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人生最珍貴的是時間,錢花了可以去賺,可時間過去了就一去不復返。
古人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對人來說最寶貴的,人生充其量就是3萬多天,做人最重要的是要珍惜時間,抓住時間,不能讓時間白白給浪費掉,珍惜時間,就是要認真地過好每一天,使每一天過得都有實際意義。
珍惜將時間就是將時間用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只有這樣堅持了,自己做的事情就能有所成就,也就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如果一個人不珍惜時間,對時間放任而自流,就不能將時間用在幹正事上,養成懶惰之習,如此,就會使生活過得很乏味。
我沒有退休時總是這樣想,上班期間工作忙沒有時間讀書學習,等我退休了就有時間讀書寫作了,那時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過上想要的自由生活,可是,如今我退休已經快四年了,這才使我恍然大悟,時間對人來說,永遠是寶貴的,一個人不珍惜時間、不很好地利用時間,也就永遠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退休後沒有工作了,可家務事還是有很多,並不比上班期間輕鬆,老婆在家帶著孫女,我成天要賣菜,做飯、洗碗,一日三餐,夠人忙碌的了,忙完這些幾乎也就沒有時間了,人也精疲力盡,要想讀書寫作也就只有擠時間,不擠時間就沒有時間。
我的愛好是讀書寫作,只要一天不寫作心裡就發慌,就像沒有吃飯一樣,為了寫作,我每天早上6點多鐘就起床開始寫作,無論是嚴寒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季都是如此,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和自然,我能夠堅持下來,靠的就是這樣兩點:
靠的是擠時間,做到少玩樂。退休後這些年我沒有看過電視,將零星的時間都用在讀書和寫作上。我還想練習書法,想唱唱歌,可時間總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時,除去了幹家務事情,吃飯睡覺,讀書寫作就沒時間了,60多歲的人了也不能透過身體,健康這個老本是要保護好的,作為退休老人,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時間。
靠的是自律,贏得時間。這就是每天要幹什麼,我都有一個計劃安排,不能偷懶,不能懈怠,每天基本都能按照計劃完成讀書和寫作任務,這樣就能使生活過得很充實,也很快樂。如此人也過得簡單了,做人就是如此,做人簡潔了,就不會想閒心事,如此人就快樂了。
做人來到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人生之夢時間是保障,沒有時間就不能圓夢,做人最需要的是珍惜時間,只有抓住了時間,也就能夠成功圓夢。越是時間緊張,越是要節省時間,越是時間緊張,越是要讀書學習,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效能。珍惜時間,擠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將時間用在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上,這樣日積月累,就有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