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感受下!勇敢科學家讓5千隻蚊子叮自己:叮咬後還不能抓撓

2020-10-06 資訊商刊

普通人被一兩隻蚊子咬,已經難以忍受。如果把自己餵給5000隻蚊子,這是怎樣一種勇氣?

據英媒近日報導,專門研究蚊蟲與傳染病學的墨爾本大學科學家羅斯(Perran Scott-Ross)講述了他如何讓成千上萬的蚊子叮咬他的手臂,這是一種致命傳染病研究的一部分。

羅斯博士餵養的昆蟲感染了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一種已知能阻止登革熱傳播的細菌。這位傳染病專家稱自己必須忍住被叮咬後不去抓撓。

據報導,沃爾巴克氏菌已經是一種分布廣泛的傳染性細菌,它正在幫助科學家對抗登革熱。

羅斯每天與這些蚊子一起工作,監測沃爾巴氏菌在澳大利亞蚊子中的長期影響和穩定性。其工作的一部分是餵養數千個飢餓的嘴巴而羅斯本人就是誘餌。

據悉,羅斯在一天之內餵飽了5000隻蚊子,並損失了16ml血液。上面是他的手臂被叮咬後的照片。

羅斯說:「有時候可能會有點刺痛,但主要是輕微的刺激,以後絕對會發癢。一旦我伸出手臂,我就必須抵制抓撓的衝動。」

儘管面臨挑戰,羅斯仍對沃爾巴克氏菌在遏制全球登革熱中的作用持樂觀態度 。

羅斯解釋說:「這成本很高,並且需要大量的社區參與和計劃。」「但是我認為有可能。」

相關焦點

  • 勇敢科學家讓5千隻蚊子叮自己:叮咬後還不能抓撓
    普通人被一兩隻蚊子咬,已經難以忍受。如果把自己餵給5000隻蚊子,這是怎樣一種勇氣?這位傳染病專家稱自己必須忍住被叮咬後不去抓撓。據報導,沃爾巴克氏菌已經是一種分布廣泛的傳染性細菌,它正在幫助科學家對抗登革熱。
  • 勇敢科學家讓5千隻蚊子叮自己:為了研究致命傳染病
    普通人被一兩隻蚊子咬,已經難以忍受。如果把自己餵給5000隻蚊子,這是怎樣一種勇氣?據英媒近日報導,專門研究蚊蟲與傳染病學的墨爾本大學科學家羅斯(Perran Scott-Ross)講述了他如何讓成千上萬的蚊子叮咬他的手臂,這是一種致命傳染病研究的一部分。
  • 畫面感受下!科學家餵飽5千隻蚊子:研究致命傳染病
    英媒報導,專門研究蚊蟲與傳染病學的墨爾本大學科學家羅斯(PerranScott-Ross)講述了他如何讓成千上萬的蚊子叮咬他的手臂,這是一種致命傳染病研究的一部分。普通人被蚊子咬,已經難以忍受。而餵給5000隻蚊子,是怎樣的一種勇氣?
  • 畫面感受下!科學家餵飽5千隻蚊子:研究致命傳染病!
    英媒報導,專門研究蚊蟲與傳染病學的墨爾本大學科學家羅斯(PerranScott-Ross)講述了他如何讓成千上萬的蚊子叮咬他的手臂,這是一種致命傳染病研究的一部分。普通人被蚊子咬,已經難以忍受。而餵給5000隻蚊子,是怎樣的一種勇氣?
  • 為培養能對抗登革熱的蚊子,澳洲科學家每天讓成千上萬隻蚊子叮自己
    你可能認為你的工作很糟糕,但與下面的這位科學家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叮滿蚊子的科學家的手臂一位勇敢的澳大利亞科學家講述了他任何讓成千上萬的蚊子叮咬自己的手臂,作為一種致命傳染病研究的一部分。在接受雜誌採訪時,這位傳染病專家承認,每天多達5000的叮咬偶爾會讓人感到刺痛。羅斯博士稱:「大部分只是輕微的刺激,但是叮咬之後真的癢,每次我把胳膊拿出來,就得忍住去抓撓的衝動。」羅斯博士多年來一直與蚊子打交道,並定期將研究的照片和視頻發在網上。今年5月他曾經表示,在一天被蚊子叮咬之後,他一共失血16毫升。
  • 蚊子總是喜歡叮你,與哪些因素有關?早點了解或能免受蚊子青睞
    蚊子叮咬會造成皮膚瘙癢,會影響夜間的睡眠,嚴重時還會傳播疾病。在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有些人特別受蚊子的青睞,這其中多半是有一定原因的。那蚊子總是喜歡叮你,與哪些因素有關?早點了解或能免受蚊子青睞。蚊子總是喜歡叮你,與哪些因素有關?
  • 別大意:小蚊子也能叮出大毛病
    5歲的京京幾天前左耳被蚊子叮了個包,這個包迅速變大,大得出奇,而且幾近透明,兩耳的大小差了至少三倍,像「小飛象」的耳朵一樣。與此同時,孩子發起了高燒。醫生稱,京京的發熱是由蚊子叮後抓撓導致皮膚破損化膿感染引起的,可造成全身過敏,情況危急,必須馬上入院治療。
  • 南京| 叮一口癢三天 探秘為什麼今年的蚊子特別毒
    市民:在家被叮,3天了還沒好昨天,南京市民徐小姐致電現代快報,詢問有什麼好辦法止癢,蚊子在腿上留下兩三個「吻痕」,已經讓她心煩3天了。徐小姐說,自己也沒有去野外,就是在家被蚊子叮的,腿上最大的那個包,奇癢難忍。「藥房、商場裡能買到的止癢藥,都用過了,沒有用。」
  • 澳洲小哥每天讓5千隻蚊子咬自己!為了讓全球蚊子感染一場大流行病!
    很明顯,任何一個正常人絕對不可能任由蚊子這樣叮咬自己!這個人到底是幹嘛的?這樣很爽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位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小哥在實驗室中養了5千隻母蚊子。首先,這個實驗精挑細選出5千隻繁育能力極佳的精壯母蚊子。然後就要一隻一隻地把細菌注射進它們體內。
  • 為什麼被蚊子叮的總是你?三招讓你遠離大「紅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戰鬥力很強的花蚊子,也就是登革熱的主要傳播媒介白紋伊蚊,其在蚊種構成比例中也逐年上升(最高時達到14.02%)。7月上旬北京市白紋伊蚊密度為0.08隻/燈·小時,與去年同期(0.06隻/燈·小時)略有上升。  蚊蟲不但騷擾生活,還傳播登革熱、乙腦等多種傳染病。
  • 被千奇百毒的蚊子咬了後怎麼辦
    最兇猛的蚊子--伊蚊        身體呈黑白花紋,飛行速度極快,叮人非常兇猛,有「亞洲虎蚊」之稱,也是我們常稱的「花蚊子」。被叮咬一口,瞬間就會起一個包。最漂亮的蚊子--煞蚊        主要生活在熱帶的拉丁美洲。顏值滿分。但吸血能力非常強悍,不亞於伊蚊。
  • 蚊子家族」調查報告出爐:蚊子愛叮哪5類人?
    關於蚊子的一切,你知道多少?  別急,一份關於「蚊子家族」的報告,寫著你想要的答案。  昨天,漳州市疾控中心稱,2013年漳州市區蚊類種群調查報告出爐了,5月是蚊子的活動高峰期,襲擾叮咬市民的,八成是庫蚊。而較2012年的情況,市區蚊蟲密度略有升高。
  • 寶寶被蚊子叮了大包,如果出現這5種表現,趕快送醫院!
    由於年齡(越小越容易被咬)和地域不同,不同蚊蟲,個體叮咬後反應的程度不一:大部分輕微——局部紅腫,20-30分鐘消失;少數人群反應劇烈——短時間的紅腫後,局部出現硬結(丘疹),2-3天內皮疹範圍越來越大,中間還出現水皰;抓破後局部可能感染;極少數人群,甚至局部的水皰有
  • 蚊子為啥只叮你?八成是你做了這些!
    夏季最令人頭疼的不是天兒真熱,而是蚊子真多,小黑晚上經常因為耳邊嗡嗡嗡的聲音而難以入睡,而且平時和小夥伴呆在一起的時候,小黑時常想問:大家都是人,為什麼蚊子只叮我?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說:「我們O型血最招蚊子了!」「每次出去蚊子只叮我,A型血真不好!」而事實上蚊子「找人」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熱量以及汗液味道等因素,而非血型。在一個群體中,肺活量大的人、體型偏胖的人以及呼吸沉重的人,相對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小朋友和孕婦因新陳代謝活躍,呼出的二氧化碳也較高,也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叮咬。
  • 蚊子喜歡叮咬什麼人?如何才能有效驅蚊?
    蚊子在叮咬人類時,喜歡膽固醇或者維生素B較為豐富的人。這是因為只有雌蚊子在懷孕時才會叮人,它們叮人除了要獲取蛋白質之外,還要獲取適當的膽固醇以及維生素B,所以它們的化學感受器對這兩個物體比較敏感。其中,膽固醇較多的人一般都比較肥胖,所以蚊子會比較喜歡叮咬肥胖的人。再者,蚊子對身體散發體味明顯的人更感興趣,比如:喝酒的人。
  • 叮過愛滋病人的蚊子再去叮人會傳染愛滋病嗎
    飯後陳行甲還與兩名和自己同歲的愛滋病患者坐在一起合影。這些領導幹部的行為就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所謂愛滋病毒接觸傳播的不實謠言。事實上國家相關的醫療主管部門多年來一直在強調愛滋病毒只有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傳播三種途徑,然而始終有一部分人就認定與愛滋病人接觸會導致傳播。這些人不願相信科學調查的結論,他們只相信他們先入為主願意相信的東西。
  •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
    而令人憂愁的就是這個蚊子的存在了,換上了自己的短袖和裙子固然是涼快輕便了,但同時也意味著自己的四肢將會暴露在外面就成了眾多蚊子的美味了,尤其是在傍晚的時候開始一個接著一個蚊子的出現,咬的我們身上一個又一個包,非常的痒痒和難受。這也成了眾多人討厭夏天的一個原因。
  • 母蚊子最後一搏吸血產卵 小「蠓」也會叮人
    最近,不少網友和讀者向錢江晚報官方微信以及錢江晚報熱線96068吐槽,說是最近一段時間,蚊子好像特別多,而且還特別毒。為什麼會這樣?錢報記者了解到,產生這種感受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秋季很多母蚊子要吸血產卵了;二是長時間防蚊,很多人習慣性地放鬆了對蚊子的警惕。
  • 蚊子如何選擇自己的叮咬對象,為什麼DEET對其如此有效?
    蚊子這種令人討厭的害蟲,有時還是疾病的危險載體,叮咬後小則會在一段時間內被瘙癢困擾,大則還會傳播瘧疾和寨卡等病毒。對有些人而言,即使將自己的皮膚暴露在戶外,也不會受到蚊子的叮咬,但有的人即使在室內,也依然無法和蚊子絕緣,其實,當蚊子在選擇叮咬對象時,也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 蚊子叮咬不會傳染愛滋病
    蚊子會傳播很多傳染病,如登革熱、瘧疾等,但蚊子叮咬不會傳染愛滋病。   據市科協科普專家介紹,實驗科學研究結果從幾個方面否定了蚊蟲叮咬會傳播愛滋病的可能性。後面這幾種疾病的病原體在蚊蟲體內能存活並增加數量,然後到達蚊蟲的唾液腺,蚊蟲叮咬人時,將含有病原體的唾液注入到人體內使人感染。但愛滋病病毒在蚊蟲體內不能存活。   二是,叮咬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蚊蟲口器上的愛滋病病毒數量遠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個人;當蚊蟲在叮咬人時被打死,從被叮咬的皮膚創口進入人體內的愛滋病病毒數量遠不足以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