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在成都秀麗東方曾有這樣一個地方,春可賞花,夏可觀星,秋見落英繽紛,冬便可賞梅,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她就是「山裡書院」。
一扇木門,一頂黛瓦,一隅苔蘚,一裙木藤柵欄,極簡的東方禪意之美從來不屑於奢靡的堆砌,一眼一禪意、一步一天地。
這是秀麗東方園林團隊的得意佳作之一,來過的人都為之讚嘆、傾心、留念。
2020年,秀麗東方園林團隊再出發,在峨眉山腳下,將荒野農田變詩意仙居。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峨眉山南,三灣大塘,背山而居,臨水而濯。20年前,農夫山泉在海拔3079米的峨眉群山之巔發現了水源;20年後,這汩汩溪水又流到了小鎮。有了水,還不夠。《園冶》中講究「巧與因借,得景隨機」。即講究因地制宜,景到隨機,高方欲就平臺,低凹可開池沼,卜築貴從水面,立基先究源頭。
秀麗東方園林團隊深諳其道。
「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蘇軾一生愛石,據說家中藏石無數,這首《詠石》是其傳世之作。
園林作為一門藝術,除了山、水的組合,「石」作為現代園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帶給了人們無窮的想像空間和精神享受。
「石配樹而華,樹配石而堅」,奇樹半露,巨石橫臥,雄渾蒼勁。山之高昂,松之清奇,青草映石盡顯妙趣。
「石」經歷著年輪歲月,它將不可觸的時間凝練匯聚於一身就地取材,千年峨眉山石,洗淨泥土,將歲月展露無遺。
借花為席,攜風為伴。集溪、塔、山、田、林、文為基底,一個野趣古樸的田園牧歌小鎮誕生。
「胸中有山方能畫水,意中有水方許作山」。秀麗東方園林團隊造一方山水,還一城詩意。我們看見的是山川的縮影是時光的印記也是自然造化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