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國
12月2日,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力斯」,688578.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艾力斯本次發行價格為22.73元/股。截至收市,艾力斯收於38.5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69.6%,最高達到43.5元/股。
艾力斯上市,助力直接或間接持股方式以及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杜錦豪、祁菊夫婦財富大增,一度躋身億萬富豪行列。
位於上海市浦東張江國家級生物醫藥基地的艾力斯。圖片來源:艾力斯官網
根據招股書顯示,艾力斯是一家專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當前,公司戰略性專注於腫瘤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的研發,主要圍繞非小細胞肺癌中常見的驅動基因靶點構建研發管線。截止目前,公司主要在研產品管線共有5個產品、10個在研項目。
艾力斯的核心產品是甲磺酸伏美替尼,是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伏美替尼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2019年11月該藥物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並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批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除甲磺酸伏美替尼外,公司其餘產品目前均處於臨床前階段。
由於伏美替尼仍處於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公司尚且處於虧損。艾力斯此次科創板上市是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
打破國外藥企壟斷
在我國,大約30%-40%的肺腺癌患者的致病原因來自於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的突變。2002年全球第一個針對EGFR突變的靶向藥物——歐洲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研發的易瑞沙就已經上市。
但所有的靶向藥都會面臨耐藥的難題。到現在,靶向藥已經升級為第三代。第三代藥物的代表是阿斯利康生產的泰瑞沙,該藥物2017年獲批進入中國。而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甲磺酸艾氟替尼,即將打破泰瑞沙對市場的壟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市場數據,2018年,中國EGFR-TKI藥物市場規模為65.2億元,到2023年將增長至182.7億元,2018年到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為22.9%。2018年,在EGFR-TKI藥物市場,第三代EGFR-TKI藥物的市場份額已達38%,第一代藥物市場份額為57%,第二代藥物僅佔5%。
如果艾力斯的伏美替尼獲批,有望成為第三個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在第三代EGFR-TKI市場,預計到2023年將有3-4家國產原研產品和1個進口原研產品(奧希替尼)形成市場競爭態勢。
公司目前臨床研究階段產品包括 RET抑制劑、 KRAS G12C抑制劑、 EGFR外顯子 20插入突變抑制劑、 c-MET抑制劑。截至2020年8月14日,在中國尚無競品。
從建築大亨到醫藥富豪
艾力斯醫藥成立於2004年,總部設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彼時,在建築行業已經取得成功的企業家杜錦豪和啟東同鄉-歸國科學家郭建輝博士共同創立了艾力斯。
艾力斯的前半程,主要推動人為郭建輝博士,組建研發團隊,在心血管病、糖尿病、腫瘤治療領域布局了創新藥研發管線,2012年公司自主創新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1類新藥阿利沙坦酯獲批新藥證書。
2012年,郭建輝博士因病去世,原本「企業家投資,科學家領辦」的模式被打斷。杜錦豪接過重任。當時在抗壓藥市場,全球8種沙坦類藥物上市,其中7種已進入我國。還有大批仿製藥。杜錦豪高價轉讓阿利沙坦酯專利等後,戰略性地將公司的研發方向聚焦於腫瘤創新藥物。同時,公司任命羅會兵博士為公司研發負責人,由其率領研發團隊,進一步聚焦於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研發,尤其更加專注於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構建研發管線。
杜錦豪、祁菊夫婦也是上海揚子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掌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