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首日破發,未來能否「拯救」復星醫藥市值?

2020-12-05 澎湃新聞

千呼萬喚始出來,9月25日,背靠復星醫藥、手握漢利康的復宏漢霖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然而,復宏漢霖-B(02696)的股價並沒有迎來「開門紅」,首掛早盤低開4.33%,午後更是一度下跌6%,最終收於49.45港元/股,跌幅為0.3%,全天總共成交金額2.96億港元,總市值目前為267億港元。

據此前公布的招股結果,復宏漢霖總計發行6469.54萬股H股,每股定價49.6港元。這意味著,復宏漢霖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Wind數據,復宏漢霖股價下跌時,中金公司有5個席位在盤中瘋狂買入強勢護盤,佔據買一到買五5個席位。根據富途數據,中金席位今日買入98.8萬股,而復宏漢霖今日總共成交量為612萬股,中金數個席位買入總成交額佔比高達16%。

針對中金席位護盤情況,有分析師認為,這是明顯的保薦人護盤。但也有反駁者認為,不一定是保薦人護盤,可能有資金用了中金的席位。

1

估值30億美元

盈利能力堪憂

過去三年,復宏漢霖幾乎每年融資一輪,華蓋資本、清科資管、方正韓投、元生創投、高特佳、正心谷創新資本等VC/PE都參與過。融資近4億美元後,復宏漢霖的估值也在翻倍增長,一度從400萬美元飆升至30億美元,足足翻了750倍。

然而復宏漢霖的盈利能力看起來與高估值並不匹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復宏漢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391萬元、742.1萬元及92.4萬元,研發開支分別為2.57億元、3.65億元及1億元,淨虧損分別為3.84億元、5.05億元及1.58億元。此外,復宏漢霖還自述其在可預見的未來會繼續產生虧損。

根據該公司公告,復宏漢霖的虧損主要在於研發投入巨大,且暫時未取得回報。據悉,復宏漢霖的首個產品HLX01(漢利康)於上半年才開始商業化銷售。而除了漢利康外,復宏漢霖尚未有其他產品獲得監管機構的商業化銷售批准,其候選藥物都還處於開發中。

復宏漢霖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在香港上市是復宏漢霖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將為公司未來注入雄厚的資本實力,開闢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企業將以患者為中心,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研發生產出更多質高價優的藥品,惠及廣大患者。」

某生物製藥公司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生物科技公司的發展都遵循著一條前期高投入,後期高產出的路徑。創新藥的研發需要早期大量資金和時間投入,才能換來後期藥品上市後的投資回報」。對於生物科技企業何時才能盈利,他表示,還是要依據項目具體進展。

2

集團期望高

競爭壓力大

截至今日收盤,復星醫藥報收25.69元/股,跌4.71%。復星國際報收於9.86港元/股,跌1.6%。

有業內人士表示,復宏漢霖的上市是為了「挽救」復星醫藥的市值。

當前,復星醫藥香港整體市值低於600億元,這或與其業績有關。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1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1.6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84%和2.75%。

而復宏漢霖上市募資,不僅可以稀釋其在復星醫藥的合併報表中的虧損,還可以在其市值大增後,幫助復星醫藥的提高資產帳面盈利。

復宏漢霖上市首日,復星醫藥還發公告表示,復宏漢霖分拆並獨立上市有利於提升集團整體價值。

但是,復宏漢霖未來要面對的市場競爭或異常激烈,能為復星醫藥起到多大作用還未可知。

根據此前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7年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銷售達12億元,預計到2022年將增長至16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70.9%。總體而言,我國生物類似藥目前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行業利潤高,市場空間大。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空間,國內眾多企業發起攻勢。除了復宏漢霖,恆瑞醫藥、海正藥業、嘉和生物、百泰生物、信達生物、神州細胞工程、百奧泰等企業均有相關產品進入了3期臨床試驗階段,距上市僅一步之遙,未來市場爭奪可見一斑。

激烈的市場競爭逼迫同類藥品降價。漢利康在上市後已經主動降價過一次,全國各零售藥店將陸續執行最新的價格1398元/支(100mg/10ml),這個價格相較於同品規的原研藥低了約40%。

有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漢利康的競爭對手美羅華全球銷售額為16.94億瑞士法郎,同比下降3%,其中歐洲市場下降38%、日本市場下降30%、國際市場下降4%。未來,隨著多款競爭產品的上市,激烈的價格戰恐難避免,如何保障自身盈利將成為復宏漢霖的一個挑戰。

見習記者 黃華

—— / 好文推薦 / ——

相關焦點

  • 復宏漢霖分拆上市,能否拯救復星醫藥的市值大計?
    備受矚目的復星醫藥子公司——復宏漢霖終於等到了即將上市的那一刻 。雖成立以來一直虧損,但背靠大樹復星醫藥以及獲多家知名機構股東加持,復宏漢霖二級市場估值已高達260億港幣。有意思的是,如今復興醫藥香港整體市值僅不到600億,復宏漢霖的上市募資,不僅可以稀釋復宏漢霖在復星醫藥的合併報表虧損,一旦復宏漢霖上市之後市值大增,復星醫藥的資產帳面盈利將繼續提高。
  • 手握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 復宏漢霖能否借力登陸港交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復宏漢霖第一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6個月後失效,此次為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發起衝擊。招股書顯示,復星國際間接控股復宏漢霖,公司屬於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產品之一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漢利康)是國內獲批的首個生物類似藥。
  • 連年虧損生物醫藥「獨角獸」,復宏漢霖能否撐起267億港元市值?
    國產生物醫藥「獨角獸」赴港上市一事,終於要落地了。據新浪財經消息顯示,復宏漢霖將於9月25日去港交所敲鐘。事實上,對於港股上市的計劃復宏漢霖早在去年12月便遞交了申請資料,但根據之後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其已處於失效狀態。今年7月,更新了上市申請,再過幾天復宏漢霖的上市夢便真的可以實現了。
  •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生物藥產品線強勁!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生物藥產品線強勁!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2019年9月25日,復宏漢霖在港股敲鐘上市。復宏漢霖本次上市發行定價49.6港元/股,總計發行6469.54萬股,募集資金約32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9億元;25日當日開盤價47.45港元。
  • 復宏漢霖明日上市,又一即將大漲的生科股?
    一、公司簡介公司前身是劉世高博士與姜偉東博士創立的漢霖製藥,後來在復星醫藥的注資後,變為復宏漢霖,直至如今,復星醫藥依然是公司的大股東,上市後依然持有公司五成股票。當然,公司也知道創新藥才是未來的大方向,PD-1等創新藥也在路上,考慮到公司背靠復星醫藥強大的銷售能力以及生物類似藥上市後帶來穩固的現金流,我們也應該相信,創新藥領域復宏漢霖同樣不會缺席。
  • 復宏漢霖:商業化進程漸行漸近 優勢與挑戰並存|產業新股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2月25日,國家藥監局對外發布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的公告,意味著國產生物類似藥實現「零突破」。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是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宏漢霖」)的全資子公司。
  • 復星醫藥旗下生物類似藥子公司復宏漢霖取得藥品GMP證書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3月15日訊(記者 穆旦)3月14日晚間,復星醫藥(SH:600196,HK:02196)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宏漢霖」)收到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GMP證書》,認證範圍為治療用生物製品
  • 銷售額追不上燒錢速度 復宏漢霖轉型資金吃緊
    現金流剩下11.46億元的復宏漢霖,今年上半年「燒錢」11.55億元,這家謀求轉型升級的明星藥廠,在估值低迷的情況下,正力圖向研發+營銷雙輪驅動轉型《投資者網》蔡俊​復宏漢霖(02696.HK)走到了轉型的關鍵點,但資金卻似乎不夠用。今年11月26日,復星醫藥公告,擬非公開發行1.28億股,募集資金49.83億元。
  • 復宏漢霖「利妥昔單抗」大賣1.9個億背後,600億生物類似藥市場一觸...
    貝殼社,國內領先的醫療健康創新創業平臺作者丨毛三2019年之於復宏漢霖,可謂大年。先是2019年2月,復宏漢霖利妥昔單抗(漢利康)成功獲批上市,這是國內首個獲批的生物類似藥,中國生物類似藥「上市大潮」的序幕也由此拉開;9月25日,復宏漢霖又成功登錄港交所,募集資金約32億港元,這也被認為是2019年最重磅醫藥IPO事件之一。
  • 專訪復宏漢霖創始人兼CEO劉世高:曲妥珠單抗上市在即,回A因對生物...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陳俊傑上市不到一年,因巨額研發投入造成業績大幅虧損的復宏漢霖-B(02696,HK),似乎逐漸迎來了收穫期。去年第四季度,公司首款商業化產品漢利康(首個國產生物類似藥)上市,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今年,曲妥珠單抗中歐上市在即,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得歐盟批准的單抗生物類似藥。同時,復宏漢霖目前正籌劃科創板上市事宜。
  • 今年五位高管相繼離職 復星醫藥千億市值的門檻靠什麼過?
    6月2日,上海復星醫藥又一位副總裁離職了,而僅半年時間該公司有5位高管離職,其中多位高管任職時間不到一年。復星醫藥和恆瑞是國內公認的兩大藥企,但復星醫藥作為業務覆蓋醫藥健康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市值卻被恆瑞遠遠甩開,一直認為被低估的復星醫藥卻始終在千億市值門口躊躇不前。
  • 復宏漢霖貝伐珠單抗獨家適應症授權 Essex 進行全球開發
    10 月 15 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其子公司復宏漢霖擬就 HLX04(即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用於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眼病治療與 Essex Bio-Investment Limited(億勝投資)進行開發合作,授予其在全球範圍內就該藥進行眼科治療領域的獨家許可。Essex 將向復宏漢霖支付最高 4300 萬美元的籤約、監管和商業裡程碑付款。
  • 復星醫藥(600196)股票 中國首個 CAR-T 報產,復星凱特拔得頭籌
    復星醫藥 (600196):中國首個 CAR-T 報產,復星凱特拔得頭籌  (註:本文轉載自國金證券研報,分析師:趙海春 2020-02-24)  點評  國內首個 CAR-T 申報生產獲受理,復星凱特砥礪前行拔得頭籌:公司投資合營公司復星凱特成立於 2017.4 月,之後於 2018.8 月順利取得 IND 臨床批件,通過 9 個月的橋接試驗,近日申報生產並獲得受理。
  • 復宏漢霖與思拓凡戰略合作,探索生物醫藥連續化生產技術升級
    7月31日,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主辦、復宏漢霖和Cytiva(思拓凡)承辦的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研討論壇在上海松江區舉行,生物醫藥行業的技術專家、政策專家和企業代表共話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的未來。復宏漢霖與思拓凡就連續化生產技術開發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重點在復宏漢霖位於松江的生產基地開展連續化生產相關探索,為中國生物醫藥智能製造開拓新路。連續化生產技術對生物藥行業是一種創新。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會長唐民皓表示,在智能製造支持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了新的變革與發展機遇。傳統批次生產向連續化生產的發展,有望大幅提高生物藥的產能並節約生產成本。
  • 國產生物藥出海 復宏漢霖(02696)PD1領航
    就在9月12日,復宏漢霖宣布與印度尼西亞製藥公司PT Kalbe Farma, Tbk旗下控股子公司PT Kalbe Genexine Biologics(以下簡稱「KG Bio」)達成合作共識,授予KG Bio就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產品HLX10(重組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的首個單藥療法及兩項聯合療法在東南亞地區10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預計總計金額可達
  • 研發日報丨復宏漢霖「阿達木單抗」獲批上市
    【藥品審批】復宏漢霖「阿達木單抗」獲批上市7日,NMPA 最新批件顯示,復宏漢霖「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成為第四個國產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國內首個Bcl-2抑制劑 艾伯維「維奈克拉片」獲批上市7日,NMPA 最新批件顯示,艾伯維 Bcl-2 抑制劑「維奈克拉片」獲批上市,用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目前國內尚未有同靶點品種獲批,但已有包括百濟、復星在內的 4 個企業布局。
  • 復星醫藥(02196)與雅各臣(02633)聯姻,誰輸誰贏?
    12月20日,復星醫藥(02196)、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幾乎同一時間各自在披露易上發了份公告。智通財經APP翻看公告,大意是「雅各臣將拿出近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購買了復星醫藥子公司復宏漢霖新增發行5543.5萬股中的部分股份,獲得其在研產品香港和澳門等區域的代理權。」
  • 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擬9939萬元認購復星醫藥(02196)附屬上海復...
    公告 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擬9939萬元認購復星醫藥(02196)附屬上海復宏漢霖437.6萬股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發布公告,於2017年12月20日,該公司全資附屬雅各臣藥業與復星醫藥附屬上海復宏漢霖就有關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產品於香港及澳門地區的授權及商業化訂立授權框架協議
  • 藥明巨諾赴港上市首日破發 過氣網紅CAR-T翻身難
    原標題:藥明巨諾赴港上市首日破發,過氣網紅CAR-T翻身難   高瓴又失手了,藥明巨諾破發!
  • ESMO Asia 2019 | 復宏漢霖攜多項研究成果精彩亮相
    復宏漢霖(2696.HK)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旨在為全球患者提供質高價優的創新生物藥,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自2010年成立以來,公司以全球聯動、整合創新為產品開發理念,在中國上海、中國臺北和美國加州均設有研發中心,具備了協同增效的突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