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疆生態環境普法宣傳
力度的不斷加大
群眾愛護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
也明顯增強
這些救助動物的暖心瞬間
太治癒了
1
快看
天鵝是不是被水草纏住了?
10月31日清晨
庫爾勒市公安局薩依巴格派出所
柏香苑便民警務站
接到一攝影愛好者求助稱
在孔雀河上遊有一隻受傷白天鵝
通過相機長焦鏡頭觀察
受傷的天鵝在孔雀河中
已失去行動能力
薩依巴格派出所巡警
馬佔軍、朱藝晨迅速趕到現場
發現天鵝身高約70釐米
在水中振翅欲飛
但試了多次都沒成功
通過現場觀察發現
想要成功營救天鵝
必須走到距離河邊大約8米左右的
河水中央
營救存在一定風險
馬佔軍經判斷發現水位不深
可以安全通過
馬佔軍慢慢走近天鵝
輕輕地將受傷的天鵝抱起
經過15分鐘的努力
成功將受傷的天鵝救上岸
圍觀群眾紛紛鼓掌
上岸後
巡警立即與動物救助保護中心
工作人員取得聯繫
經工作人員仔細辨認
確認這隻白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目前
受傷的白天鵝已被移交
野生動物保護站進行進一步救治
待其傷好後
再將其放歸大自然
2
10月30日早晨
一隻飢餓的貓頭鷹跌落到
伊寧縣吉裡於孜鎮經貿小區的
露天陽臺上
得到了居民及時施救
當天早晨10點
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
接到居民龍躍東報警
稱其家露天陽臺上跌落了一隻
疑似貓頭鷹的鳥類
民警立即趕赴現場
檢查發現該動物為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
身體長約45釐米,翅展85cm
身上並無明顯外傷
但比較虛弱,不能飛翔
「可能因為飢餓的原因造成體力不支,我們把它帶回派出所進行餵養,等時機成熟移交林業主管部門。」伊寧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雷坤坤說。
貓頭鷹別名「鴞」,因其面貌似貓,被稱為「貓頭鷹」。貓頭鷹喜歡躲在樹葉間睡覺,等到夜幕降臨出來覓食,是森林裡的捕鼠專家。
由於貓頭鷹的眼睛長在頭部前方,不像別的鳥那樣長在兩邊,因此它們想全方位觀察四周情況時,只能不停地轉動腦袋。因為視網膜中沒有錐狀細胞,無法辨認色彩,它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顏色的鳥類。
3
「你好,是森林派出所嗎?
我們在巡邏的時候
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黃羊』
需要進行救助……」
烏什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
圖爾貢·圖爾蓀接警後
迅速驅車趕往現場
10月29日11時許
烏什縣庫熱力邊境派出所民警
在巡邏途中發現了一隻
被鐵絲網掛住的「黃羊」
由於想要掙脫,一直在動
身體多處被鐵絲劃傷
邊境派出所民警
小心翼翼地將鐵絲取下後
暫時將「黃羊」帶回了邊境派出所
森林派出所民警圖爾貢·圖爾蓀
到達現場後,經過辨認
這並不是一隻普通的「黃羊」
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鵝喉羚
圖爾貢·圖爾蓀仔細檢查了鵝喉羚的身體
發現它的身體多處被劃傷
腿部也有明顯傷口
好在沒有傷到骨頭
於是他們
立即對鵝喉羚的傷口
進行消毒、止血、包紮等救治處理
並將該鵝喉羚暫時留在了
保護動物臨時救助站
經過兩天的密切觀察後
發現該鵝喉羚的傷勢逐漸好轉
腿部的傷口也在癒合
考慮到秋冬季環境變化
它的傷勢也並無大礙
森林派出所民警將鵝喉羚
帶到了一處靠近水源的戈壁
進行了放生
鵝喉羚屬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區域生存的動物,體形似「黃羊」,因雄羚在發情期喉部肥大,狀如鵝喉,故得名「鵝喉羚」。
鵝喉羚頸細而長,上體毛色沙黃或棕黃,吻鼻部由上唇到眼平線白色,有的個體略染棕黃色調,額部、眼間至角基及枕部均棕灰,其間雜以少許黑毛,耳外面沙黃,下唇及喉中線亦為白色,而與胸部、腹部及四肢內側之白色相連。
轉載聲明:
本文原文與圖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任何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的目的。 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