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真空環境中光速的形成原理

2021-01-09 治國評天下

非真空環境中光速的形成原理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我們已經知道,根據相對論理論,光速在真空中受到引力場的影響,引力場可以影響光線的方向甚至速度大小。除此之外,應該沒有能影響光子速率的事物了。但是,我們知道,光子在非真空環境中速度是小於真空中的速度的,說明非真空環境可以影響我們感覺的光速,究竟是怎麼影響的呢?

光線進入水中或玻璃中,存在一個折射率,基本等效於光線方向的轉折幅度。折射率越大,光線在這種物質中運行的速度就越慢。光線在介質中運動,速度變慢的本質是,光線在介質中被迫走了曲線,光線實際速度並沒有變化。光線在介質中曲線的彎折程度與折射率成正向關係,折射率越大,光線在介質中運動的曲折程度就越大。

也就是光線穿越透明物質,不可能走直線的,光線必然會與組成透明物質的原子或分子相碰撞的,從而走了一條曲折之路。這自然是物質密度會影響光線折射率的原因,物質密度會影響碰撞頻率以及碰撞的角度,雖然碰撞頻率不會影響光速,但是碰撞角度會影響透明物質中的光速。

我們隔著玻璃看東西,感覺幾乎與沒有任何異常,這顯示光線進入玻璃折射以後,並沒有順著折射後的方向直線前進。如果其在玻璃內順著折射方向直線前進的話,我們隔著玻璃看到的事物就會與實際的位置有位移。但是我並沒有這樣的感覺,這說明光線進入玻璃後,並不是沿著折射後的方向直線前進,而是曲折前進,最終傳出玻璃的那一刻,又通過折射現象回歸進入玻璃前的方向上或位置上。

相關焦點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什麼是「光速不變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什麼是「光速不變原理」?要說「光速」,仿佛是這個宇宙給予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的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花板」。目前我們人類還無法讓任何的物體達到真空中的光速那樣的速度,也讓我們的許多科學實驗達到了瓶頸。
  • 光速與真空介電常數以及真空磁導率的關係
    這裡還是再把四十四章的一個問題,拿出來再問一遍:你如何理解光速不變原理?關於光速不變原理的理解。注意再看一遍:光速不變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不要盯著光速值看,要看根本。就好比我問你:現在的光速值被認定為299,792,458 米每秒。
  • 漫談真空中光速的精密測量
    但是,由於受當時實驗環境的局限,科學家們只能以天文學方法測定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還不能解決光受傳播介質影響的問題,所以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始終懸而未決。18 世紀,科學界是沉悶的,光學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繼布萊德雷之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醞釀,到了19 世紀中期,才出現了新的科學家和新的方法來測量光速。
  • 真空光速並非極限:宇宙中這3種「速度」,其實比光速更快
    真空光速並非極限:宇宙中這3種「速度」,其實比光速更快目前人類發現的速度最快的物質,就是真空中的光。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概是30萬公裡每秒,而且根據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於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的。
  • 有沒有實驗測速比真空中的光速還快?
    問:在一些實驗中測量到一個比真空中的光速還要快的速度,這是真的嗎? 答:對。 問:如果上個問題答案是對,哪種粒子用於那個實驗中:一個分子,一個中微子,或者其他粒子。 答:分子。
  • 真空中光速最快?目前已知三種超光速存在,愛因斯坦錯了嗎?
    伽利略曾經通過做實驗提出一個結論「相對性原理」,指的是無論在任何參考系中,力學規律都保持不變。而愛因斯坦對這個結論做了更深層次的說明,不僅僅是力學規律保持不變應該是所有的物理學規律都保持不變。愛因斯坦按照自己的這個物理規律不變原理,從而推出真空中光速恆定不變。
  • 為什麼真空光速相對所有參考系速度不變?
    為什麼真空光速相對所有參考系速度不變?——因為真空光速不變是一個觀測事實。其實,建立物理過程的圖像就是物理學中所說的要尊重客觀現實。那麼對於真空中的光速來說,客觀現實就是——事實上觀測到的真空光速是不變的。愛因斯坦把這個觀測事實上升到了一條基本原理作為相對論的基礎,即真空光速不變原理。
  • 從測量光速到計算光速,光速不變原理是怎麼被發現的?
    光速不變原理是狹義相對論中的一個基本假設,並被大量實驗證實;光速不變原理的發現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也有不少物理學家走了彎路。早在18世紀,科學家就利用光行差的原理來測量光速,但是由於測量精度有限,所以結果可以用牛頓的經典時空得到合理解釋,數值大概在每秒30萬公裡左右。
  • 真空中光速不變不能看成信息傳輸不能突破光速
    真空中光速不變,這話很深意。質量等效能量,但質量來源能量。假設地球是宇宙體,地球是宇宙的一個磁場體,磁光電同速。而以時、空、物為磁光電的有形載體。我們又將宇宙的磁場體視為一個膠子,膠子質量為0,地球所代替的宇宙質量為0,但不=0,無限接近0,我們用任何手段也無法測量(測不準)這個似0非0質量體的宇宙。
  • 真空中光速的精密測量——長度單位米定義的基礎
    但是,由於受當時實驗環境的局限,科學家們只能以天文學方法測定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還不能解決光受傳播介質影響的問題,所以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始終懸而未決。18 世紀,科學界是沉悶的,光學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繼布萊德雷之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醞釀,到了19 世紀中期,才出現了新的科學家和新的方法來測量光速。
  •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那就是「光速不變原理」,所謂光速不變原理,也就是說對於宇宙當中的任何一個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不變的299792458米每秒。
  • 星空作證,真空中光速不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誠不我欺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發表了100多年了,現在已經是科學界公認的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之一,然而仍然有很多人質疑相對論的正確性,其中反相人士質疑最多的就是光速不變原理。本文,老郭利用光行差分析以反證法來證明真空中光速不變。之所以要用反證法,是因為目前測量光速的實驗都是用光線往返雙程的測量方法,這種方法為很多人所詬病。
  • 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中的超光速現象實際是錯覺
    光,我們每天都有接觸到,沒有光子人類眼睛就看不到任何東西,如同瞎子一般,然而光卻是世界上最讓人難以理解的物質,不僅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光速還是一個不變常數,每秒299792.458公裡,無論你處在何種狀態中,所看到的光速不變。
  • 英國科學家成功降低真空中光速
    中新網1月27日電 據外媒26日報導,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任何參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但是科學家最近卻成功讓光在自由空間(free space,完美真空)中的速度降了下來。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和赫瑞瓦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
  • 光速真的不可超越嗎?科學家在超光速現象中發現了奇妙的藍光!
    實際上超光速的現象非常多,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所說的是「真空環境下,不可能有物體的移動速度超過光速」。而在非真空環境下是可以發生超光速現象的,並不違背任何科學理論。想超光速很簡單,在液態的介質中就可以做到,例如:水的折射率是1.33,折射率的定義就是光在真空中傳遞速度和在介質中傳遞速度的比值,那麼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就變成了0.75c,只要讓粒子在這個環境下超過0.75c,就實現了超光速。
  • 真空發生器原理
    真空發生器就是利用正壓氣源產生負壓的一種新型,高效,清潔,經濟,小型的真空元器件,這使得在有壓縮空氣的地方,或在一個氣動系統中同時需要正負壓的地方獲得負壓變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發生器廣泛應用在工業自動化中機械,電子,包裝,印刷,塑料及機器人等領域。
  • 光可以在真空環境下傳播,為什麼聲音卻無法在真空中傳播?
    引言:每個具有聽力能力的人生活在充滿各種聲音的世界裡,形形色色的聲音填充了我們的生活,很難想像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無聲的環境中是什麼樣子。如果人類是生活在太空中的話那麼就可以感受到無聲世界是怎樣的,因為聲音無法在真空中傳播。
  • 光速的本質是什麼,光速為什麼不變?
    內容如下: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光速不變並不是指光速在真空的速度是30萬公裡/秒,而是在任何運動狀態下,以任何物體為參照系,光速都不變!這裡還是再把四十四章的一個問題,拿出來再問一遍:你如何理解光速不變原理?關於光速不變原理的理解。
  • 科學家降低真空光速
    科學家降低真空光速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任何參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最近,科學家成功讓光在自由空間(完美真空)中的速度降了下來。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和赫瑞瓦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實驗中,科學家安裝了一個特殊隔層,單個光子在通過這一裝置時,形態會發生改變,且速度出現了下降。
  • 你真的理解了光速不變原理?
    光速不變原理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假設有「以太」存在,根據速度疊加原理有圖示的光路差別,可以測得光相對於「以太」的速度v。實驗結果是以太不存在,「以太不存在」怎麼就能斷定光速不變?修改後的幹涉路徑,在光路徑反轉前、後斜邊上的光程正好抵消可以省略不計,單獨計算直角邊上的光路,而垂直運動方向的光程在反轉前、後保持不變,因此只需計算順、逆方向的光程差就可獲得反轉過程中應該能觀察到的移動條紋數n,從而算出幹涉儀相對於真空(以太)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