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作為2020智能視聽大會的產業延伸,青島高新區考察採風暨改革一周年「城市路演」活動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知名企業以及中央、省級媒體的近百名嘉賓走進青島高新區,近距離感受這裡的改革、創新和成長。活動現場,青島高新區管委副主任、工委委員紀芳以一名「創業者」的身份,為到場嘉賓奉獻了一場特別的「城市路演」,用10個數字關鍵詞向大家展現不一樣的「高新引力」。
城市路演現場
要留住人才,得做足「太太經濟」
下午15:00,「城市路演」在青島高新區盤谷創客空間正式開啟。與以往路演的主角是創業企業負責人不同,青島高新區管委副主任、工委委員紀芳首次以「創業者」身份登臺路演。她使用10個數字關鍵詞,全方位解讀闡述青島高新區在交通區位、體制機制、幹部隊伍、人才政策、營商環境、行政效率、金融服務、城市品質、教育醫療、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城市吸引力。
「來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容得下高樓大廈,也容得下白鷺與海鷗齊飛」「枕河聽海、九水一區」……路演中,紀芳將大量的篇幅放在了對城市品質的推介上,還特別提到了「太太經濟」的概念。紀芳說,「要吸引人才,首先要吸引人才的太太。城市品質好了,『太太經濟』才能做好,人才才能留得住。」為了吸引人才,青島高新區一直把基礎配套、城市品質提升放在突出位置,從住房、交通、教育、醫療、休閒、生態等多方面發力打造宜業、宜創、宜居的魅力新城。
流程再造,服務企業有「三步曲」
地區要發展,企業是主體。路演現場,營商環境的打造也被反覆提及。紀芳介紹了高新區流程再造、服務企業的「三步曲」:籤約前找招商部、投產前找建設部、日常運營找經發部。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青島高新區提供項目落地、運營、融資等一條龍式服務。為解決運營難題,首創企業網格化服務機制,打通為企業服務的「最後一公裡」;為破解融資難題,在全市率先實施「政銀企」聯合的「批髮式」融資機制,為企業發展賦能。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機構改革以來,一大批科研院所、園區平臺、科創企業勇當改革創新排頭兵。而在當天的路演現場,來自青島高新區的三位高新企業路演代表也先後登臺,通過路演快閃的形式展示企業與城市的共同成長。
與會嘉賓、媒體記者參觀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
「政府版KPI」激發乾事創業活力
改革創新的關鍵要素是人,作為一個創業中的高新區,幹事創業團隊的戰鬥力很關鍵。紀芳介紹,改革一年來,青島高新區緊緊圍繞青島市委提出的功能區「瘦身、強體、放權、搞活」的要求,堅持刀刃向內,創新路數打法,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青島高新區管委副主任、工委委員紀芳在路演中
在體制機制方面,青島高新區剝離10大類50餘項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開發運營職能,將原有的22個機構精簡為「八部一委」,主攻「3+1」主導產業。在「瘦身」「放權」的同時 ,還需「強體」「搞活」。青島高新區在全國功能區中率先創立了以點數、係數、指標數和加權數為重點的「四數」三級崗位KPI指標考核體系,把功能區創業隊伍的活力激發出來。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青島高新區「城市發展見證人」點亮儀式。紀芳和三位路演企業代表點亮燈盞,並邀請各位嘉賓、各位媒體記者一起擔當見證人,共同見證青島高新區成長的每一步,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