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股在港股一向表現分化極大,例如君實和信達,上市以來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現。
而如華領醫藥,歌禮製藥,百濟神州,基石藥業,邁博藥業等,上市以來表現都平平。
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還是由公司質地及前景所決定的。
如今,又一隻創新生物藥股——復宏漢霖馬上要登陸港股市場,如何看待這個同樣聲名顯赫的創新藥新星呢?
一、公司簡介
公司前身是劉世高博士與姜偉東博士創立的漢霖製藥,後來在復星醫藥的注資後,變為復宏漢霖,直至如今,復星醫藥依然是公司的大股東,上市後依然持有公司五成股票。
公司主營生物製藥,當前上市的產品有首個國產利妥昔單抗漢利康,這也是中國的首個生物類似藥。目前在售的漢利康,上市1個月內已經產生一千三百萬左右的銷售額,預計今年內的銷售額將達到1億左右。
按照患者數目,目前價格以及國外生物類似藥的市場參考,利妥昔單抗類似物未來仍將有10億以上的市場空間。作為市場領先者,公司理應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而公司還有多個生物類似藥也準備陸續上市,且進度靠前。如曲妥珠,基本可以確定又是首發,阿達木,貝伐珠進度都在前五,這些藥物都是原研幾十億,類似藥也過10億市場空間的大品種。公司的業績將在幾年內隨產品獲批穩步上升,幾個類似藥帶來10億以上的銷售額,這個是大概率事件。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當然,如劉世高博士所說,生物類似藥只是第一步,公司的未來仍是要搞創新,公司目前也在快馬加鞭建設創新藥管線,如本次募資,50%的資金投向都是PD-1及聯合療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司仍會是生物製藥領域裡面最具潛力的公司之一。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
二、創新or仿製?
當然,對於目前的公司,大家可能擔憂的一點是公司只有生物類似藥,而在創新藥領域有點落後了,跟不上恆瑞信達百濟這些第一梯隊了。
但這個觀點是經不起推敲的。
雖然生物類似藥的壁壘要低於創新藥,但復宏漢霖的生物類似藥市場不只在國內,公司還打算進軍全球,全球醫藥市場是中國的十倍,一家世界級生物仿製藥企的天花板依然遠高於出不了國門的創新藥企。
從這點看,復宏漢霖幾款藥物的銷售額依然可期。目前即將獲批的曲妥珠在全球多個地區都有做臨床,而曲妥珠原研藥全球範圍內的市場空間高達60億美元,如果未來能在仿製藥裡成功分一杯羹,其收益都是極大的。
當然,公司也知道創新藥才是未來的大方向,PD-1等創新藥也在路上,考慮到公司背靠復星醫藥強大的銷售能力以及生物類似藥上市後帶來穩固的現金流,我們也應該相信,創新藥領域復宏漢霖同樣不會缺席。就在招股第一天,復宏漢霖宣布授予KG Bio復宏漢霖抗PD-1單抗HLX10的首個單藥療法及兩項聯合療法在東南亞地區10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此次交易預計可達6.5億美金。
雖然,目前醫藥行業,尤其是新興的生物類似藥藥和創新藥領域,競爭看起來很激烈,隨便一個靶點,都有幾十家公司在布局。但實際上,很多公司都是有心無力,有些是技術不到位,有些是沒錢投入生產線,有些是後續商業化跟不上,真實的競爭狀況沒那麼悲觀。
比如麗珠醫藥,單抗說了那麼久,最後還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漸漸在生物類似藥這個領域掉隊。又比如海正藥業、沃森生物和華海藥業,同樣有著做生物藥的雄心壯志,同樣有著不錯的生物類似藥儲備,然而最後的結果又是不得不拋售資產——錢不夠了。生物藥較高的資本開支需求,壓得這些公司透不過氣。
對於這些潛在的生物類似藥或者創新藥競爭,大家或許高估了其競爭激烈度,無論是生物類似藥還是創新藥都是如此。
銷售,技術,錢三者都缺一不可,三者兼具的公司寥寥無幾。
復宏漢霖目前是中國生物類似藥領域的no.1,能從這個跑道中拿下龍頭位置,就能說明公司三方面實力兼具。
我們也應該給予龍頭更多的信任,生物類似藥跑道沒那麼差,還是比仿製藥要好。而公司進軍創新藥領域,差距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國內的公司大多是在跟隨模仿,不是什麼獨家創新,迎頭趕上並不困難,尤其是復宏漢霖三個必要元素兼具,且這幾大類似藥上市有不俗的現金流支撐,發展道路上的阻礙將比許多同行都將少得多。
所以,中國醫藥行業的未來中,復宏漢霖依然是稀缺的幾個標的之一。
目前公司上市的市值大概在260-310億港幣左右,與最後一輪融資估值相差無幾,公司也認為,已經給予投資者適當的空間。投資中國醫藥行業的未來,可不要輕易忽視掉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