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的EMC設計方案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EMC設計

  很多EMC設計技術都可以應用到電路板和SoC設計中。最具共性的部分就是傳輸線效應,以及布線和電源分布網絡上的寄生電阻、電容和電感效應。當然,SoC設計中存在許多與晶片自身相關的技術,涉及基底材料、器件幾何尺寸和封裝等。

  首先了解傳輸線效應。如果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存在阻抗不匹配,信號將產生反射並且導致電壓振鈴現象,因而降低噪聲容限,增加信號串擾並通過容性耦合對外產生信號發射幹擾。IC上的傳輸線尺寸通常非常小,因此不會發射噪聲或者受到輻射噪聲的影響,而電路板上的傳輸線尺寸通常比較大,容易產生這種問題,最常用的解決辦法是使用串聯終結器。

  在SoC設計中,噪聲主要通過寄生電阻和電容來傳導,而不是以電磁場的方式輻射。CMOS晶片通過一種外延工藝實現極低電阻基底的方法來增強抗閉鎖的能力,而基底的底側為基底噪聲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傳導路徑,使得很難將噪聲源同敏感節點在電氣上分隔開來。

  許多並行的p+基底觸點(contact)為阻性耦合噪聲提供了一個低阻抗路徑。在n阱和p溝道電晶體p基底的側壁以及底部之間會形成寄生電容,因而產生容性耦合噪聲,並且在n溝道電晶體的基底和源區之間形成pn結(見圖1)。

  單個pn結電容非常小,在一個VLSI的SoC設計中並行的電容總和通常是幾個納法,在連接到電源網絡之前將源區和基底直接連接可以短路掉這個電容。這種技術還消除了進入基底的瞬時負電流而導致的體效應(body effect)。體效應會增加耗盡區,並導致電晶體的Vt變高。同樣的技術也可以應用於n阱p溝道電晶體,以減小容性耦合噪聲。

  然而,包含層疊電晶體的數字電路或者模擬電路通常都需要隔離源區。在這種情況下,增加Vss到基底或者Vdd到基底的電容能夠降低噪聲瞬態值。對模擬電路設計來說,體效應通過改變偏置電流和信號帶寬降低了電路性能,因此需要使用其它解決辦法,如阱隔離。對數字電路,採用單一的阱最理想,可以降低晶片面積。通過認真的設計可以對體效應進行補償。

  基底噪聲的另一個來源是碰撞離化(impact-ionization)電流,該噪聲跟工藝技術有關,當NMOS電晶體達到夾斷(pinch-off )電壓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碰撞離化會在基底產生空穴電流(正的瞬間電流)。

  通常,基底噪聲的頻率範圍可能高達1GHz,因此必須考慮趨膚效應。趨膚效應是指導體上隨著深度的增加感應係數增大,在導體的中心位置達到最大值。趨膚效應會導致片上信號的衰減以及信號在晶片p+基底層的失真。為最大程度減小趨膚效應,要求基底厚度小於150微米,該尺寸遠遠小於某些基底允許的最小機械厚度,然而更薄的基底更易碎。

  噪聲源

  微控制器內部存在四種主要的噪聲源:內部總線和節點同步開關產生的電源和地線上的電流;輸出管腳信號的變換;振蕩器工作產生的噪聲;開關電容負載產生的片上信號假象。

  許多設計方法可以降低同步開關噪聲(SSN)。穿透電流是SSN的一個主要來源, 所有的時鐘驅動器、總線驅動器以及輸出管腳驅動器都可能受到這種效應的影響。這種效應發生在互補類型的反相器中 ,輸出狀態發生變化時p溝道電晶體和n溝道電晶體瞬間同時導通。確保在互補電晶體導通之前關斷另一個電晶體就可以實現穿透電流最小,在大電流驅動器的設計中,這可能要求一個前置驅動器來控制該節點信號的轉換率。

  切斷不需要使用模塊的時鐘也可以降低SSN。很明顯,該技術同具體應用十分相關,應用該技術可以提高EMC性能。在類似摩託羅拉的MPC555和565這樣高度集成的微控制器晶片中,所有晶片的外圍模塊都具有這樣的功能。

  SSN也會產生輻射幹擾,瞬間的電源和地電流會通過器件管腳流向外部的去耦電容。如果該電路(包括邦定線、封裝引線以及PCB線)形成的環路足夠大,就會產生信號發射。而環路中的寄生電感會產生電壓降,將進一步產生共模輻射幹擾。

  共模輻射電場E的強度由下面等式計算:E = 1.26 x 10-6 Iw f l/d。

  這裡E的單位是伏特/米,Iw的單位是安培,f是單位為赫茲,l是路徑長度,d是到該路徑的距離,l和d的單位都是米。 複雜設計中頻率由特定的應用需求來確定,不可能降低,因此SoC設計工程師必須認真考慮如何通過降低Iw或l來降低電場強度。

相關焦點

  • EDA365:汽車電子中的EMC問題
    1前言自動駕駛汽車和ADAS系統的發展推動汽車行業走向更複雜的EMC設計和要求更高的測試場景。對於需要既可靠的功能又不影響安全性和通信基礎設施的汽車電子設備來說,車輛設計變得越來越複雜。汽車系統中電子產品的增加不僅預示著ECU的控制系統發生了根本變化,而且車輛的通信信息、安全和移動娛樂系統也發生了根本變化。重要的是車輛的所有電子設備都需要符合電磁兼容,並且不會干擾其它系統。
  • 簡化汽車電子的時鐘樹設計
    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有助於這些新型汽車系統的快速開發和部署,半導體製造商也將越來越多汽車級產品推向市場,包括更高帶寬的處理器、GPU、高速PCI-Express交換機和乙太網交換機SoC/PHY以及FPGA。採用最新一代的汽車級IC平臺和連接解決方案,可在系統能力、功能、性能和成本方面帶來顯著的效益改善,但設計的複雜性也為系統設計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
  • 基於電動車電子系統的EMC問題解決方案
    打開APP 基於電動車電子系統的EMC問題解決方案 發表於 2019-03-22 14:39:14 隨著汽車配備的電子系統越來越多,對EMC的要求也隨之增加。
  • emc設計開發內參資料之EMC設計中信號回流的重要性
    打開APP emc設計開發內參資料之EMC設計中信號回流的重要性 電子萬花筒 發表於 2021-01-06 09:25:47 任何注入到系統中的電流最終都要回到源端
  • 電子、電氣產品EMC的工程設計
    中心議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8139.htm解決方案:在電子、電氣產品設計初始階段進行EMC設計在產品開發階段建立規範的EMC設計體系採用系統的電磁兼容性設計流程,評估、預測、分析、設計產品的EMC問題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晶片的速率和集成度的不斷提高,高密度電子
  • 微測檢測為您解析汽車電子EMC測試
    伴隨著電磁兼容技術在國內的不斷發展,狹小的汽車空間內卻集成了大量的電子設備,如導航儀、汽車音響、倒車雷達和安全氣囊等電子集成系統,這些電子設備都有可能向周圍發射不同波段的幹擾信號。例如,當行車至高壓電力線下時,由於車載電子控制電路收到幹擾而導致操作的無效,輕則影響駕乘人員的體驗度,重則造成車毀人亡的事故。
  • 汽車電子產品EMC標準與常見解決方法
    隨著汽車電控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電子設備數量大大增加,電路工作頻率逐漸提高,功率逐漸增大,使得汽車工作環境中充斥著電磁波,導致電磁幹擾問題日益突出,輕則影響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重則損壞相應的電器元件。
  • 汽車電子涉及的EMC測試標準
    打開APP 汽車電子涉及的EMC測試標準 發表於 2019-08-14 15:02:51 目前汽車電子涉及EMC測試的標準主要分為2類: 1:針對電源供電的傳導瞬時測試 2:針對通信接口的靜電、浪湧測試 針對電源測試包含有Pulse 1(a)仿真電感性負載因電源切斷產生的瞬時事件,Pulse 2(a)模擬束線的電感性負載因為電流突斷產生的瞬時,Pulse 2(b)模擬鼓風機或雨刷馬達因運轉的電源移除所產生的瞬時
  • 汽車AFS的電機驅動方案及應用設計要點
    近年來,汽車中的電子成分不斷提升,幫助提升燃油經濟性,減少排放,增強安全、照明、車載網絡及信息娛樂系統等。其中,汽車前照燈是安全駕駛的一個重要環節,安森美半導體創新及領先行業的汽車自適應前照燈系統(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 AFS)電機驅動方案克服傳統前照燈的局限,幫助提升行車安全性。
  • 常見的幾種電纜對EMC方案介紹
    打開APP 常見的幾種電纜對EMC方案介紹 線束工程師之家 發表於 2021-01-13 09:46:09 隨著汽車電控技術的不斷發展
  • EMC設計之工程實例——開關電源設計
    通常,仿真軟體對於EMC/EMI類問題工程問題的處理過程為「建模-》復現問題-》改進設計」。然而,EMC/EMI問題具有隨機性和多變性的特點,因此,完整的「復現」一個實際工程中的EMC/EMI問題是很難做到。Ansoft提供的「自頂向下」的EMC解決方案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 emc是什麼
    要使產品具有良好的電磁兼容性,需要專門考慮與電磁兼容相關的設計內容。電磁兼容設計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地線設計的目的是要保證地線電位儘量穩定,從而消除幹擾現象。此設計的目的就是減小線路板上的電路產生的電磁輻射和對外界幹擾的敏感性,減小線路板上電路之間的相互影響。
  • 一款針對汽車PEPS系統的方案設計與實現
    一款針對汽車PEPS系統的方案設計與實現 秩名 發表於 2013-09-30 13:57:12   1.引言   汽車
  • 汽車電子EMC測試公司---【Intertek天祥集團】【忻府資訊】
    汽車電子EMC測試公司----【Intertek天祥集團】【忻府資訊】 汽車電磁兼容性測試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符合要求運行並不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無法忍受的電磁幹擾的能力。 EMC設計與EMC測試是相輔相成的。
  • ‍‍汽車電子標識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解決方案
    二、解決方案 ‍‍汽車電子標識(Electronic Regist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tor vehicle,簡稱:ERI)定義為:嵌有超高頻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晶片並存儲汽車身份數據的電子信息識別載體。又稱「電子車牌」,是車輛的「二代身份證」。
  • 安森美半導體用於汽車AFS的電機驅動方案及應用設計要點
    近年來,汽車中的電子成分不斷提升,幫助提升燃油經濟性,減少排放,增強安全、照明、車載網絡及信息娛樂系統等。其中,汽車前照燈是安全駕駛的一個重要環節,安森美半導體創新及領先行業的汽車自適應前照燈系統(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 AFS)電機驅動方案克服傳統前照燈的局限,幫助提升行車安全性。
  • 人機工程學與汽車設計 優化設計與汽車產品
    現代轎車設計概況 每一種產品的設計都有它的工作步驟,轎車作為高級耐用工業品,更不例外。一輛新型轎車從構思、設計、試驗、定型到成批生產,耗費巨大的資金和時間。其中車身開發設計是主要部分,約佔整車開發費用和時間的70%,按照傳統方式約需5-6年,採用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AM),現在從設計到樣車僅需2年時間或者更短。
  • 解析汽車電子中制動能量回收的液壓制動Bosch方案
    電動汽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液壓制動系統區別於傳統燃油車的制動系統,一方面表現在電動汽車沒有傳統的內燃機為制動系統提供真空度,另一方面表現在制動能量回收的實現需要液壓制動系統和電機之間有信號交流。 基於再生制動系統提出的技術要求,各大汽車廠商和零部件企業紛紛推出了適用於不同類型電驅動汽車的具有制動能量回收功能的液壓制動系統方案。接下來我們談一談目前業內幾種典型方案。
  • CEVA高性能DSP解決方案使能瑞薩電子下一代汽車SoC
    CEVA,全球領先的無線連接和智能傳感技術的授權許可廠商近日宣布瑞薩電子已獲得CEVA全新高性能DSP的授權許可,使能其下一代汽車系統級晶片(SoC)。
  • 汽車電子系統EMI/EMC測試保證:極近場EMI掃描技術
    汽車廠商往往採用最新的消費電子系統來體現與其他廠商汽車的差異化,該系統必須在各種苛刻的條件下都能正常工作。動力系統、安全系統和其它汽車控制系統也都有同樣的要求,一旦出現故障,這些系統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