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北大謝曉亮團隊新冠肺炎科研進展

2020-12-05 北京大學新聞網

4月28日中午12:00,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新聞》欄目對新冠肺炎疫苗高校科研攻關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報導。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接受採訪,介紹了其所帶領的團隊進行中和抗體藥物研發的情況。

央視報導視頻

謝曉亮團隊在大年初三就投入到抗體藥物的研究中,他們的目標是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找到中和抗體。為此,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將高通量單細胞測序運用到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謝曉亮介紹說,中和抗體除了有望成為治療的特效藥外,也可以提供短期預防,用來保護醫護人員和病人親屬。有效期大概3周,通過抗體改造有可能延長至3個月。「目前我們已經從60個康復期病人的血漿裡的8400個結合病毒的抗體序列中,篩出400個富集度最高的抗體序列來合成抗體蛋白,從中找到14個高活性的中和抗體。我們將從這14個候選抗體中找到最理想的特效抗體製成藥物。我們正在開始動物實驗,初步結果很好。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

報導連結:《中國新聞》 20200428 CCTV4

專題連結: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相關焦點

  • 北大謝曉亮團隊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
    近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團隊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
  • ...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活性中和抗體
    近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團隊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
  • 【學術前沿】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篩選新冠有效抗體 |...
    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微信公眾號對該論文進行了解讀並同時採訪了論文通訊作者謝曉亮和第一作者曹雲龍,旨在與廣大科研人員分享該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未來的展望,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閱讀英文原文。*以下中文內容僅供參考,請以英文原文為準。
  • 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變臉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中央電視臺第三套節目———綜藝頻道將於12月18日起改版亮新容。此舉也是中央電視臺在11月對CCTV—1進行大幅調整後一個月內的第二次頻道專業化的改版。央視的第三套節目最早為戲曲音樂頻道,1999年改版為文藝頻道,向頻道專業化邁進了一步。此次改版後的第三套節目將是集戲曲、綜藝、音樂、文學、談話、歌舞於一體的綜藝頻道。
  • 中央電視臺簡介
    中國中央電視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臺,1958年5月1日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CCTV。目前共開辦12套電視節目,分別為新聞·綜合頻道、經濟·生活·服務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電影頻道、農業·少兒·軍事頻道、電視劇頻道、英語頻道、科學·教育頻道、戲曲頻道、西部頻道,內容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央電視臺擁有近40萬小時的節目資源,日播出量達240小時,其中自製節目量約佔總播出量的76.5%,使用中、英、法、西班牙四種語言和粵語、閩南話等方言向國內外播出。
  • 中央電視臺「美麗中國·溼地行」公益活動在京啟動
    中央電視臺推出大型公益活動「美麗中國·溼地行」,倡導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美麗中國,將宣傳「十八大」精神與創新推出新節目和活動相結合,打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既體現時代精神又展現央視品質的精品節目和大型活動。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啟動儀式、「魅力溼地」的徵集推選、紀錄片展播、頒獎典禮等內容。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在Nature發文……【北大發布(4.27...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側鏈和端基同時氟化策略設計併合成了具有三維堆積和激子/電荷傳輸的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近期,北大物理學院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極端光學研究團隊提出了基於量子相干控制原理主動調製分子螢光發射而獲得超分辨螢光顯微的方法,在寬場成像下實現了解析度的提升。課題組在ZnCdS量子點體系下獲得衍射極限範圍內各個量子點的差異化激發。通過設計多個整形脈衝,單個ZnCdS量子點的螢光差異性會得到增強。
  • 56歲哈佛大學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母校北大任教
    謝曉亮為北大120周年校慶撰寫的紀念文章中寫道:科學研究需要好奇心和靈感,更需要不斷的積累。而科研項目的選擇至關重要——科研難就難在選擇做什麼和選擇不做什麼。能在別人之前做出好的選擇不容易,特別是需要足夠的資金和優秀的團隊來完成時,往往很困難而且有風險。我認為不管是基礎研究,還是技術開發,一個科研領導者的最大挑戰就是選擇和組織完成真正意義重大的科研項目。
  • 北大教授謝曉亮出席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北大發布(11.4...
    來自北京大學無障礙人文基金項目團隊和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以及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智庫團隊20餘人參加會議。」「10月29日,第七屆中德城鎮化研討會在長春召開。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教授以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獲得者的身份受邀參加了此次論壇。謝曉亮主持了29日下午的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次日的八大主題峰會上,謝曉亮作了題為「避免遺傳疾病和解碼人類功能基因組」的報告。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報告視頻等更多內容。
  • 篳路藍縷 玉汝於成--隆重慶祝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本土化頻道...
    [CCTV大富]電視臺前廳盛夏七月,萬木蔥蘢。7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本土化頻道[CCTV大富]迎來了開播二十周年大喜的日子!使命在肩 央視落地生逢其時二十載篳路藍縷,春華秋實;二十載風雨兼程,玉汝於成。
  • 北大饒毅:謝曉亮的回歸是北京大學理科改革和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
    謝曉亮全職回國前就代表北大出席活動 未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時,北大就開始努力爭取謝曉亮回國發展近日,北京大學饒毅在《知識分子》發表一篇《北大的理科改革》社論文章,其中總結了北京大學20年理科的發展歷程,還披露了最近引爆中國科研圈的哈佛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的細節,謝曉亮是改革開放後大陸第一位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化學家,最初爭取謝曉亮回國的時候,他還沒有當選美國院士,北京大學只是看中了他的學術水平高,年富力強,而且作為從北大附小、附中和北大化學院畢業的學子,謝曉亮工作認真負責,潛力巨大,所以北大多年來多個學院,多個職能部門,幾任領導都在堅持不懈地爭取他,凸顯了北京大學任人唯能,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細胞》雜誌5月17日刊發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團隊領銜多家合作單位的成果。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全職回北大任教
    他就是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榮獲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謝曉亮。或許很多人會說,又是國外的科學家。然而,謝曉亮卻與其他出國的科學家不太一樣,因為他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新技術。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8月8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 新冠治療性抗體及疫苗論壇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目前為止,針對新冠病毒我們還沒有小分子特效藥,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北大校長林建華和回國的哈佛終身教授謝曉亮的交集,北大榮耀之光
    北京大學120周年的華誕 2018年謝曉亮的回歸讓北大120周年變得意義非凡2018年7月1日起,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並不是因為他美國四大科學院院士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身份而特殊,而是謝曉亮從小在北京大學大院長大的身份而特殊,從北大幼兒園、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學本科研究生,謝曉亮就是北京大學從小培養的學子,在北京大學120周年後回歸北京大學,意義非凡,首先是代表了海外高水平的科研教授,其次代表著北大學子們回報母校的北大榮耀。
  • 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改革和教學情況
    2017年12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欄目先後報導了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改革和教學情況。12月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導了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孫蚌珠教授給博士生上公共思政課,主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青海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青海 發布時間:2017-02-20 19:23:12.0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頻道呼號:CCTV-10科教)於2001年7月9日開播。是以教育、科學、文化為主體內容的專業電視頻道。
  • 專訪謝曉亮:回國不是簡單的決定,這裡的研究機會比哈佛更好
    謝曉亮「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談及去年的全職回國,謝曉亮如是表示。他在為北大120周年校慶撰寫的紀念文章中提到,北大是他的人生啟蒙之地,也是他的科研回歸之地。而正式回歸這一刻,距離他第一次離開北大已經33年。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北京大學官網9月29日公開發布《北大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再度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文章稱,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