北京大學官網9月29日公開發布《北大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再度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文章稱,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
  • 北大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再度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
    自今年2月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研究員們在主任謝曉亮院士的帶領下積極投入抗疫工作,發揮在單細胞基因組測序和高精確度檢測等方面的特長、用最新的技術努力尋找治療手段
  • 北大教授謝曉亮:尋找新冠抗體特效藥—新聞—科學網
    謝曉亮說,「中和抗體的作用是牢牢地結合到病毒上,改變它的功能,阻止它侵入細胞。我們的目標是快速找到並製備出高純度的中和抗體,作為藥物,代替血漿給病人注射。」 人體內有兩大免疫細胞,T細胞和B細胞,其中能產生抗體的是B細胞。每個B細胞只能生產一種特定抗體,用傳統技術去尋找能產生新冠病毒抗體的B細胞,不啻於大海撈針。
  • ...安醫院等單位合作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找到新冠肺炎多種全人源抗體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也積極投入抗疫工作,發揮所長,用最新技術努力尋找治療手段、改進診斷方法,並在北京市科委的協調下,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義翹神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為抗擊新冠病毒貢獻力量。
  • 北京大學召開學位評定委員會第144次會議……【北大發布(5.18-5.24...
    」「Cell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謝曉亮課題組與合作團隊的文章,公布了其新型冠狀病毒強效藥研究的最新重要進展。謝曉亮團隊領銜多家合作單位,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近日完成的小鼠實驗已證實了該中和抗體的治療和預防功效。
  • 北大清華地壇醫院聯合開發靈敏簡單新型冠狀病毒測序手段
    MINERVA是一個簡便易行的測序建庫方法,它建立在之前發展的SHERRY方法之上,兼容新冠病人常見的臨床樣本類型,並通過特異性的富集,來獲取高覆蓋度和高深度的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MINERVA方法的基礎,是北大和清華合作團隊前不久發展的SHERRY快速建庫技術,在疫情爆發初期發表於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新冠肺炎抗疫科研攻關取得系列研究進展丨亮點成果
    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了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重大成果的傳播推廣,特啟動「中科院科技創新亮點成果篩選」活動。中科院相關職能部門現已推薦候選條目,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投票,相關得票數將作為正式當選條目的重要參考依據。感謝對中科院科技創新工作的鼓勵和支持!
  • 北京大學謝曉亮教授:單細胞基因組學迎戰新冠肺炎
    在4月2日的第四期直播中,我們邀請到了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為我們帶來《單細胞基因組學迎戰新冠肺炎》的主題分享。他向我們分享了作為後方的科學工作者是如何通過單細胞基因組學迎戰新冠肺炎的。以下是謝教授的演講內容整理。
  • 【2020崇禮論壇現場】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謝曉亮在2020崇禮論壇上分享其團隊最新的抗疫進展。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  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目前推出的疫苗只能起到預防作用,但目前仍有大批新冠肺炎患者急需治療特效藥。
  • 美國最重視的人才中美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創高科研發抗疫新武器
    >篩選出大量優質的中和抗體。」謝曉亮堅定而充滿信心:篩選出的優質中和抗體,可能會成為抗疫新武器,如果能上市,會成為第一個,對新冠病毒有治療功用的技術!謝曉亮1999年被聘為 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系 終身教授,是該校僅有的兩位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之一。他是北大 長江講座教授。2001年9月7日下午,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化學學院院長 林建華向謝曉亮頒發 客座教授聘書。
  • 「四院院士」謝曉亮:如何快速找到新冠「殺器」
    「通過單細胞基因組學,我們可以快速精準地篩選出大量優質的中和抗體。」謝曉亮透露,北京大學聯合佑安醫院、中國醫學醫科院動物所、義翹神州等合作單位正在籌劃後續動物實驗,之後還將進行臨床實驗。而這些中和抗體至少有三重應用意義。其一,可以用於新冠肺炎中和抗體治療,「更安全且針對性強」。其二,可以用於短期預防,「有效期約為三周,經改造可能延長至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