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克隆抗體再顯身手,首個伊波拉藥物獲批

2020-11-09 南方周末

2020年10月1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再生元公司開發的雞尾酒抗體藥物Inmazeb,用於治療由薩伊型伊波拉病毒引起的感染,患者可涵蓋成人和兒童感染者,包括感染檢測呈陽性母親的新生兒。這也是全球首個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藥物,為新冠肺炎、愛滋病等病毒感染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剛剛獲批的伊波拉抗體藥物。

全球合作抗疫典範

伊波拉是致死率可高達90%以上的烈性傳染病,由伊波拉病毒引發。1976年,該病毒首次在非洲蘇丹和薩伊(現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附近被發現,2002年被正式命名為伊波拉病毒。目前,該病毒已知的種類有5種,其中薩伊病毒和蘇丹病毒致死率最高。2013年12月到2016年4月,薩伊伊波拉病毒在西非三個國家大規模暴發,最終造成2.8萬多人感染, 1.1萬多人死亡,成為過去幾十年全球破壞性最為嚴重的疫情之一。之後,在非洲地區疫情仍然不時暴發。2020年6月,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再次暴發伊波拉疫情,自2018年以來,該國感染者已死亡2000多人。

伊波拉是致死率可高達90%以上的烈性傳染病,由伊波拉病毒引發。

為了研究伊波拉預防和治療藥物,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積極組織和協調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和剛果民主共和國金夏沙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共同發起和資助了PALM研究計劃(Pamoja Tulinde Maisha,在東非地區斯瓦希裡語中意為「共同拯救生命」)。該研究計劃實際上是一項針對伊波拉病毒的多種藥物聯合臨床試驗。該研究還受到剛果民主共和國金夏沙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以及國際醫療行動聯盟(ALIMA)、國際醫療隊(IMC)和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等三家醫療人道主義組織的共同監督。

據國際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從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8月9日,該臨床研究共招募681名伊波拉患者作為志願者,將志願者隨機分為四組,分別接受四種藥物的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ZMapp治療。ZMapp是三種單克隆抗體雞尾酒藥物,其中兩種抗體由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的國家微生物學實驗室研發,另一種由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開發,該藥物在前期臨床試驗中安全性良好,但對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效果並不顯著,因此在此次臨床試驗中作為對照。

三個試驗組分別接受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單克隆抗體藥物mAb114以及再生元公司開發的三種單克隆抗體雞尾酒藥物REGN-EB3(商品名Inmazeb),均為靜脈給藥。美國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韋是一種小分子的核苷酸類似物,具有RNA聚合酶抑制劑的功能。mAb114是從一名1995年伊波拉康復者的血清中分離出的單克隆抗體,由瑞士、美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發。REGN-EB3則是再生元公司利用其自有的基因工程小鼠平臺,研發出的三種全人源單克隆抗體混合而成。

在給藥28天後,ZMapp對照組死亡率約為50%,瑞德西韋試驗組死亡率比對照組略高,達53%,而mAb114試驗組和REGN-EB3試驗組的死亡率則顯著降低,分別降至35%和33%。在病毒載量較低的感染早期開展治療,mAb114和REGN-EB3療效更佳,死亡率均可降至10%左右,而ZMapp對照組和瑞德西韋試驗組死亡率也分別降低至25%和29%,顯示越早接受治療,療效越好。

可見,三抗體雞尾酒藥物REGN-EB3和單抗體藥物mAb114展現出令人驚喜的療效,而且均表現出較好的安全性。在此次臨床試驗中,共報告29種不良反應可能與藥物注射相關,包括腹瀉、發燒、腹痛、頭痛和嘔吐等,不過這些不良反應本來就在伊波拉患者身上出現,難以歸因於抗體藥物的作用。

基於上述臨床試驗結果,10月1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再生元公司開發的三抗體雞尾酒藥物Inmazeb(即REGN-EB3),用於治療由薩伊型伊波拉病毒引起的感染,成為全球第一個獲準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藥物。預計不久後,另一種療效顯著的單克隆抗體藥物mAb114也會被批准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該藥物已於2019年5月獲得孤兒藥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韋治療伊波拉的療效令人失望,不過卻在對抗新冠肺炎中獲得「重生」。在2020年上半年啟動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瑞德西韋雖然未能顯著改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但可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康復時間從15天縮短至10天。2020年10月22日,該藥物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除此之外,瑞德西韋也被全球七十多個國家用於新冠肺炎的緊急治療。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協調開展的全球聯合臨床試驗表明,該藥物對新冠肺炎沒有顯著療效。

源自基因工程小鼠

Inmazeb的成功上市,代表著再生元公司基因工程小鼠平臺的再次成功,也將催生更多的單克隆抗體藥物,為愛滋病、新冠肺炎等重大疾病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單克隆抗體藥物在治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優勢,已成為生物製藥領域發展最快的藥物。截止到目前,全球已有100種以上的單克隆抗體藥物被批准上市,全球單克隆抗體藥物產值也超過1000億美元。

單克隆抗體分子由兩條抗體輕鏈和兩條抗體重鏈組成,輕鏈和重鏈都包括可變區和恆定區,可變區負責與抗原結合,是抗體的主要功能區。單克隆抗體最早是通過骨髓瘤細胞和B細胞融合而成的雜交瘤細胞獲得的,屬於鼠源單克隆抗體,注射到人體容易引發嚴重的副作用。經過人源化處理,可將鼠源單抗改造成人源抗體,不過這一過程較為繁瑣複雜,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製基因工程小鼠,將人的免疫球蛋白基因轉移到小鼠基因組中,替換小鼠自身的免疫球蛋白基因。這種基因工程小鼠經免疫後,即可直接產生人源化或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大大縮短治療性單克隆抗體的研發時間。

從2003年開始,再生元公司的研究人員即開發出了一種可高通量自動化改造小鼠基因組的技術,可以將10萬個鹼基以上的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片段替換小鼠基因組上相應區域。隨後,研究人員利用這一技術將人免疫球蛋白全部可變區基因轉入小鼠基因組中,培育出基因工程小鼠,可以針對任何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產生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研發更多單克隆抗體

利用這一平臺,目前再生元公司已獨立或與其他公司合作研製了十多種單克隆抗體藥物或抗體雞尾酒藥物,其中已有5種抗體藥物獲準上市。除了抗伊波拉藥物之外,這些批准上市的抗體藥物的適應症包括高膽固醇症、過敏性皮炎和哮喘、皮膚鱗狀細胞癌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顯示單克隆抗體藥物廣闊的應用前景。

再生元公司利用基因工程小鼠平臺研製出的依維那珠單抗Evinacumab也已完成臨床試驗,其適應症為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FH),該病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病,目前美國約有1300例患者。根據再生元公司研究人員在2020年美國心臟病學會/世界心臟病虛擬大會上公布的一項臨床III期研究結果顯示,注射依維那珠單抗24周後,試驗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水平平均降低約一半,接近正常水平,而安慰劑組則略有上升。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對該抗體藥物進行快速審查,有望在2021年初完成審批,歐洲藥品管理局也在對該藥進行快速審批。

值得關注的是,再生元利用基因工程小鼠平臺還研發出兩種針對新冠肺炎的單克隆抗體REGN-COV2。在一項涉及275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初步結果表明,REGN-COV2可顯著減少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縮短非住院患者症狀緩解的時間,甚至減少患者就診的次數。目前該抗體雞尾酒藥物已進入多項臨床III期試驗。其中一項III期預防臨床研究將在約100個地點進行,正在美國招募約2000人健康的志願者,另一項II/ III期臨床試驗將招募約1850位住院患者和1050位非住院患者,正在美國、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的150個中心開展。為了加快該藥物的審批,再生元公司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了REGN-COV2的緊急使用授權。

單克隆抗體在治療伊波拉、新冠肺炎等病毒性傳染病方面展現出較強的療效,為病毒傳染病治療提供了新選擇。不過,有限的產能和高昂的成本仍然是制約抗體藥物發揮最大作用的重要因素,還需要全球政府、企業和科學界共同努力。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湯波

相關焦點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市場現狀
    其中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的上市數量最多,約佔單克隆抗體藥物上市總數的 37.6% ;新型單克隆抗體中小分子抗體的上市數量最多,佔單克隆抗體藥物上市總數的9.8%。目前,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生物學功能主要體現在抑制腫瘤生存的關鍵分子、激活針對腫瘤的免疫固有性和適應性、抗體偶聯細胞毒 藥物三個方面。
  • 單克隆抗體技術與藥物的專利淺析
    一、已上市單克隆抗體藥物的專利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單抗藥市場突破千億美元,全球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藥物中單抗藥佔據五個席位。截止2018年11月,批准上市的單克隆抗體藥共89個(不含生物類似藥),適應症以腫瘤和免疫性病為主,其他包括傳染病、心血管疾病、骨科疾病、眼科疾病、罕見病及神經性疾病等。下面梳理單抗藥的專利相關情況。
  • 美國批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是三種單克隆抗體混合物藥物
    福布斯雜誌10月15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宣布批准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銀馬澤伯」(Inmazeb)。「銀馬澤伯」是三種單克隆抗體混合物藥物,由美國再生元製藥公司生產,在遏制伊波拉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面實現了突破。
  • 首個納米抗體藥物獲批上市
    2018年9月3日,EMA批准賽諾菲納米抗體藥物Cablivi(Caplacizumab)用於治療成人獲得性血栓性血小板紫癜(aTTP)。Cablivi成為首個特異性的aTTP治療藥物,也是首個上市的納米抗體藥物。此外,FDA已經授予Caplacizumab優先審評資格,目標審評決策時間為2019年2月6日。
  • 聚焦單克隆抗體藥物技術瓶頸
    自從1986年全球第一個鼠源性單抗藥物Muromonab OKT3問世,全球已近有80個單抗藥物上市。迄今為止,單抗藥物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第一代為鼠源單抗(momab),第二代為人鼠嵌合型單抗(ximab),第三代為人源化單抗(zumab),第四代為全人源化單抗(mumab)。
  •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
    央視新聞10月16日消息,福布斯雜誌10月15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宣布批准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銀馬澤伯」(Inmazeb)。「銀馬澤伯」是三種單克隆抗體混合物藥物,由美國再生元製藥公司生產,在遏制伊波拉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面實現了突破。
  • 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挑戰
    隨著引領第二次生物醫藥產品浪潮的「單克隆抗體」的出現,抗體研發的一切正在慢慢改變。在抗體工程藥物中,腫瘤抗體藥物更是異軍突起,獨佔一半天下,單克隆抗體藥物以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及高效性,在抗惡性腫瘤的治療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 生物創新藥細分市場戰略投資展望——單克隆抗體藥物篇
    生物創新藥物是醫藥行業的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單抗克隆藥物、蛋白藥物、基因與核酸藥物等,優良的政策將積極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的高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令人期待。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生物靶向藥物,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的特點,在治療方面效果顯著。
  • 降脂治療新藥物:PCSK9單克隆抗體
    目前已有藥物如AMG145(Evolocumab)、Alirocumab已完成的Ⅱ期臨床試驗和正在開展的Ⅲ期試驗,為PCSK9單克隆抗體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有效信息。 三、其他PCSK9單克隆抗體 除上述2種藥物,PCSK9單克隆抗體家族還包括美國輝瑞公司研發的RN316、J10、J16和J17,瑞士諾華公司的LGT209,瑞士羅氏/基因泰克公司的RG7652以及美國禮來公司的
  • 近期單克隆抗體在治療多種疾病上的研究進展
    【2】中國新一代抗真菌感染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中國新一代抗真菌感染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7月11日,同濟大學與邁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人民幣3000萬元的技術轉讓協議,共同在同濟大學醫學院研發成果的基礎上合作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真菌感染單克隆抗體藥物。
  • 2020-2026年中國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之後,噬茵體展示技術、核糖體展示技術、酵母展示技術、轉基因鼠技術等的發展,使人源性基因工程抗體的獲得不再是難題.這又激發了單抗藥物的研究熱情。**年,美國批准第二個抗體藥物上市。之後,抗體藥物不斷上市。**年利用能夠產生人類抗體的轉基因小鼠XenoMouse技術,首個完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Panitumumab上市, 標誌著人源化抗體技術的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
  • 緊急醫學科普: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技術和單克隆抗體技術應用
    緊急醫學科普: 單克隆抗體和單克隆抗體技術以及單克隆抗體技術的應用單克隆抗體是僅由一種類型的細胞製造出來的抗體,對應於多克隆抗體/多株抗體——由多種類型的細胞製造出來的一種抗體。單克隆抗體由可以製造這種抗體的免疫細胞與癌細胞融合後的細胞產生的,這種融合細胞即具有瘤細胞不斷分裂的能力,又具有免疫細胞能產生抗體的能力。融合後的雜交細胞(雜種瘤)可以產生大量相同的抗體。當其應用於醫療中時,在識別抗原中的顯示的微小變化(如果有的話)有助於減小副作用。
  • 羅氏、強生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復星等產品獲批臨床
    該在研藥物是三生國健自主研發的一款人源化抗IL-4Ra單克隆抗體,具有全新的胺基酸序列。IL-4Ra是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的信號傳導複合體的一部分,在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機制中起關鍵性作用。據悉,該在研藥物能夠通過特異性的結合IL-4Ra,阻斷IL-4和IL-13的信號傳導達到緩解特應性皮炎等疾病的作用。
  • 第四個適應症獲批 信達生物阿達木單抗再添利器
    舉報   新京報訊(記者張秀蘭)11月23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信達生物披露,重組人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單克隆抗體藥物蘇立信
  • 8個值得關注的單抗藥物上市
    SLE是最常見的狼瘡類型,約佔全部狼瘡病例的70%,這是一種累及多系統、多器官並有多種自身抗體出現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無法完全治癒。 貝利尤單抗是首個作用於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S)的抑制劑,它是一種重組的完全人源化IgG2λ單克隆抗體,可與可溶性BLyS高親和力結合併抑制其活性。
  • 全球抗腫瘤抗體藥物概況
    抗體類藥物在腫瘤領域可謂大放異彩,臨床應用最多的領域即為癌症,其次為自身免疫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等 [1]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目前全球主流醫藥市場上的抗腫瘤抗體藥物有哪些?
  • 重組蛋白和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生產講座
    重組蛋白和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講座由利穗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於2015年4月24日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主辦。屆時將邀請100餘名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前來參觀交流。
  • INOVIO將開發DNA編碼單克隆抗體候選藥
    DARPA兩年撥款的一部分將用於INOVIO和威斯塔研究所團隊構建新冠肺炎dMAb候選藥物,構建將依照阿斯利康目前處於新冠肺炎治療臨床試驗中的傳統重組單克隆抗體候選藥物來進行。dMAb候選藥物可快速完成活體開發和生產,為治療SARS-CoV-2病毒感染提供一種具有成本效益並可擴展的治療和預防選擇。
  • 全球首個伊波拉疫苗!默沙東Ervebo在首批4個非洲國家獲得批准,預防...
    2020年02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在內的首批4個非洲國家已經批准其伊波拉疫苗Ervebo(rVSV∆G-ZEBOV-GP,V920,減毒活疫苗)。
  • 這59個新藥獲批臨床了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附名單)本月獲批臨床新藥品種Insight 資料庫(https://db.dxy.cn)申報進度庫顯示,2020 年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下圖為具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