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計虧損超5億元 艾力斯醫藥以第五套標準衝刺科創板IPO|產業...

2021-01-07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藝凡

本期《產業新股》關注的IPO企業為: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地為上交所科創板,選擇第五套上市標準,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艾力斯醫藥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000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10%。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杜錦豪、祁菊夫婦合計控制公司 54.05%的表決權。本次發行前,杜、祁夫婦通過直接或間接持股方式以及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公司 67.56%的表決權,股份分布比較集中。

聚焦抗腫瘤藥物研發 核心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艾力斯醫藥的主營業務為腫瘤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伏美替尼、RET 抑制劑、KRAS G12C 抑制劑、EGFR外顯子 20 插入突變抑制劑和c-MET 抑制劑。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主要在研產品管線共有5個產品、10個在研項目。核心在研產品為伏美替尼,其二線治療適應症預計於2020年下半年獲得上市批准。

在我國,受生活方式、環境變化以及工作壓力增大的影響,肺癌成為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種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發病數量約佔肺癌總數的85%左右。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18年我國新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人數達到 73.7萬人,預計2023年將達到 85.9 萬人。與傳統抗癌化療藥物相比,小分子靶向藥物較傳統化療藥物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通過特異性針對癌細胞從而減少對其它健康細胞的影響。目前中國腫瘤藥物市場以化學治療藥物為主導,小分子靶向藥的使用規模處於較低水平,2018年僅佔中國整體藥物銷售的0.77%。據了解,2018 年中國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市場規模為127.3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555.5億元,年複合年增長率約為34.3%,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國內已上市的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適應症的靶向藥物為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泰瑞沙)和豪森藥業的阿美替尼(阿美樂)。據了解,伏美替尼的療效與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相當,且安全性方面可能更具優勢。伏美替尼預計將成為第三代EGFR-TKI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市場前景廣闊。除此之外,國內一些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第三代 EGFR-TKI 靶向藥物已處於上市申請或臨床開發階段。預計到2023年將有3-4家國產原研產品和1個進口原研產品(奧希替尼)形成市場競爭態勢。根據艾力斯醫藥招股書,假設國產產品總體佔據70%市場份額,伏美替尼作為有望在國產產品中佔據30-35%市場份額,到2023年預計可佔據約20%-25%的第三代EGFR-TKI市場份額,終端銷售規模有望達到18.3億元-27.4億元。除此之外,截至2020年8月14日,艾力斯醫藥的其他在研產品在中國均尚無上市競品。

未形成銷售收入 虧損持續擴大

在營收構成上,艾力斯醫藥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72.70萬元、462.00萬元和62.97萬元,公司核心產品伏美替尼仍處於在研狀態,因此報告期內尚未形成銷售。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艾力斯醫藥招股書

如上圖所示,艾力斯醫藥連年虧損,三年累計虧損額達53,383萬元。三年內未發生銷售費用,而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呈現出逐年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主要原因為隨著創新藥的研發進程不斷推進,臨床試驗費、原材料投入等大幅上升。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艾力斯醫藥未分配利潤已達-21,843.54 萬元元。艾力斯醫藥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為 34.46%、34.94%和 57.06%,毛利率波動來源於蘭索拉唑的經營規模較小,在業務成本固定的情況下,業務收入的波動導致毛利率有所變化。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來源:艾力斯醫藥招股書

與行業內可比上市公司2019年部分財務指標對比情況如上,可以看出艾力斯醫藥尚未形成規模性收入,且毛利率低於平均水平,原因是其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為與上海愛的發製藥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蘭索拉唑腸溶膠囊分享的收益,其他業務收入為江蘇艾力斯廠房及設備出租的租金收入,不涉及生產。研發佔比相對較高,其原因在於核心產品一線治療仍處於研發階段,研發周期較長。速動比率均大於1,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短期償債能力良好,主要原因在於艾力斯醫藥於2019年通過外部股權融資充實了淨資產規模。總體而言,艾力斯醫藥資產質量良好且具備較強的短期償債能力,但若無法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取得盈利以滿足營運資金需求,則可能存在流動性風險,對其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約。

超50%募資用於新藥研發 對單一產品依賴較大

研發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艾力斯醫藥擁有研發人員71 名,佔公司員工總數的比例為44.65%。累計擁有61項專利,包括中國專利授權30項以及境外專利授權31項,且均為發明專利。研發投入佔比在三年內均超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且在2019年大幅提升。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艾力斯醫藥招股書

募集資金方面,艾力斯醫藥本次公開發行擬融資15億元,主要用於抑制劑和伏美替尼的臨床研發項目(7.63億元),研發設備條件、研發場地項目(4.98億元)和營銷網絡建設項目(1.27億元)。其中,新藥研發項目主要聚焦非小細胞肺癌領域,圍繞各類抑制劑進行研究和開發,並針對研發新藥伏美替尼進行後續擴展適應症的臨床試驗。

儘管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創新藥研發,艾力斯醫藥所處市場競爭仍然較為激烈。除伏美替尼外的在研產品均處於研發早期,距離研發成功並獲批上市還有較長時間,持續經營能力將受到單一產品的限制,將面臨單一產品依賴的市場風險。未來還可能會通過外部引進的方式加強在研產品管線的豐富度,因而大規模的研發投入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欄目說明:產業鏈、價值鏈、科創、註冊制、再融資新規……諸多變化塑造著資本市場的新模樣。隨著這些變化的持續深化,新上市企業的行業偏好、經營邏輯、定價方式,是映射資本市場變遷的重要注釋。為了更好的體現出新股背後的產業特性,我們推出《產業新股》系列內容。在產業和資本的「變與不變」不斷交匯的過程中,信息傳遞與信息解讀的重要性凸顯。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方式,我們從體系化研究的角度,在資本市場「入海口」,為投資者帶來新股研究與跟蹤,從新公司看新經濟,以新發現賦能新價值。

相關焦點

  • 又一家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林淙 ○編輯 全澤源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又一家與傳統主板申報企業「面目迥異」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憑藉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準考證」,站在了科創板的賽道上。上交所9月16日晚披露,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擬募集資金19.82億元,投向產品臨床研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 艾力斯上市,盤中誕生一對醫藥億萬富豪夫婦
    文/福布斯中國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力斯」,68857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艾力斯本次發行價格為22.73元/股。截至收市,艾力斯收於38.5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69.6%,最高達到43.5元/股。
  • 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靠什麼過會科創板
    來源:新京報10月30日,蘇州澤璟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澤璟製藥)通過上交所上市委審核,成為目前第一家使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成功過會的生物藥企。所謂「第五套」標準,則是不看IPO企業的業績標準,重點從預計市值及技術優勢上來看。其中的「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更是為醫藥行業開出了一條「綠色通道」。
  • A股七家未盈利生物藥企兩家破發 還有多家「趕考」科創板
    以第五套上市標準闖關科創板的疫苗研發企業歐林生物近日首發過會,離上市又近了一步。自2020年1月A股迎來首家未盈利企業迄今,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七家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登陸A股。與此同時,還有多家未盈利藥企正在「趕考」科創板。
  • 科創板企業透析|神州細胞:連虧三年,罕見選第五套上市標準
    9月16日,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上交所官網顯示,神州細胞本次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作為保薦人,計劃融資19.82億元,募資規模在已經申報的21家醫藥製造業企業中位列第5。
  • ...腫瘤領域,艾力斯為「艾」啟航——艾力斯登陸A股科創板丨IPO稜鏡
    《投資時報》記者 楊帆  2020年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或「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為「艾力斯」,股票代碼為「688578」。
  • 神州細胞3年虧損超14億,持續虧損卻為何能上市?
    2020年6月下旬科創板上市的神州細胞,上市首日,股價一度暴漲超200%,截止7月7日,總市值已接近400億。但火熱的另一面,與其市值迅速上漲被關注的還有達14億元的連年虧損,這也讓普通投資者們心存疑慮。
  • 艾力斯醫藥今日登陸科創板,核心產品伏美替尼市場競爭激烈
    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艾力斯,代碼:688578)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發行艾力斯採用了第五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II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 艾力斯醫藥科創板上市市值達188億元:旗下伏美替尼競爭激烈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作者|C叔 據IPO早知道消息,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78.SH)於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格22.73元/股。截至9:55,艾力斯股價上漲至41.76元,較發行價上漲83.72%,市值達到188億元。艾力斯由現任董事長杜錦豪先生與歸國科學家郭建輝博士創立,致力於開發首創藥物(first-in-class)和同類最佳藥物(best-in-class),已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建立了豐富的研發管線。
  • 零營收,數億虧損,澤璟生物入場科創板的背後
    來源:格隆匯在同樣選擇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前沿生物、神州細胞、君實生物等多家創新醫藥企業中,澤璟生物為何能走在前頭?文|彩鳳來源|氫元子因以未盈利企業身份衝刺A股市場的動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澤璟生物近日備受關注。10月30日,上海證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信息披露網站公布,澤璟生物首發上會已獲通過。
  • 艾力斯醫藥科創板上市 早盤股價漲78.57% 市值突破180億元
    本報記者 劉會玲 見習記者 許偉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力斯」,股票代碼:68857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艾力斯本次的發行價格為22.73元/股。截至早盤收市,艾力斯股價報收40.59元/股,較發行價上漲78.57%,市值達到約183億元。招股書顯示,艾力斯由現任董事長杜錦豪與歸國科學家郭建輝博士創立,公司戰略性專注於腫瘤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的研發,主要圍繞非小細胞肺癌中常見的驅動基因靶點構建研發管線,致力於成為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領先的創新藥企業。
  • 議市廳丨首家選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澤璟製藥闖關科創板!3年營收僅151...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澤璟製藥此次上市選擇的是科創板上市第五套標準,即市值不低於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科創板上市標準五」一直被認為是給未盈利生物科技類企業量身定做的標準。而澤璟製藥也確實處在巨額虧損中。  但這套標準也有一定的風險,畢竟,如果出現詢價後預計市值不能滿足上市標準的情況,則會中止發行,因此出于謹慎性考慮,企業與保薦機構往往傾向於選擇市值要求最低的第一套標準。
  • 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海再添兩大「利器」
    試劑檢盒方面,之江生物等首批獲得國家藥監局生產批件,目前生產的檢測試劑盒累計發貨超過7818萬人份,出口58個國家超1016萬人份。移大樹育小苗,持續加速高能級項目落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信達生物、威高集團等十餘家知名企業籤約落地上海,上海醫藥等十餘家企業項目擴大投資或本地轉化,復宏漢霖等100個億元以上的在建投資項目不斷提速。全年共籤約項目84個,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2個。
  • 年均數億元投入研發 仍無產品獲批上市 神州細胞IPO「錢途」未卜
    而今年,已有未盈利醫療企業登陸科創板,這一消息也無疑加快了生物醫藥行業上市科創板的步伐。類似於港股市場,科創板的第五套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40 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自3月22日受理首批科創板上市申請以來,上交所抓緊推進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截至5月9日,共計受理企業申請103家。從受理情況看,科創板申報企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
  • 生物科技創新藥企艾力斯衝擊科創板,核心在研產品為小分子靶向藥
    記者 | 謝欣1又一家生物科技創新企業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據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信息披露,科創板已受理上海艾力斯醫藥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計劃,艾力斯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03億元。
  • 上海誼眾赴科創板IPO 潛力品種紫杉醇膠束即將首發上市 能否撬起...
    2017至2019年,上海誼眾虧損金額分別為1006萬元、1259萬元、3.15億元。上海誼眾擬採用第五套標準申請科創板上市,並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2645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共約10.33億元,用於500萬隻紫杉醇膠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紫杉醇膠束擴大適應症臨床研究、營銷網絡及補充流動資金。
  • 堅持創新之路,深耕腫瘤領域,艾力斯為「艾」啟航登陸A股科創板
    此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9,000.00萬股,發行價格為22.73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0.46億元人民幣,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具體投資項目包括新藥研發項目、總部及研發基地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藥物研究分析檢測中心項目等。A股科創板是推動中國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的加速器。
  • 醫藥投向標:2020年醫保目錄正式發布,澳華內鏡科創板IPO獲受理...
    文 | 財聯社 朱潔琰《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本周(12月27日至1月2日),醫藥行業投融重要事件包括:2020年醫保目錄正式發布,119種談判成功,29種被調出;澳華內鏡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6.4億元;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
  • 凱賽生物衝刺科創板IPO或成國內合成生物產業化第一股
    12月10日,資本邦獲悉,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賽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已被上交所受理。招股書透露,凱賽生物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低於41,668,198股,預計募資46.9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