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單分子酶學、單細胞基因組學開創者謝曉亮教授帶來了新冠肺炎治療的一些好消息。
圖說:謝曉亮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當時正在瑞士參加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謝曉亮,立刻改籤最近的航班趕回北京,一心想為抗疫出力。目前,全球進入三期臨床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用來預防的。而感染病毒後的特效藥,還是空白。謝曉亮正在帶領團隊尋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希望可以給新冠患者帶來更多治癒的希望。
「我的專長是單細胞基因組學,不是病毒學家,也不是免疫學家,但當意識到單細胞基因組學也許有可能幫助找到中和抗體的時候,我們太興奮了!」謝曉亮指出,當前還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藥,血漿療法成效顯著。血漿療法中的有效成分,正是人類免疫系統產生的中和抗體。不過,血漿來源十分有限,要激發新冠患者體內的中和抗體,需要康復者1200毫升的血液。因此,科學家希望可以找到高效的中和抗體。
在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的難度不亞於大海撈針。幸運的是,利用最新的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謝曉亮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僅用了兩個月就找到14個高活性的中和抗體。5月17日,謝曉亮團隊在《Cell》上發表階段性研究進展,對14個抗體中活性最高的抗體BD-368-2展開動物實驗,結果顯示該抗體分子能夠非常有效地抑制和短期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最新的研究發表於9月14日,研究結果合理化了一種新的RBD表位,該表位具有很高的中和效力,並證明了BD-368-2在治療COVID-19中的治療潛力。
目前,謝曉亮團隊找到的一批具有極高中和活性的優質抗體,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謝曉亮在演講結束時說,「作為科學家,我們相信只有科學而非政治,才能將人類從新冠肺炎的災難中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