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2021-01-13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動脈網

近一段時間,幾項有關新冠病毒抗體藥物的研究,接連引發社會關注。先是華人創辦的創新藥企Sorrento Therapeutics宣布自己找到了一種能夠阻斷新冠病毒與細胞結合的抗體,並且在實驗室中被證明100%有效;緊接著復宏漢霖、三優生物和之江生物達成合作,共同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全人源抗體藥物;然後就在昨天5月18日,「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感染抗體」登上百度熱搜第一。

雖然國內新冠疫情已經只剩下偶發病例,但是全球局勢仍不容樂觀。全球每天仍有近10萬人的新發患者,全球累計患者人數仍呈直線上升。超過250萬的新冠肺炎現存患者正迫切的期待著一款特效藥物的誕生。

抗體藥物能否最終成為新冠肺炎的「終結者」?近些天公布的產品中是否已經有期待中的特效藥誕生?動脈網進行了梳理。

Sorrento的突然入局

突然爆出消息的Sorrento,著實吸引了一次眼球。

Sorrento稱自己從數十億種抗體中篩選出了十幾種能夠阻斷新冠病毒S蛋白和ACE2之間相互作用的抗體,並對這些抗體進行了體外試驗。其中STI-1499在低濃度情況下就可以完全中和病毒的感染性,從一眾抗體中脫穎而出。Sorrento接下來會將STI-1499以獨立療法開發,同時以其為第一抗體,研發一種抗體雞尾酒療法,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Sorrento發布的這一利好消息,成功拉動了自己的股價上漲。5月15日開盤便一掃數月的陰霾,從前一日的2.62美元漲至4.41美元,隨後股價持續升溫,最高股價觸到9美元,到收盤價格停留在6.76美元,較前一日上漲158%。

Sorrento成立於2006年,華人季紅俊博士是其創始人之一,在公司創立時任首席科學家。另一位創始人Antonius Schuh則出任公司的董事長兼CEO。2011年,Antonius Schuh選擇了離開Sorrento,作為創始人之一的季紅俊便接替了其職位,成為了公司的執行長。

在創辦Sorrento之前,季紅俊已經在初創醫藥企業之間輾轉多年。畢業於海復旦大學生物化學專業的季紅俊,在1980年代來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動物生理學博士。之後季紅俊就開始了自己的生物製藥生涯。其共同創立的Stratagene Corporation在2001年被安捷倫收購。在創辦Sorrento之前,季紅俊還先後在CombiMatrix和BioVintage擔任副總裁和總裁,但都沒能長久。最終季紅俊還是回到了創業路上。這一次創業到如今,他已經堅持了14年。

Sorrento的關鍵技術,在於季紅俊發明的G-MAB抗體文庫。

根據深度測序DNA數據的深入分析表明,G-MAB文庫中包括有1016個獨特的抗體序列,這使其成為生物製藥領域最大的人類抗體庫之一。G-MAB可以用於設計完全人源的人單克隆抗體,從而使重組抗體不受動物源序列的影響。

基於大量的數據基礎,G-MAB可以更快,更經濟高效的對大量抗體進行體外篩選。這種篩選可以針對任何一種目標抗原,並且不依賴於誘導宿主的免疫反應。通過G-mab,Sorrento已經成功針對100多種與腫瘤強相關的靶標鑑定出了有效抗體,包括PD-1、PD-L1、CD38、CD123、CD47、CTLA-4、c-MET、VEGFR2、CCR2、CD137等靶點都在其命中範圍之內。本次公布的新冠病毒抗體藥物STI-1499也正是依靠了G-MAB強大的功能,才能從十億種候選序列中篩選而出。

更厲害的是,通過G-MAB篩選出的抗體可以用於更深層次的加工研究,成為ADC(嵌合抗原抗體)、雙特異性抗體、CAR-T、溶瘤病毒等新型療法的組件,用途非常廣泛。

這樣的技術基礎當然少不了對外合作。可能是由於華人創始人的緣故,Sorrento的對外合作多集中在亞洲地區。2014年Sorrento先後與衛材旗下的Morphotek和國內的李氏大藥廠達成合作,這兩項合作達成之後,Sorrento的股價一路攀升,到2015年7月達到歷史高點的26.80美元。然而隨後Sorrento的股價卻進入了長期的低迷。到2019年底來到了歷史冰點的1.45美元。2020年1月,Sorrento拒絕了私募股權機構的收購要求。如今看起來,可能真是個明智的決定。

在Sorrento消息公布之後,隨著股價一路攀升的,還有外界不斷質疑的聲音。很多人認為Sorrento公布的信息缺乏可信度,只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炒作股價。想來也確實,篩選技術基礎屬於商業機密不好描述可以理解,但其新聞內容中沒有明確表明進行檢測的實驗方法。實驗結果描述中的「十幾種」、「低濃度」等表達方式也都非常模糊。唯一明確的數字是STI-1499的「有效率100%」,確實顯得有點難以置信。但也可能Sorrento正在積極整理數據準備發表文章,暫時對部分數據保密也可以理解。

而且STI-1499目前僅僅在體外實驗中被證實有效。在進一步的動物試驗,甚至臨床試驗中STI-1499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可能只能靜待Sorrento的下一輪披露了。

登上熱搜的中國研發抗體

另一則登上百度熱搜的消息,信息的豐富程度上則強得多。5月18日,《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一對非競爭性人源中和抗體可阻斷COVID-19病毒與其受體ACE2的結合》的論文,中國首都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了這項研究。消息一出,「中國團隊發現抗體能阻斷新冠」迅速登上當天下午的百度熱搜第二位,甚至一度到達榜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以新冠病毒RBD蛋白為誘餌,從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分離出了單個記憶B細胞,並從每個記憶B細胞中擴增出編碼抗體輕鏈和重鏈的可變區,在體外表達、組裝成抗體。隨後對抗體進行RBD蛋白的結合能力檢驗,篩選出四種候選抗體(B5、B38、H2和H4)進入後續的實驗。

四種抗體在接下來的中和實驗中都表現出了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活性。其中B38和H4對於新冠病毒的中和能力更強,在較低的濃度下就能達到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效果。隨後的阻斷測試也顯示,B38和H4與ACE2之間的結合會完全競爭其與RBD之間的結合,這也表明B38和H4具有潛在的抗新冠病毒能力。

最後研究者們還進行了簡要的小鼠實驗。hACE2轉基因小鼠在經過12小時的新冠病毒感染後,被分別注射了等劑量的PBS(對照)、B38和H4。B38組的小鼠在感染三天後康復,肺部切片沒有觀察到病變;H4組的肺部切片觀察到輕度支氣管炎;而對照組則表現出嚴重的支氣管肺炎和間質性肺炎,並且出現水腫。

通篇文章通過體內外不同方法的實驗,最終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從患者體內單核細胞中分離的抗體序列表達組裝成的抗體,能阻斷新冠病毒與ACE2之間的結合,從而控制患者新冠肺炎的進展。這也佐證了目前為止開展的新冠病毒恢復期患者血漿治療的科學性。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血漿治療,是我國在缺乏特效藥的情況下找到的特殊對策。

血漿治療,本質上是一種抗體治療方案。新冠肺炎的治癒,主要依靠患者自身產生對於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主要來自於患者產生的特異性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這些抗體存在於患者的血漿中,尤其在剛剛康復患者血漿中非常豐富。因此將這些患者的血漿在經過滅活等處理後,就可以製備出可以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

武漢地區2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的醫務人員在康復後十天,成為了第一批特免血漿的提供者。經過處理之後,2月9日,第一位重症患者在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接受了血漿治療,接下來一周又有10名患者先後接受了治療。患者在接受治療24小時後,各種症狀就會開始明顯減輕,到2月18日,已經有一位患者出院,一位患者下地行走,其餘患者也都進入了康復階段。

基於出色的療效,血漿治療被列入了2月18日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成為重型、危重患者的治療選項之一。這一方法也被從國內推廣到國外,在全球各個國家拯救更多的患者。在ClinicalTrails上,使用康復者血漿進行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已經有78項。

本次我國研究人員在《Science》上發文,除了為血漿治療背書之外,更重要的在於提供了一種篩選特效抗體藥物的方法。血漿治療需要康復患者的配合才能獲得血漿,並且不同患者的血漿即使用同種方法進行處理,最終得到的特免血漿產品質量也很難保持一致。相較血漿治療,通過新方法發現的抗體,如B38,可以通過工業化方法迅速進行大批量生產,從而提高供應規模和產品穩定性,助力抗擊疫情。

更多抗體治療,還在路上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開始積極開展相關的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

有關治療性血漿的臨床試驗已經遍布全球,在ClinicalTrails上報備的臨床試驗共有78項,其中15項沒有標明明確的臨床試驗地點。其餘臨床實驗中,有26項臨床試驗在美國開展,是全球開展相關臨床試驗研究最密集的地區;美國南邊的鄰國墨西哥以5項臨床試驗位居第二。歐洲的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英國、瑞典等國都已經在開展相關的臨床試驗。

除北美和歐洲外,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非洲的埃及;南美的智利、哥倫比亞等國家和地區都正在開展相關的臨床研究。康復患者血漿治療新冠肺炎已經幾乎達成了全球級別的共識。

而在抗體藥物方面,ClinicalTrails上收錄了15項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涉及13個不同的抗體藥物,分布於中國、美國和歐洲地區。我國由於疫情控制迅速,只有一項相關的臨床試驗在ClinicalTrails上出現。

這些抗體藥物針對的靶點大多與免疫反應有關。其中IL-6和GM-CSF是最受關注的兩個靶點。

新冠肺炎患者往往會因為長期暴露在新冠病毒環境下而引發細胞因子風暴。細胞因子風暴是由於大量促炎症細胞因子急劇升高引起的過度免疫反應。CSF(集落刺激因子)、IL(白細胞介素)、IFN(幹擾素)等都是主要的細胞因子家族,因此靶向這些細胞因子的單克隆抗體可以抑制細胞因子的功能,達到控制細胞因子風暴的作用。

但是這一類單抗並不是新冠病毒的特效靶向藥,只能起到控制患者病情的作用。

靶向新冠病毒或ACE2的特異性抗體也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進行研發。比如再生元表示已經篩選出抗體候選者,準備在下個月申報臨床試驗;君實生物的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已經與禮來製藥籤約,授權其大中華區以外的商業權力;還有本文開頭提到的復宏漢霖、三優生物和之江生物達成的合作;以及Sorrento剛剛發現的STI-1499。這些都可能成為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然而目前還沒有一款新冠肺炎的特效抗體進入臨床試驗。雖然好消息不斷,但新冠肺炎特效藥研發依舊前路漫漫。

相關焦點

  • 以色列研發「雞尾酒」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2020-10-20 10:18:38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0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找到應對新冠病毒的「雞尾酒」抗體藥物,它既可以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又可以幫助高危人群和抗疫前線人員預防感染。未來數月中,他們將對抗體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三優生物與之江生物、復宏漢霖達成協議,合作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抗體藥物。候選抗體藥物已在細胞水平、轉基因動物水平上完成活病毒中和活性驗證,表現出很好的抗病毒活性,且未發現毒副作用。什麼是中和抗體?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傳出好消息——安全性和特異性強且能大規模用於臨床的中和抗體藥物,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嚴景華團隊史瑞博士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說。此前,嚴景華團隊與高福團隊、王奇慧團隊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北京地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合作研發了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中和抗體藥物,並已利用恆河猴評估該中和抗體藥物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中有效。這一成果5月2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 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它是一種特殊的藥物,來自人體自身,它能干預疾病發生和進程,也能激活人體的「小宇宙」對抗疾病……它就是單克隆抗體藥物。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抗體藥物因為獨特的靶向性而被率先研究開發,其研發進展一直牽動人心。  4月1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帶來了科研攻關領域的好消息:單克隆抗體等攻關項目正在積極推動。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現在,這些抗體已被用在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初顯成效目前大家比較熟悉的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途徑是,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結合,從而錨定並進入細胞。但是,最近第四軍醫大學陳志南院士團隊研究發現,這不是唯一途徑。人表皮細胞上的另一種CD147蛋白也可被新冠病毒結合,為其入侵宿主細胞開後門。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8月8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 新冠治療性抗體及疫苗論壇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目前為止,針對新冠病毒我們還沒有小分子特效藥,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感染抗體 人源單克隆抗體是什麼?
    據新華社,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參與這項研究。
  • 新冠肺炎二次爆發存隱患 中國科研團隊有重大進展
    醫訊君語:鍾南山日前接受採訪表示,中國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次爆發的「巨大挑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近日,中國科研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感染的抗體,且有助於疫苗研發。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中國首次證明臨床有效據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誌2020年4月2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導,陸軍軍醫大學(中國第三軍醫大學)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體內的抗體,只有極少數能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的結合,他們從中鑑定出兩種可完全阻斷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新冠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 中國學者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可被開發為新型藥物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學者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可被開發為新型藥物中新社上海5月27日電 (孫國根 陳靜)記者27日獲悉,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應天雷教授等研究員人員發現了一系列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對開發新冠病毒新型藥物和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
  • 復星醫藥子公司擬合作開發全人源抗體藥物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復星醫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與三優生物、之江生物就合作開發全人源抗體藥物用於單藥或聯用治療新冠肺炎籤訂合作開發協議。公司表示,抗體藥物能夠特異性地識別病原體並與之結合,進而通過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的作用清除病原體,通常具有特異性高、安全性好、血清半衰期長等特性。其中:全人源抗體藥物具有100%人源胺基酸序列,與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相比,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好的安全性。
  • 「晶片上的膜」有望加速新冠肺炎藥物篩選
    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科研人員和美國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可以模仿人類細胞膜的「晶片上的膜」(membrane on a chip),它可以連續監測藥物和感染因子與人體細胞的相互作用,有望加快新冠肺炎候選藥物篩選工作的進度。
  • 謝曉亮團隊等《Cell》發表重磅研究: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強效藥
    目前,動物實驗已證明該團隊的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這是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階段性勝利。謝曉亮表示:「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文章指出,遴選出的中和抗體有治療和短期預防兩大應用。目前,謝曉亮團隊及其合作者正積極推進臨床實驗,對成藥充滿信心。藥明生物正在為臨床實驗生產GMP級的藥物,預計七月完成。
  • 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 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文章證明產生了對新冠病毒的強有力中和抗體和T細胞應答 - 預計將於6月份得到1期臨床試驗的初步安全性和免疫應答數據 - 預計未來幾周將得到多項動物挑戰研究的數據 - 2/3期療效試驗計劃於7月或8月開始,正在等待監管部門批准 賓夕法尼亞州普利茅斯會議
  • ...與合作單位聯合攻關新冠肺炎強效藥!篩選出大批高活性中和抗體
    近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了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團隊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成果。
  • 新冠肺炎藥物和疫苗進展如何?科學家來答疑了
    根據新冠肺炎應急需求,圍繞「可溯、可診、可治、可防」的防控需求,明確了臨床救治方案的優化和藥物篩選、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動物模型構建這五個主攻方向。 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學方面,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來源與已知家禽家畜的關係,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源頭。
  •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北大謝曉亮團隊新冠肺炎科研進展
    4月28日中午12:00,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新聞》欄目對新冠肺炎疫苗高校科研攻關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報導。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接受採訪,介紹了其所帶領的團隊進行中和抗體藥物研發的情況。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中和抗體,新冠肺炎「特效藥」
    相比疫苗或抗病毒藥物,抗體藥物之所以 獨特,是因為它們既能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又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相比「老藥 新用」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中和抗體是針對新冠病毒開發的療法,具有非常高 的特異性。同時,抗體在血液中的穩定性較高,注射中和抗體可以提供被動免疫 力,達到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在預防性疫苗問世之前,中和抗體可能是為 特定高危人群(例如老年人和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 中科院巴斯德所黃忠團隊等開發新冠抗體雞尾酒療法
    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截至2021年1月14日,新冠肺炎累計感染人數超過920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過196萬,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嚴重威脅。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性抗體具有靶點明確、藥效顯著等優點,基於單克隆抗體組合的伊波拉病毒治療藥物已獲批上市。因此,開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作為對抗新冠肺炎的潛在療法被寄予厚望。
  • 專注抗體藥物研究和開發的丹序生物獲近1億元A輪人民幣融資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進一步升級其世界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速推進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臨床開發、以及擴展其產品管線組合。  丹序生物成立於2020年,致力於利用其全球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進行抗體藥物的研究和開發,不斷推動針對包括傳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內的適應症創新型藥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