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快速推進電子健康卡,是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的厚積薄發。
2019年1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在湖南省長沙市吹響戰略結盟各方渠道、全面普及應用電子健康卡行動的號角。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與騰訊公司達成電子健康卡創新應用戰略合作,雙方將以微信平臺作為電子健康卡發放與應用的創新渠道。
2019年11月25日,時隔10個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再次在此召開全國電子健康卡建設應用交流會,全國20多個省市參會。
「電子健康卡真正的優勢,就是便民和惠民。」湘雅醫院黨委副書記胡建中說。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管的三甲醫院,湘雅醫院是湖南省推廣電子健康卡應用的排頭兵。
湘雅醫院對於電子健康卡的「最新」獲得感是,用電子健康卡解決困擾醫院多年的實名就醫難題。
以往,對於忘帶身份證的患者,湘雅醫院曾經專門請公安部門在門診大廳設立臨時身份證辦理崗。如今,湘雅醫院在全國首家上線微信刷臉就醫服務及電子健康卡全流程應用,徹底告別傳統辦證流程。
湘雅醫院門診大廳
微信刷臉就醫的第一步,就是在門診大廳內現場「刷臉」——實際是經由微信平臺與公安核驗身份證,然後輸入患者手機號,通過微信推送電子健康卡(加密的二維碼)。患者憑藉此微信二維碼,即可在門診掛號、就診、藥房等環節實現刷臉就醫、刷臉支付和取藥。
胡建中介紹,這雖然是一種補充措施,但很實用,能夠解決一部分患者的切實需求。每天都有不少患者可能會忘帶身份證或者就診卡,但是通常不會忘帶手機,這時只需刷臉,就可以現場快速辦理電子健康卡(碼),不僅方便患者,而且保證實名掛號就醫,有效抑制那些倒號的「黃牛」。此外,以前患者辦就診卡,不僅要交工本費,還要小心保管。現在對患者而言是零成本,且永不丟失,避免了患者重複建卡、多卡信息不能關聯歸集的問題。
目前湘雅醫院已經發出電子健康卡超過40萬張,其中超過50%是通過微信渠道申領。申領電子健康卡有線上、線下兩種途徑:一是線上申領,通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微信服務號、「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微信服務號上均可申領;二是線下通過醫院自助機、窗口申領。
上線電子健康卡,湘雅醫院在院內改造實施上經歷了四個主要步驟:首先,醫院網絡信息中心根據湖南省實施方案制定醫院電子健康卡全流程、全業務應用方案,包括預約掛號、在線繳費、報告查詢等;其次,請專家論證方案的可行性;第三,對門診流程和業務信息系統進行改造,上線運行;第四,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持續優化。
為確保電子健康卡可以跑通全院所有門診流程,湘雅醫院進行了電子健康卡院內改造全覆蓋,包括線下自助終端、從居民卡到電子健康卡,這個改造要依託讓電子健康卡在全院所有的門診全通,實現全頻道預約、多渠道支付、智能導診、排隊叫號、醫保對接、信息隨時隨地查詢,全面保護患者隱私,解決「三長一短」問題。電子健康卡作為患者ID表現為一個加密二維碼,既綁定患者身份信息,也可以整合以往醫院的就診卡功能。「從醫院管理者角度看,這正是電子健康卡的一大優勢,與醫院已有卡不衝突,而且還可以兼容其他卡。」胡建中說。
從2019年5月啟動電子健康卡應用普及工作以來,截至2019年11月下旬,累計有127家二級以上醫院開展電子健康卡應用工作。其中,72家三級以上醫院全面上線電子健康卡,累計有120萬人次辦理電子健康卡預約服務。電子健康卡領卡數逐步上升,目前平均每天有2萬多人領卡;最多一天突破3萬人。用卡平均每天2萬-3萬人次,最多一天超過8萬人次。
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健康卡的應用和推進工作。2018年4月,湖南省成為電子健康卡試點省份之初,省政府就下發了一系列文件推動電子健康卡的應用和普及。2018年12月下旬,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推廣應用電子健康卡,整合各類診療卡,實現群眾跨地區、跨機構就醫「一卡通」,逐步實現電子健康卡、社保卡、醫保卡等多卡通用,脫卡就醫。而脫卡就醫,特指電子健康卡。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黃惠勇介紹,全省舉辦了以湘雅醫院為主體的4期電子健康卡建設專題培訓工作會,累計4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1200名技術人員參加培訓。2019年4月,湖南省部署試點方案,5月正式啟動。
湖南省搭建了居民電子健康卡管綜合管理平臺,有業務系統、應用支撐、數據資源、基礎設施等四個模塊,用國家的標準規範來約束,有信息安全的保障,跟國家的卡管平臺直接對接,並與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實現對接,各個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健康部門通過微信電子健康開放平臺連接後,可以實現快建卡,實名核身、信息安全這三個功能,可以快速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快速地實現電子健康卡的建設工作,實現多渠道發卡、多場用卡、統一管理。湖南省衛健委信息統計中心副主任黃德建談到湖南省電子健康卡的推行經驗時,建議其他省市可以與騰訊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對接,提高建卡速度。因為各醫院都有微信公眾號,只要打通線上線下就診流程,接入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就能迅速生成全國統一的電子健康卡。線上流程打通後,線下改造主要是接入讀卡設備。
湖南省取得快速進展的另一大主要原因是,全省多年來推進醫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為健康信息流轉打下堅實基礎,而電子健康卡的重要使命就是「識別」每個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信息中心主任鍾衛軍介紹,全省所有418家縣級以上醫院都向湖南省全民健康數據中心匯聚,所有醫療機構的數據都能關聯在一起;同時,在基層衛生信息化方面,全省推行一套系統、一套標準。全民健康數據中心整合了老百姓門診、住院、健康檔案、懷孕、分娩、預防接種、兒童保健、母嬰保健等數據。這就為電子健康卡支持患者跨區域流動提供了有力支撐,所以電子健康卡的快速推進,是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的厚積薄發。「如果沒有打好基礎,想快很難。這是湖南特色。」鍾衛軍說。
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總經理何波
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總經理何波介紹,微信的核心作用是連接。電子健康卡可以幫助患者跨地域跨機構就醫,微信正好可以發揮這一作用。同時,已經擁有10億用戶的微信,具備高效觸達用戶的能力和便捷的醫療服務入口。為此,微信側重提供與電子健康卡的開放連接能力,用微信ID號幫助完成用戶的唯一身份識別,保證同一個人在跨機構、跨域、跨省就醫時,始終是統一的身份。在助力醫療機構開展電子健康卡改造過程中,實現「多、快、好、省」,規範服務體驗、提升用戶活躍度,通過提供免費插件工具,降低改造成本,不給醫院和卡管平臺增加負擔。下一步騰訊將著力提升電子健康卡相關應用體驗、豐富應用、瞄準健康人群精準提供應用服務,通過線上服務幫助醫療機構放大線下能力。
一年來,全國推廣應用普及電子健康卡進展顯著,但仍需快馬加鞭。
「縱觀全國,感覺意猶未盡、不解渴,需要加以思索、改進完善。」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偉表示。
2018年12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頒發《關於加快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工作的意見》,提出「以服務帶應用,以應用促發展」的建設原則,明確加快建設電子健康卡應用技術支撐環境,加強居民健康標識統一註冊和統一識別管理,開展電子健康卡便民惠民服務,推動健康金融一體化融合創新服務應用,加強電子健康卡應用安全建設管理等五大任務,全力推動各地狠抓電子健康卡的應用落地,使得居民健康卡逐步擺脫了「實體卡困境」。
但在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電子健康卡(碼)作為線上線下全國統一身份識別,國民算法安全認證和居民授權健全等核心能力、匯聚整合診療信息有效記錄居民就醫足跡的應用張力、吸附標籤形成居民健康帳戶拓展廣泛應用場景的發展潛力,這「三大力量」尚未得到充分彰顯;電子健康卡作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基礎設施,以及作為匯聚健康醫療大數據促進人工智慧應用發展的重要基礎,尚未得到應有重視。
「我現在恨不得一天當成三天用。」具體負責電子健康卡應用推廣工作的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研究員湯學軍感慨,他相信,只要對電子健康卡的認識不斷深化,相信進展會更快。
據介紹,截至2019年10月底,中國內地除西藏以外,有30個省份全面啟動建設,其中24個省份已經上線運行。而湖南省率先完成醫療機構全覆蓋,吉林和湖南兩省實現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覆蓋。
雖然從功能應用看,各省把電子健康卡作為就診卡功能放在首位,但是湯學軍認為,電子健康卡之所以不叫就診卡,主要是因為基於「健康中國」戰略預防為主的總體要求,這張卡要儘量少或者根本不要出現在醫院,因為一旦出現在醫院,就意味著卡的持有者可能已經患病。
因此,電子健康卡將來主要是面向基層,加強居民健康管理。電子健康卡本質是是個人在衛生健康領域從出生開始的唯一ID,在醫院內是關聯電子病歷等,形成健康行為記錄和連續就醫軌跡,進而形成健康人群的健康檔案,幫助相關部門更精準地開展疾病預測和健康管理。
這也是騰訊在努力的方向。何波表示,電子健康卡目前還是以三級醫療機構應用為主,下一步還要往基層「深挖」,在廣度上不斷創新和豐富電子健康卡應用。比如湖北宜昌實現電子健康卡的母嬰健康管理、健康科普等。
HIT專家網∣致力推進中國衛生信息化
想加入HIT專家網專業交流群嗎?
請添加「HIT專家網」小助手微信好友
(請務必註明姓名、單位名稱、職務、主管技術或產品領域等實名信息)
微信訂閱號:HIT180com
微信服務號:chinaHIT
投稿:tan_xiao@hit180.com
商務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