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量的概念
(1)定義: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p=mv
(2)動量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一個狀態量,它與時刻相對應。
(3)動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4)動量的相對性:由於物體的速度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所以物體的動量也與參考系選取有關,因而動量具有相對性。題中沒有特別說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
(5)動量的變化:.由於動量為矢量,則求解動量的變化時,其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A. 若初末動量在同一直線上,則在選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運算為代數運算。
B. 若初末動量不在同一直線上,則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6)動量與動能的關係:,注意動量是矢量,動能是標量,動量改變,動能不一定改變,但動能改變動量是一定要變的。
2、衝量的概念
(1)定義: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衝量:I=Ft
(2)衝量是描述力的時間積累效應的物理量,是過程量,它與時間相對應。
(3)衝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決定(不能說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時間內保持不變,那麼衝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斷變化,如繩子拉物體做圓周運動,則繩的拉力在時間t內的衝量,就不能說是力的方向就是衝量的方向。對於方向不斷變化的力的衝量,其方向可以通過動量變化的方向間接得出。
(4)高中階段只要求會用I=Ft計算恆力的衝量。對於變力的衝量,高中階段只能利用動量定理通過物體的動量變化來求。
(5)要注意的是:衝量和功不同。恆力在一段時間內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衝量。特別是力作用在靜止的物體上也有衝量。
3、動量定理
(1)動量定理:物體所受合外力的衝量等於物體的動量變化。即I=Δp
(2)動量定理表明衝量是使物體動量發生變化的原因,衝量是物體動量變化的量度。這裡所說的衝量必須是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的衝量(或者說是物體所受各外力衝量的矢量和)。
(3)動量定理給出了衝量(過程量)和動量變化(狀態量)間的互求關係。
(4)現代物理學把力定義為物體動量的變化率:(牛頓第二定律的動量形式)。
(5)動量定理的表達式是矢量式。在一維的情況下,各個矢量必須以同一個規定的方向為正。
4、動量守恆定律
(1)動量守恆定律: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之和為零,這個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即:
(2)動量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
① 系統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為零;
② 系統受外力,但外力遠小於內力,可以忽略不計;
③ 系統在某一個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則該方向上動量守恆。
④ 全過程的某一階段系統受的合外力為零,則該階段系統動量守恆。
(3)動量守恆定律的表達形式:除了,即p1+p2=外,還有:Δp1+Δp2=0,Δp1= -Δp2 和
熱門話題:
炒菜什麼時候放鹽?
小明滾出去
十二星座女喜歡你的暗號
2017第五屆新少年作文大賽一等獎作文:《當母親喝了孟婆湯》
常用英語口語縮略詞
2017年高考英語作文範文
高中生物怎麼學?這些方法要記住!
人工智慧5件大事:能給工業4.0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