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科學的對決——破解「光速不變」

2020-11-08 哲學聲音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依據研究的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科學的支柱理論。它認為空間長度、時間間隔、物質質量等等,都會隨觀察者所選取的參考系而改變。由於所處的參考系不同,觀察者完全有理由對物體的性狀作出不同的相對性判斷。



(一)光速不變

《相對論》是科學理論,全部「相對」肯定不行,也需要某種確定性,其理論基點是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在狹義相對論中,光速不變指的是無論在何種慣性系(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不隨光源和觀察者所在參考系的相對運動而改變。這個數值是299,792,458 米/秒。光速不變原理是由聯立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組得到的,並為麥可遜—莫雷實驗所證實。在廣義相對論中,由於所謂慣性參照系不再存在,愛因斯坦引入了廣義相對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參考系都是不變的。這也使得光速不變原理可以應用到所有參考系中。



在《相對論》中除了光速不變,其他論述都是正確的,不是因為它們是《相對論》的觀點,而是因為它論述的僅僅是非本體的物質、能量的現象存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質、現象、分體的存在,肯定都是相對的,因為只有本體才是唯一的絕對的。就是說,光速是物質現象的一種,其實也是相對的,《相對論》僅僅是一種現象規律、相對真理,需要發展。這一點,愛因斯坦也承認,稱之為「規律決不會是精確的,因為我們是藉助於概念來表達規律的,而即使概念會發展,在將來仍然會被證明是不充分的」。光速不變是愛因斯坦的一種假設,是一種理論之所以成立的邏輯基點;否則,像當代的主流的哲學理論一樣,認定一切都是相對的、多元的、運動的、變化的,必然使理論陷入沒有任何確定性的「惡無限」,成為徹底的荒誕。從終極的必然性層面看,光及光速都是物質現象,沒有絕對的確定性,這個「光速不變」的原理是錯誤的,麥可遜—莫雷實驗,只是一種物質現象實驗,不足以證明「光速不變」就是絕對正確的。許多人就是對此不理解,至今還認定「光速絕對不變」。



(二)論證1

兩束光相對交錯而行,從這一束光,看那一束光,光速應該加倍。在極高速與靜止不動的不同參照系下觀察計算,如果光的速度相同,即光速不變,就不存在天理了!愛因斯坦明明知道科學理論都是有局限性的,為了使《相對論》理論能夠站得住腳,就假設了「光速不變」;他在大自然中,確實找不到其它絕對點,這是無可奈何的科學理論的最近似性選擇。否則什麼都是相對的,這種理論就無法成立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愛因斯坦的這個「光速不變」的假設,或者理論基點,在終極層面是錯誤的。



(三)論證2

兩束光同向並排而行,從這一束光,看那一束光,速度為0。這個論證愛因斯坦也承認。愛因斯坦曾經夢見自己追逐著一道穿行在空間裡的光線。他推想到,如果自己能以光的速度移動,那麼在他眼裡,這道光就是靜止的,就像是一個空間振蕩卻又保持靜止的電磁場。在愛因斯坦看來,這個思想實驗能夠證明,對於一名相對於地球處於靜止狀態的觀察者來說,世間萬物的狀態也都有其相對性。雖然《相對論》的假設前提是「不管試圖測量光速的人的速度如何,測量到的光速是恆定的」,都是每秒299,792,4580米;但是,從事實看,光速仍然是相對的。這才是愛因斯坦的真正意思,迷信者認定「光速絕對不變」是極其幼稚可笑的,證明他們根本不懂《相對論》。

(四)論證3

《相對論》的錯誤還明確地表現在:既然時空是相對的,為什麼在時空中才能存在的光速是絕對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換言之,既然宇宙的一切包括空間、距離、時間、質量等等相對的,為什麼作為其中的一個極小的部分的光速,卻被賦予的不變的絕對性質,這就使《相對論》徹底陷入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悖謬之中,違反了所有同類事物具有統一屬性的邏輯必然。就像非得說:烏龜因為跑得慢所以是動物,而獵豹因為跑得快所以不是動物——實在無法自圓其說。

(五)論證4

《相對論》除了「光速」,一切都是相對的、可變的,即「光速」的數值是絕對的,其它的數值都不是絕對的,包括距離和時間都不是絕對的,是可變的。這就出了致命矛盾:速度=距離÷時間,如果距離和時間都是可變的,光的速度用什麼保證其不變呢?構成一個事物的所有因素都是相對的,此事物能夠為絕對的嗎?根本不可能。就像用水稀釋白糖,能夠稀釋出石頭來嗎?這就證明,在現象世界,不可能有「不變」的事物存在,光速也不能例外。好在愛因斯坦承認所有的科學理論都是有限的,這更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知道「對於一名相對於地球處於靜止狀態的觀察者來說,世間萬物的狀態也都有其相對性」,把人類已知的最快的光速,假設為不變,是為了給科學提供一個理論「基點」,用以解釋世界,是萬不得已的「權宜之計」。愛因斯坦十分清楚:沒有一個絕對可靠的邏輯基點,一切理論都無法成立。這更比那些至今「死抱著相對、虛無、不可知、懷疑、多元、無真理的荒誕理論不放,還認為自己非常正確」的人,要高明千萬倍。愛因斯坦知道科學並沒有發現宇宙的絕對基點,我想,這才是他信仰上帝的真正原因。



愛因斯坦如果生活在當代,我相信他肯定是第一個承認「半本體」絕對性的精英人物。因為通過前面的充分論證,已經徹底證明:「半本體」起碼比其它思想和理論的基點都可靠;從愛因斯坦選擇比較而言最快的光速為「絕對點」的思路,他肯定會智慧地選擇確立「相對」可靠的,不會愚蠢地選擇確立「相對」不可靠的理論基點——思想和邏輯的絕對性基點。


摘自《文明趨勢》第三篇 第一章 節 選

作者:東方尋根

東方1生發布

相關焦點

  • 聲稱破解四色猜想 哲學狂人賭命「科學鬥士」
    聲稱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四色猜想」後引質疑  哲學狂人賭命「科學鬥士」  黎鳴  方舟子  「如果破解四色定理失敗,黎鳴先生願按照協議,文明地進行自殺8月9日,哲學狂人黎鳴在自己的博客《方舟子先生,還是讓我們來對決吧!》一文中,向「偽科學鬥士」方舟子提出以命相搏的生死對決協議。對此挑戰,方舟子表示「沒必要理他,這是他自我炒作,一場鬧劇而已!」
  • 光速不變原理是怎麼被發現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光速不變原理實際上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基礎,相對論是建立在兩條基本假設至上的科學理論,這兩條基本假設,其中之一是光速不變原理,另外一個就是相對性原理。今天,我們來詳細聊一聊:光速不變原理是咋來的?關於光速的論戰關於「光到底跑多快」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猜想和實踐,第一個提出測光速並且真的去做這個實驗的人是伽利略。
  • 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而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也用到了兩條假設: 相對理性原理(也可以叫做伽利略變換) 光速不變原理 而其中最大的突破其實來自於後面這一條「光速不變原理」,那愛因斯坦為何會提出這條假設呢?
  • 關於光速不變的澄清
    狹義相對論作為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僅僅是根據馬赫原理,慣性系平權的原則,以及光速在真空中對於處於不同運動狀態的觀測者保持不變的客觀事實,便構建了全新的自然觀,並發展成為一種基礎理論,這可以說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在這裡,我們撇開他的正確與否不說?
  • 關於光速不變
    「任意慣性系測得光速不變」,這個描述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因此想像為:「光速相對任意慣性系恆定為光速常數C」,則是錯的。------------以下內容為複製自網絡--------------原理光速不變原理:無論在何種慣性系(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都為299792.458公裡/秒。事實證明光速不變的四項事實。1) 恆星光行差。2) 恆星都是一個一個的小圓點。
  • 光速不變的真諦,沒有幾個人知道!
    對現代物理學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光速不變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石,如果光速可變了,現代物理學就不成立了!當然,大家都知道,光速不變是物理學測量的事實,但問題的是,它是真的不變還是表象上不變?這關係著物理學的未來!
  • 深度解析光速為何不變,為何不可超越
    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理解光速,也不理解為何光速不可超越。當然了,當時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其中的一個重要假設就是光速不變原理,即不論我們在那種參考系中對光速進行測量,光速都是一個常數。之後,根據光速不變原理推出來了速度公式、時間公式、質量公式。不論哪個公式,都需要在速度小於光速時才有意義。愛因斯坦也給出了一個不能夠超過光速的理由,即物體的速度越高,質量越大,需要提速時需要的能量也越大。
  • 光速不變的本質是什麼?是光速靜止了時間還是壓縮了空間?
    因此狹義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本身就是一個公設,是愛因斯坦大膽把它提升為一個原理,並和相對性原理結合創立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非常圓滿地解釋和解決了當時的所有相關問題,並經受了無數次實踐的檢驗。從這些角度講,狹義相對論就是一個正確的科學理論,光速不變就是一個原理。
  • 光速的本質是什麼,光速為什麼不變?
    導讀:光速的本質是什麼?光速為什麼是光速?光速為什麼是不變的?光速不變!
  • 中國科學家證明愛因斯坦光速不變假設不成立
    2020年12月下旬,國際著名科學開放資料庫scienceopen同時發表了取得廣泛突破性理論物理研究成果而三十多年來一直被封殺的中國的傑出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科普詩人東方學帝的兩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On the Relativity of the Speed of Light(論光速不變的相對性
  • 光速不變理論遭質疑(組圖)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7-24 9:30:51 · 來源:新京報  英國學者研究結果表明,宇宙形成之初光速可能更快  上周以來,一條簡明扼要的科學新聞引起了國內外各大媒體的關注,很多媒體紛紛以「遠古光速更快?
  • 洛倫茲收縮與光速不變
    這兩條原理,一條就是相對性原理,另一條是愛因斯坦本人提出的「光速不變原理」。愛因斯坦本人高度評價自己提出的光速不變原理。他認為,自己的相對論與牛頓經典物理學的分水嶺就是光速不變原理。如果相對於光源靜止的觀測者測得的光速是c。那麼一個迎著光以速度v運動的觀測者測得的速度是多少呢?從人們的常識和物理學中的速度迭加原理看,都應該是(c+v)。一個以速度v與光同向奔跑的觀測者測得的光速是多少呢?從常識和迭加原理看,都應該是(c-v)。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原理卻告訴我們,這3個觀測者測得的光速都是同一個值c。
  • 光速不變原理的產生背景
    光速不變原理是說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恆定的,它不依賴於發光物體的運動速度。光速不會和任何速度發生疊加,包括當兩束光相對遠離的時候,其中一束光相對於另外一束的速度都是C,而不會像我們平常一樣,當兩個物體都以V的速度相對遠離的時候,它們相互之間遠離的速度是2V。
  • 從測量光速到計算光速,光速不變原理是怎麼被發現的?
    光速不變原理是狹義相對論中的一個基本假設,並被大量實驗證實;光速不變原理的發現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也有不少物理學家走了彎路。早在18世紀,科學家就利用光行差的原理來測量光速,但是由於測量精度有限,所以結果可以用牛頓的經典時空得到合理解釋,數值大概在每秒30萬公裡左右。
  •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
    光速不變原理:既然光速恆定,為何在不同介質中,速度存在差異?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那就是「光速不變原理」,所謂光速不變原理,也就是說對於宇宙當中的任何一個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不變的299792458米每秒。
  • 科學的分析光速與以太之間的關係,其中光的速度是永恆不變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瑤瑤談科學,我是小編瑤瑤,17世紀我們就知道空間不具有絕對性,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性質。而到了19世紀哲學家奧伯斯才剛剛論證出宇宙在時間上有一個開端,那時間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這個問題,人們可能連想都沒有想過。
  • 為什麼真空光速相對所有參考系速度不變?
    為什麼真空光速相對所有參考系速度不變?——因為真空光速不變是一個觀測事實。五、光速不變與相對論我們在網絡上能看到很多質疑相對論的言論,這些言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利用麥可遜莫-雷實驗。通過對這個實驗的各種解釋,來質疑光速不變原理。然而我們從光速的測量歷史上可以看出。確定光速不變這一事實的過程中,根本沒有MM實驗什麼事。
  • 海德格爾論科學與哲學
    海德格爾論科學與哲學 2016年11月29日 13: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初維峰 字號 內容摘要:與認為科學是對哲學的否定和超越的觀點相反,海德格爾認為作為形上學的哲學為各種具體科學奠基
  • 【物理探秘】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而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也用到了兩條假設:而其中最大的突破其實來自於後面這一條「光速不變原理」,那愛因斯坦為何會提出這條假設呢?牛頓 vs 麥克斯韋其實這件事就要從牛頓開始說起,在牛頓之前,物理學並沒有發展出一整套集大成的理論。而牛頓改變了這一切,他提出了牛頓三大定律,以及萬有引力定律,讓我們知道天上和地上是遵循同一套物理規律的。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什麼是「光速不變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什麼是「光速不變原理」?要說「光速」,仿佛是這個宇宙給予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的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花板」。目前我們人類還無法讓任何的物體達到真空中的光速那樣的速度,也讓我們的許多科學實驗達到了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