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將嚴懲一批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大要案

2021-01-09 天眼新聞

將嚴懲一批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大要案

今年將對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開展為期5個月的專項打擊行動。專項行動將深挖、嚴懲一批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大案要案,剷除非法收集、利用、傾倒、處置危險廢物鏈條,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眼下,由生態環境部、公安部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三部門)共同開展的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動正在進行中。《法治日報》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三部門之所以對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亮劍,根本原因在於,近一段時間以來這類違法問題頻發,有些案件性質惡劣。

《法治日報》記者梳理了今年疫情以來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的兩批案件,其中,至少有6起案件涉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

按照三部門的部署,今年將對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開展為期5個月的專項打擊行動。三部門指出,專項行動將深挖、嚴懲一批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大案要案,剷除非法收集、利用、傾倒、處置危險廢物鏈條,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查處多起違法案件

5月29日,有群眾舉報稱天津濱海新區鑫連鋅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利用滲坑非法排放有毒物質。接到舉報後,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聯合天津市公安局環食藥保衛總隊,會同濱海新區生態環境局及區公安局對位於濱海新區大港太平鎮的天津市鑫連鋅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進行聯合執法檢查。

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在這家單位院內東南角有一處單獨廠院,院內車間已停產。儘管車間東側小門已被焊死,執法人員仍發現,院門外有兩個佔地各為30平方米的無任何防滲防漏措施的滲坑,坑內有大量酸性汙水。經這家企業工作人員現場指認,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酸洗廢水經軟管排入兩個滲坑,每次排放含酸廢水後都會傾倒石灰粉中和。

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取樣監測後顯示,兩個滲坑內的汙水中鋅含量分別為2200mg/L、2600mg/L,分別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規定的限值1100和1300倍。

這家企業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犯罪。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公安機關已經介入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刑事拘留。

今年3月,在浙江省溫州市發生了同樣的案件。3月24日,根據群眾信訪舉報線索,浙江省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餘姚分局的執法人員趕赴中意寧波生態園,對群眾反映的非法退鍍加工情況進行排查。排查中發現,在一偏僻的臨時搭建棚戶房內有多個生產用的塑料桶隨意棄置,現場存在明顯的退鍍生產痕跡。執法人員立即對現場情況進行拍照、攝影取證,並對案發現場進行證據保全和場地封堵。

次日,餘姚分局聯合工業園管委會、當地公安機關再次到實地進行勘查、取證,發現棚戶南側、佔地約30多平方米的廢水收集池內黑色廢水積存,散發著刺鼻性酸味,廢水呈黑褐色,沿一條泥溝流淌,最終匯入河道。執法人員現場對收集池和入河口廢水採樣送檢。監測結果顯示,收集池內的廢水總銅、總鎳、總鋅、總鉻均嚴重超標;入河口正在排放的廢水總銅濃度14毫克/升、總鎳濃度29.2毫克/升,均超過《電鍍汙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2008)(表2排放標準)規定的排放標準10倍以上,已涉嫌嚴重汙染環境。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這個非法退鍍加工點相關業主已涉嫌構成汙染環境犯罪,餘姚分局第一時間將案件移送餘姚市公安局。

除了這兩起案件外,生態環境部通報的兩批案件涉及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的案件還有福建寧德沙江鎮圍江村廢舊鉛酸蓄電池加工廠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江蘇宿遷章某某、王某某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重慶長壽丁某某等人跨區域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浙江溫州羅某等人通過滲坑方式傾倒危險廢物涉嫌犯罪案件等。

掛牌督辦邢臺案件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經濟開發區的潤敏生物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敏生物科技公司)非法生產農藥,在一年多時間裡將3414.5噸強酸廢液傾倒於當地7個縣(區)13處地點。儘管是在疫情期間,但是如此令人髮指的違法行為仍然難逃群眾的眼睛。

據媒體報導,今年3月下旬,河北省邢臺縣警方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當地村莊周邊傾倒不明液體。經過深入調查,專案組查實,位於邢臺市威縣經濟開發區的潤敏生物科技公司有重大作案嫌疑。

當地公安部門介入調查後發現,自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30日,潤敏生物科技公司在未取得農藥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生產經營溴蟲腈,並將由此產生的廢液非法傾倒。一年多時間內,潤敏生物科技公司非法生產銷售溴蟲腈400多噸,每噸25萬元,銷售金額近1億元,純利潤近2000萬元。

公安部門還發現,企業實際控制人李某指使總經理劉某,將廢液以每噸230元的價格交由呂某處理。自2019年3月29日至案發,呂某組織多人,在邢臺縣、南和、隆堯、任縣及橋東、橋西、開發區等邢臺市7個縣(區)的13個地點,非法傾倒廢液共計230車、3414.5噸。

這起案件經媒體曝光後引起了生態環境部的高度重視。在今年6月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起案件,生態環境部會同公安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赴河北省邢臺市威縣展開調查。同時,生態環境部、公安部對這起案件掛牌督辦。

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包括這起案件在內,今年以來多地發生的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案件是三部門聯合啟動專項行動的主要原因。

 重獎內部舉報人員

據生態環境部執法局這位負責人介紹,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案件頻發態勢,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2020年7月至11月,組織全國生態環境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活動。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要密切配合,突出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打擊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認真摸排,及時發現環境違法犯罪線索;重點監管,及時查處涉及危險廢物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專案經營,對大案要案實施精確打擊。

生態環境部執法局這位負責人說,三部門要求,對投訴舉報和信訪案件、行政處罰案件以及危險廢物專項治理發現的突出問題加大遠程執法手段運用,各地「12369」等舉報熱線將暢通危險廢物非法排放、傾倒、處置舉報渠道,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對內部知情人員舉報予以重獎,希望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積極提供違法犯罪線索。

按照《通知》要求,在專項行動期間,三部門將對重大疑難案件實行現場督辦,對情節惡劣、影響較大的典型案件實施聯合掛牌督辦。同時,對查辦環境違法犯罪案件工作有力的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三部門將聯合予以通報表揚。

這位負責人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為落實《通知》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針對線索摸排和重點企業監管中發現的涉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問題,抽調環境執法、固體廢物管理、環境監測三方面人員組成專案組,對非法轉移、傾倒的危險廢物追根溯源,摸清產生、運輸、傾倒鏈條,對鏈條上全部涉案企業和個人,依法實施嚴懲重罰。對符合移送行政拘留條件的和涉嫌環境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杜絕「有案不移」「以罰代刑」。

根據《通知》要求,各級公安機關將結合「崑崙2020」專項行動,把涉及危險廢物汙染環境違法犯罪納入打擊重點,開展破案攻堅。各級檢察機關對提請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審查起訴的,將及時審查,嚴把事實關、證據關、法律適用關,對符合逮捕、起訴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及時批准逮捕、提起公訴,並對偵查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記者 郄建榮)

 來源 法制日報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王璐瑤 李劼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最高檢對危險廢物犯罪亮劍 將嚴懲一批環境違法...
    今年將對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開展為期5個月的專項打擊行動。專項行動將深挖、嚴懲一批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大案要案,剷除非法收集、利用、傾倒、處置危險廢物鏈條,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 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手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
    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9部門指出,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將廢鉛蓄電池汙染防治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以有效防控環境風險為目標,以提高廢鉛蓄電池規範收集處理率為主線,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監管體系,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建立規範的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理體系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辦理進展情況(第...
    為遏制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案件頻發態勢,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7月至11月,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範圍內聯合組織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活動。
  • 九部委: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
    ,以提高廢鉛蓄電池規範收集處理率為主線,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監管體系,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建立規範的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理體系,有效遏制非法收集處理造成的環境汙染,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 寧波大規模開展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動
    ,寧波市將開展為期一年的「利劍2021」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利用「生態環境執法大平臺」,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積極助力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長江經濟帶警示曝光問題整改。同時,對於涉及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排放、傾倒、處置含重金屬的汙染物,超過排放標準三倍或十倍以上等11種涉刑犯罪行為,以及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汙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汙染物等9種適用行政拘留的違法行為也是本次專項行動聚焦的重點涉案內容。
  • 兩高《解釋》會對環境執法帶來哪些影響?
    打擊涉危險廢物犯罪行為,有效解決難以從源頭抓的產廢單位問題    經統計,環保部門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中,約40%涉及危險廢物非法傾倒。法院判決的案件約20%涉及非法轉移、處置危險廢物。    但從入刑的人員看,多數為實際傾倒人員、操作工,很難追究危廢產生單位等大企業的責任。
  • 撕拉疫情防控標語 製造涉疫情謠言……濟寧依法嚴懲涉疫情防控違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濟寧市各級公安機關重拳出擊,依法嚴懲涉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及時查處了一批涉疫情違法犯罪案件,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1、梁山公安依法處置一起疫情期間違法犯罪行為1月30日下午,梁山縣公安局小安山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小安山鎮水屯村疫情防控點,有人酒後辱罵工作人員並撕拉疫情防控宣傳標語。接到報警後,小安山派出所迅速出警趕赴現場。通過第一時間查證,梁山縣公安局小安山派出所依法對違法行為人楊某予以行政拘留10日。
  • 公司高管將危險廢物賣給黑作坊 造成嚴重環境汙染
    ,犯罪嫌疑人將危險廢物賣給某地黑作坊,並將非法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   去年8月,崑山環保局接到群眾舉報,某線路板企業,存在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廢水、廢氣不規範排放等違法行為。通過環保聯動機制,公安部門介入調查發現,企業5000多噸有經濟價值的含銅廢液被非法轉移到外地。   崑山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王吉說,公司高管林某的銀行帳戶上有大量的金額進出,比較有嫌疑。
  • 生態環境部、公安部掛牌督辦河北邢臺特大環境汙染案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 阮煜琳)針對近日河北省邢臺市破獲的非法傾倒廢酸特大系列汙染環境案件,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6月30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目前,生態環境部已聯合公安部,對這一發生在河北邢臺的汙染環境案實施掛牌督辦。
  • 四川省公安廳:對「炒豬」「洗豬」等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廳、省住建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林草局和成都海關、人行成都分行、銀保監委四川監管局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了全省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九條措施。
  • 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取得明顯成效,公安部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全國持槍、爆炸犯罪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13.3%、19.2%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取得明顯成效公安部公布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和各地打擊槍爆違法犯罪舉報電話以「除槍爆、護穩定、保民安」為主題的全國153個城市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
  • 山西省公布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依法嚴懲了一批社會影響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犯罪性質惡劣的案件,取得了顯著成績。自2018年5月開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公安機關移送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334件691人,提起公訴212件453人,已判決案件均系有罪判決。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調整後,預計需報批的報告書、報告表數量可再減少10%以上,更加聚焦環評管理的重點;登記表數量可減少40%以上,涵蓋了我部「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改革中豁免一批的舉措,做到了前後政策無縫銜接,推動了試點舉措常態化、制度化。新的《名錄》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態環境部門將同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嚴厲打擊環評違法行為,不斷增強環評制度的效力和活力。
  • 將對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髮揮積極作用
    重點針對2016年版《名錄》實施過程環境管理工作中反映問題較為集中的廢物進行修訂。例如鉛鋅冶煉廢物、煤焦化廢物等。  二是堅持精準治汙。通過細化類別的方式,確保列入《名錄》的危險廢物的準確性,推動危險廢物精細化管理。例如,從《名錄》中排除了脫墨渣等不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  三是堅持風險管控。
  • 榆陽公安關於徵集鍾寶星等人涉惡集團違法犯罪線索的通告
    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關於徵集 鍾寶星等人涉惡集團違法犯罪線索的通告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 江蘇環境資源保護十大案例出爐,這些行為嚴懲不貸!
    被告單位奧凱公司、騰達化工廠、大華公司、康鵬公司及原泰興市瑞鴻化工廠明知張某某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仍委託其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汙染環境。被告人魯某某、趙某某、梁某某、印某某、王某祥、彭某某系單位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告人張某付、莊某某系直接責任人員。以汙染環境罪依法判處張某某等13人有期徒刑六年至一年五個月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至二萬元不等。
  • 安徽四部門聯合打擊涉林違法犯罪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龍琳 吳菊報導  安徽省林業局近日會同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印發工作辦法,加強和改進全省林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依法懲處涉林違法犯罪行為。  工作辦法對案件移送、證據收集、提前介入、立案監督、行政處理等內容進行了規定。各級各部門之間應當建立健全線索通報、案件移送、信息共享、信息發布等工作機制。
  • 趙克志在打擊整治槍枝爆炸物品違法犯罪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全體...
    ■堅定必勝信心、勇於擔當作為,不斷推動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向縱深發展,堅決剷除各類涉槍涉爆安全隱患,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創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要聚焦精準打擊,始終保持對涉槍涉爆違法犯罪高壓態勢;突出重點整治,堅決遏制槍爆問題滋生蔓延;強化源頭管控,不斷提升槍爆物品安全監管和治理能力■要嚴格落實屬地責任、企業主體責任
  • 關於徵求《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應當將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記錄保存10年以上,以填埋方式處置危險廢物的經營情況記錄應當以紙質方式永久保存。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將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記錄和環境監測記錄移交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存檔管理。
  • 臨沂環保關閉的工廠 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起
    記者獲悉,8月份以來,臨沂市環保局在全市範圍內繼續開展了日常巡查和夜間常態化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起,其中已立案查處7起,其餘3起環境違法行為正處於立案調查階段。    據了解,7月28日—9月30日期間,市環保局、市公安局聯合開展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