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復宏漢霖創始人兼CEO劉世高:曲妥珠單抗上市在即,回A因對生物...

2020-12-05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陳俊傑

上市不到一年,因巨額研發投入造成業績大幅虧損的復宏漢霖-B(02696,HK),似乎逐漸迎來了收穫期。

去年第四季度,公司首款商業化產品漢利康(首個國產生物類似藥)上市,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今年,曲妥珠單抗中歐上市在即,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得歐盟批准的單抗生物類似藥。

同時,復宏漢霖目前正籌劃科創板上市事宜。公司創始人兼CEO劉世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上科創板主要為了增加流通性,同時,也考慮到A股的生物醫藥企業估值相對較高,投資者對生物醫藥企業的熱情也很高。

數據顯示,公司股價近三個月漲36.05%。7月9日收盤,公司股價跌0.39%報51.7港元/股,最新市值為281億港元。

復宏漢霖創始人兼CEO劉世高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目前估值仍偏低

NBD:近期公司股價漲勢強勁,您認為股價走高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在港交所上市的大半年以來,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做了什麼工作?

劉世高:其實從估值來說,我認為公司目前的估值還是偏低。最近公司股價走高主要還是緣於業績增長,首先是今年年初,漢利康(利妥昔單抗)2000L的生產規模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產能獲得大幅度增長。第二,我們下一個要上市的產品曲妥珠單抗在四月份通過歐盟的GMP認證,五月底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的積極審評意見,有望成為首個獲得歐盟批准的中國單抗生物類似藥,預計7月能在國內獲批上市,歐盟那邊會在8月初上市。此外,貝伐珠單抗目前3期臨床已經達到終點,正在籌備向國家藥監局申報NDA。

在市值管理方面,我們及時與市場、投資者保持良好的溝通,近期也安排了多個電話會和投資會。6月13日,公司舉行了上市後第一場全球研發開放日,邀請了150多個投資人參加,公司高管針對公司的研發成果向投資人作了說明,同時,投資人參觀了我們的實驗室和生產基地,對我們的核心研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管線等方面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

NBD:除了已上市和已申報的產品,公司還有十餘個在研藥物和二十多項臨床試驗,公司未來將如何平衡研發投入和回報產出?

劉世高:公司目前任何項目進入臨床研究前,都需要經過內部多項評估,確保該品種未來在臨床適應症的選擇、市場銷售上存在一定的潛力,能夠滿足病患的臨床用藥需求,同時有望獲得良好的市場回報以維持企業良好運轉。此外,我們很重視對國外市場的拓展。其實目前中國市場是生物類似藥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如果有能力進入國際市場,會有更長遠的發展。

NBD:今年3月,有相關公告稱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交易,這一事項是出於何種考慮?

劉世高:我們計劃上科創板主要還是為了增加流通性,此外,A股的生物醫藥企業估值相對較高,投資者對生物醫藥企業的熱情也很高,這些都是我們考慮的因素。同時本次上市將進一步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以促進生物藥研發和產業化等主營業務的推進,提升公司商業化及國際化的速度,從而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

生物類似藥講究先發優勢

NBD:漢利康商業化已經一年有餘,能否介紹一下該藥品的銷售情況,其醫院準入、醫保納入、銷售布局等情況如何?

劉世高:去年五月,漢利康開出了第一張處方,在此後的7個月實現1.9億元的銷售額。但因為我們去年第四季度的產能不足,漢利康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這也說明漢利康的需求量非常旺盛,所以這一銷售額其實不能如實反映市場需求,受制於產能原因,第四季度的產品銷售減緩了一點,但隨著今年年初我們2000L的生產規模獲批,產能大幅增加,現在漢利康可以穩定供應,滿足市場需求。

此外,我們目前已完成29個省市的招標掛網,在國家醫保層面,只要生物類似藥獲得跟原研藥一致的通用名,就會自動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但是從省市層面來說,還需要逐一去溝通,做好招標掛網、議價等工作,這塊工作我們在去年已經基本完成。在醫院層面,我們已經在很多主要城市的三級醫院完成入院。

除了國內市場,我們也在積極布局海外銷售,我們兩三年前就跟阿根廷的生物醫藥企業Biosidus合作,來拓展南美四國(阿根廷、烏拉圭、玻利維亞、巴拉圭)的市場,今年我們又跟FARMA DE COLOMBIA S.A.S籤署協議,將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及委內瑞拉四個國家納入漢利康的授權範圍,目前漢利康已進入南美主要國家,同時也在與其他公司協商更多地區的合作。

NBD:IQVIA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境內上市的利妥昔單抗包括美羅華和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在中國境內的銷售額約25.05億元,而漢利康去年上市以來的銷售收入是1.9億元,您如何看待生物類似藥與原研藥之間的競爭?

劉世高:原研藥價格高昂,因為其在臨床研發時失敗風險很大,其價格中轉嫁了開發失敗尤其是臨床階段失敗的多個產品的開發費用。但生物類似藥相對而言開發風險小很多,因為其靶點是明確的,臨床開發成功率較高,藥價相對較低,但效果與原研藥基本是等值等效的。

上個月,CSCO(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幾位專家聯名發表了對生物類似藥的幾點共識,一是生物類似藥在療效、產品品質上跟原研藥是高度一致的;二是適應症可以外推,只要跟原研藥機制一樣,適應症是可以外推的;三是生物類似藥可以在治療過程中替代原研藥,且替代不會產生額外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生物類似藥會逐漸受到醫生們的認可,繼而帶動患者。

NBD:當前信達生物、海正藥業、正大天晴等企業都在申報利妥昔單抗上市,您對未來利妥昔單抗的市場競爭有何預期?

劉世高:我們的目標並不只是要佔有市場一定比例,更希望能引領行業發展。從歐洲的生物藥行業發展趨勢看,首個生物藥的先發優勢非常明顯,往往在上市後的五年內就可以佔據超過40%甚至50%的市場份額。

目前歐洲生物藥發展比較成熟,這一點對國內生物藥是有借鑑意義的。一個生物類似藥要進入省市醫保、進入醫院都需要過程,很多醫院都施行「一品雙規」,同一個品種,採納進口原研藥的同時,會再採納一到兩家國產生物藥,所以如果國產的第三家生物藥要進入醫院,其實會很困難。所以首個生物類似藥是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的。我們在鞏固漢利康在國內市場先發優勢的同時,也會迅速推進我們其他生物類似藥的全球商業化進程,不僅聚焦國內市場,更進一步布局海外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復宏漢霖明日上市,又一即將大漲的生科股?
    一、公司簡介公司前身是劉世高博士與姜偉東博士創立的漢霖製藥,後來在復星醫藥的注資後,變為復宏漢霖,直至如今,復星醫藥依然是公司的大股東,上市後依然持有公司五成股票。雖然生物類似藥的壁壘要低於創新藥,但復宏漢霖的生物類似藥市場不只在國內,公司還打算進軍全球,全球醫藥市場是中國的十倍,一家世界級生物仿製藥企的天花板依然遠高於出不了國門的創新藥企。從這點看,復宏漢霖幾款藥物的銷售額依然可期。
  • 復宏漢霖分拆上市,能否拯救復星醫藥的市值大計?
    公告顯示,如果復宏漢霖全球發售按最終發售價每股49.60港元進行,則復宏漢霖於緊隨全球發售完成後的市值將約為267.41億港元,而復興醫藥香港整體市值僅不到600億,因過去一年因「集採」致其股價表現與創新藥代名詞恆瑞醫藥大相逕庭。
  • 復宏漢霖「利妥昔單抗」大賣1.9個億背後,600億生物類似藥市場一觸...
    貝殼社,國內領先的醫療健康創新創業平臺作者丨毛三2019年之於復宏漢霖,可謂大年。先是2019年2月,復宏漢霖利妥昔單抗(漢利康)成功獲批上市,這是國內首個獲批的生物類似藥,中國生物類似藥「上市大潮」的序幕也由此拉開;9月25日,復宏漢霖又成功登錄港交所,募集資金約32億港元,這也被認為是2019年最重磅醫藥IPO事件之一。
  • 復宏漢霖與思拓凡戰略合作,探索生物醫藥連續化生產技術升級
    7月31日,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主辦、復宏漢霖和Cytiva(思拓凡)承辦的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研討論壇在上海松江區舉行,生物醫藥行業的技術專家、政策專家和企業代表共話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的未來。復宏漢霖與思拓凡就連續化生產技術開發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重點在復宏漢霖位於松江的生產基地開展連續化生產相關探索,為中國生物醫藥智能製造開拓新路。連續化生產技術對生物藥行業是一種創新。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會長唐民皓表示,在智能製造支持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了新的變革與發展機遇。傳統批次生產向連續化生產的發展,有望大幅提高生物藥的產能並節約生產成本。
  • 國產生物藥出海 復宏漢霖(02696)PD1領航
    在這轉瞬即逝的發展窗口期,復宏漢霖不僅率先打破了國產單抗生物類似藥零的突破,正式拉開中國本土研發的生物類似藥造福患者的帷幕。還秉持「以優質生物藥,造福全球病患」的使命,積極開展全球商業化布局,領航國產生物藥「出海」之路。與KG Bio的合作,無疑是復宏漢霖國際化的一個剪影。
  • 藥聞速遞|國家藥監局飛檢 器械公司停產;復宏漢霖曲妥珠單抗中國...
    2、運鴻集團62億收購4家藥企近日,運鴻集團62億收購了4家藥企,其中2家藥廠、2家醫藥公司,分別為:武漢第六製藥有限公司、上海安丁生物(湯陰)藥業有限公司、安陽乾康醫藥有限公司、安陽乾康昇和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收購包括轉讓股份所包含的各種股東權益,包括目標公司所擁有的全部動產和不動產、有形和無形資產權益。
  •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生物藥產品線強勁!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生物藥產品線強勁!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2019年9月25日,復宏漢霖在港股敲鐘上市。復宏漢霖本次上市發行定價49.6港元/股,總計發行6469.54萬股,募集資金約32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9億元;25日當日開盤價47.45港元。
  • 復宏漢霖貝伐珠單抗獨家適應症授權 Essex 進行全球開發
    10 月 15 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其子公司復宏漢霖擬就 HLX04(即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用於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眼病治療與 Essex Bio-Investment Limited(億勝投資)進行開發合作,授予其在全球範圍內就該藥進行眼科治療領域的獨家許可。Essex 將向復宏漢霖支付最高 4300 萬美元的籤約、監管和商業裡程碑付款。
  • 銷售額追不上燒錢速度 復宏漢霖轉型資金吃緊
    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11月30日,復宏漢霖市值198.3億元,同賽道的信達生物(1801.HK)、君實生物(688180.SH)分別為606.9億元、621.2億元。前述醫藥投資界人士認為,復宏漢霖估值低於同行的因素有很多,想提高估值,還得提升自身業績。今年上半年,復宏漢霖營業收入1.1億元,淨利潤-4.48億元。
  • 連年虧損生物醫藥「獨角獸」,復宏漢霖能否撐起267億港元市值?
    國產生物醫藥「獨角獸」赴港上市一事,終於要落地了。據新浪財經消息顯示,復宏漢霖將於9月25日去港交所敲鐘。事實上,對於港股上市的計劃復宏漢霖早在去年12月便遞交了申請資料,但根據之後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其已處於失效狀態。今年7月,更新了上市申請,再過幾天復宏漢霖的上市夢便真的可以實現了。
  • 復宏漢霖:商業化進程漸行漸近 優勢與挑戰並存|產業新股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2月25日,國家藥監局對外發布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的公告,意味著國產生物類似藥實現「零突破」。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是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宏漢霖」)的全資子公司。
  • 信達生物、海正&貝達、復宏漢霖 三款貝伐珠單抗同迎進展
    轉自:醫藥觀瀾近日,三款貝伐珠單抗在中國取得了新進展。一是信達生物提交的貝伐珠單抗上市申請,在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的受理狀態更新為:在審批,距離產品獲批上市又進一步。二是海正生物和貝達藥業聯合向NMPA提交貝伐珠單抗上市申請並獲受理。三是復宏漢霖貝伐珠單抗HLX04結直腸癌3期臨床研究達到主要終點。
  • ESMO Asia 2019 | 復宏漢霖攜多項研究成果精彩亮相
    復宏漢霖(2696.HK)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旨在為全球患者提供質高價優的創新生物藥,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自2010年成立以來,公司以全球聯動、整合創新為產品開發理念,在中國上海、中國臺北和美國加州均設有研發中心,具備了協同增效的突出優勢。
  • 生物類似藥混戰在即,恆瑞、復宏漢霖、百奧泰……紛紛進場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由百奧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格樂立的上市申請。這是國內頭個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百奧泰也自此成為國內頭家在這一擁擠賽道上突圍的企業。
  • 復宏漢霖、信達、恆瑞……生物類似藥市場,戰鬥號角已打響!
    愈發擁擠的生物類似藥賽道上,誰能率先突出重圍,誰就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了搶佔市場的先機以及布局未來的籌碼。先是復宏漢霖,現在是百奧泰,接下來會是誰?愈發不平靜的生物類似藥市場水面之下,又是怎樣的波濤洶湧? 但同此前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後被認為將對羅氏的美羅華產生顯著影響不同,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出現並未引起對於原研產品的太多關注。很大程度上,這源於修美樂自2010年在中國獲批上市起在華表現一直比較「穩定」,雖然有藥王之稱的修美樂在全球銷售額已經突破160億美元,但中國市場所貢獻的比例仍然較小。
  • 手握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 復宏漢霖能否借力登陸港交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復宏漢霖第一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6個月後失效,此次為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發起衝擊。招股書顯示,復星國際間接控股復宏漢霖,公司屬於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產品之一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漢利康)是國內獲批的首個生物類似藥。
  • 復宏漢霖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申報上市;羅氏CD3/CD20雙抗獲批臨床
    國內新藥獲批 【淋巴瘤】藥明巨諾瑞基侖賽注射液擬優先審評 新適應症擬突破性療法 9 月 9 日,CDE 官網公示,擬將藥明巨諾 CAR-T 療法產品「瑞基侖賽注射液」(JWCAR029)上市申請納入優先審評。
  • 復星醫藥旗下生物類似藥子公司復宏漢霖取得藥品GMP證書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3月15日訊(記者 穆旦)3月14日晚間,復星醫藥(SH:600196,HK:02196)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宏漢霖」)收到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GMP證書》,認證範圍為治療用生物製品
  • 研發日報丨復宏漢霖「阿達木單抗」獲批上市
    【2020.12.8研發NEWS】信達生物公布兩項Parsaclisib II期研究數據;強生Darzalex皮下注射治療骨髓瘤3期臨床成功;亞盛醫藥公布新藥奧瑞巴替尼關鍵性註冊II期研究的積極數據;羅氏A型血友病新藥Hemlibra 3期臨床結果積極;百濟神州/安進合作的「注射用倍林妥莫雙抗」獲批上市……我們專注醫藥研發最新動態,給研發人員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參考。
  •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首日破發,未來能否「拯救」復星醫藥市值?
    然而,復宏漢霖-B(02696)的股價並沒有迎來「開門紅」,首掛早盤低開4.33%,午後更是一度下跌6%,最終收於49.45港元/股,跌幅為0.3%,全天總共成交金額2.96億港元,總市值目前為267億港元。據此前公布的招股結果,復宏漢霖總計發行6469.54萬股H股,每股定價49.6港元。這意味著,復宏漢霖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