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假如我以光速飛行會看見什麼」,光速在偉人的眼裡也是不可破滅的宇宙定律。科學認定我們熟知真空中光的速度為300000千米每秒,就目前而言被公認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質運行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不可以超宇光速。
科技不斷發展,我們對力的掌控漸漸變化,從槓桿、機械、蒸汽、到如今的電力、甚至是核能、原子能!每一次社會對力掌控變化總會引發社會革命,如今我們已經把飛行器送入太陽系,這也是速度突破的關鍵核心動力。但在廣袤無垠,未知深邃的宇宙背景下,顯得如同光速和蝸牛一般,數億光年外的系外恆星發出大的光子在進入我們眼睛之前,已經在宇宙遨遊數億年。
人類或許真的後悔知道宇宙的廣袤了:知道的越多與了解的比列在數百倍的擴大!有一個故事,古時候一個人熟知自己的村子,他知道的範圍最多一個國家那麼大(也就最多一個大陸),現在我們熟知的是地球吧最多太陽系(有些勉強),但我們知道的確實廣袤無垠的宇宙,前前後後2者之比!那說明我們比古人的認知率更低。
光速真的就把智慧人類限制死了嗎?難道在宇宙中找不到超越光速的東西了?我們都聽過紅移,也有人聽過紫色移,簡單所大部分天體之間都在發生紅移,僅有少數發生紫移,紅移代表天體之間在互相遠離,紫移代表靠近。我們也聽過月球在遠離地球,總有一天地球會失去月球這個衛星,不敢想像!
科學家通過紅移推出真箇宇宙都在加速膨脹,而且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退行的速度越快,關鍵來了,有些星系退行的速度已經超越了光速!我們都知道萬有引力,任何天體間都有萬有引力,引力遠遠小於張力導致宇宙加速膨脹,有研究表明:宇宙膨脹具有均勻且各方向同性的特點。
簡單舉列,我們都撕過漁網形狀的東西,當我們均勻的拉扯的時候,越外圍的孔越大也就離開中心的速度越快,宇宙就類似於一張無形的大網,距離越遠離開我們的速度則越快。
怎樣表示不同距離的物體遠離地球的速度?哈勃望遠鏡大家都聽過,發現了宇宙中眾多奇景,哈勃常數大家應該羅有耳聞,目前的哈勃常數為每秒70千米/百萬秒差距,1百萬秒大約差300萬光年,距離漁網中心300萬光年的星系正以70千米/秒的速度離去。
距離600萬光年的星系以40千米/秒速度遠去,以此類推,當一個星系和銀河系的距離達到140億光年時,它離開我們的速度就等同於光速了!由此可見系外恆星散發的光芒被人眼看見的機率太渺茫!它們拋棄銀河系的速度遠超光速!
其原因在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年輕時吹過的我以光速飛行會看見什麼的牛逼,限制了我們黨的想像。不能超越光速有2個特殊條件其一為,物體必須能傳遞信息和能量,其二為靜止時有質量。其他特殊情況可以超越光速黨的如哈特曼效應、電磁波相速度等不能產地能量或信息,當然也不違反相對論。從現實來講,光速仍是人類難以突破的,蟲洞旅行、時空旅行等科幻實現之前我們始終要不懈的追求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