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車諾比》角色大多有原型,取景立陶宛核電站

2020-12-04 新京報

在《聖經·啟示錄》中,有一段末世預言。上帝的七個封印揭開後,七位天使分別吹響七個號角。其中的第三個天使,他吹響號角後,有一顆大星,像燈一樣燃燒著,從天上落下來。它落在河流上,讓水變得像苦艾一樣苦,很多人喝下這樣的水後都死了。

這顆星名叫「苦艾」,「車諾比」在烏克蘭語中正是「苦艾」的意思。

《聖經》當然不可能精確預言到幾千年後發生在蘇聯的這場核事故,這更像是誤譯導致的巧合。然而對於那場災難的親歷者來說,「車諾比」絲毫不亞於《聖經》裡的「世界末日」。1986年4月26日凌晨,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如今,HBO和英國天空電視臺合作還原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場事故。《車諾比》共5集,目前播到第4集,豆瓣評分高達9.7。劇中勇於獻身的英雄們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經歷的核輻射痛苦也都被真實呈現。

爆炸後,消防員出動。圖片來自網絡

直升飛機滅火。圖片來自網絡

劇中角色:

傑拉德·哈裡斯(Jared Harris)飾演的蘇聯核專家「瓦萊裡·列加索夫」(Valery Legasov)、斯特蘭·斯卡斯加德(Stellan Skarsgard)飾演的蘇聯燃料和能源局局長「鮑裡斯」(Boris Shcherbina)都是有歷史真人原型的。瓦萊裡·列加索夫選擇在車諾比核事故兩周年於家中自殺,也是歷史事實。

艾米麗·沃森(Emily Watson)飾演的科學家「烏拉娜·侯謬科」(Ulana Khomyuk)是虛構的角色,但是她也有原型,她代表的是當時許許多多參與救災和調查的蘇聯科學家。

消防員「瓦西裡·伊格納堅科」(Vasily Ignatenko)是真實人物,他和其他消防戰士在不知道核輻射數值、沒有做任何防護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衝向核電站救火。他們中大部分人因受到大量輻射而犧牲。瓦西裡也不例外,車諾比核事故兩周後的5月13日,他在痛苦中死去,當時妻子還懷著他們的孩子。

劇中的瓦西裡和原型。圖片來自網絡

核輻射專家列加索夫教授在劇中講述了人受到超高強度輻射後的變化:首先會破壞細胞結構,皮膚起泡變紅變黑,之後有一段潛伏期,有一兩天時間看起來很好,接著骨髓壞死,免疫系統失效,器官和軟組織開始分解,動脈和靜脈像篩子般破裂,無法再為他止痛,他會疼到無法想像,三天到三周後,必死無疑,這就是那些小夥子的結局……由於死後屍體仍具有高強度的放射性,蘇聯政府用鉛棺將他們埋葬,然後用混凝土封閉。劇中對此過程的展現是有科學和事實依據的。

三位自告奮勇進入地下室排水的壯士亞歷克謝·阿納年科(Alexei Ananenko)、瓦萊裡·別斯帕羅夫(Valeri Bespalov)和鮑裡斯·巴拉諾夫(Boris Baranov)都確有其人。當時核電站地下室裡有兩萬噸消防員滅火時灌進的水,一旦與反應堆的高溫接觸就會變成水蒸氣,導致剩下的三個反應堆爆炸,那樣的話不僅直徑300公裡內的區域將被摧毀,整個歐洲都將因汙染而寸草不生。這三位勇士在明知下去就等於送死的情況下,依然挺身而出,潛入水下打開了排水閥,避免了更大的災難。他們由於受到高劑量輻射,不久就死去了,死後享受到英雄的待遇。

三位英雄完成任務歸來。圖片來自網絡

為了清理高能放射性物質,蘇聯在之後數年裡動員了60萬人進入這片無人區進行持續的「清理活動」,他們中很多人也因輻射生病或死去。劇中的士兵帕威爾就是以這些人為原型虛構的,他的任務是射殺隔離區裡遭核輻射的狗,以防它們跑到隔離區外。

拍攝幕後:

創作人走訪車諾比隔離區

《車諾比》的創作人克雷格·馬青(Craig Mazin)寫劇本之前,走訪了車諾比隔離區。這片區域自從三十多年前被疏散後就成為空城,烏克蘭人還開展起了隔離區旅遊的項目。僅去年一年,全球就有72000名「探險者」慕名前來。

馬青的兩個導遊就是當地人,馬青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那場災難給當地人帶來的影響,這令他感觸頗深:「這個故事是蘇聯人的故事。歷史上,他們經歷過沙皇統治、大革命、納粹入侵……以及車諾比,受過很多苦難。我要把這部劇獻給他們,我要以他們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

重建車諾比

還原歷史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靠無數準確的細節來支撐。《車諾比》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

雖然車諾比核電站現在仍然保存著,但到那裡拍攝顯然不現實。劇組初步考慮在烏克蘭拍攝。他們也確實在基輔拍攝了一些鏡頭,但烏克蘭的電影免稅政策還處於蹣跚學步階段,最終製作方決定,還是不要當小白鼠冒這個險了。

隨即,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烏克蘭西北方向的國家立陶宛。這個國家以前也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他們為外國電影製作提供20%的稅費減免優惠。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有一座核電站——伊格納利納核電站,它是和車諾比同一時期建造的,外觀及附屬設施如出一轍。

立陶宛為了加入歐盟,正在關閉這座存在隱患的老核電站。劇組以為核電站關閉工作早已完成,但去了後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有一天,他們還被告知不能拍攝,因為電站在清運物品,當時劇組成員的護照也被收走了,搞得大家挺緊張。

「車諾比」事故發生在1986年的4月26日,劇組拍攝這部劇的時間也選擇在了春夏之交。除了核電站,他們還把「莫斯科」也搬到了立陶宛,許多醫院的戲都是在考納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拍的。

立陶宛脫離蘇聯後,極力想擺脫舊日記憶,因此劇組想要找到那種完好的上世紀八十年代蘇式建築,比較難。幸好立陶宛當地的工作人員熱情能幹,在他們的幫助下,一座座破敗建築又重現出嶄新「舊」貌。

很多當地人仍記得當年蘇聯時期的生活是怎樣的,從服裝、手錶、眼鏡,到室內裝修、窗戶上的鐵欄杆……他們為劇組拍攝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比如,有場戲中人們帶午餐上班,這些「顧問」就會提醒說,蘇聯人不用紙袋裝午餐,他們用飯盒。

《車諾比》是有史以來在立陶宛拍攝的最大製作,因此人手方面有些不足,特別是工作量最大的道具組和服裝組。不過立陶宛人用他們的熱情和專業彌補了不足,所有人都對他們讚不絕口。

劇組得到特批,可以進入立陶宛的所有關鍵設施。他們將首都維爾紐斯外的一個廢棄工廠作為大本營,在附近一個未完工的攝影棚裡搭建了巨大的核反應堆,劇中核反應堆洩漏的內景主要就在這裡拍攝。當然,後期還要加上些電腦特效。

口音問題

雖然已經如此注意細節,但《車諾比》播出後,演員的口音問題還是引起許多觀眾質疑。

這是因為:本劇雖是蘇聯故事,但是找了一幫英美演員來演,三大主演傑拉德·哈裡斯(Jared Harris)、斯特蘭·斯卡斯加德、艾米麗·沃森全都說著一口英國腔。觀眾質疑為何沒有找烏克蘭或俄羅斯演員?為何演員說話沒有俄國口音?《好萊塢記者報》的劇評就揶揄說,看《車諾比》感覺穿越到了《唐頓莊園》。

對此,執導了本劇全部五集的導演喬韓·瑞克(Johan Renck)給出了解答:一切都是從藝術創作角度而做的取捨。

他和克雷格·馬青都認為,如果讓演員說俄語,那麼這部劇的觀眾可能就會被限制為母語是俄語的觀眾了,此非他們所願。

瑞克和馬青也不想採取折中做法,讓演員模仿外國口音。事實上,他們希望演員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說出臺詞,最終讓觀眾完全忘掉語言的問題。如何淡化語言?《車諾比》採用了「混搭」的方式。劇中有些地方會使用到俄語,比如第二集開頭的那首詩歌,就是俄語朗誦的。

擁抱一種文化,語言固然重要,但超越語言的部分也很重要。具體在本劇中,就是蘇聯人特有的表情、肢體動作等行為模式。這對英國演員是個難點,因為蘇聯和東歐國家的人多面無表情,就像普京那樣;而英國人恰恰相反,他們的表情異常豐富。

輻射強度

車諾比事故到底造成多少人死亡,到現在也沒有明確定論。正如劇中所演,事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人們還沒意識到災難的嚴重性。蘇聯方面也沒有及時通報,是瑞典科學家第一個檢測到空氣中輻射值的異常,然後美國通過間諜衛星拍照看到了一切。

消息在西方傳遍後,蘇聯承認了這起事故,並在國內電視新聞中插播了一則簡短的報導。車諾比附近的居民在事故36小時後才開始撤離,很多人後來因為輻射而患上甲狀腺癌,生孩子的畸形率也很高。

劇中有一個細節:在醫院裡,醫護人員把那些核電站救火的消防員們的衣服扔在地下室的房間裡。這是確有其事的,這些衣服現在仍在那個地下室裡,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因為輻射太強。可想而知當年消防員受到的輻射值有多高。

恐慌蔓延

劇中,蘇聯核專家瓦萊裡·列加索夫向官員們解釋核輻射的危害時說了一段話,他說:「每一顆鈾原子就像一顆子彈,它們可以穿透一切,無論是金屬、混凝土,還是血肉之軀。現在,車諾比有3萬億顆這樣的子彈。它們有的能發射五萬年都不停歇。」他並未誇大其詞,核電站所在的普裡皮亞季市被認為至少在三千年內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災難發生後,政府派出車輛撤離人群。圖片來自網絡

車諾比事故給全世界帶來的恐慌也是真實的。主演艾米麗·沃森還記得當時她在上大學,學校裡去蘇聯交換留學的人都提前回來了;傑拉德·哈裡斯當時在倫敦,因為核輻射影響了威爾斯部分地區,他們不敢喝牛奶、也不能吃威爾斯羊肉,那段時間紐西蘭羊肉成了搶手貨。

戲劇化

劇中,工人們冒著輻射危險去執行任務,指揮者說,「每年四百盧布津貼」。但歷史中,執行這項任務不是什麼工人,也沒有什麼津貼,是高級機械工程師阿列克謝·阿納年科(知道閘門所在位置)、控制單元高級工程師瓦列裡·別茲帕洛夫、車諾比反應堆值班長鮑裡斯·巴拉諾夫三人志願執行這項任務的。

在《車諾比》中,上層極力掩蓋真相,甚至不惜犧牲生命,而身處下位的主人公要麼怒斥,要麼瞪大雙眼直視,以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這些和事實有很大不同。實際上,蘇聯動員是相當高效的,當天下午僅用3個小時就疏散了44460人,民防和內務部隊當天就進駐了事發地,開始動用直升機向反應堆填沙土和鉛。

撰文/尼莫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 翟永軍

附記:

●「當時,我們新婚燕爾。即便是去商店,我們也會手牽著手一同前往。一天晚上,我聽到樓下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他說:「關上窗戶,回床上去睡覺。反應堆著火了。我很快就回來。」

●「7點,我被告知他在醫院裡。我聞訊立刻跑到醫院,可是警察已經將醫院團團圍住,不準任何人進入,除了救護車。我聽見那些警察衝著人群大叫道:救護車有輻射,大家離遠一點!我開始四處尋找我的一位朋友,她是這家醫院的醫生。當她從一輛救護車上跳下來之後,我立刻衝上去,一把抓住了她的白大褂:「讓我進去!」「不行,我辦不到。他的情況不好,所有人都一樣。」我死死地抓住她:「讓我看看他就行!」「好吧,」她說,「跟我來。你只有15分鐘的時間,最多20分鐘。」

劇中的情景和書中描述一致。圖片來自網絡

●「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從嘴裡跑出來,他被自己的內臟嗆到。我用繃帶包著手,伸進他的嘴裡,拿出那些東西。」

●「我回到醫院,看到床邊桌上擺了一顆橙子,很大,粉紅色的。他微笑著說:『我的禮物,拿去吧。』護士在帷幕外對我比手勢說不能吃。『吃啊,』他說,『你喜歡吃橙子。』我拿起那顆橙子,他閉上眼——他們一直替他注射,讓他入睡。護士驚恐地看著我。我記得當時有人說:『你要知道,那不是你的丈夫了,不是你心愛的人了,而是有強烈輻射、嚴重輻射中毒的人。你如果沒有自殺傾向,就理智一點。』 我發狂似的說:『但是我愛他!我愛他!』他睡覺時,我輕聲說:『我愛你!』走在醫院中庭:『我愛你。』端著託盤:『我愛你。』」

——消防員瓦西裡遺孀口述

摘自獲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烏克蘭記者Svetlana Alexievitch的《車諾比的悲鳴》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成IMDb最高評分劇集,不會有第二季
    新京報訊(記者 張赫)6月6日,HBO高分劇集《車諾比》編劇兼製片克雷格·馬青(Craig Mazin)在推特上明確表示,該劇集將不會有第二季。《車諾比》已於本周收官,在IMDb已有15萬人給出評分,均分達到了9.7,超越《地球脈動》第二季,成為IMDb最高評分的劇集/電視節目。
  • HBO迷你劇《車諾比》:因為「真實」,所以恐懼
    「他需要喝牛奶,很多牛奶,」我的朋友說,「每個人至少要喝三升……」——摘自《車諾比的悲鳴》,(白俄)阿列克謝耶維奇《車諾比的悲鳴》簡體中文版書影車諾比核電站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1986年的那場事故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
  • 《車諾比》,是真相還是渲染?
    據美國《綜藝》雜誌報導,為最大限度還原時代感,製作團隊雖無法進入烏克蘭的無人區實拍,但仍在立陶宛找到一個與車諾比同時期建造的核電站取景拍攝,力求在細節上貼近當年的蘇聯社會。英國《每日星報》表示,「從第一集緊湊的救災和勘察,到第三集見證消防隊員因核輻射而出現的全身皮膚潰爛。這部劇集帶給觀眾的震撼讓剛劇終的《權遊》看起來更像一部喜劇片」。
  • 《車諾比》還原33年前「真相」:那天夜裡,核電站爆炸了
    這是HBO的新劇《車諾比》第一集的內容,截止到5月26日,這部劇已播出三集,在美國電影評分網站IMDB和中國同類網站豆瓣上都獲得了9.7分的罕見高分。   車諾比核電站爆炸是這個故事的開始。之後展開的許多情節也都取材於歷史事實,比如男主角、核物理學家瓦列裡 · 萊加索夫的自殺。但這不僅是一個關於英雄的故事,它想表達的主題更深遠,關於謊言,以及它的代價。
  • 《明日之後》新地圖遠星城爆料 車諾比實地取景拍攝
    其實他們除了在公司裡悶頭開發,為新地圖採風取景。 新地圖叫【遠星城】 開發組將它打造成一個廢土風的末日遊樂園 他們在車諾比拿著輻射探測儀邊走邊測 簡直是用... 說怎麼還不開測,開發組跑路了嗎?!
  • ...車諾比核電站|普裡皮亞季|鬼城|核電站|烏克蘭_旅遊|聖誕樹
    他們帶來了代表時間的時鐘和繪有輻射危害警示標誌的聖誕球,用來裝飾聖誕樹。他們說,這象徵著「時間的流逝」,也象徵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小鎮不會消亡,而是復甦」。最震撼人心的「禮物」則是許多攝於災難當天的照片,那是他們一生的夢魘。卡特琳娜·阿斯拉莫娃來自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旅遊公司。她說,「這座小鎮必須生存下去,我們必須拯救它。」
  • 車諾比核事故到底有多恐怖
    引言:2016年,距離當年舉世震驚的車諾比核事故已經有30年之遙了。30年之後,再次提到這個地名,已經有很多人並不清楚當年的這裡發生過多麼恐怖的事情。因此,至此車諾比核電站事故30周年之際,我們重新審視這片「廢土」,看一看30年前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有多麼恐怖。
  • 原型快堆核電站
    據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李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康日新16日在京正式宣布,我國將加快中國原型快堆工程項目實施步伐,力爭在2020年左右建成原型快堆核電站。  快堆是當前唯一能實現核燃料增值的先進堆型,可將天然鈾資源的利用率從壓水型反應堆的約1%提高到60%-70%。國內正在運行和建設的核電站大多是壓水堆或重水堆。
  • 走進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2)
    新華社照片,基輔,2019年11月13日(國際)(5)走進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這是11月12日在烏克蘭北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普裡皮亞季城拍攝的一所廢棄學校內的景象。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成為迄今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嚴重的事故。以4號機組反應堆為中心向外30公裡的範圍被定為隔離區。
  • 好好的核電站,怎麼就炸了?車諾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只需要回顧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洩漏事故,也就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我們自然就能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們來看一看,一座好好的核電站,怎麼就炸了。首先我們先要從核電的基本原理說起,核電實際上就是核裂變,而核裂變的本質則是一種鏈式反應。
  • 車諾比大火是否會燒化核電站「石棺」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世界三次嚴重核事故始末》參編人陳巧豔向《財經》介紹,「石棺」將整座發生爆炸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殘骸罩在其內,核電站其他的1號、2號和3號機組運行產生的核廢料也貯存於此處,對應一座地下掩體設施。
  •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發生的經過到底是怎樣的?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發生一切源於偶然,換個角度來說其實一切又是源於必然。這對於這個不可思議的災難,又是如何發生的呢?《車諾比》還有哪些需要我們知道的知識點呢?1.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 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附近平民生活艱難
    車諾比曾經被認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1986年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5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洩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汙染。
  • 《車諾比》完結,IMDb評分9.7一部像紀錄片一樣真實的美劇
    《車諾比(Chernobly)》是HBO推出,今年5月6日首播的核災難5集迷你劇,並已於昨日完結。《車諾比》是對發生在三十多年前這場核災難的真實回顧,借用西方影評人的評價:《車諾比》的畫面製作和細節設計是「非同尋常的」(Extraordinary)。
  • 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火災蔓延到附近城市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烏克蘭國家禁區管理局公共委員會成員埃梅利亞年科表示,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火災已蔓延至普裡皮亞季市4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禁區遭林火侵襲,過火面積20公頃。4月7日,火災面積增加到35公頃。埃梅利亞年科在臉書上寫道:「現在大火已蔓延到普裡皮亞季,距離存放整個車諾比地區放射性最高的廢棄物的倉庫以及車諾比核電站還有2公裡。」他還指出,由於風向原因,目前大火正在向車諾比核電站蔓延。
  • 無人機飛入廢棄的車諾比核電站進行核電站反應堆採集
    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說,「災難發生時,車諾比核電站的第五個反應堆正在建設中,接近完工。」但「考慮到人們急於撤離,沒有記錄表明五號反應堆的儲存池是否收到過貧鈾燃料棒。」 33年過去了,車諾比的退役小組需要知道反應堆裡是否還有核廢料。無人機接手了這個案子,就像會飛的福爾摩斯一樣。
  • 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曝光
    下面就為大家揭秘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事故,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地點在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被認為是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特大事故,離車諾比最近的城鎮是普裡皮亞特,普裡皮亞特將需要3,000年時間才能被認為是人類再次安全居住的地方,車諾比曾被評為cnn全球七大恐怖禁地之一,現在空無一人,最好不要私自前往。
  • 《車諾比日記》將映 核電站洩漏變鬼城
    《車諾比日記》將映 核電站洩漏變鬼城 2012-2-16 10:13:18 來源:搜狐娛樂 恐怖片《車諾比日記
  • 每經24點丨車諾比森林大火逼近輻射物儲存區:僅有2公裡;美國...
    每經編輯:王鑫1丨車諾比森林大火逼近輻射物儲存區:僅有2公裡據央視新聞,13日,烏克蘭緊急情況部門透露該國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森林大火仍在持續。火災4月3日從車諾比禁區的西部開始,並蔓延至附近森林。烏克蘭緊急情況部已向該地區派出數百名消防員,並出動直升機和滅火飛機參與滅火,但火勢依舊不減。由於失火地點位於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火災導致當地輻射量上升。烏克蘭環境監測機構數據顯示,火災中心的輻射量超標。
  • 車諾比核電站被山火包圍,核輻射危機恐再次爆發
    烏克蘭北部的山火,現在距離廢棄的車諾比核電站僅幾公裡之遙。當地警方稱:自4月4日開始,森林大火一直在燃燒。當天一名男子放火燒了禁區附近的乾草,這引發了更大面積的火災。隨著火勢蔓延,它更靠近核電站。目前,有300多名配備了數十種特殊裝備的消防員正在現場工作,六架直升機和小型飛機正試圖從上方撲滅大火。但目前火勢還未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