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不變」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限制了超光速現象?

2020-11-22 星球上的科學

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但是如果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了解的話,就會產生很多誤解。

比如在回答問題時總能遇到以下幾種問法:

把雷射燈對著天空,雷射的另一端的線速度不就超光速了?如果有一根30萬公裡的棍子,從另一端推一下,豈不是就超光速了?把打開著的手電筒扔出去,手電筒發出的光是不是就超光速了?

其實,速度的極限並不是光速,而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宇宙中確實存在超光速現象:宇宙膨脹的速度,量子糾纏效應等。那麼,但為什麼這些現象沒有和相對論產生矛盾呢?狹義相對論到底限制的是什麼?

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假設。

首先了解一下光速是怎麼來的。

19世紀,有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他最大的功績就將電和磁進行了統一,並總結出了四條電磁方程,在真空中對四條方程求解,可以得到一條微分方程。

可以看出這個形式的方程就是波方程,通過代換,可以得到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這個速度和當時人們測量出來的光速是一樣的,這也間接證明了的光也是電磁波的一種。

一般來講,速度都是相對的,需要選定參考系。那麼真空中光速是相對於什麼而言的?首先人們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真空裡的介質,光速相對於真空中的介質,速度為c,並把這個介質aether(以太)當成宇宙中絕對靜止的參考系。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地球以每秒鐘30千米的速度公轉,那麼必然會受到每秒30公裡的「以太風」,然後對光速產生影響,接著麥可遜和莫雷就做了一個實驗,為了測量出地球通過以太的速度。

而實驗表明:不管是射出光線和地球運動方向相同還是相反,測出來的光速都相同,也就是地球和它們設想的以太介質之間並沒有相對運動。

這時愛因斯坦就表示:以太是根本不存在的,光速相對於任何參考系都是不變的。

我們知道:在一個相對靜止的參考系中,物理現象是不變的。舉個例子:人在地面跳一下和在運動的火車裡面跳一下,都還是會落到原地,就是因為人相對於腳下的地方是靜止的。然後愛因斯坦把它稱作狹義相對性原理。

鑑於此,愛因斯坦就表示:以太是根本不存在的,光速相對於任何慣性參考系都是不變的。於是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就成了狹義相對論的倆大基本假設。

以太學說被推翻了,文章開頭的問題就可以這樣理解了:光速不需要一個絕對的參考系,也就是說:無論是把手電筒扔出去,還是站在原地不動,光速都是一樣的。

基於兩大假設,狹義相對論中又提出以下幾個理論。

質增效應:意思就是說,對於一個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不可能等於或大於光速,因為在它加速的過程,越接近光速,質量就會越重。當達到99.9%的光速的時候,物體質量也會增加到無窮大,再想加速,就需要無窮大的能量。而無窮大的能量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

時間膨脹(鍾慢效應):物體運動的時候,它發生的一切變化,從參照系的角度來看都會變慢,這就是時間膨脹。舉個簡單的例子:勻速運動的人身上的時鐘,用靜止的觀察者的時鐘去測量,不管運動方向如何,運動中的鐘都會隨著運動速度增加而變慢。因果律的限制:能量和信息傳遞速度的上限。

這裡的因果關係和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所說的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先有因後有果,在時間尺度上,結果的發生應該晚於原因。之所以說是定律,是因為這因果關係對我們來說,最熟悉不過了,更不會人會去質疑它。

而信息就是用來把原因和結果聯繫到一起。如果在一個參考系中,信息的傳遞超過光速,就可能出現某個觀察者先看到結果,之後才看到原因,這就違背了因果律。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開槍和擊中目標物體,假設子彈的飛行速度超過光速,再讓這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除以前因後果發生的時間差,然後就會發現結果是大於光速的。

這就意味著,對於一位旁觀者來說,他會先看到子彈擊中目標,然後才看到開槍然後子彈飛行的過程。這就違背了因果關係。

這裡還要再提一下,世界線的概念。舉個例子: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軌道是一個封閉的圓,每年都會經過同一個點,而在四維時空中,因為加入了時間,經過每年都經過同一個點,但經過的時間一直在變化,所以地球的世界線會呈現像彈簧一樣的螺旋式,而並不會形成閉合的曲線。

而一旦違背了因果律,相對論也會受到影響,地球的世界線就會繞回到原點甚至出現交叉的時空曲線,這就意味著,我們可能回到過去,甚至進行時間旅行。

所以超光速的運動會違背因果律,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同時發生的兩件事情。

這樣我們就能完美的解釋超光速現象了,宇宙膨脹的速度遠大於光速,但是空間本身的膨脹是不攜帶信息的,量子糾纏效應也是。光速不可超越,具有一定的前提,超光速也並非不存在。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光速不變說的是:光在任何參考系下的速度都是常數c。狹義相對論和因果律不允許信息的傳遞速度超光速。超光速現象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們沒有違背狹義相對論的前提條件。

相關焦點

  • 宇宙為什麼要限制光速?限制光速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由此可見,似乎「限制光速」指的是任何東西的速度不能超過299792458米/秒這個速度值的意思,而非單指「光」的傳播速度,因為儘管光在真空中一直是以299792458米/秒這個速度傳播的,但在別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小於這個值得。
  • 狹義相對論如何限制超光速
    聊起超光速的話題很多人都會有各種的迷惑,在物理學裡光速到底憑什麼成為了一道鴻溝,成為了一道界限,這個界限所限制的到底是什麼?狹義相對論如何限制超光速在19世紀末,知道了光是電磁波並且測量出了光速,之後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可以推導出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一個定值,但是這條公式裡邊沒有關於參照系的參數,於是大家就琢磨,這個應該是絕對參照系裡邊光的速度,光有一個傳播介質,這個介質被稱之為——以太。
  • 光速的本質是什麼,光速為什麼不變?
    導讀:光速的本質是什麼?光速為什麼是光速?光速為什麼是不變的?光速不變!
  • 光速不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光相對於觀察者的速率恆定不變,這是一種自然現象。然而人們並不知道這種自然現象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光速被限制,是什麼限制了光速,難道是宇宙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光速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近30萬公裡每秒,如此驚人的速度據說宇宙中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超越它的速度了。可是對於我們這個無比巨大的宇宙來說,30W公裡每秒的速度或許也只是很慢的速度而已。因為光至少走200億年才能從宇宙的一邊走到另一個邊,這樣看來,光速對於宇宙來說也真的是太慢太慢了。目前人類有一個發現就是,量子糾纏現象似乎打破了光速的限制,當然也有很多人不認同說法。
  • 光爆是什麼,同種介質中帶電粒子超過光速的發光現象
    其實並非如此,光爆是什麼呢?光爆指的是當運動的帶電粒子速度超越了光在同種介質中的速度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發光現象。下面小編就來帶你來了解光爆。一、光爆是什麼  光爆是什麼呢?    所謂的光爆,簡單的來說,就是粒子的速度超過光速時產生的效應。
  • 【相對論介紹四】光速不變原理講的是什麼?
    光速不變原理講的是什麼?
  • 光速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速不變原理的限定是什麼?
    現在人們都知道光速不變原理,都知道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測定光速,它都是恆定不變的。但是在麥可遜-莫雷實驗之前卻並不是這樣認為的。那時的物理學家們普遍都認為光是在一種名為「以太」的介質中傳播的,還曾費盡心思地去尋找以太在宇宙中存在的證據,但是都無功而返了。
  • 為什麼光速無法被超越?根本原因是光速不變原理哦!
    光速無法被超越的根本原因是光速不變原理,而至於為什麼光速會有不變性,目前還不清楚。麥克斯韋先是從電磁場方程組中推導出光速不隨參照系的變化而變化,此後麥可遜和莫雷所做的光幹涉實驗證實了這一現象,再後來愛因斯坦把這種現象總結為光速不變原理,並由此創立狹義相對論,最後推導出任何東西都無法超光速。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光速不變原理背後隱藏著什麼深刻的原因。
  • 什麼是光速不變?什麼是鍾慢尺縮?愛因斯坦為什麼要提出相對論?
    光速不變原理是相對論的基本原理。這句話被很多人誤認為光速不變是相對論的假定,有的甚至誤認為是相對論的結論。那就是,光速不變不是相對論規定的和假定的,也不是從相對論公式裡推導出來的,而是測量出來的。當我們測量光速,不論用什麼方法,怎樣測量,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光速不變是實驗結果,至今也沒有發現光速會變和相對運動下光速會變的測量結果。光速不變這一事實,無法用牛頓力學和電動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來解釋,因為根據牛頓力學和電動力學推導出來的速度都是相對的,都是可變的。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那麼,有朋友不禁要問了,為什麼光速不是每秒35萬公裡、40萬公裡,只能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呢?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什麼是「光速不變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什麼是「光速不變原理」?要說「光速」,仿佛是這個宇宙給予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的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花板」。目前我們人類還無法讓任何的物體達到真空中的光速那樣的速度,也讓我們的許多科學實驗達到了瓶頸。
  • 光速不變的本質是什麼?是光速靜止了時間還是壓縮了空間?
    因此狹義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本身就是一個公設,是愛因斯坦大膽把它提升為一個原理,並和相對性原理結合創立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非常圓滿地解釋和解決了當時的所有相關問題,並經受了無數次實踐的檢驗。從這些角度講,狹義相對論就是一個正確的科學理論,光速不變就是一個原理。
  • 為什麼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超光速會有什麼後果?
    光速非常快,以至於人類曾經認為光速快到無限。但通過木衛一星蝕的天文現象,人類首次確認光速是有限的。此後,隨著實驗精度的不斷提高,人類測出的光速也變得越來越精確,大小將近每秒30萬公裡。最終,人類乾脆把光速定義為299792458米/秒。
  • 光速不變原理是如何被提出來的?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光速不變原理是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中的兩條基本假設之一,它是相對論的框架基礎,如果光速不變發生變化的話,那對於現如今的物理大廈將是毀滅性的,不過,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速不變原理嗎?
  • 「光速不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其實很簡單!
    如果我告訴你「光速不變原理」是一種假設,你信嗎? 別不信,還真是假設! 首先說明一點,這裡的「光速不變」並不是指光速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0萬公裡每秒,而是指相對於任何慣性參考系,光速始終都是30萬公裡每秒!
  • 哲學與科學的對決——破解「光速不變」
    宇宙中所有的物質、現象、分體的存在,肯定都是相對的,因為只有本體才是唯一的絕對的。就是說,光速是物質現象的一種,其實也是相對的,《相對論》僅僅是一種現象規律、相對真理,需要發展。這一點,愛因斯坦也承認,稱之為「規律決不會是精確的,因為我們是藉助於概念來表達規律的,而即使概念會發展,在將來仍然會被證明是不充分的」。
  • 宇宙中存在超「光速」現象嗎?
    宇宙中確實存在超光速現象,關鍵在於大家對超光速現象的理解。●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弄明白光速的概念。顧名思義,光速就是光的傳播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光的傳播雖然不需要介質,但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並不同。
  • 關於光速不變的澄清
    首先,我們必須對光速不變有一個準確與全面的認識。什麼是光速不變?它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對於觀察者而言,無論觀測者的運動狀態為何?他測量到的光速是不變的。第二層意思是相對於光源而言:即無論光源的運動狀態為何?光的傳播速度不變。人的眼睛是無法識別光速的。所謂的觀察者,是指測量儀器而言。我們將上述陳述做一個簡單的拓展:對於觀測者而言,無論觀測者的運動狀態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