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中的超光速現象實際是錯覺

2020-07-24 趣味探索

光,我們每天都有接觸到,沒有光子人類眼睛就看不到任何東西,如同瞎子一般,然而光卻是世界上最讓人難以理解的物質,不僅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光速還是一個不變常數,每秒299792.458公裡,無論你處在何種狀態中,所看到的光速不變。

早在1905年,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現,在科學實驗中,無論對物體施加多大作用力,物體速度都不可能超過真空光速,比如在強大的強子對撞機中,粒子從未達到光速,只有接近過光速,所以真空光速是一切速度的極限。

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中的超光速現象實際是錯覺

後來,光速不變原理被科學界看成是宇宙定律,光速真的不可超過嗎?但在1960年,科學家在遙遠宇宙中發現了一類神秘天體,輻射出物質分離速度遠超光速,這讓首次發現這種現象科學家很是費解,不是說光速無法超越嗎?

這類天體的確很是神秘,它們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恆星系,可體積卻沒有這麼大,但亮度卻可以是恆星數萬倍,是整個宇宙中最亮的一類天體,於是科學家將它稱為類星體,類星體是宇宙中最遙遠的一類天體,科學家發現大多數類星體都在1億光年外。

即便類星體很遙遠,但我們仍然可以用肉眼觀測到它,和距離只有幾萬光年遠的恆星一樣明亮,不得不說這是宇宙創造出最神秘的一類天體,截止到今天,科學家仍不能完全確定它的身份,是一團氣體雲包裹著黑洞,還是至今沒有下落的白洞,又或者是傳說中的暗物質?

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中的超光速現象實際是錯覺

類星體能量極其巨大,遠遠超過恆星,幾乎可以和黑洞相提並論,所以類星體無時不刻不在輻射出大量物質,可見光,伽馬射線,X射線,無線電波等,最遙遠類星體ULAS J1342+0928距離地球約131億公裡,其光度估計為太陽光度的4億億倍。

處女座中的3C 279是宇宙中距離我們較近的類星體之一,離地球只有5億光年,3C 279屬於光學烈性可變類星體,天文學家對3C 279的觀測從1971年開始,在觀測過程中發現3C 279內部有兩個快速分離電波源,多次測量結果顯示:電波源分離速度達到真空光速19倍。

天啦,這是一種多快的速度啊,我們知道真空光速約每秒30萬公裡,也就是說3C 279內部電波源分離速度達到每秒570萬公裡,要知道在現代物理學中,這種速度是不可能達到的,那麼類星體中物質19倍超光速現象是怎麼回事呢?是否意味人類已經突破了愛因斯坦理論。

科學家心知肚明,因為光速是無法超越的,所以這種令人費解超光速肯定哪裡有一種物理現象還沒有得到解釋,在經過長時間研究後,科學家終於得出結論:這只是一種視覺上的超光速現象,而不是真正超光速,可以說是一種錯覺。

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中的超光速現象實際是錯覺

科學家使用光點和光源移動解釋了視覺上超光速現象,假設距離地面有三個距離地球都為120萬公裡的反射物,依次為反射物A,反射物B和反射物C,當一束雷射射向反射物A,反射物A上會出現亮點,當雷射源轉動時,反射物上亮點從反射物A來到反射物B,然後再來到反射物C上。

如果雷射源先向反射物A發出一束雷射射,然後只用0.5秒轉向反射物B,接著用0.5秒轉向反射物C,反射物A在4秒後顯示雷射光點,然後光線反射回來,我們需要8秒才看到反射物A光點,8.5秒後看到反射物B上光點,9秒後看到反射物C上光點。

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中的超光速現象實際是錯覺

如果反射物A與反射物B距離60萬公裡,反射物B與反射物C距離60萬公裡,那麼給人一種錯覺是,光點只用1秒時間從反射物A飛到了反射物C,要知道反射物A與反射物C距離為120萬公裡,相當於4倍超光速。如果源光源轉向速度更快一點,那麼光點移動速度更快。

實際上光點從反射物A來到反射物B,實際上是雷射源一批光子來到反射物A,接著另一批光子來到反射物B,而物理學中所指的光速應該是同一批光子從反射物A來到反射物B,打個簡單比方,一個人A跑1000米遠需要5分鐘,但是另一個人B投機取巧,跑了100米後躲了起來,而在900米遠處安排了一個同胞兄弟C,結果C在2分鐘後就抵達了終點,給人錯覺是B只用兩分鐘就跑完1000米。估計類星體電波源分離速度也是如此,那實際上是一種錯覺。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超光速現象實際只是錯覺
    但在1960年,科學家在遙遠宇宙中發現了一類神秘天體,輻射出物質分離速度遠超光速,這讓首次發現這種現象科學家很是費解,不是說光速無法超越嗎? 這類天體的確很是神秘,它們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恆星系,可體積卻沒有這麼大,但亮度卻可以是恆星數萬倍,是整個宇宙中最亮的一類天體,於是科學家將它稱為類星體,類星體是宇宙中最遙遠的一類天體,科學家發現大多數類星體都在1億光年外。
  • 為什麼光速是30萬千米/秒,如何定義光速?
    眾所周知,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一般來講,光速是30萬公裡/秒,按照定義值,光速是299792458m/s,光速的計算值為(299792500±100)米/秒。30萬公裡/秒這個數值並非測量值,而是定義值。要懂得兩者的區別!自從137億年前的那一聲巨響,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爆炸而成。自宇宙形成以來,光速就在那裡,不快不慢。
  • 宇宙中存在超「光速」現象嗎?
    宇宙中確實存在超光速現象,關鍵在於大家對超光速現象的理解。●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弄明白光速的概念。顧名思義,光速就是光的傳播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光的傳播雖然不需要介質,但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並不同。
  • 10倍光速!科學家發現26億光年外神秘天體,相對論將被改寫?
    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發現,直接讓光速不可超越立即陷入岌岌可危的狀態,因為天文學家們發現了類星體中讓人傻眼的超光速現象!右圖,一個日冕儀被用來阻擋類星體的光源,因而更容易探測到周圍的宿主星系。經過仔細研究,他們發現這些發射光譜不過是氫光譜的巨大紅移造成,這表示該天體正在快速遠離,而根據紅移值計算,速度超過了4.7萬千米/秒,這個速度遠超當時已知星系!並且在發現的這些天體中的輻射的功率大到難以想像,達到了10^41W,是銀河系的數千倍!
  • 如果光速變為1米/秒或者30萬億公裡/秒會怎樣?
    光速是特別的,這個速度是局域速度的上限。更為特別的是,不管觀測者的運動狀態是怎樣的,真空中的光速相對於他們都是一樣的。既然光速這麼特別,如果光速變成1米/秒或者現在的1億倍,我們的世界會有什麼變化?光速為1米/秒的世界如果光速只有1米/秒,並且相對論仍然成立,那麼,整個世界的速度都會慢下來。我們的運動速度不能達到1米/秒,而是遠遠低於這個速度,可能只有幾微米/秒的速度。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將很容易超光速。且不說時間維度會發生多麼巨大的變化,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混亂。
  • 還有比光速更快的超光速存在嗎?
    光的傳播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如果要說得精確,光速每秒為299792.458千米,這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這個速度相當於每秒繞地球7圈半。問題是,在地球上沒有,不等於說在茫茫宇宙中也不存在,比如現在大家都比較相信,宇宙仍然在不停膨脹,而且膨脹的速度遠超光速。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基本粒子世界裡,會不會有超光速現象呢?物理知識告訴人們,高能粒子運動的速度是極快的,在高能加速器中,運動速度可以達到每秒20萬千米,甚至25萬千米,那麼其中會不會出現超光速的粒子呢?
  • 「光速不變」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限制了超光速現象?
    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但是如果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了解的話,就會產生很多誤解。比如在回答問題時總能遇到以下幾種問法:把雷射燈對著天空,雷射的另一端的線速度不就超光速了?
  • 光速為什麼被限制為30萬公裡/秒,而不是10萬或100萬,或無限?
    但後來的一系列實驗表明,光速並非無限,只是非常快。通過測量可知,光速為30萬公裡/秒。自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之後,人們認識到,雖然光速不是無限快,但這個速度卻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物體和信息的傳播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那麼,光速為什麼會被限制為30萬公裡/秒,而不是10萬公裡/秒或者100萬公裡/秒?
  • 宇宙中有哪些比光速快的現象?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認為:任何有質量物體的移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這就是光速的不可超越性,它針對「有質量」物體的移動速度。但我們不甘心,為了研究超光速,又到底有沒有那種,不考慮「有質量」和「移動」,僅考慮兩個物體的之間的關係,比光更快的現象呢?
  • 愛因斯坦說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為何有人認為引力波超光速?
    我們都知道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曾經多次提及不可能存在比光速還要快的物體,根據實驗,光的速度約為30萬公裡/秒,不過即使人類日後可以實現光速飛行,也沒有辦法真正的去往宇宙中任何一個地方。
  • 光速是最快的嗎?科學家:在宇宙中,光速只能排第5,第1超乎想像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在宇宙中,的確有快於光速的現象存在,但它們並未違背基本的因果律,不會傳遞任何信息,也不會影響基本力的傳遞。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些現象快於光速。暴脹理論說時間並不是從0開始的,而是從10的﹣41次方秒開始,這時的宇宙已經存在了,大小差不多就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此時的宇宙空間中並不存在任何物質粒子,只有真空能量,然後宇宙以指數級的方式膨脹,並於10的﹣36次方秒結束膨脹。最後,空間中的真空能量開始衰變到物質中,產生了目前我們所知以及未知的所有物質粒子和反粒子。
  • 光速的9倍!科學家發現25億光年之外的神秘天體,打破了認知
    難道在宇宙裡就沒有速度超過光速的物體嗎?在實驗中我們確實沒辦法讓基本粒子加速到光速,想找到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物體,我們還得把目光對準宇宙。1997年,科學家終於在宇宙中找到了超光速現象,它就是類星體的輻射源分離,打破了認知。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類星體,這類天體距離地球都有幾十億光年,有的類星體甚至在100億光年之外。這種神秘天體類似於恆星,光譜像星雲卻又不是星雲,對外發出的射電輻射強度又和星系相似,實在是不倫不類!它們所發出的能量比恆星大多了,有的大型類星體,發出來的能量是一個星系的能量總和。
  • 光速的9倍!科學家發現25億光年之外的神秘天體,打破了認知
    難道在宇宙裡就沒有速度超過光速的物體嗎?在實驗中我們確實沒辦法讓基本粒子加速到光速,想找到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物體,我們還得把目光對準宇宙。1997年,科學家終於在宇宙中找到了超光速現象,它就是類星體的輻射源分離,打破了認知。
  • 還以為光速是最快的?科學家:這4種現象跟光速比,堪稱「瞬移」
    1.宇宙誕生時空間暴脹速度以前認為宇宙開始於大爆炸,常常認為有一個奇點,時間有一個開端,並且是從0開始的。但是自從暴脹理論被提出以後,我們已經不這樣認為了。暴脹理論說時間並不是從0開始的,而是從10的﹣41次方秒開始,這時的宇宙已經存在了,大小差不多就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
  • 1000倍超光速快嗎?但科學家仍感到沮喪,因飛越銀河系需100年
    在現代物理學中,光是世界上速度最快一種神奇物質,在浩渺真空中,能以每秒299792458米速度前進,再也沒有誰比它更快了,光速也被科學界稱為是越級速度,一種無法超越的極限速度。
  • 1000倍超光速快嗎?但科學家仍感到沮喪,因飛越銀河系需100年
    那麼我們就來簡單計算一下,當人造飛船速度為1倍光速時,飛船速度每秒299792458米,約等於30萬公裡,為了方便就以30萬公裡來算,作為地球鄰居,火星是一顆離地球較近的巖石行星,每當火星衝日到來時,火星與地球距離縮短到約5500萬公裡,人造飛船需要3分零5秒,海王星是太陽系距地球最遠行星,與地球距離最近時約為43.5億公裡,人造飛船需要4小時3分。
  • 網友問:光速大約是30萬公裡每秒,是設計出來的還是巧合?
    光速是物理學常數,由我們所在時空的屬性決定;而長度單位「公裡」是人為設定的,光速數值在不同單位體系下有區別,但是光速本身不會變化。根據相對論的描述,光速是我們宇宙中物質運動的最快速度,而且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不變的,數值大約為299792458 m/s(約30萬公裡每秒),這個數值是人類通過儀器直接或者間接測定的,有一定的精度誤差。
  • 超光速現象為什麼都不攜帶信息?
    宇宙暴漲是麻省理工學院阿倫·固斯(Alan Guth)提出,按照固斯理論,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一瞬間,時空在不到10-34秒的時間裡迅速膨脹了1078倍。宇宙暴漲之後,是宇宙膨脹時期,天文學家們給出了有關宇宙膨脹速度迄今最為精確的測量值,使用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空間望遠鏡進行的最新測量顯示,宇宙的膨脹速度約為74公裡每秒。
  • 如果速度超過光速會有什麼後果?
    ,由此推導出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物體或者信息的傳播速度都不會超光速。那麼,如果速度超過光速會發生什麼?為什麼光速是宇宙速度上限?雖然光速理論上不可超越,但在現實中確實有各種「超光速」現象,切倫科夫輻射就是一個例子。切倫科夫輻射光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在真空中最快,而在其他介質中會變慢。例如,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會下降25%,為真空光速的75%。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出現超光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