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神」來了!中國抗癌藥實現零突破,A股版「百濟神州」在哪?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德林社

文 | 楊萬裡

電影《我不是藥神》裡面有一個場景,當身患白血病的老太太挽著曹警官的手,祈求著說自己不想死,想活著。那一刻,看哭了很多人。

事實上,這部電影反映了國內重大疾病類藥物昂貴、稀缺的現實。

今日早間,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澤布替尼」,以「突破性療法」的身份,「優先審評」獲準上市。」

這意味著,澤布替尼成為第一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新藥,改寫了中國抗癌藥「只進不出」的尷尬歷史。

受利好消息刺激,今日開盤港股公司百濟神州(06160,HK)盤中一度大漲12%,站上千億市值。截至午間收盤,漲幅收窄至4.94%。

百濟神州是一家什麼公司?為何被市場追捧?且看下文。

一、雙面百濟神州:淨利潤虧損百億,研發支出高

資料顯示,百濟神州是一家商業化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開發及商業化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

本次研製成功的澤布替尼是百濟神州歷時7年研製的成果。2012年,百濟神州研究團隊在北京開始立項。2014 年,澤布替尼在澳大利亞正式進入臨床階段,同年 8 月,完成了全球第一例患者給藥。百濟神州表示,澤布替尼正在針對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進行 2 項對比伊布替尼的全球臨床 3 期頭對頭研究。

回顧百濟神州上市之後走勢,可謂表現不俗。

自2016年2月以24美元登陸美股後,其股價一路上揚,最高漲至220.1美元,期間漲幅超9倍。

去年8月,百濟神州以108港元登陸港股,在回調至61.05港元後,股價一度反彈至132港元。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三季度末,百濟神州為高瓴資本美股第二大重倉股。而不久前,美國醫藥巨頭安進宣布以約27億美元(約190億人民幣)現金購入20.5%的百濟神州股份,市場一時驚呼。

百濟神州受資本追捧是因為業績出色嗎?並不是。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百濟神州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8.27億元人民幣、6.28億元人民幣、46.24億元人民幣和39.65億元人民幣。近四年,公司合計虧損達100.87億元人民幣。

不過,當你關注百濟神州的研發情況後,就會發現其中的亮點。

數據顯示,2016至2019年前三季度,百濟神州研發支出分別為6.8億元人民幣、17.58億元人民幣、46.6億元人民幣和45.56億元人民幣,佔其營收比重為9161%、105.6%、342.6%和173.4%。

一般而言,成熟的資本市場不僅僅關註上市公司的業績,更看重上市公司的成長性。百濟神州雖然淨利潤持續虧損,但其高企的研發投入給了投資者信心。

二、A股醫藥企業的短板

隨著中國抗癌新藥出現,抗癌概念也成為了股民關心的話題。A股又有哪些抗癌概念股呢?

不完全資料顯示,有多達90家上市公司涉及抗癌業務領域。例如,貝達藥業(300558)自主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埃克替尼是我國的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透鏡生命(300642)已成功開發了 20 種腫瘤標誌物的臨床檢測產品。雙鷺藥業(002038)旗下的替莫唑胺是目前FDA批准的唯一用於惡性膠質瘤(GBM)治療的口服化療藥物。智飛生物(300122)代理美國默沙東藥廠所涉及的產品—四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釀酒酵母)獲藥品註冊批件.....

A股的尿性是,當熱點出來後,市場就會炒作一輪。當熱度過後,股價隨即下跌。現在可能有股民會問,A股版「百濟神州」在哪?

目前,A股的創新藥龍頭是恆瑞醫藥,市值達4100億元,市盈率超80倍。為什麼市場給恆瑞醫藥高估值?作為創新藥領域一員,它的亮點是研發投入較多。

恆瑞醫藥股價走勢

2017至2019年上半年,恆瑞醫藥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分別為12.7%、15.3%和17.1%,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相反,步長製藥則是一個反例。近三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僅為3.53%、3.51%和1.76%。有意思的是,在2018年,步長製藥的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繼續增長至74.85億元。據數據測算,步長製藥每天要搞超過169場活動,32個省市每天要搞5場多活動。

步長製藥股價走勢

恆瑞專注研發,步長製藥專註銷售。對此,市場的「態度」很明確:恆瑞醫藥股價不斷創新高,而步長製藥的股價已破發。

事實上,研發投入不足、銷售費用高企一直是A股藥企的短板。一組數據顯示,A股299家上市藥企去年銷售費用合計達高2518億元,藥企平均銷售費用率為35%。而研發支出卻很低,許多藥企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不足10%。

雖然投入巨額資金搞研發不一定能成功研製新產品,不過,若沒有持續的研發投入,又怎能進一步突破呢?這是A股藥企要面對的一個現實。

結語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在A股,想要被股民追捧,一定得拿出成績。無論是亮眼的業績還是突破性的產品,市場都會感興趣。

面對股價大漲的百濟神州,也許A股股民會說,「一餐吃個大胖子,談何容易」!

相關焦點

  • 累計融資300多億,一年掏出60億搞研發,百濟神州到底在做什麼?
    「醫藥一哥」恆瑞醫藥強大的研發實力使它成為了國內化學製藥實力第一、最有機會挑戰國際醫藥巨頭的中國公司,現在它每年的研發投入達到了約40億元,培育著幾十個創新藥管線。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國醫藥市場的Biotech企業——百濟神州,甚至比恆瑞醫藥更有魄力,2019年僅一年便支出了64.69億元的研發費用。
  • 高瓴資本重倉的百濟神州闖A股,6年虧損124億,曾遭機構做空
    實際上,高瓴資本一直重金押注百濟神州,從2015年至今,連續8次不斷投資該公司。今年7月份,百濟神州定增1.46億股票,募集資金20.8億美元,高瓴資本就認購了不低於10億美元。百濟神州被資金追捧的第二個原因是公司手握重磅自研產品。
  • 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
    原標題: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百濟神州的「掌上明珠」替雷利珠單抗將是全球第10款、中國產第4款、中國市場上市的第6家PD-1/PD-L1。
  • 百濟神州BTK抑制劑與PD-1抗體臨床結果喜人 ORR超過80%
    15日,百濟神州(BeiGene)在第24屆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上公布了該公司研發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zanubrutinib)和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tislelizumab)的最新研發成果。
  • 百濟神州PARP1/2抑制劑帕米帕利(pamiparib)新藥...
    此次是百濟神州針對pamiparib遞交的首項新藥上市申請,同時也標誌著該公司第三款自主研發產品進入藥政審批階段。今年6月初,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新一代BTK抑制劑百悅澤(Brukinsa,通用名:zanubrutinib,澤布替尼)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國產BTK抑制劑,該藥之前於2019年11月獲得美國FDA批准,標誌著中國原研抗癌新藥出海「零的突破」。
  • 百濟神州:中國腫瘤創新藥龍頭還是燒錢黑洞?
    討論中國創新藥的發展,一個繞不開的存在就是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創新藥研究、商業化與生產的生物科技公司,其於2010年10月在北京創立,創始人為歐雷強和王曉東博士。
  • 百濟神州PD-1價格出爐,年治療費用最低10.69萬元
    百濟神州於2010年在北京成立,是首個在美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專注於開發及商業化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昨日,來自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的消息,為了幫助需要使用腫瘤免疫治療的患者獲得治療的可及性,由中國患者援助聯盟主辦,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攜手百濟神州公司發起患者援助項目。
  • 諾華斥資22億美元買入百濟神州PD-1 中國生物藥揚帆出海...
    諾華斥資22億美元買入百濟神州PD-1 中國生物藥揚帆出海時代或將到來)諾華方面1月1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和諾華自研的spartalizumab是互補的兩種PD-1。 諾華斥資22億美元護送百濟神州PD-1出海,圖啥?
  • 百濟神州PD-1公布售價與慈善援助方案,年治療費用最低約10萬
    百濟神州PD-1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百澤安)公布定價,其建議售價為10688元/支(100mg),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聯合百濟神州發起的患者援助項目將於3月6日正式啟動,具體方案為:首次購藥買2援2,而後患者可靈活選擇買2援2一年內循環,或買3援助至一年(最多不超過11個療程
  • 百濟神州PD-1獲批實體瘤適應症 年治療費用10.69萬元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百濟神州PD-1獲批實體瘤適應症 年治療費用10.69萬元起繼恆瑞醫藥PD-1卡瑞利珠單抗拿下第二個肝癌適應症。除了外資的K藥和O藥拿下了更多適應症,百濟神州成為國內第二家拿到PD-1第二個的適應症的本土企業。
  • 一年連出三款抗癌藥,蘇州要拯救全人類!
    就在近日 蘇州的生物醫藥「抗癌軍團」又添新丁 11月15日 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 成為首款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 批准在美上市的國產抗癌藥 這標誌著,澤布替尼成為迄今為止第一款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在FDA獲準上市的抗癌新藥,實現中國原研新藥出海「零的突破」。
  • 百濟神州宣布安加維?(地舒單抗注射液)在中國正式開啟商業化上市
    這是繼百濟神州和安進在2020年1月達成全球腫瘤戰略合作後,百濟神州首款正式在中國開啟商業化上市的由安進公司生產的藥品。安加維於2019年5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不可手術切除或者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骨巨細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發育成熟(定義為至少1處成熟長骨且體重≥45 kg)的青少年患者。
  • 抗癌藥PD-1廠商「火拼」
    信達生物(港股01801)、君實生物(港股01877)以及百濟神州(港股06160)的PD-1藥物分別實現營收9.21億元、4.26億元以及3.5億元。恆瑞醫藥未對外公開PD-1藥物的銷售數據,業內預測恆瑞醫藥的PD-1藥物銷售達20億元。今年以來,全力拓展新適應症成為各大藥企發力的方向。隨著國內PD-1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更多的適應症以尋求差異化發展和更合理的價格成為各大企業未來的制勝點。
  • 百濟神州與勃林格殷格翰就PD-1抗體Tislelizumab達成商業供應協議
    美國麻省劍橋,中國北京和上海2018年1月9日電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BGNE)與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今日宣布雙方就百濟神州的在研PD-1抗體tislelizumab籤署了一項商業供應協議。
  • 百濟神州:聚焦我國高發癌症疾病譜 攜手探研腫瘤治療新未來
    核心提示:本次論壇是百濟神州繼去年在中國舉辦首屆實體腫瘤高峰論壇後的第二屆論壇,將與百濟神州血液腫瘤高峰論壇一起,成為每年例行舉辦的學術會議,為國內外腫瘤專家搭建起深度交流的專業平臺,促進國內腫瘤治療水平與國際接軌。
  • 百濟神州衝擊科創板 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
    根據Wind統計,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研發開支高達41.8億元,同比增長47.5%。同期的恆瑞醫藥,研發支出為18.63億元。對比醫藥巨頭,百濟神州對研發的「燒錢」投入,稱得上是大手筆。大量資金投入研發,選擇熱門賽道,這是很多藥企選擇的路徑。百濟神州也是這樣逐漸擴充管線的。
  • 百濟神州擬2021年登陸科創板,或將成為首家三地上市藥企
    繼成為首個美、港兩地雙重上市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後,百濟神州即將變成首家在三地上市本土藥企。11月16日,百濟神州早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准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並將該等股份於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百濟神州於2016年赴美上市,成為首家登陸納斯達克的的中國創新藥公司,後於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
  • 百濟神州IPO,Q3 PD-1賣3.3 億元能順利進入醫保?
    百濟神州成立於2010年,專注研發分子靶向和免疫抗癌藥物,2016年初,百濟神州登陸美國納斯達克。2018年8月,百濟神州在港交所上市交易,募資70.8億港元(9億美元)。是第一家赴納斯達克上市的研發新藥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如果百濟神州在科創板上市,百濟神州將成第一家在美股、港股和A股同時上市的「本土」創新藥企。
  • 中國藥企研發抗癌藥有多難?-虎嗅網
    中國藥企又因何集中爆發?許多大臨床密集上線,背後的錢從哪裡來?百濟神州、信達、君實一年內先後上市港股,抓住機遇的投資人有何先見之明?虎嗅與「拓益」開發者君實生物及其投資人之一正心谷聊了聊,並從正心谷創始人林利軍處得到一些答案。
  • 百濟神州公布PARP抑制劑pamiparib的初步臨床數據
    pamiparib由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目前正在全球和中國開展其作為單藥的3期臨床研究和與化療或免疫療法聯合用藥治療多種實體瘤的1/2期臨床研究。百濟神州今天宣布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舉行的第二十三屆美國神經腫瘤學會年會及教育日上公布其在研PARP抑制劑pamiparib聯合放療(RT)及/或替莫唑胺治療新診斷或復發/難治性(R/R)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初步臨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