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編者按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老藥新用」的基本思路之外,單克隆抗體、幹細胞以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生物藥物研發也是應急攻關的熱點,並已取得進展。本報今日起刊發系列報導,解讀人類如何「鑄造」生物藥物這一武器戰勝病毒。

  它是一種特殊的藥物,來自人體自身,它能干預疾病發生和進程,也能激活人體的「小宇宙」對抗疾病……它就是單克隆抗體藥物。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抗體藥物因為獨特的靶向性而被率先研究開發,其研發進展一直牽動人心。

  4月1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帶來了科研攻關領域的好消息:單克隆抗體等攻關項目正在積極推動。

  「單克隆抗體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早期科研攻關已經部署國內多支團隊瞄準單克隆抗體開展相應的研發工作。」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介紹,截至目前,已經獲得多株靶向新冠病毒的候選治療性抗體,後續還將加大力度推進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自19世紀80年代人類發現抗體,到各類抗體藥物風行全球,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隨著單克隆抗體、人源化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等不斷問世,抗體家族也越來越興旺。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和抗體成為潛在的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手段,它通過與新冠病毒結合,抑制病毒的活性,來保護細胞免受侵害。

  從發現抗體到製成藥物歷經百年

  19世紀80年代後期,學者們在研究病原菌的過程中,發現在感染者的血清中有「殺菌素」,這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抗體。

  科學家根據抗體來源的特性,把能刺激宿主產生抗體的物質命名為抗原,並推動抗體研究逐漸成為免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促進了抗體治療的快速發展。

  但是,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獲得突破之前,科學家們對抗體的結構和抗原抗體識別機理的理解還非常淺顯。

  在隨後的半個多世紀裡,科學家們逐漸認識到,抗體是一種由B細胞識別抗原後活化、增殖分化為漿細胞,並由漿細胞合成與分泌的、具有特殊胺基酸序列的,能夠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抗體的出現,極大地幫助了醫生治癒疾病,而說到抗體,又不得不讓人想到抗體藥。

  1975年,英法兩國科學家將鼠源的B淋巴細胞同腫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細胞。這種從一株單一細胞系產生的抗體就叫單克隆抗體,簡稱單抗。第一代單克隆抗體就此誕生。這種抗體特異性高,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質均一,易於大量生產,為腫瘤等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但是,人的免疫系統可以識別鼠源性單克隆抗體,將其用於人體會面臨免疫系統的一系列反應,因此限制了它的應用。並且,當時的技術和生產成本也不利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因此,尋找一種具備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條件的新型抗體藥物刻不容緩。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展出人源化抗體和全人源抗體製備技術,使得抗體藥物可以較好地應用於人體,並實現大規模生產。」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周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通過對小鼠進行人源化改造,重新表達的抗體大部分胺基酸序列被人源序列取代,這樣既保留了小鼠抗體的親和力和特異性,又降低了異源性,有利於應用到人體。

  而全人源抗體則可以從感染新冠病毒並痊癒的人體血液中提取B細胞,通過測序獲得表達這些抗體的基因序列,再尋找中和作用較好的抗體。

  高通量測序助力抗體「海選」

  「人體內有T細胞和B細胞這兩大免疫細胞,其中能產生抗體的是B細胞。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們如果能從康復病人的B細胞中尋找抗體,可以有效對抗病毒。」周君告訴記者。

  通常,科學家把康復病人裡的記憶型B細胞分離出來,然後進行單細胞測序。新的問題是,人體內有幾十億個B細胞,當新冠肺炎患者恢復後,每個B細胞只能生產一種特定抗體,用傳統技術去尋找能產生新冠病毒抗體的B細胞,不啻於大海撈針。

  「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使得我們也可以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尋找富集重鏈和輕鏈的V(D)J序列的B細胞,從而找出潛在的病毒反應抗體。」信達生物轉化醫學副總裁徐偉告訴記者,有了這一技術,再從中尋找能特異性識別病毒蛋白和有潛力阻斷病毒結合細胞受體的抗體,效率將大大提高。

  當有效的抗體被一一篩選出來後,再進行體外甚至體內的活性實驗,進一步驗證這些抗體的潛在功能,是否有成藥價值,最後用於臨床治療新冠肺炎病人,安全且針對性強。同時,也可以對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進行短期預防。

  坦白地說,面對病毒性疾病,人類至今也沒有發明出多少特效藥,遠遠談不上「治癒」。相比小分子藥物,單抗藥物機理清晰,對靶點的選擇性高、特異性強。好的單抗藥物可以高效率擊中靶點,減少副作用。

  近年來,抗體藥物已多次應用於「阻斷」愛滋病病毒、伊波拉病毒、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等侵入,主要思路就是支持免疫系統的工作,讓病人好好活著、動員免疫系統,或者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來阻止病毒入侵。

  此外,在應對腫瘤和炎症的治療中,抗體藥物同樣也顯示出優勢,比如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修美樂、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等世界知名藥物都屬於單抗這個領域。

  實現「公斤級」產能還得過幾道關

  「目前最關鍵的工作還是尋找特異性強的中和抗體。」徐偉認為,雖然許多科研機構和企業都宣稱找到了一些新冠病毒抗體,但是還必須通過臨床檢測才能驗證其是否可準確識別新冠病毒。

  其次,就是驗證抗體的中和能力。因為科學家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抗體都能有效阻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

  「新冠病毒感染的原理是通過病毒顆粒表面的S蛋白與人體ACE2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內被轉錄酶複製,重新組裝成大量新的病毒,又去繼續感染其他細胞。中和抗體需要能夠結合S蛋白,阻斷和受體的結合而入侵細胞。其次,抗體結合病毒後通過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或補體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裂解病毒。」徐偉說,但是有的抗體可以識別新冠病毒,也能連接病毒,卻不能有效中和,這樣的抗體不具備藥用價值。

  尋找到特異性中和抗體並完成一系列體內體外檢測和安全性實驗後,拿到該抗體的特有胺基酸序列就可以開始構建穩定細胞株。再通過工藝的優化,製藥企業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其實這就是一個細胞工廠,讓細胞去生產大量抗體,滿足了臨床上對於抗體藥物『公斤級』產能的需求。」徐偉介紹說,生物製藥企業必須具備穩定的生產工藝和質量保持體系,否則生產出來的抗體藥物活性和穩定性都得不到保證。

  據徐偉介紹,目前抗體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周期基本都在一周以上,如果抗體藥物質量不佳,可能注射到體內幾小時就代謝掉,就起不到相應的治療作用。有些時候可以通過蛋白工程對Fc端(抗體在鉸鏈區被分離成Fab和Fc兩段)改造提高抗體的長效性。(記者 張曄 通訊員 姜晨)

相關焦點

  • 抗體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
    原標題: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之一科技日報2020年4月22日訊 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三優生物與之江生物、復宏漢霖達成協議,合作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抗體藥物。候選抗體藥物已在細胞水平、轉基因動物水平上完成活病毒中和活性驗證,表現出很好的抗病毒活性,且未發現毒副作用。什麼是中和抗體?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傳出好消息——安全性和特異性強且能大規模用於臨床的中和抗體藥物,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此前,嚴景華團隊與高福團隊、王奇慧團隊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北京地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合作研發了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中和抗體藥物,並已利用恆河猴評估該中和抗體藥物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中有效。這一成果5月2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 以色列研發「雞尾酒」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2020-10-20 10:18:38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0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找到應對新冠病毒的「雞尾酒」抗體藥物,它既可以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又可以幫助高危人群和抗疫前線人員預防感染。未來數月中,他們將對抗體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 復星醫藥子公司擬合作開發全人源抗體藥物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復星醫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與三優生物、之江生物就合作開發全人源抗體藥物用於單藥或聯用治療新冠肺炎籤訂合作開發協議。公司表示,抗體藥物能夠特異性地識別病原體並與之結合,進而通過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的作用清除病原體,通常具有特異性高、安全性好、血清半衰期長等特性。其中:全人源抗體藥物具有100%人源胺基酸序列,與嵌合抗體或人源化抗體相比,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好的安全性。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什麼是單克隆抗體?它是怎樣起作用的?和血漿療法相比,有何優點呢?今天一起了解一下。抗體:阻擊病原的人體衛士當細菌、病毒等入侵人體,會觸發我們免疫系統的保護程序,儘快清除這些不速之客。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一類人體合成的特殊蛋白質——抗體。抗體療法,就是用基於這些抗體研發的藥物治療患者。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中和抗體,新冠肺炎「特效藥」
    什麼是中和抗體? 中和抗體是當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時 B 淋巴細胞產生的一類抗體。當病毒、細菌 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人體後,會激活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刺激 B 細胞產生多種抗體。 但只有部分抗體能夠迅速識別病原微生物,與其表面的抗原結合,阻止該病原微 生物結合靶細胞表面的受體侵入細胞,從而保護人體不被感染。
  • 腫瘤免疫方向:RNA藥物與抗體、細胞療法的比較
    基於RNA開發的治療性藥物在靶點可及性、免疫原性、組織透過性、藥物代謝、生產質控和成本等方面都有一定優勢。在腫瘤治療中利用這一機理,以疫苗的形式引入外源性RNA,可以促進炎症細胞因子及幹擾素的釋放,激活NK、巨噬細胞、效應T細胞,將沒有免疫細胞浸潤的"冷腫瘤」變為「熱腫瘤」,促進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也能協同提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體的療效,即在給免疫系統「松剎車」的同時「踩油門」,從而進一步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 為什麼腫瘤為冷熱?
  • 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 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
    原標題: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高進度是II期臨床   「每經醫藥前沿觀察
  • 聚焦單克隆抗體藥物技術瓶頸
    但是,人體免疫系統能夠識別鼠源性單抗,會引起人抗鼠抗體反應(HAMA),這不僅讓治療性單抗藥物半衰期變短,療效減弱,有時還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第一代單抗的臨床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圖1.雜交瘤抗體技術示意圖,圖片來自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7, doi:10.3389/fmicb.2017.00495。
  • 專注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偉德傑生物獲B輪融資
    偉德傑生物是一家專注於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平臺型公司,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抗體篩選優化平臺、融合蛋白CMC平臺與體外活性評價平臺,能夠針對在臨床上現有靶點來開發「Bio-super」的單克隆抗體/抗體融合蛋白藥物,重點研發新一代藥效高、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的治療自身免疫病的單克隆抗體藥物。
  • 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2020年5月20日 /美通社/ -- INOVIO (NASDAQ:INO)今天公布了其新冠肺炎(COVID-19) DNA疫苗IN0-4800的臨床前研究數據,數據顯示了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強有力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 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先是華人創辦的創新藥企Sorrento Therapeutics宣布自己找到了一種能夠阻斷新冠病毒與細胞結合的抗體,並且在實驗室中被證明100%有效;緊接著復宏漢霖、三優生物和之江生物達成合作,共同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全人源抗體藥物;然後就在昨天5月18日,「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感染抗體」登上百度熱搜第一。雖然國內新冠疫情已經只剩下偶發病例,但是全球局勢仍不容樂觀。
  • 血小板能將免疫治療藥物導向癌細胞
    原標題:血小板能將免疫治療藥物導向癌細胞   科技日報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23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重要醫學進展稱,幫助傷口血液凝結的血小板,可用於將抗癌藥物輸送至手術移除後的腫瘤位置。
  • 「超人紅細胞」有望繞過人體免疫系統 隱形藥物載體
    「超人紅細胞」有望繞過人體免疫系統 隱形藥物載體2020-01-17 17:2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近日出版的《先進生物系統》期刊上,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們介紹了一項新技術,能夠將正常紅細胞與藥物分子結合到一起,然後輸送到人體的目標部位。
  • 人體免疫VS植物免疫
    nCoV、人體免疫細胞、細胞因子風暴、核酸檢測、抗體快速檢測、血漿抗體、ECMO(人工肺)等等,同時我們了解到傳統的中醫藥普遍參與到新冠肺炎防控過程中,防控效果初步顯現,讓我們的中醫藥著實又「火」了一把,中醫藥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 單克隆抗體再顯身手,首個伊波拉藥物獲批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韋治療伊波拉的療效令人失望,不過卻在對抗新冠肺炎中獲得「重生」。在2020年上半年啟動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瑞德西韋雖然未能顯著改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但可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康復時間從15天縮短至10天。2020年10月22日,該藥物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除此之外,瑞德西韋也被全球七十多個國家用於新冠肺炎的緊急治療。
  • 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君實生物-U(688180.SH)在研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於12月21日公示JS005多次給藥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藥代動力學I/II期臨床研究,適應症為成年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
  • 抗體類藥物投資還有這些熱點
    上篇請戳:未來十年最具投資價值的醫藥細分市場已經出現生物藥的「王牌」——崛起中的抗體類藥物抗體類藥物靶向性強、療效好、副作用小,是未來最重要的細分市場。近年來抗體類藥物獲批數量顯著增加、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表明抗體藥的時代已經到來。
  • 人源化小鼠模型助力新冠病毒抗體藥物研發
    (通訊員 王淼)為抗擊疫情,發揮人源化小鼠模型優勢,湖南昭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近日聯合廣東昭泰體內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昭泰湧仁醫療創新有限公司連合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等單位共同開展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科研攻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