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創新藥細分市場戰略投資展望——單克隆抗體藥物篇

2020-11-24 生物谷

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生物創新藥物是醫藥行業的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單抗克隆藥物、蛋白藥物、基因與核酸藥物等,優良的政策將積極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的高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令人期待。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生物靶向藥物,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的特點,在治療方面效果顯著。伴隨著抗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新型抗體的不斷出現,單克隆抗體藥物已成為製藥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目前正在研究的生物技術藥物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單克隆抗體藥物,期間又湧現出了各種單抗衍生物,包括抗體藥物偶聯物、小分子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等。國內單抗藥物領域面臨市場快速增長和進口替代的雙重機遇。單克隆抗體研究已被列入863計劃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單抗藥物

的研究、開發和市場應用必將吸引一大批製藥企業的參與和布局,借著這股東風,未來出現自主的單抗類霸主應不只是一個夢想


一、單克隆抗體定義和分類


由單一B細胞克隆產生的高度均一、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體,稱為單克隆抗體。傳統通常採用雜交瘤技術來製備,雜交瘤抗體技術是在細胞融合技術的基礎上,將具有分泌特異性抗體能力的致敏B細胞和具有無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為B細胞雜交瘤。用具備這種特性的單個雜交瘤細胞培養成細胞群,可製備針對一種抗原表位的特性性抗體,即單克隆抗體。


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使單抗和人體內的抗體分子具有儘可能相似的特性,抗體人源化。從鼠源到全人源,單抗在患者體內人抗鼠免疫反應發生概率逐步降低,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逐步提高,因此全人源單抗是單抗發展的趨勢(表1)。但是,隨著人源化程度的提升,單抗製品的親和力會逐漸下降。因此,在保證消除人抗鼠反應的前提下提升單抗製品的親和力,是

單抗藥物

開發的核心技術壁壘。




總的來說,一個單抗藥物企業需要具有上遊的研發平臺篩選出理想的

單抗藥物

;並且有高效大規模的進行發酵培養表達單抗;還需要能夠高效、高純度的分離純化單抗,這樣的公司才具有單抗研發生產的核心競爭力。



1、噬菌體展示技術已經成為人源單抗篩選主流。隨著單抗人源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噬菌體展示技術(用PCR技術從人免疫細胞中擴增出整套的抗體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基因,克隆到噬菌體

載體

上並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達在其外殼表面)為核心的大規模單抗篩選平臺日益受到重視。該技術不僅可以獲得全人單抗,而且不需要細胞融合,試驗周期短,過程簡單,是人源抗體製備技術的重大突破,目前國際主流單抗生產企業均採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單抗。


2、表達培養技術是單抗產量形成和質量控制的關鍵,表達方法、反應器規模、表達體系和表達量是判斷企業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


表2  表達培養技術三要素


3、分離純化技術是單抗生產的最後一道關鍵環節,工業上一般採用硫酸銨沉澱、離子交換層析、蛋白-Sepharose親和層析等方式純化單抗,由於平均每增加一個純化步驟產品得率將會降低13%,因而在保證純度的同時儘可能提高得率也是考驗企業生產水平的重要環節。




單抗藥物研發的特點是高投入、高價格、高利潤。單克隆抗體研發周期長達10-15年,但一旦成功上市能為廠家帶來豐厚的回報。大規模抗體生產成本大約為200美元/克,售價高達5000美元/克,生產成本只佔售價的1/25。到2016年全球約有250億美元

單抗藥物

的專利到期,抗體藥仿製時代來臨。



單抗人源化比例不斷升高,單抗的藥物靶位逐漸多樣化,除了傳統的細胞表面抗原,還包括了常見的細胞因子,部分研製中的單抗藥物甚至可以識別多個抗原表位,而且單抗藥物的結構也不限於完整的單抗分子。聯合小分子等的治療方案逐漸增加,日益受到醫療工作者的重視。因此,作為一種高科技含量的藥物,

單抗藥物

企業的科技水平決定了其競爭力,也決定了藥物的治療效果和市場價值。

鼠源性到完全人源化抗體:降低抗體的免疫原性


抗體-小分子藥物偶聯物(ADCs):靶向性抗體藥物,一類抗體與抗癌製劑偶聯的藥物


雙特異性抗體(BsAb):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將兩個分別靶向不同抗原的抗體片段組合在一起,具有兩種抗原結合位點,可以發揮協同作用,進而提高治療效果


五、全球單克隆抗體行業發展情況


1997年

FDA

批准Genetech的嵌合抗體Rituxan(美羅華)上市後得到極大的成功,作為第一個治療

腫瘤

的嵌合抗體,Rituxan成為單抗領域的首個明星藥物。隨後躋身10美元銷售俱樂部的還有嵌合抗體Remicade(英夫利昔單抗)及人源單抗Herceptin(曲妥珠單抗)、Synagis(帕利珠單抗)。整個行業迅速擴張,銷售額從1997年的3.1億美元到2015年的916.3億美元(圖2)。


目前,經美國

FDA

批准上市的

單抗藥物

一種有55種,包括49個單抗產品和6個具有抗體功能的Fc融合蛋白(表3)。到2013年底進入

臨床試驗

階段的單抗則接近350種,治療範圍涵蓋

腫瘤

自身免疫

疾病、抗感染、呼吸道疾病等,其中以

腫瘤

自身免疫

疾病市場最大,種類最多,佔到單抗銷售總額的50% (表2)。目前,單抗藥物已經成為了生物藥中不可忽視的一大類,而由於目前批准上市的單抗僅有50餘種,使得

單抗藥物

成為了重磅炸彈集中營,2015年阿達木單抗以140.12億美元的銷售額蟬聯全球藥物排行榜第一位,2015年全球銷售額為50億-10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產品有6個 (表3)。



圖1:全球已批准

單抗藥物

-治療領域分類(按2015年銷售額統計,貨幣單位:美元)





通過單行行業產品和公司發展的過程我們發現,單抗行業快速發展的早期,大型綜合醫藥企業無論在技術儲備還是研發人員上均不存在壟斷性優勢,質地優良的中小型企業能夠通過單個或幾個拳頭產品迅速成長,並在之後多年保持其優勢。但隨著單抗產業規模日益擴大,特別是重磅炸彈的不斷湧現,大型綜合醫藥企業憑藉資金優勢收購那些研發能力強、擁有明星藥物的中小藥企,藉此獲得行業領導地位,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表3)。隨著羅氏以468億美元收購Genetech44%股權,標誌著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重磅炸彈藥物所有權向大型藥企轉移,國際單抗市場將形成羅氏一枝獨秀,強生、

阿斯利康

輝瑞

等大型藥企緊追不捨新格局,產業進入成熟期。2017年前仍可能有超過20個新的

單抗藥物

上市,為單抗市場的整體擴張提供支持。單抗市場在Rituxan上市後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2008年對比1999年增長23倍,年平均增長率高達42%,2004年後單抗市場逐漸回落,直至20%左右。2010年至今,全球單抗市場平均年增長率預計為9.3%,增速回歸正常。



六、中國單克隆抗體行業發展情況


1.中國單抗市場的發展現狀


相對於國際市場動輒數百億美元的規模,國內單抗市場規模仍遠不及發達國家。截止至2016年3月,國家食藥總局共批准22個抗體藥物上市(12個進口,10個自主研發或共同研發),主要涉及抗

腫瘤

、抗排異、

自身免疫

疾病等領域(表6)。進口產品中,美羅華和赫賽汀的銷售額最大,但大多單抗仍處於導入期,遠未形成重磅炸彈的局面。造成國內目前單抗市場狹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用藥習慣、價格因素和醫保不足。



2.中國單抗市場的發展前景


儘管短期國內單抗市場總量有限,但增長速度和可持續性和潛在市場規模上看國內單抗市場都存在巨大的投資價值。2014年國內

單抗藥物

市場規模僅50億元,主要集中在

腫瘤

領域。以上市較早的美羅華和赫賽汀為例,兩者從2003年到2012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6%和74%,遠高於同期醫藥行業整體23%的複合增長率,銷售額達到5.35億元和3.87億元,可見爆發式增長初見端倪。根據我國產業政策、人口結構、支付能力、支付意願、用藥習慣等多方面考慮,國內單抗行業出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在未來若干年中仍將持續。



圖2  2009-2014年國內單抗市場規模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我國單抗發展三部曲


3.國內單抗企業的發展方向


由於我國單抗企業藥物研發積累、研發投入、科技人員和團隊管理上與Genentech類型的國際一線單抗企業有不小差距,因此我認為國內企業通過原創單抗趕超國外競爭對手的可能性很低。因此,「Me-too」策略便成為了國內單抗企業在本土拓展切實可行的策略。「Me-too」藥是利用已知藥物的作用機制和構效關係,規避現有藥品的專利權,通過結構改造或結構修飾等方式,獲得等同療效的專利新藥。單抗本身分子量大,結構複雜,而真正重要的核心結構位點相對較少。隨著國外部分單抗藥物專利的到期,單抗的大批仿製即將上市 (表5)。相比國外,我國的化合物結構專利可主張權利範圍較小,企業在藥物設計時可以通過修改抗體結構而保留主要的治療性位點規避專利,同時也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表達體系和表達條件來規避工藝專利。由於上遊原研能力的巨大差距,國內單抗藥企在「Me-too」藥研發和生產方面與國內的差距較小。部分企業已經掌握了從抗體人源化、抗體篩選技術到抗體表達、純化的全套中下遊技術,一線藥企的主發酵罐已經達到千L級水平,表達量已經達到10g/L水平。這使得等效單抗藥物一旦研製成功就能馬上投入生產,可以快速獲得回報。總而言之,我國

單抗藥物

增速迅猛,已經處於爆發式增長初期 (表7)。「Me-too」藥的開發將成為國內單抗藥企快速發展的突破口,而其中的先行者將獲益更大。


相關焦點

  • 2020-2026年中國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在多年單克隆抗體藥物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單克隆抗體藥物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單克隆抗體藥物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抗體類藥物投資還有這些熱點
    文丨瑪麗蓮西米露8月31日,西南證券發布了《立足全球、展望國內的生物藥行業投資指南》,深入淺出的介紹和分析了生物藥行業特點和市場概況,對其中「王牌」細分行業——抗體藥以及目前發展最快、最適合國內市場的細分領域——生物me-too藥、生物類似藥、CAR-T細胞療法等做了詳盡描述和分析。
  • 單克隆抗體技術與藥物的專利淺析
    單克隆抗體是目前發展最快的治療性生物大分子藥物,得益於其在癌症、風溼性關節炎、傳染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的顯著療效,單抗藥的市場快速增長。本文就已經上市的抗體藥物相關專利情況及這些上市藥物的技術專利情況做以下總結。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市場現狀
    B淋巴細胞只能產生一種專有的、針對一種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所以具有理化性質高度專一、生物活性單一、與抗原結合特異性強等特點,單克隆抗體是由單個B淋巴細胞克隆所分泌的抗體。經過3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單克隆抗體藥物在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同時也成為了醫藥領域增長速度最快、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 專注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偉德傑生物獲B輪融資
    偉德傑生物是一家專注於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平臺型公司,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抗體篩選優化平臺、融合蛋白CMC平臺與體外活性評價平臺,能夠針對在臨床上現有靶點來開發「Bio-super」的單克隆抗體/抗體融合蛋白藥物,重點研發新一代藥效高、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的治療自身免疫病的單克隆抗體藥物。
  • 《2019中國抗體藥物產業投資價值及百強企業研究》發布!
    投融資案例分析投資機會分析投資邏輯第5章 市場預測及賽迪建議市場預測賽迪建議近日,賽迪顧問發布了《2019中國抗體藥物產業投資價值及百強企業研究 》,在對抗體藥物發展現狀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抗體藥物領域投資價值指標體系和評選辦法
  • 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 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
    原標題: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高進度是II期臨床   「每經醫藥前沿觀察
  • 君實生物公示皮膚藥物,免疫系統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君實生物-U(688180.SH)在研藥物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於12月21日公示JS005多次給藥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藥代動力學I/II期臨床研究,適應症為成年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
  • 創業邦《2020中國生物藥行業研究報告》發布:方興未艾,未來可期
    報告中通過對比國內和全球生物藥市場規模的分析,旨在梳理國內生物藥發展的現狀;希望通過對抗體藥物、細胞治療及疫苗等細分領域的介紹,以企對生物藥行業的發展趨勢有進一步的認識。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到2020年8月30日止,在二級資本市場上,醫藥生物行業中的生物製品和醫療器械二級子行業漲幅居前,均在90%以上,投資受捧。在VC/PE創投市場,2020年上半年醫療健康領域融資數量和金額,在各行業中均排名靠前。其中,生物技術與製藥細分領域吸金明顯,融資金額佔比達一半以上。
  • 康方生物:本公司董事會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CD73單克隆抗體...
    2020-10-27 06:15:11來源:FX168 康方生物:本公司董事會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CD73單克隆抗體在紐西蘭的臨床試驗完成首例健康受試者給藥,AK119擬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 大分子生物創新藥賦能平臺蘊含的能量:藥明生物
    同時,公司位於愛爾蘭敦多克的首個海外生物製藥生產基地也於去年12月正式開建。相信此次即將通過的EMA GMP檢查將為公司未來拓展歐洲業務奠定堅實基礎。展望未來,在FDA與EMA檢查結果支撐下,藥明生物以國際最高質量標準拓展全球化生產布局也將正式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更好地實行公司的「跟隨藥物分子發展階段擴大業務」戰略。
  •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湖南遠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生物技術,加快特異性抗體藥物和基於抗體的細胞藥物科研攻關,持續增強相關高質量產品供給能力,備受矚目。遠泰生物崛起為國內領先的專業抗體藥物企業,秘訣何在?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抗體藥物為最大的治療用生物製劑類別,通常在癌症治療中顯示出較化療及放療等傳統療法更明顯的療效及更低毒性。
  • 2025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規模可能會超過300億
    會議共設置了14個專業細分論壇,邀請了包括陳竺院士、高福院士、程京院士、沈倍奮院士、魏於全院士、周宏灝院士等在內的一百多位生物醫藥行業資深人士,共同探討了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戰略。 當日下午,分論壇一暨第五屆中國創新生物藥高峰論壇(IBS 2016)正式召開。我國免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倍奮為論壇致開幕詞。
  • ...明生物(02269)與Tubulis達成戰略合作,加速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2日,藥明康德(02359)子公司合全藥業、藥明生物(02269)與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蛋白質-藥物偶聯開發商Tubulis公司宣布,三方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加速Tubulis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
  • INOVIO將開發DNA編碼單克隆抗體候選藥
    (DARPA是美國國防部下屬研發機構)以及化學、生物、放射和核防禦聯合項目執行辦公室(JPEO-CBRND)支持,利用INOVIO公司創新的DNA編碼單克隆抗體(dMAb®)技術,開發可作為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方法提供多種功能的抗SARS-CoV-2特異性dMAb。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
  • 第941期·特應性皮炎之抗體類藥物突圍戰
    本次沙龍攫取主講人的項目經驗,以特應性皮炎為切口,縱觀抗體藥市場,講解清晰而詳細。沙龍主題為:特應性皮炎之抗體類藥物突圍戰。 李嘉敏女士畢業於世界50強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生物醫學專業,在此之前,曾於康哲業務發展部和藥渡負責創新藥篩選、立項評估、盡調、行業研究等工作,完成50多個創新藥項目立項評估,是2個海外上市公司項目投後管理負責人,也是Sun Pharma Cequa項目負責人,參與Sun pharma仿製藥及其子公司旗下數款505b2項目,推動海外新藥進入中國。
  • 聚焦單克隆抗體藥物技術瓶頸
    2019年5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抗體是由B細胞轉化而來的漿細胞分泌的,每個B細胞株只能產生一種它專有的、針對一種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的抗體。這種從一株單一細胞系產生的抗體就叫單克隆抗體(McAb),簡稱單抗。
  • 2020-2026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最後闡明生物製藥行業的投資空間,指明投資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戰略建議,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第四節 2020年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發展對策及趨勢預測分析    一、中國加速基因製藥業發展現狀調研    二、基因工程藥物定向有序發展的策略    三、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的結構趨勢預測分析    四、未來基因工程藥物研究和投資方向第八章 2020年中國生物製藥細分產品市場分析——抗體工程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