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谷微信號:yigoonet
據豪森藥業官微信息,旗下1類創新藥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以下簡稱阿美替尼)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進展,且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這也是繼奧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後,全球第二個獲批上市的三代EGFR-TKI藥物。
據了解,甲磺酸阿美替尼是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三代EGFR-TKI藥物,新藥上市申請於2019年4月獲得CDE承辦受理,並於同年5月以「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治療優勢」被CDE納入優先審評。
在去年9月召開的在第20屆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阿美替尼II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該項II期試驗納入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的244例受試者,中位治療時間為9.5個月(截至2019年5月25日),經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客觀緩解率 (ORR)為68.4%,疾病控制率(DCR)為93.4%。
亞組分析顯示,阿美替尼在腦轉移患者中也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基線有腦轉移的患者,其ORR為61.5%, 基線無腦轉移患者的ORR為72.6%。影像學也證實了阿美替尼對腦轉移患者的療效,在治療後6周及12周,可以觀察到腦轉移病灶的顯著縮小甚至消失。同時,研究中出現的常見不良反應可耐受,且為臨床可控的 1或2級水平,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減量率和停藥率低,研究期間未見患者出現間質性肺病。綜上所述,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阿美替尼能夠不可逆地、高選擇性抑制EGFR敏感突變和T790M耐藥突變,且對腦轉移的患者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
據悉,在我國肺癌患者中,超過40%是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一代EGFR-TKI治療後,超過半數會發生T790M突變並耐藥,由此,二代、三代EGFR-TKI相繼登場,如二代的阿法替尼和達可替尼、三代的奧希替尼。
其中,三代奧希替尼是阿斯利康研發的第三代口服、不可逆的選擇性EGFR突變抑制劑,是全球第一個上市,也是我國首個獲批的用於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藥物。早在2017年3月,奧西替尼就已在中國獲批上市(二線治療),2019年8月31日,奧西替尼在中國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2018年,國家醫保局籤發《關於17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奧西替尼等17種藥品被納入乙類醫保,這也是目前唯一納入中國醫保的三代EGFR-TKI藥物。
根據阿斯利康的2019年財報業績顯示,奧西替尼的2019年銷售額達到31.89億美元,相比較於2018年的18.6億美元,增幅超過70%。
另悉,三代EGFR-TKI藥物除了已獲批的奧希替尼和阿美替尼,目前,國內還有數十家製藥企業對EGFR-TKI創新藥進行了布局,其中有超過10家本土製藥企業在研產品進入了臨床階段。
布局進展較快的包括上海艾力斯開發的艾氟替尼,其已於2019年11月29日獲得新藥上市申請受理,並於12月被納入優先審評通道,艾氟替尼也有望也或有望成為第二個獲批的國產三代EGFR-TKI,根據艾力斯在2019年ESMO大會公布的最新臨床I/II期臨床數據顯示,艾氟替尼ORR(客觀緩解率)為76.7%。
另外還有杭州艾森醫藥開發的艾維替尼,根據2019ASCO大會公布艾維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艾維替尼推薦劑量(300mg BID)治療的200多例受試者中,90%靶病灶明確縮小,ORR為52.2%,DCR為88.0%,中位DOR為7.6個月。
文 | 醫谷
醫谷:擁有最全醫學大健康產業信息來源渠道,緊跟政策風向,傳播最新行業資訊;聚集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投資人,挖掘跟蹤創新項目,實現項目資本快速對接;網羅大量會展信息及展後報導,聚焦熱門產品技術,闡述專家大咖獨到見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