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這次沒說謊!形成於唐朝的沙漠, 如今樹木可繞赤道54圈

2020-08-28 走遍中國56民族

美國宇航局 ( NASA ) 環境監測衛星拍攝的照片顯示:過去 20 年間,地球正在變綠。其中,僅中國一個國家的植被增加量,便佔到全球植被總增加量的至少 25%。這一次,美國人沒有說謊!60多年來,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80%的區域得到有效治理。僅陝西省榆林市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就可繞地球赤道54圈。樹林多了,水土也不再流失,黃河的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4億噸。這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地圖上「消失」!

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裡,沙漠面積71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青海省面積的大小。毛烏素沙漠亦稱鄂爾多斯沙地,位於陝西省榆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之間,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被稱為「人造沙漠」。毛烏素,蒙古語意為「壞水」,地名起源于靖邊縣海則灘鄉毛烏素村。自定邊孟家沙窩至靖邊高家溝鄉的連續沙帶稱小毛烏素沙帶,是最初理解的毛烏素範圍。由於陝北長城沿線的風沙帶與內蒙古鄂爾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連續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將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和陝北長城沿線的沙地統稱為「毛烏素沙地」。

早在7萬年前,河套人就生活在這片牛肥馬壯的土地上。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還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居住著遊牧的匈奴民族。五代十國時,一代梟雄赫連勃勃在這裡建立了匈奴大夏國。由於不加節制的開墾、氣候變遷和戰亂的衝擊,唐朝時期,毛烏素變成了一塊小沙地。唐朝詩人許棠曾在此留下「茫茫沙漠廣,漸遠赫連城」的名句。直至700多年前,毛烏素雖有沙漠,但其美麗仍吸引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目光,吟詠感嘆中,他竟將手中伴隨徵戰幾十年的馬鞭失落,並決定自己身後就葬在馬鞭失落的地方——毛烏素沙漠中的甘德爾山。

在整個毛烏素沙漠形成過程中,神木—榆林—烏審旗之間的幾千平方公裡沙地應該是「玄孫」級。事實上直到清代初期,這裡都是森林草原;到當代,府谷縣西北部和準格爾旗羊市塔鄉,還存有天然的杜松林和樹齡千年的油松——它們是陝西和內蒙古交界的東段地區繁茂森林消失的見證者,也是沙漠南侵最後的堅守者。這也正應了西方哲人說過的一句話:人類大踏步地走過,身後留下了無盡的荒漠。名城古鎮榆林,曾被毛烏素沙漠逼得三次集體搬遷。

面對沙漠的肆虐,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新生的人民共和國開始了徵服沙漠的創舉!1959年以來,人們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毛烏素沙漠是人造沙漠,它是人類貪慾的兒子,成形不過上千年的歷史。但在這片人造沙漠中,誕生了無數的植樹英雄比如殷玉珍、石光銀、王果香、盛萬忠、烏雲斯慶、邊兆芳等等。

2020年4月26日,年近古稀的金國治沙英雄石光銀一如既往地在定邊縣狼窩沙忙活著,他見證並參與了陝北「綠進沙退」的歷史進程。石光銀唯一的兒子在拉樹苗途中車禍遇難。「兒子沒有了,我還有孫子。一代接一代,治沙事業永遠不會斷。」石光銀用毛烏素沙漠南緣一條百餘公裡的綠色屏障,兌現了自己的誓言。而另一位金國治沙英雄,年過七旬的牛玉琴同樣這個4月也奮戰在植樹現場。「只要活著,就要種樹。」她說。治沙造林是牛玉琴和丈夫共同的夢想。1988年,丈夫張家旺倒在造林工地上,她從痛苦中站起來,在沙海邊緣植樹800多萬棵、11萬畝,將丈夫生前畫下的造林版圖擴大了近7倍。

今天,榆林市植被覆蓋率從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9年的47%,陝西省的綠色版圖因此向北延伸了400多公裡,成為全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動沙地的省份。現在的毛烏素沙漠,有了科學配比的沙土農田,有了成群結隊的牛羊,甚至有了高速公路。這水光山色,哪裡像沙漠,反倒像世外桃源、塞上江南。勤勞的中華民族鼓舞了世界。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總幹事這樣評價: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毛烏素沙漠將從陝西「消失」:栽種樹木可繞地球赤道54圈
    毛烏素沙漠近日刷屏了!這個作為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荒茫之地,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根據陝西省林業局的數據,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其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裡。如果將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
  • 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 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
    如今,他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同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中國的防沙治沙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經驗,正在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這樣評價。「歷史經過1000多年,讓綠洲變成了沙漠;共產黨領導群眾70年,把沙漠變回了綠洲。」
  • 中國竟幹掉史上最「慘」沙漠,種出8個韓國,可繞地球赤道54圈
    經過幾十年的時間,一片沙漠變成了一片綠洲,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沙漠即將被消滅。這個沙漠就是毛烏素沙漠,該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跟丹麥這個國家這麼大,位於陝西和內蒙古兩省的交界,如今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高達93.24%,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按1米株距栽種樹木,可繞地球赤道54圈。
  • 中國「最大」人工森林公園,55年造林112萬畝,樹木可繞赤道12圈
    塞罕壩森林農場位於河北省承德境內,追溯塞罕壩森林農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遼金時代,遼金時代這裡是廣闊的原始森林,被稱為「千裡松林」,清朝皇帝都會組織八旗子弟到這裡打獵,這項活動從康熙時代持續到嘉慶年,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為了彌補國庫赤字,在三次大砍伐和抗日戰爭時期,經過日本侵略者的掠奪,建國初期,這裡已經失去了古老森林繁茂、水草肥美的景象,變成了沙漠。
  • 中國首個將消失的沙漠:面積比舟山群島還大,如今80%沙漠成綠洲
    ,決定將這片大過舟山群島的沙漠變成綠洲,經過無數人60多年的努力,這片曾經的「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發生在這裡的傳奇故事。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把這裡惡劣的生態環境訴說得淋漓盡致,綠色,是榆林百姓千百年來的夢想。 根據資料顯示,解放初期,榆林市僅殘存60萬畝天然林,林木覆蓋率只有0.9%,牧場沙化、鹽漬化等各種問題此起彼伏,這裡每年因為水土流失輸入黃河泥沙高達5.3億噸,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荒漠化、沙土化最嚴重的地區,便是毛烏素沙漠。
  • 中國最大人工森林公園,55年造林112萬畝,樹木可繞赤道12圈!
    於是,塞罕壩人經過55年的努力,克服了高寒地區種植林木的種種困難,經受了凍雨、蟲害、乾旱的重重考驗,終於完成了人工造林112萬畝的人間奇蹟。經過三代塞罕壩人的努力,如今,這裡栽種的樹木,如果按一米一棵進行排列,可以繞地球赤道12圈,成為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同時,這片林海每年為欒河和遼河涵養的水源,相當於10個西湖的蓄水量。
  • 世紀開元:每年衝印的照片可繞地球赤道兩圈
    世紀開元瞄準商機,大力發展印刷產業,每年衝印的照片5億餘張,長度可以繞地球赤道兩圈,可誰想的到這家準獨角獸的企業曾面臨關店的危機?現如今,世紀開元不斷創新,一次次打破天花板,轉型升級為「線上+線下」的形式,每年超過1億訪客,每天5萬單,營業額10年增長5000多倍。數碼時代?
  • 直擊:全球「最長」的公路,長度可繞地球赤道一圈,你去過嗎?
    泛美公路是條從美國的邊緣延伸,穿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的公路,全長47515千米能繞地球赤道一圈。這條公路從17個國家經過,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秘魯、阿根廷和薩爾瓦多等。修建泛美公路的想法於1923年在第五次美洲國家國際會議上被提出。
  • 美國NASA被震撼,中國面積4.2萬平方公裡,100多年的沙漠即將消失
    2019年美國航天航空局公布了一張全球變綠衛星圖,過去20年來,地球表面總共新增超過300萬平方公裡的植被面積,相當於多出一塊亞馬孫雨林,而這個讓NASA為之點讚的奇蹟,中印兩國功勞最大,其中有25%來自中國,這樣的成果背後是中國橫跨70年與沙漠抗爭的歷史,毛烏素沙漠的治沙行動從1959年開始,已經持續了60年,目前已有八成沙地被植被覆蓋
  • 中國用40年幹掉一片千年沙漠,驚動聯合國,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圖源:東方 IC9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圖源:央視公益廣告《時代楷模》沙漠離家遠,為了節約時間,他們吃住都在八步沙,吃幹饃饃,住毛草屋。到了植樹季,沒人願意幹這苦差事,那就6個家庭40多口人齊上陣。
  • 美國NASA被震撼,中國耗時70年,將4.2萬平方公裡的沙漠變成森林
    2019年美國航天航空局公布了一張全球變綠衛星圖這是毛烏素沙漠居民從小念到大的一句順口溜,毛烏素沙漠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這裡也是少數降雨量較多的沙漠地帶,有利於植物生長。2004年以來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已實現由「沙進人退
  • 世界最長公路系統:連接兩大洲17個國家,長度可繞地球赤道一圈
    赤道周長是40075.02公裡,而泛美公路比赤道周長還要長出8000公裡,這個長度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圈了。泛美公路的建設規劃始於19世紀,當時人們僅是提出了建設連接美洲各國的公路,但並沒有實行。直到1923年,該規劃才被提上日程,並啟動組織修建工作。1936年,美國與拉丁美洲各國籤訂了泛美公路協議,達成共同修建的決議,在拉美各國中,墨西哥率先完成了其境內路段的修建。
  • 世界首富身家突破2千億美元,換成1百人民幣,可繞地球赤道53圈
    有人可能會好奇一個問題,貝佐斯擁有2千億美元的財富,如果他把自己的財富都換成現金,可以繞地球赤道多少圈呢?貝佐斯2千億美元等於1.38萬人民幣。我們知道赤道的總長是40066公裡,也就是40066449000毫米,每一張100元的人民幣長度是155毫米,也就是說如果要用100元來圍繞赤道一圈,總計需要258億人民幣現金。貝佐斯的身家是1.38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他的財富換成100元人民幣,足足可以繞赤道53圈。貝佐斯的人生也絕對足夠傳奇。
  • 南極行|雪龍號裡程:相當於繞赤道33圈
    南極行|雪龍號裡程:相當於繞赤道33圈 雪龍號船長朱兵是位遠洋航海老法師,1998年他第一次登上雪龍號赴南極考察,此後多次參加南、北極考察。
  • 這把尺子,長到可以圍著赤道繞一圈...
    但世界哪有那麼好改變,別說整個世界上的人了,就是坐著時速 1224km/h 的超音速飛機繞赤道一圈,都得花上 30 多個小時。 我們都知道赤道周長 40076km。光看數字可能沒什麼概念,曾有大神算過,如果我們每天平均可以走 2000 米,按照這個標準,走完赤道一圈是 55 年。 可能有些人還沒走完就已經領盒飯了。。。
  • 中國最成功人工森林公園,樹木可繞地球12圈,作為屏障保護北京
    清朝王室的專用獵場就是木蘭圍場,原來有大片森林和牧場重疊,裡面有很多野生動物,由於清朝過度砍伐牧場內的樹木,後來外國侵略者重新開採這片綠地,木蘭圍場變成了荒地,此後,國家提高了對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認識,將人力投入到這片荒地上人工造林。
  • 讓人膽戰心驚的飛機,能繞赤道飛行一圈,一旦墜毀波及數萬人生命
    美蘇爭霸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也誕生了不少如今看來非常駭人聽聞的超級武器,除了各類核武器外,美蘇還破天荒研製了各類體型巨大的超級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大都擁有超過兩百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和接近一萬公裡的航程,同時能夠裝載大量武器攻擊敵人重點目標,只要轟炸機一靠近,就能讓對方膽戰心驚。
  • 一輩子要走多遠的路,不知不覺你就繞赤道走了一圈
    赤道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將地球平均分為兩個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 。赤道周長: 40076千米。如果你平均每天走2000米(這個很正常就能達到),一個人需要20038天就可以繞赤道一圈。終上所述,繞赤道一圈也不是什麼大事嘛!所以,這一生怎麼走完自己的人生?是原地踏步,還是去領略不同的風景,觀看不同的世界繁華?世界那麼大,我要去走走。
  • NASA:衛星圖顯示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
    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仍是榆林地區惡劣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綠色,是榆林人千年的夢想。播種綠色,是陝西人70年的堅守。隨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工程相繼啟動,越來越多人將目光和腳步「定格」在這裡。
  • 蘇寧零售雲「猛將」:上鎮下鄉是常態,一不小心 「繞了赤道一圈」
    蘇寧零售雲「猛將」:上鎮下鄉是常態,一不小心 「繞了赤道一圈」 2019-09-24 09:01:44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2006年,陳振江加入蘇寧,而如今時間一晃就是13年,他也從當年機靈聰明的「新兵」成了現在名副其實的「猛將」,做過店長、管過採購、當過分公司總經理,而2018年他又開始負責「零售雲」,憑藉積累多年的豐富經驗很快就將業務做得「風生水起」。  「猛將」稱號不是隨便「自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