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山火蔓延;今年8月是北半球史上最熱的夏天

2020-09-18 秒知世界

今年發布的多項研究描繪了地球雪山和冰川持續融化的可怕景象,其中99%的冰川位於格陵蘭和南極洲。南極的兩個主要冰川正在擺脫束縛,南極洲和格陵蘭的冰融化與最壞的情況相吻合,南極洲的許多冰架被快速破壞。

南極冰川裂開了。由荷蘭的地球科學家Stef Lhermitte領導的一項研究是基於南極上空的衛星圖像,研究的重點是兩個受長期關注的冰川:Pine Island冰川和Thwaites冰川,有時在媒體中被稱為世界末日冰川。研究表明,這兩個冰川都擺脫了迄今為止阻礙其快速流入海洋的限制。一旦擺脫了這些限制,預計兩個冰川都會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產生重大影響。

位於南極西部的阿蒙森海沿岸,巨大的松島Thwaites冰川已經為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了約5%。冰川的裂開可能會觸發南極西部冰蓋的更廣泛坍塌,最終有可能使海平面上升約10英尺(3米)。

這項新發現-於2020年9月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它們表明,阻止冰川快速向外流出的天然緩衝系統正在崩潰,並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將更多的冰釋放到海中。在南極洲的松島冰川移動時,它經常將冰塊打碎到包圍南極的阿蒙森海。下圖是2018年11月7日破裂的巨大冰山。

不僅僅是南極冰在融化。到2020年8月,北極海冰面積降為508萬平方公裡(196萬平方英裡)。紅色線顯示該月在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範圍。

這也導致2020年8月是北半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氣候變化的影響對人類是直接且劇烈的.下圖是2020年9月14日的NASA的衛星影像顯示,美國西部大火蔓延全國。除煙霧外,懸浮在空氣中的小顆粒(氣溶膠)也沿著大氣氣流移動,在全國範圍內帶來有害的空氣品質。


根據氣象局9月14日發布的報告,北半球的夏季是202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超過了此前並列最熱的2019年和2016年。6月,7月和8月的月份比20世紀的平均氣溫高2.11華氏度(1.17攝氏度)。此外,美國忍受熱浪,颶風,一場毀滅性的西部山火在肆虐。8月16日,加利福尼亞的死亡谷報導了130華氏度(54攝氏度)的高溫。如果得到驗證,則該溫度將是美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8月溫度。


下圖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火災現場,據稱,截至8月27日,該火災成為科羅拉多州歷史上最大的火災。

本周舊金山和美國西部其他城市由於火災出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紅色天空的照片.

下圖是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吉姆·哈徹(Jim Hatcher)於2020年9月7日拍到的非常紅的太陽。紅色是由本周西部野外火災釋放到空氣中的煙霧引起的。煙霧導致天空呈紅色,這是因為天空的顏色取決於陽光受空氣中煙霧顆粒色散效應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
    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更是接連不斷:兩極冰雪迅速減少,海平面持續上升,世界各地森林火災越來越嚴重,夏天都變得一年比一年熱……而現實情況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糟糕。  全球溫度升高後,最明顯、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就是兩極冰雪的融化。比如說,北極海冰在一年的三月份最多,在九月份會達到一個最小值(最少),但是今年(2020年),這個最小值比歷史平均值大概小了40%。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虎嗅網
    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更是接連不斷:兩極冰雪迅速減少,海平面持續上升,世界各地森林火災越來越嚴重,夏天都變得一年比一年熱……而現實情況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糟糕。10月13日,在「國際減災日」特別直播中,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魏科副研究員和北京林業大學劉曉東教授,就「氣候變化危機」作了全面介紹。有一些事實,你一定沒想到。
  • 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恐冰川融化遠古病毒復活
    但是今年的這場火,卻讓科學家們格外關注。圖源:《華盛頓郵報》今年,西伯利亞地區度過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平均溫度比往常高了9℃。但近些年,受肆虐的野火和不斷上升的氣溫影響,永凍層只會融化的更快,很多以前從未被融化的冰層,也漸漸溶解。
  • 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恐冰川融化遠古病毒復活
    但是今年的這場火,卻讓科學家們格外關注。圖源:《華盛頓郵報》今年,西伯利亞地區度過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平均溫度比往常高了9℃。南極的永凍層中發現了休眠的細菌(圖源:BBC)通常情況下,每年夏天永凍層會融化約50釐米,到了冬天再結冰,總冰量保持不變,也不會釋放出更多的病毒。但近些年,受肆虐的野火和不斷上升的氣溫影響,永凍層只會融化的更快,很多以前從未被融化的冰層,也漸漸溶解。
  • 再次見證歷史,我們剛剛度過史上最熱9月
    今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1981年-2010年的9月平均氣溫高了0.63℃,比2019年9月平均氣溫高了0.05℃,而2019年9月已是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9月。而在今年夏季,北半球多地錄得創紀錄高溫,海水持續升溫。
  • 世界氣象組織:北極多地出現高溫加劇冰川融化
    由於溫室氣體濃度、新冠疫情對新排放量的影響,北極多地出現高溫加劇冰川融化,導致冰架的總面積減少了43%。與此同時,高溫也造成俄羅斯北方地區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山火災害。冰川融化  北極多地出現高溫加劇冰川融化  世界氣象組織1日表示,北半球從當天起已經進入秋天。
  • 專家預測:史上最熱6月來了!霍金預言或成真?(轉載)
    專家預測:史上最熱6月來了!霍金預言或成真?(轉載)熱點資訊大事件 06-18 15:38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非洲蝗災、新冠疫情、巴黎聖母院大火,自然界的災害無一不在考驗著人類的毅力與耐心。馬上進入下半年,這些情況都有了好轉,從春節到了夏季,疫情終於慢慢得到了控制。
  • 冰川融化對人類有何影響?專家預測,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將融化
    你是否發現了,今年的夏天特別熱,不呆在空調房裡簡直就受不了了。而且,自8月以來,歐洲持續出現高溫現象,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最高氣溫突破了39攝氏度。自1850年冰期結束以來,全球冰川開始出現退縮現象,當然這屬於正常的氣候變化現象!但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料顯示,全球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最快速度在多個地區融化。
  • 冰川融化對人類有何影響?專家預測,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將融化
    你是否發現了,今年的夏天特別熱,不呆在空調房裡簡直就受不了了。而且,自8月以來,歐洲持續出現高溫現象,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最高氣溫突破了39攝氏度。
  • 北半球出現139年以來最熱的夏季
    根據NOAA的數據顯示,北半球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這是北半球自1880年以來(139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到底有多熱?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8月的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比20世紀平均值15.6°C,高0.92°C,與2015年和2017年相比,是8月份溫度偏離平均值以來的第二高溫度。
  • 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升溫再次敲響警鐘
    2020年註定是人類歷史上的關鍵時期,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美股壟斷震驚世界、澳大利亞山火頻發、美國大選驚心動魄;根據美國宇航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還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至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平均溫度上升了大約1.1攝氏度。
  • 南極冰川正在從下方融化 致海平面上升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研究對南極冰蓋進行了探察,發現實際上南極冰川正以極快的速度消退,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事實上,南極可能很快超過格陵蘭島,成為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
  • 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速度比預估快了50年
    格陵蘭島因冰川而聞名,但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這些冰川超乎想像的快速融化。科學家原本預估這融化的速度50年後才會發生,7月底,融化已達到氣候模型預測2070年才會發生的最糟狀況。華盛頓郵報報導,8月1日,格陵蘭島的冰蓋一天損失高達12.5億噸,超過1950年有記錄以來比任何一天都還要嚴重。這大量的融化暗示,格陵蘭島的冰蓋正接近一個臨界點,可能步上一個無法回頭的路使它完全消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將吞噬全球沿海城市。北極的融冰季節從每年6月開始,8月結束,7月份達到高峰。
  • 全球加速變暖,冰川裡的遠古細菌一旦復發,人類將何去何從?
    還記得2018年那個夏天嗎?北半球各地氣溫持續升高,從30攝氏度逐漸升至40攝氏度,甚至有的地方地表溫度可以直接炒雞蛋了。不知不覺中,研究人員發現,地球上的冬天不再那麼寒冷,夏天卻是越來越熱了,地球氣候變暖的警鐘再次敲響。
  • 南極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溫度,冰川融化致海平面上升將威脅百萬居民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25日報導,本月初,南極洲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最高溫度為64.9華氏度(約17.8攝氏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圖像顯示,南極洲的鷹島在9天內就有近四分之一的冰雪融化,這正是氣候危機日益加劇的普遍現象。
  • 明知故問 | 北極冰川融化為何越來越快?
    數據表明,目前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地球上其它地區的2-3倍,21世紀或許將成為北極地區115000年來最溫暖的世紀。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明知故問」欄目,從人為和自然兩方面為你剖析北極海冰融化速度加劇的真正原因。
  • 南極測得歷史最高溫,冰川融化對北半球影響更大
    然而,近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半島最北端附近的西摩島監測站記錄下20.75攝氏度的高溫,是該地區有氣溫記錄以來首次超過20攝氏度,比此前1982年的記錄19.8攝氏度高了近1攝氏度。巴西維科薩聯邦大學的科學家舍費爾(Carlos Schaefer)所在的政府項目在南極洲23個地點檢測氣候變化對多年凍土和生物學的影響,每三天遠程收集一次氣溫紀錄。
  • 世界氣象組織預警:今年夏天,北半球溫度可能破紀錄,將加劇疫情
    在今年5月2日,全球有109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氣溫達到或突破5月上旬的歷史極值,在河南洛陽,甚至出現了39℃的高溫。昨天(26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出預警,北半球今年可能會迎來破紀錄的高溫,炎熱天氣還可能加重新冠疫情傳播。
  • 地球「發燒」時:最熱的6月、最小南極海冰面積…
    南極每年消融的冰川2000多億噸,這座星球的海平面每年上升3毫米。  對此,人類只能自我安慰道,雖然2019年很熱,但它很可能是未來若干年最涼快的一年。  1  為了應付熱,人們想出了很多辦法。在北京,每天至少有200輛灑水車哼著歌行駛在總計6359公裡的道路上,每天使用超過1萬噸再生水。
  • 南極冰川融化,無數古老微生物被發現,會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
    8°C 至 12°C。兩極變暖影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南北極的變暖,直接影響就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陸地會被淹。但是請各位看官深入思考下,僅僅只有這些?答案是否定的!就拿南極的生態鏈來說吧。而冰川融化,將會釋放出被凍結的許多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