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斯醫藥科創板上市市值達188億元:旗下伏美替尼競爭激烈

2020-12-05 IPO早知道C叔

「阿斯利康和豪森均由相關產品已獲批。」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C叔

據IPO早知道消息,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78.SH)於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格22.73元/股。截至9:55,艾力斯股價上漲至41.76元,較發行價上漲83.72%,市值達到188億元。

艾力斯由現任董事長杜錦豪先生與歸國科學家郭建輝博士創立,致力於開發首創藥物(first-in-class)和同類最佳藥物(best-in-class),已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建立了豐富的研發管線。

2019年公司完成了由拾玉資本領投、禮來亞洲基金及正心谷等著名投資機構跟投的Pre-IPO輪融資,募集資金13.8億人民幣。2019年12月,公司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隨後進行科創板IPO。

截止日前,杜錦豪、祁菊夫婦合計控制公司67.5626%的表決權,為公司實控人。

肺癌已成全球第一大癌種,EGFR突變是中國肺癌患者主要靶點

公司戰略性專注於腫瘤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的研發,主要圍繞非小細胞肺癌中常見的驅動基因靶點構建研發管線,致力於成為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領先的創新藥企業。

數據顯示,肺癌是2018年全球和中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種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發病數量約佔肺癌總數的85%左右,而EGFR已成為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主要靶點之一。公司當前主力產品是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伏美替尼片,主要用於EGFR敏感突變、EGFRT790M耐藥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根據統計數據,全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平均突變率為35%,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變率約為40%;從市場規模看,中國EGFR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已從2014年的22.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65.2億元,預期到2023年,中國EGFR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82.7億元,2018年到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為22.9%。預期到2030年,中國EGFR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395.0億元,2023年到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為11.6%。

公司主力產品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或成國內第三家上市產品,競爭激烈

艾力斯伏美替尼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適應症已提交上市申請,並已被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預計於今年內獲批上市;針對非小細胞癌症的一線治療適應症,已於2019年6月啟動Ⅲ期臨床試驗,預計於2022年提交上市申請;同時,伏美替尼在美國二線治療適應症的開發處於臨床試驗申請階段。

伏美替尼所處的非小細胞肺癌EGFR突變二線治療市場目前已有兩個產品獲批上市,分別是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和豪森藥業的阿美替尼。並有多個產品處於上市申請或註冊臨床階段。

伏美替尼獲批上市後,在二線治療市場將與奧希替尼和阿美替尼直接競爭,其中奧希替尼在國內市場已有較長的銷售時間,其市場教育和銷售渠道建設更為成熟。阿美替尼雖然獲批上市時間較短,但相比於伏美替尼,仍具有一定的先行者優勢。同時,阿斯利康和豪森都具有優秀的銷售團隊,這也是公司處於相對劣勢的一面。

公司在研管線均圍繞非小細胞肺癌突變靶點進行

從產品管線進展上看,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艾力斯醫藥產品管線擁有5個主要的在研藥品的10項在研項目。其中,1個項目已提交新藥上市申請,1個項目處於Ⅲ期臨床試驗階段,1個項目處於臨床試驗申請階段,其餘項目均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在研靶點包括目前市場大熱的RET和KRAS,但目前都在臨床前研究階段。短期無法為公司帶來實質利益。此外,公司表示未來可能會通過外部引進的方式加強公司在研產品管線。

公司虧損額不斷擴大,募資全力推進肺癌管線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分別為-3,893.38萬元、-9,739.38萬元、-39,750.25萬元和-13,384.3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東的淨虧損分別為-5,390.30萬元、-11,540.49萬元、-20,039.72萬元和-15,124.02萬元。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35,227.90萬元。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791.26萬元、9,248.70萬元、16,199.89萬元和9,522.88萬元。

關於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公司表示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臨床前研究費用,包括RET抑制劑、KRASG12C抑制劑、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抑制劑、c-MET抑制劑和EGFRC797S抑制劑等。二是伏美替尼臨床研究費用,包括一線治療III期臨床試驗、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臨床研究、聯合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IIIB期不可手術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術後輔助治療臨床研究、聯合c-MET抑制劑臨床研究、聯合VEGFR抑制劑臨床研究及真實世界研究等。

相關焦點

  • 艾力斯醫藥今日登陸科創板,核心產品伏美替尼市場競爭激烈
    此次發行艾力斯採用了第五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II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 艾力斯醫藥科創板上市 早盤股價漲78.57% 市值突破180億元
    本報記者 劉會玲 見習記者 許偉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力斯」,股票代碼:68857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艾力斯本次的發行價格為22.73元/股。截至早盤收市,艾力斯股價報收40.59元/股,較發行價上漲78.57%,市值達到約183億元。招股書顯示,艾力斯由現任董事長杜錦豪與歸國科學家郭建輝博士創立,公司戰略性專注於腫瘤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的研發,主要圍繞非小細胞肺癌中常見的驅動基因靶點構建研發管線,致力於成為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領先的創新藥企業。
  • 三年累計虧損超5億元 艾力斯醫藥以第五套標準衝刺科創板IPO|產業...
    據了解,伏美替尼的療效與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相當,且安全性方面可能更具優勢。伏美替尼預計將成為第三代EGFR-TKI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市場前景廣闊。除此之外,國內一些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第三代 EGFR-TKI 靶向藥物已處於上市申請或臨床開發階段。預計到2023年將有3-4家國產原研產品和1個進口原研產品(奧希替尼)形成市場競爭態勢。
  • 艾力斯上市,盤中誕生一對醫藥億萬富豪夫婦
    文/福布斯中國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力斯」,68857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艾力斯本次發行價格為22.73元/股。截至收市,艾力斯收於38.5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69.6%,最高達到43.5元/股。
  • 上市前敗光3億,上市募資「替友還債」,核心產品遭遇競品五折促銷...
    據招股書,艾力斯的伏美替尼有望在2020年年內獲批,成為繼奧希替尼、阿美替尼後第三個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但截至2021年1月7日,風雲君暫未看到艾力斯伏美替尼獲批相關公告。根據已有的臨床研究數據,伏美替尼與奧希替尼、阿美替尼對二線 EGFR T790M 突變陽性患者的療效相似。
  • 新藥獲批 股價跌停 新藥真的救不了艾力斯-U?
    作者:少言1月11日晚間,艾力斯-U(688578.SH)發布公告稱,艾力斯-U及子公司江蘇艾力斯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本次獲批開展伏美替尼應用於一種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後輔助治療的臨床試驗。
  • NSCLC精準治療新希望——三代EGFR TKI伏美替尼
    開篇 石遠凱教授 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 甲磺酸伏美替尼是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第三代EGFR TKI。
  • 生物科技創新藥企艾力斯衝擊科創板,核心在研產品為小分子靶向藥
    記者 | 謝欣1又一家生物科技創新企業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據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信息披露,科創板已受理上海艾力斯醫藥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計劃,艾力斯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03億元。
  • 艾力斯:一款特效新藥撐起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公司核心產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針對 EGFRT790M 突變陽性的二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已提交上市申請並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 目前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 ...腫瘤領域,艾力斯為「艾」啟航——艾力斯登陸A股科創板丨IPO稜鏡
    《投資時報》記者 楊帆  2020年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或「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為「艾力斯」,股票代碼為「688578」。
  • 堅持創新之路,深耕腫瘤領域,艾力斯為「艾」啟航登陸A股科創板
    來源:金色光-投資有道(2020年12月2日,上海)今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或「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為「艾力斯」,股票代碼為「688578」。
  • 【關注】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獲批上市
    醫谷微信號:yigoonet據豪森藥業官微信息,旗下1類創新藥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以下簡稱阿美替尼)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進展,且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這也是繼奧希替尼(泰瑞沙,
  • 艾力斯醫藥引進兩款MET抑制劑 重點開發肺癌聯合療法
    近日,致力於開發高度選擇性、差異化MET激酶抑制劑的生物公司OCTIMET Oncology NV宣布,旗下兩款MET抑制劑大中華區獨家權益已授予艾力斯醫藥(Allist)。根據協議,艾力斯醫藥將推動OMO-1在中國的臨床開發,並在合作初期重點開展它與艾力斯醫藥重磅抗癌新藥甲磺酸艾氟替尼(AST2818)的聯合治療。新聞稿稱,在中國,超過38%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具有激活的EGFR突變,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明顯,這使得中國成為快速推進擴大臨床研究的理想之地。
  • 國產第三代肺癌靶向藥誕生記:上海艾力斯如何實現質量超越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醫藥」)獲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甲磺酸艾氟替尼有望在明年正式獲批上市。去年,該藥物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有條件批准上市許可。
  • 復宏漢霖分拆上市,能否拯救復星醫藥的市值大計?
    備受矚目的復星醫藥子公司——復宏漢霖終於等到了即將上市的那一刻 。雖成立以來一直虧損,但背靠大樹復星醫藥以及獲多家知名機構股東加持,復宏漢霖二級市場估值已高達260億港幣。有意思的是,如今復興醫藥香港整體市值僅不到600億,復宏漢霖的上市募資,不僅可以稀釋復宏漢霖在復星醫藥的合併報表虧損,一旦復宏漢霖上市之後市值大增,復星醫藥的資產帳面盈利將繼續提高。
  •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首日破發,未來能否「拯救」復星醫藥市值?
    有業內人士表示,復宏漢霖的上市是為了「挽救」復星醫藥的市值。當前,復星醫藥香港整體市值低於600億元,這或與其業績有關。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1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1.6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84%和2.75%。
  • 預見未來:2021年有望在中國獲批上市的21款新藥
    4.藥物名稱:甲磺酸伏美替尼研發公司:艾力斯醫藥藥物機制:第三代EGFR-TKI適應症: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伏美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根據公開信息,截至2020年1月29日,伏美替尼對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達74.1%。
  • 第三次亮相美國ASH年會 亞盛醫藥-B(06855)重磅產品奧瑞巴替尼再獲...
    從6月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到10月被國家藥監局納入優先審評程序,作為全球範圍內少數的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耐藥的重磅藥物,以及中國第一個三代格列衛,亞盛醫藥的核心候選產品奧瑞巴替尼儼然已處在上市倒計時階段,而這也讓全球血液學界對這款藥物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