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為什麼要限制光速?限制光速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2020-11-22 宇宙新思維

這是個網上問答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釐清一些問題:

比如限制光速中的「光速」指的只是「光」的速度,還是指這個特定的速度值(大約30萬千米/秒)?

宇宙如果只是限制了「光」的速度,並沒有限制別的速度,那麼按照邏輯推理,別的東西的速度顯然可以超過光的速度,可以達到40萬千米/秒、30億千米/秒……。但狹義相對論的質量效應公式指出:任何靜質量不為0的物體的運動速度是不可能達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小的,即299792458米/秒。

(其中m為物體的質量,m0為物體的靜質量,V為物體的運動速度,C為光速。從式中可以看出,當VC時,分母根式0,則m+∞。而物體質量趨向於無窮大,會使物體運動速度難以增大到光速C,因為這需要無窮大的能量才能推動,而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宇宙如果是有限的,那麼全宇宙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因而宇宙以此來阻止物體的運動速度達到光速)。

由此可見,似乎「限制光速」指的是任何東西的速度不能超過299792458米/秒這個速度值的意思,而非單指「光」的傳播速度,因為儘管光在真空中一直是以299792458米/秒這個速度傳播的,但在別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小於這個值得。

但反過來講,任何東西的速度不能超過甚至達到這個值,唯獨光可以達到這個速度,並且這個速度對於光來說是不變的。

換句話說,任何東西永遠追不上光,任何東西的相對速度達不到光速,即使兩個物體各以大於一半光速相向運動,它們的相互速度,按照伽利略速度疊加原理明明大於光速,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按照狹義相對論速度疊加原理可知,它們的相互速度是小於光速的。

(當u′>C/2,Ⅴ>C/2時,u<C)

由此可見,似乎限制的仍然是「光」的速度。那到底是怎樣的?

下面我們正式回答一下標題的疑問,我覺得可以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應該說宇宙並沒有限制光速。實際情況是,光速是宇宙時空的界限,是宇宙物質脫離以時間與空間方式存在的界限。只要達到了光速,物質就可以別的方式存在(以別的方式存在不違反任何法則)。可見是光速限制了宇宙,而不是相反。

光速(這裡指的是真空中的光速,即大小為299792458米/秒)看起來雖然是個常數,但它是一個對於任何參考系的「不變常數」,這就給光速賦予了耐人尋味的涵義。因為參考系之間存在相對運動,而光速大小對於每一個參考系卻都是一樣的。我們知道速度(包括光的速度)就是距離(空間)和時間的比值。光速不變,即這個比值不變。這反映了時空中存在特定不變的東西,應該說光速不變就是時空性質的反映。而每一個參考系就對應著一個時空,因此光速對於任意參考系也就確定不變。

往深了理解,光速也不是宇宙的速度限制

不變的不是快慢大小,而是與時空的關係。因此嚴格說起來,光速也不是宇宙的速度限制。假如有一個相對地球以接近光速(比如為光速的90%)運動的物體甲,如果在這個甲物體相同運動方向上還存在一個相對於甲物體以接近光速(比如也為光速的90%)的乙物體,按照上面相對論速度疊加原理,乙物體相對於地球的速度仍然小於光速C的(根據前面的公式算出具體大小為180C/181),而不是1.8C。

這個乙物體相對地球的速度顯然比甲物體相對地球的速度(0.9C)要大,雖然從數字上看大不了多少,但如果從「絕對時空觀」的角度看,我們都知道乙物體的速度「大小」早「超」光速了。可是宇宙時空並不是絕對的,乙物體相對於地球的速度小於光速是真實有效的,這就是時空的相對性,這個相對性可以看作是一種限制。但另一方面,在乙物體運動方向上光的運動速度相對於乙物體來講,仍然是光速C(當然在任何方向上,光對於乙物體都是光速C)。這個意思就是,任何物體的速度不論多快,哪怕覺得是幾億倍C了(儘管是不可能的,即使把上面所說的思想實驗也算上),也永遠追不上光。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光速一點也不小,它實質上並沒有限制宇宙速度。

關於多重宇宙與光速的關係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壓根不存在多重宇宙,即平行宇宙。不過也許存在更高維的宇宙,有關這方面的討論我在有關文章中有詳述,宇宙會不會是球形?圍繞一個至今我們還沒有探測到的核心在旋轉?這裡不再討論。而光速應該是脫離本維度宇宙時空的界限,可以進入更高維度或根本不以時空方式存在的宇宙。

相關焦點

  • 光速被限制,是什麼限制了光速,難道是宇宙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光速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近30萬公裡每秒,如此驚人的速度據說宇宙中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超越它的速度了。可是對於我們這個無比巨大的宇宙來說,30W公裡每秒的速度或許也只是很慢的速度而已。因為光至少走200億年才能從宇宙的一邊走到另一個邊,這樣看來,光速對於宇宙來說也真的是太慢太慢了。目前人類有一個發現就是,量子糾纏現象似乎打破了光速的限制,當然也有很多人不認同說法。
  • 光速限制為什麼對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速度無效?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光速的定義,以及光速限制的背景和條件,就能明白為何光速限制對量子糾纏、類星體和宇宙膨脹速度無效了。光速限制的條件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將趨於無窮大,所以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
  • 是誰限制了光速?一旦突破光速,人類將成宇宙的主宰者
    但如果要在人造飛行器上比較速度的話,中國還落後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雖然如此,這些國家研發出來的飛行器也始終無法突破光速的限制,這是為什麼呢?未來人類文明還會繼續向前發展,對於人類來說或許未來都無法將整個宇宙探索清楚,但是只要每在宇宙中發現了新的事物,人類就對宇宙的了解更近了一步。
  • 是誰限制了光速?科學家:一旦突破光速,人類將成宇宙的主宰者
    但如果要在人造飛行器上比較速度的話,中國還落後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雖然如此,這些國家研發出來的飛行器也始終無法突破光速的限制,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太陽面前非常小,在銀河系面前當然也非常渺小,在整個宇宙中可以忽略不計。而人類作為地球上目前最具有統治力的物種,已經將文明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光速不變」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限制了超光速現象?
    其實,速度的極限並不是光速,而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宇宙中確實存在超光速現象:宇宙膨脹的速度,量子糾纏效應等。那麼,但為什麼這些現象沒有和相對論產生矛盾呢?狹義相對論到底限制的是什麼?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假設。首先了解一下光速是怎麼來的。
  • 狹義相對論如何限制超光速
    聊起超光速的話題很多人都會有各種的迷惑,在物理學裡光速到底憑什麼成為了一道鴻溝,成為了一道界限,這個界限所限制的到底是什麼?狹義相對論的推論有很多,這3個最為常見,之所以很常見是因為這3個推論比較反直覺,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推論背後所暗示的意思。時間延緩,限制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不能超越光速為什麼呢?
  • 光速為何是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應該問,為什麼光速不是無限快?因為無論光速是30萬還是35萬,都還是可以繼續問,為啥不是40萬公裡云云。此外,還有一個注意事項,公裡有多長也只是一個人為規定,如果換一種規定,光速的數字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比如在歐美國家常用的英制單位,英裡。1英裡=1.6公裡左右,如果用英裡來表示光速那就連30萬都沒有了,大概只有 186,282英裡/秒。所以,核心問題不是光速有多快,而是為什麼它不是無限快?
  • 光速為何會被限制?一旦突破光速,文明將進入下一階段
    可現實中,科學家發現光速對宇宙來說還是太慢了,如果以光速從宇宙的一邊走到另一邊,或許永遠也沒有走完的那一天。我們不討論量子糾纏超越光速的問題,光速恆定也是個值得討論的迷局,為什麼宇宙中的光速恰好是30萬公裡,這個數值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宇宙這麼大,光速為什麼不是瞬間移動?對於這些奇怪問題,有網友給出腦洞大開的答覆。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那麼,有朋友不禁要問了,為什麼光速不是每秒35萬公裡、40萬公裡,只能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呢?
  • 光速被愛因斯坦限制?在它面前,光速簡直如同龜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假如我以光速飛行會看見什麼」,光速在偉人的眼裡也是不可破滅的宇宙定律。科學認定我們熟知真空中光的速度為300000千米每秒,就目前而言被公認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質運行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不可以超宇光速。
  • 光速為什麼被限制為30萬公裡/秒,而不是10萬或100萬,或無限?
    但後來的一系列實驗表明,光速並非無限,只是非常快。通過測量可知,光速為30萬公裡/秒。自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之後,人們認識到,雖然光速不是無限快,但這個速度卻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物體和信息的傳播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那麼,光速為什麼會被限制為30萬公裡/秒,而不是10萬公裡/秒或者100萬公裡/秒?
  • 光速為什麼會被限制?科學家:一旦突破光速,文明或進入下一階段
    ,而這個數量還不包括分散在宇宙各個角落中的星雲、行星以及隕石等等,好奇心十足的人類總想著探索宇宙的邊界,但人類卻被一樣不可跨越的東西束縛住了手腳,那就是光速。整個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為930億光年,即使是光速,也需要930億年才能飛出去,而人類根本不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或許對於外面的世界而言,可觀測宇宙也不過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就如同原子一般。
  • 宇宙中高級文明之間的交流受光速限制嗎?
    假設宇宙中有所謂的高級文明,而且還不止一個的話,它們之間的交流,可以是直接交流或者間接交流兩種。以現在地球文明之科技所達到的巔峰狀態來解釋,是受光速的限制,受相對論這個理論的束縛,現在的科學技術無法證明有物質的速度超越光速,光速在另一方面被定義為穿越空間和時間的速度,只要達到這個速度,人類就可以回到過去或穿越未來。
  • 為什麼萬物無法超過光速?大自然為何限制這麼一條奇怪的定律?
    宇宙極限速度等於真空中的光速,至於為什麼宇宙存在極限速度,這是當前科學無法解釋的難題。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為前提假設,推導出宇宙的極限速度為光速,在實踐中,科學家也發現光速是一道不可突破的屏障;比如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把質子加速到99.9999992%,但就是無法達到光速。
  • 光速為每秒30萬公裡而不是其它數值,難道宇宙被限制住了嗎?
    我們知道真空中光速大約為每秒30萬公裡(實際上是每秒299792458米)。但光速為什麼是這個數值而不是其它數值呢?難道宇宙被什麼限制住了嗎?光速的發現第一個認識到光確實有速度的人是天文學家奧勒·羅默。在17世紀晚期,他痴迷於木星衛星木衛一的奇怪運動。
  • 光速是極限速度,但卻只有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誰限制了它?
    光速是極限速度,但卻只有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誰限制了它?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科學家認為光速是宇宙間的極限速度,那麼為何他和你坐的距離之間有著這麼大的差距,到底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光速呢?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很多的推測,但是這些答案卻不具有顛覆性。
  • 光速有大小限制,光速旅行為何能做到瞬間到達目的地?
    光速不變已成為公認的常識,但正因為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有光速這一限制,導致人類似乎永遠都無法飛出銀河系。要去往除本星系團之外的星系,考慮到空間膨脹的速度遠大於光速,因此即使飛船以光速前進,也沒法趕上空間膨脹的速度。
  • 限制人類離開地球的並不是技術和光速,真正的兇手是「氧氣」
    外面的世界多美好,人類多麼渴望去看一看啊,無奈於現有的技術無法能夠滿足現有的願望,而光速則限制人類進一步的探索宇宙,目前人類仍然無法能夠突破光速,但是真正限制人類探索宇宙的是光速嗎?,但是我們可以從眾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描述能夠大概了解到,人類乘坐宇宙飛船,能夠隨意的穿梭在宇宙之中,甚至可以從宇宙這一端來到另一端,這正是因為人類已經掌握超越光速的技術。
  • 宇宙還存在一個速度限制,但不是光速,這才是人類真正的障礙
    這是物理學上的速度限制,也是宇宙本身的速度極限。如果我們想要實現無限的接近光速,就首先要突破這個障礙,這才是人類去往極限速度路上的絆腳石。而夸克、電子(輕子)、中微子這些粒子都具有質量這個本質屬性,且由它們組成的質子、原子、人類也具有質量,所以我們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所有物質在真空中都必須低於光速運行。而那些無質量的粒子、波都必須在真空中以光速運行。那麼我說的另外一個速度極限是什麼呢?這要從真空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