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5月8日報導,日本方面表示,將於近日在首都東京,成立規模為20人的"宇宙作戰隊",以期執行監視人造衛星和太空垃圾等任務,在相關技術層面上,還要整合自衛隊和民間方面的力量。這應該是亞洲第一支公開宣布成立的太空作戰部隊。
日本打造"宇宙作戰隊"
這標誌著日本自衛隊打造了史上首個太空領域的專業部隊,日本方面認為這十分具有價值。此前日本方面已經制定預算計劃,準備在運營"宇宙作戰隊"等太空項目上,耗資506億日元來進行支持,未來還準備給這支部隊擴大編制規模,以確保日本方面在未來利用外層空間中的優勢。
而日本方面的這種耗資規模,還不包括分配給外層空間飛彈防禦系統的523億日元。日本防衛省還計劃投入223億日元,分別用於增強太空情報收集、衛星通信以及圖像衛星獲取數據等能力,並展開與美國方面的人員合作培訓機制等措施,這似乎也表明美日兩國在外層空間利用上逐漸達成一致,將深化成軍事合作聯盟。
日本倡導"多域作戰"將"大展拳腳"
而針對日本當前愈發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美日兩國在網絡安全領域也將展開進一步的合作。在電磁作戰領域,日本也將繼續投入資金,大力研發"電子戰飛機"和"防空電子戰設備",日本還要繼續採購一批各型號的F-35戰機並加以維修。在傳統海空領域上,日本還將提高其"綜合防空和飛彈防禦能力"。
如今日本方面已經將防衛安全,擴展到太空、網絡以及電磁空間等領域,日本自衛隊也開始倡導"多域作戰"理念,明面上稱是要提升該國的防禦能力。相關的國防領域開支在不斷增加,僅僅在2020年,日本相關國防預算就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5.31萬億日元,其中顯示的日本逐漸"軍事正常化"的"安全復興"戰略,讓人感到了一絲警惕。
美日欲搶佔外層空間優勢
未來戰爭將延伸到空天領域,飛彈和飛機等高端武器已經成為了各國的剛性需求和安全基石。在未來眾多領域的應用上,太空中沒有衛星幾乎是等同於"兩眼一抹黑",所謂的未來戰爭制空權,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天空之上,更是延展到了新的外層空間作戰領域。各國因此都卯足了勁頭,在全球安全領域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準備搶佔未來的"制高點",從而獲得新技術革命下的先發優勢。
而作為日本盟友的美國,自然也不會在太空領域上"屈居人後",不久前美國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顯示,已經明確將太空劃為"作戰領域",設立了美國太空軍。想要軍事化太空的目的可謂昭然若揭,以此來稱霸空天領域。有鑑於此,未來美日等國在太空領域中還將有何動作,不由得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文/王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