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數億元投入研發 仍無產品獲批上市 神州細胞IPO「錢途」未卜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神州細胞年均淨流出現金已近億元,而未來將要投入多少研發費用仍無法預測。雖然該公司核心產品有望開闢國產血友病藥品的先河,但拜耳等多家國際巨頭的相關產品已入市多年,新產品未來的盈利性仍得打個問號

《投資時報》研究員 時雨

2018年初至今年8月底,醫療健康行業快速成為了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就香港市場而言,這段時間內該版塊融資規模已超過30億美元。這得益於港交所去年開始實施的新政,即允許未盈利的生物企業上市,港股生物製藥行業的風潮也由此掀起。

而今年,已有未盈利醫療企業登陸科創板,這一消息也無疑加快了生物醫藥行業上市科創板的步伐。

類似於港股市場,科創板的第五套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40 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 II 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為具備創新實力的生物醫藥企業開闢了證券市場全新的融資通道。

9月16日,又一家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醫藥生物企業——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下稱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報被受理。

資料顯示,神州細胞是一家創新型生物製藥研發公司,專注於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遺傳病等多個治療和預防領域的生物藥產品研發和產業化。

據招股書描述,本次神州細胞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6800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擬募資19.82億元,投向產品臨床研究項目(16.77億元)和補充流動資金(3.05億元),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

與其他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醫藥公司相似,神州細胞目前幾乎沒有盈利手段,成立12年來大量金額投入研發費用而產品仍在研發並未獲上市批准,這無疑是該公司最大的風險所在。同時,這些產品前途未卜,公司本身也無法確定其未來的盈利性。

償債壓力大

若僅從財務數據來看,任誰都會疑惑,這真是一家準備上市的公司嗎?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3月(下稱報告期),神州細胞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812萬元、599萬元、294萬元、86萬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395.15萬元、-1.46億元、-4.6億元、-1億元。可以看出公司營收水平持續下滑,淨利潤情況也不容樂觀。

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方面,神州細胞報告期內分別淨流出4028萬元、9328萬元、8802萬元及7021萬元。

目前,神州細胞能夠維持日常經營很大程度上依賴接收到的政府補貼,報告期內,該金額分別達到1587.59萬元、5204.39萬元、5913.89萬元及1978.47萬元,2017年以來,其接受的補助甚至超過其營業收入。

同時,截至2019年3月底,神州細胞累計未分配利潤為-7.45億元。招股書中明確表示,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仍處於產品研發階段、研發支出較大。

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分別為1.2億元、1.89億元、4.35億元和1.04億元,均遠超當期營收。

神州細胞稱,公司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在研藥品,並在藥品取得上市批准後持續進行市場推廣,如藥品商業化後公司收入未能按計劃增長,可能導致虧損進一步增加。而未來虧損淨額的大小將取決於公司藥品研發項目的數量及範圍、與該等項目有關的成本、獲批產品進行商業化生產的成本、公司產生收入和利潤的能力等方面。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神州細胞在研藥品未能完成臨床試驗、未能取得監管機構批准,或未能獲得市場認可及商業化,可能將始終無法盈利;即使未來能夠盈利,亦可能無法保持持續盈利,公司經營會受到嚴重影響。」

此外,神州細胞的償債能力也不算理想。

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0.94%、65.53%、104.42%和58.21%。債務水平較高。從短期償債能力來看,公司的流動比率在2016年至2018年處於較低水平,分別為1.1、1.59和0.36,償債壓力較大。

暫無獲批上市產品

財務數據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神州細胞目前尚無已經獲批上市的生物藥或化藥產品。對於一個醫藥生物企業來說,這也代表著目前其並未擁有市場競爭力。

但招股書描述,神州細胞部分研發項目已經進入臨床階段。據悉,神州細胞目前的生物藥產品管線包括21個創新藥品種和2個生物類似藥品種,並正在開展7項III期臨床研究、5項II期臨床研究和4項I期臨床研究。

所有的在研藥品種中,進展最快的是的SCT800(重組凝血八因子蛋白)和SCT400(CD20單抗),這兩款產品均已完成I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上市準備。另外,貝伐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兩種生物類似藥也在進行III期臨床研究。

相關資料顯示,SCT800是神州細胞的核心產品,用於治療甲型血友病,目前尚未有國產同類產品獲批上市。神州細胞於報告中指出,國內甲型血友病患者眾多且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需求增加的情況下,重組人凝血八因子藥物正穩步成為甲型血友病治療市場的主導選擇藥品。

但即使該項產品能順利上市,也將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目前國內已有4種進口重組凝血八因子藥品獲批上市,包括拜耳的拜科奇和科躍奇、百特的百因止以及輝瑞的任捷。同時,羅氏公司的進口雙特異性抗體也在2018年獲批上市。

除此之外,還有國內外多個廠家(包括正大天晴、Octapharma等)的重組凝血八因子已遞交上市申請或處於臨床III期階段。

未來產品上市後,如何在一眾藥企中脫穎而出,也是神州細胞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此外,神州細胞已獲得14價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SCT1000)的臨床試驗批件,並正在進行I/II期臨床研究準備工作。

神州細胞在招股書中表示,目前美國默克公司的佳達修九價HPV疫苗佔領了中國HPV疫苗市場的全部份額,國內尚無本土企業HPV疫苗品種獲批上市,而神州細胞的SCT1000是目前全球獨家已進入臨床研究的14價HPV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暫無獲批上市產品,神州細胞也已提前準備好了備用的生產線。

據公司公告描述,神州細胞已經參照GMP標準,建立了1條用於工藝放大和臨床樣品生產的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的中試生產線,同時建成了2條基於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的原液生產線、1條成品灌裝/凍幹生產線。

分析人士指出,「若神州細胞的生物藥產品順利獲批,投產並上市售賣的速度將非常快,同時,其藥品在國產市場中暫無可競品,這將是其優勢之一。」

多家股東突擊入股?

資料顯示,神州細胞是一家創新型生物製藥研發公司,專注於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藥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成立於2007年,由新諾生物出資設立,而新諾生物的實控人也是現神州細胞的實控人——謝良志。

公開資料顯示,謝良志出生於1966年,1997年2月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獲博士學位,2002年謝良志回國創業,並成立神州細胞工程(現神州細胞控股子公司),此後17年間,其一直於生物製藥領域奮鬥。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謝良志直接持有神州細胞4.3265%的股權,間接控制74.6983%。據此,謝良志合計控制神州細胞79.025%的股權,為公司實控人。

神州細胞成立12年來,一共經歷了四次增資以及四次股權轉讓,通過頻繁的資本操作,神州細胞已通過融資獲得約5.89億元。

其最近一次融資活動在今年3月,鼎暉孚冉、清松穩勝、集桑醫療及盼亞投資以28.7671元/股的價格入股神州細胞,四家企業認購神州細胞新發行普通股股份合計2033.57萬股,變更及增資款繳納完成後,鼎暉孚冉、清松穩勝、集桑醫療及盼亞投資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09%、2.32%、1.16%、0.97%。

目前該公司總股本為3.85億股,若以上述價格來計算,神州細胞的估值約為110.75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除集桑醫療外,鼎暉孚冉、清松穩勝、盼亞投資均是投資機構,新股東在公司遞交上市申請前夕加入股東名單存在「突擊入股」的可能。

有分析指出,上市前增資擴股引入知名投資機構,可能是為了儘快滿足第五套上市標準,而且還存在利益輸送的可能性;同時,這也代表著市場投資機構對神州細胞未來經營情況的看好,但若要真的達到市場預期,產品順利上市是其需要邁過的第一道坎。

相關焦點

  • 神州細胞3年虧損超14億,持續虧損卻為何能上市?
    近三年虧損超14億、至今尚無藥品上市銷售招股說明書顯示,神州細胞在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41億元、-4.5億元和-7.9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億元、-3.2億元和-6.6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神州細胞累計未分配利潤為虧損14.3
  • 百濟神州IPO,Q3 PD-1賣3.3 億元能順利進入醫保?
    是第一家赴納斯達克上市的研發新藥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如果百濟神州在科創板上市,百濟神州將成第一家在美股、港股和A股同時上市的「本土」創新藥企。此外,百濟神州在中國正在或計劃銷售多款由安進公司、新基物流有限公司(隸屬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以及EUSAPharma授權的腫瘤藥物。百濟神州研發管線據百濟神州財報顯示,近年來百濟神州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前三季度累計研發投入已達9.39億美元,為國內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
  • 神州細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
    4、發行人的收入可能無法按計劃增長,發行人虧損可能持續擴大 發行人存在的累計未彌補虧損及持續虧損情形可能導致發行人在資金狀況、研發投入等方面無法滿足其產品研發、上市獲批、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等方面的需求,進而對發行人未來銷售收入的取得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使其存在增長不及預期的風險。
  • 科創板企業透析|神州細胞:連虧三年,罕見選第五套上市標準
    9月16日,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上交所官網顯示,神州細胞本次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作為保薦人,計劃融資19.82億元,募資規模在已經申報的21家醫藥製造業企業中位列第5。
  • 百濟神州擬2021年登陸科創板,或將成為首家三地上市藥企
    圖片來自百濟神州其中百濟神州的兩款產品已經獲批上市,分別是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和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另外第三款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PARP1/2抑制劑帕米帕利即將上市申報。澤布替尼(百澤安)於今年6月在國內上市,前其獲批的適應症為成人套細胞淋巴瘤、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早在去年11月,澤布替尼在美國上市。
  • 神州細胞闖關科創板 多個核心產品處於III期臨床研究階段
    公司選用了第五套科創板上市標準。此次公司擬募資19.82億元,用於7個核心產品臨床研究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神州細胞主要產品均為生物藥,包括凝血八因子及多種單克隆抗體產品,均以低免疫原性、高穩定性、靶性強、長效及生物利用度高作為研發的主要方向,符合行業發展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  公司現階段的核心產品包括SCT800/重組凝血八因子、SCT200/EGFR單抗等,分別在開展7項III期臨床研究、5項II期臨床研究和4項I期臨床研究。
  • 神州細胞登陸科創板 開盤報價85元/股 暴漲超200%
    文 | 高雨杉今日生物藥企業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神州細胞」)赴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88520」,發行價25.64元/股。上市首日,神州細胞開報85元/股,股價漲幅235.34%。截止發稿前,總市值達366.99億元。在上市前,其估值就已超過110億元。
  • 累計融資300多億,一年掏出60億搞研發,百濟神州到底在做什麼?
    「醫藥一哥」恆瑞醫藥強大的研發實力使它成為了國內化學製藥實力第一、最有機會挑戰國際醫藥巨頭的中國公司,現在它每年的研發投入達到了約40億元,培育著幾十個創新藥管線。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國醫藥市場的Biotech企業——百濟神州,甚至比恆瑞醫藥更有魄力,2019年僅一年便支出了64.69億元的研發費用。
  • 科倫、石藥集團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君實等產品獲批臨床
    3、恆瑞HER2 ADC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7月22日,恆瑞醫藥發布公告稱其注射用SHR-A1811獲批臨床試驗,用於HER2 表達或突變的晚期實體瘤治療。該產品累計已投入研發費用約為4160萬元。
  • 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 資不抵債仍衝刺科創板
    上會日已經資不抵債神州細胞招股書上會稿表示,根據公司財務報告審計基準日後主要財務信息及經營情況,預計至今年3月31日,公司負債總額將大於資產總額,淨資產及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將由正轉負。這預示著,神州細胞在上會時,已經資不抵債。不但如此,公司在上會稿中還明確表示,公司所有產品均處於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產品尚未實現銷售收入。
  • 神州細胞科創板成功上市
    來源標題:神州細胞科創板成功上市 北京經開區企業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近日正式登陸科創板,這也是北京經開區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 羅氏、強生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復星等產品獲批臨床
    2、方盛製藥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獲批上市 6月30日,湖南方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NMPA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其研發的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已獲得藥品批准文號,並可進行生產。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由賽諾菲公司研發,用於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 神州細胞、孚能科技「叩門」科創板 兩公司合計募資54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9月16日晚間,上交所受理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簡稱「神州細胞」)、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孚能科技」)2家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2家公司擬合計募資54.19億元。至此,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到155家。
  • 百濟神州:中國腫瘤創新藥龍頭還是燒錢黑洞?
    百濟財務分析:四年研發費用高達135.4 億元  公司仍處商業化早期階段,核心管線產品BTK抑制劑澤布替尼2019 年11月在美國上市、PD-1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2019年12月底在中國上市,因為核心產品剛上市不久,還未能提供實際收入,因此公司當前收入主要來自專利授權、商業違約金和新基三款授權商業化產品。
  • 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
    產品PD-1單抗藥物替雷利珠單抗(BGB-A317)等待上市申請獲批期間,美國生物製藥巨頭Amgen(安進)近期宣布擬以27億美元代價收購1.5億元,在國內上市幾個月就取得不錯業績。記者發現,現場也有百濟神州的工作人員提前來「打探風聲」。  百濟神州此時距離被批准上市只差臨門一腳,這將是除君實、信達、恆瑞之外的第4款國產PD-1抗體藥物。再加上2家外企,PD-1「4+2」的國內市場競爭格局將形成。待剩餘3款藥全部獲批上市,4家外企與4家國企將在中國PD-1市場各自割據一方。
  • 中國抗癌藥實現零突破,A股版「百濟神州」在哪?
    今日早間,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澤布替尼」,以「突破性療法」的身份,「優先審評」獲準上市。」這意味著,澤布替尼成為第一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新藥,改寫了中國抗癌藥「只進不出」的尷尬歷史。
  • 百濟神州-B:2020年三季報業績點評:重磅藥物持續爆發,研發投入仍...
    公司新產品有望不斷落地,業務趨於穩健,根據DCF絕對估值,上調目標價至195.2(+45.8)港元,維持謹慎增持評級。收入增長主要受澤布替尼和PD-1拉動。Q3單季PD-1收入為4994萬美元,Q1-Q3實現銷售額約1億美元,體現公司銷售能力在加強。Q3澤布替尼收入為1566萬美元、地舒單抗為305萬美元。研發維持高投入,收穫豐厚。
  • 藥明巨諾IPO背後:國產CAR-T產品競速商業化「破零「
    藥明巨諾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怡平表示,「藥明巨諾成立的初衷是通過突破性細胞療法的開發,改變中國癌症患者的治療方式。依託我們頂尖的技術平臺和研發能力,我們將持續投入以推動藥明巨諾核心候選產品的全面商業化,推進和擴展我們的產品線,並通過創新及規模效益持續提升我們的生產能力及供應鏈水平。」自港交所新規以來,香港成為眾多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徵戰」資本市場的新選擇。
  • 神州細胞:樹立具有國際競爭力、技術先進的生物製藥品牌
    神州細胞是一家致力於研發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生物藥的創新型生物製藥研發和產業化開發公司,專注於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遺傳病等多個治療和預防領域的生物藥產品研發和產業化。經過10多年的生物製藥技術積累和創新,神州細胞已建立覆蓋生物藥研發和生產全鏈條的高效率、高通量技術平臺,並自主研發了多樣化及具有特色的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疫苗等生物藥產品管線。
  • 又一家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林淙 ○編輯 全澤源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又一家與傳統主板申報企業「面目迥異」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憑藉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準考證」,站在了科創板的賽道上。上交所9月16日晚披露,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擬募集資金19.82億元,投向產品臨床研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