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術,是指建立在催眠師和被催眠者之間的彼此信任關係之上,兩者配合的輔助治療手段。如今,催眠師在中國是一門新生職業,主要利用催眠術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職業催眠師大都具有心理學和國際催眠協會認證,在廣州有的催眠師為客人催眠的費用高達6000元每小時。
職業催眠師成「搶手貨」
如今,曾是不為人知的「催眠師」一職成為了「搶手貨」,皆因現代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太大,或是心理遭受創傷需要治理,因此職業催眠師便應運而生。
在廣州,頂級的職業催眠師每小時收費高達6000元人民幣,而大多催眠師收費沒有統一標準,都是根據催眠師自己定價。職業催眠師雖然沒有統一行規,但是也有不少隱形的規則,比如不能打探客人的隱私,也不能向他人透露客人的隱私,重要的是,催眠師不提供刪除記憶的服務,因為這項催眠或者會導致被催眠者的記憶混亂,造成更大的傷害。
收費每小時300-6000元不等
關於催眠的收費,市面上催眠的收費在每小時300元到6000元不等,催眠師會根據客人的情況調整。即便如此,單靠做催眠個案仍是難以存活的。
實際上,在催眠過程中,催眠師需要無條件持續深度關注來訪者,而在準備催眠和結束催眠的時間裡,還需要寫個案記錄,分析並為下一次會面做好諮詢策略,同時準備好自己的心理能量。為了諮詢室內的一小時,催眠師需要完成三四個小時的連帶工作,所以一天內能接的個案最多不超過兩個。
國內仍無國際性職業認證標準
在世界範圍內,要成為催眠師需要有《GPST-IH國際催眠師證書》,這是從由聯合國訓練研究所GPST(Global Professional & SpecialistTest)全球專業人才認證中心頒發的認可證書。證書擁有者能夠在聯合國192個會員國予以認可,這是催眠師領域的黃金權威認證。
學員須修完面授課程,並參加由GPST全球專業人才認證中心組織的統一考全部合格後可獲得此證書。雖然如此,但是中國並沒有相關機構管理,而在國內成為職業「催眠師」的必備條件是考取國家職業資格鑑定的一二三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
可重要的是,心理諮詢師與職業催眠師仍有不少差別。心理諮詢師主要從事心理諮詢,為指來訪者(即要求進行心理諮詢的人)就提出的問題和要求進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討論,找出問題的所在,經過心理諮詢師的啟發和指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克服情緒障礙,恢復與社會環境的協調適應能力,維護身心健康。
催眠師主要是借用催眠這一手段對來訪客人進行治療。而今催眠的新興方向是解決普通人的問題,比如解決人的記憶問題,白領亞健康等較為實用的方面。
著名催眠師 艾瑞·克森現代醫療催眠之父,在發展新的催眠誘導方式與應用上有非凡的創見。他發表了超過一百三十篇的專業文獻,其中大部份是關於催眠治療。他是美國臨床催眠學會(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Hypnosis)的創辦人兼第一任主席,同時創辦了學會的官方刊物《美國臨床催眠期刊》,並擔任編輯長達十年。他經常遊歷各處為專業人士講學催眠,特別是在美國境內,他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催眠先生」。艾瑞克森為催眠取得了合法地位,讓催眠不再是「嚴肅學術殿堂中的跳梁小丑」。
催眠,是由各種不同技術引發的一種意識的替代狀態。此時的人對他人的暗示具有極高的反應性。是一種高度受暗示性的狀態。並在知覺、記憶和控制中做出相應的反應。
史蒂芬·吉利根師承艾瑞·克森,他所傳授的治療方式,是一種道的藝術。道的方式不是侵略性的,不會勉強病患要變得健康,只是溫柔的歸勸並引導病人的潛意識恢復健康,但治療師必須安處在自己內在的中心裡,安穩的、流動的,他的存在,他的愛會幫助提升病人的能量,幫助病人開始接觸到自己的內在,它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只是病人失去與內在的連結罷了。
史蒂芬·吉利根博士最著名的自我關係身心治療法,讓身心再次整合,鼓勵與支持內在的根本改變,更深刻的治療及自我改變的方法,其獨特的導引方式,使得全世界各地許多的團體與個人,都受到很大的幫助與啟發。
還記得萊奧納多在《盜夢空間》裡飾演竊取夢境,植入意念的「盜賊」嗎?那你有記得劇中玄幻而神秘的三重夢境嗎?電影結尾,男主角萊奧納多拿出能夠讓自己分辨現實與夢境的陀螺,說明他分不清自己是在何處,而旋轉的陀螺開始出現搖動說明他已經處於現實世界中。
你也許會問為何劇中高明的催眠師(男主角)最終需要靠旋轉的陀螺確認自己在夢中還是現實,那是因為催眠者高度的信任,這是這份高度的信任讓他自己成功被催眠。
只要催眠師和被催眠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才能使得過程順利,幫助被催眠者穿過理性記憶層面,達到潛意識層。而且即使被催眠者處於催眠狀態,他仍然保持意識能力,不會盲目做出催眠者的要求。
催眠不止是「催眠」催眠在當今並不是單純的催眠術,它能通過暗示治療來挖掘病人症狀背後的真實原因,從而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就職於長春市心理醫院的催眠師尹洪影認為,一名合格的催眠師不僅要精於心理暗示,還應當具備精神科臨床經驗,且對哲學、文學、宗教等知識有廣泛涉獵,並且用科學的信息引導病人,這樣才能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
生活中很多人將催眠師神化,尹洪影對此表示,其實催眠師就是一門職業。與影視作品中的催眠大師不同,現實中的職業催眠師沒有懷表。有廣州的職業催眠師表示,懷表這類物品只是在催眠過程中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並不是非用不可。
催眠並不是「萬應仙丹」
「失眠可致命,催眠救人命」,不少很多人認為催眠很魔幻、不靠譜,而最常見的誤解是催眠就是治療失眠的,實際上導致失眠的因素繁多,催眠有助於放鬆和入睡,也有助於去尋找失眠在潛意識層面的原因,但催眠不是失眠的特效藥,催眠涉及的領域也很廣,比如廣告心理學、自我認識、創傷處理、親密關係等。
還有的人為了忘記痛苦的記憶而要求催眠師把自己的記憶刪掉,這是絕對不可行的,因為催眠是將人的潛意識釋放出來,而不是將理性意識壓入到潛意識層以下,這樣導致的後果是出現認知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