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11時19分,太原發射中心一聲巨響,大火箭直衝雲霄,發射圓滿成功!此次發射一箭十三星!
據央視新聞11月6日報導,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NewSat9-18衛星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製的10顆遙感小衛星,10顆衛星技術狀態一致,均搭載多光譜載荷、高光譜載荷,單星重約41千克,設計壽命3年,發射入軌後與其他7顆在軌的NewSat衛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由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科技大學與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主要用於對地遙感觀測,可為智慧城市建設、農林業災情監測等行業提供服務。同時,在該衛星平臺上將開展太赫茲通信載荷的相關試驗。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是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12U科學實驗衛星,也是我國空事衛星系統的首顆關鍵載荷技術驗證衛星,主要在軌開展航空機載ADS-B信號接收轉發、雷射通訊星地數傳技術探索等實驗。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長徵六號運載火箭首次承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也是新一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首次完成國際商業衛星訂單履約。長徵六號運載火箭自2015年完成首飛,至今共執行了4次發射任務,明年長徵六號按計劃將執行4次發射任務。
本發任務最大特點是十三顆衛星的星箭分離。為此,型號組織精兵強將,從衛星布局、分離方案、彈道設計等各個方面優化設計,確保多星分離安全,滿足衛星分離姿態要求。針對多星分離,八院運載領域還組織了各型號老總參與的獨立評估,進行把關和再確認,確保不帶風險上天。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的低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多種類型、不同軌道要求衛星的能力,可實施一箭單星或多星發射,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0噸(軌道高度7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