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曾經多次提及不可能存在比光速還要快的物體,根據實驗,光的速度約為30萬公裡/秒,不過即使人類日後可以實現光速飛行,也沒有辦法真正的去往宇宙中任何一個地方。這是因為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即使是宇宙中距離我們最近的半人馬座α星系,我們想要以光速來回,也至少需要8.6年的時間。
所以,只有未來人類成功掌握了超光速飛行,才真正的有可能會像科幻電影中演的那樣,在銀河系乃至全宇宙中自由來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也都不斷在「超光速」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且在2007年,一些科學家在實驗中還發現了光脈衝在完全真空的狀態下,可以實現超光速傳播,不過一直到今天,這個實驗的結果仍然存在著很多的爭議,在科學界也並不是被承認的。
近年來,伴隨著量子力學的興起,在一些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量子糾纏」現象發生的時候,速度至少是光速的10000倍,並且認為人類未來如果可以藉此實現超光速飛行,就可以隨意在多維空間中穿梭,此外,伴隨著暗物質等未知物理領域探索的深入,愛因斯坦的「光速無法超越」理論,貌似即將被打破了。
而如今,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引力波極有可能是宇宙中第一個被證實「超光速」的現象。引力波作為愛因斯坦繼相對論之後提出的有一個重大推論,百年間一直都爭議不斷,而當2016年人類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之後,現代物理學領域新的大門被打開了。經過探測研究,引力波的速度與「量子糾纏」一樣,要比光速大上10000倍,也就是說,如果人類未來可以利用「引力波」來進行星際旅行,那麼再去往半人馬座α星系,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不過,也有一部分科學家持相反的態度,雖然引力波的傳播要比光的傳播更強大(光在宇宙的傳播中會被某些介質所遮擋,但是引力波不會),這也讓引力波在傳播得過程中完全不用考慮任何外界因素,但是單就速度上來說,引力波比光速大上10000倍的說法,還是有一些不太實際的。
因為無論是引力波還是光速,都是宇宙中信息傳遞的一部分,比方說我們在夜晚抬頭看到的星星,極有可能早已在數十億年之前消失了,而它的光才剛剛經過了漫長的「跋涉」後,來到了地球。引力波也是一樣。
就那太陽舉例子,太陽光和太陽的引力作為能量的一種,從太陽光發出的那一刻起,大約需要8分鐘的時間,才可以抵達到地球上,也就是說,我們在地球上所感受到的陽光,都是太陽8分鐘之前的光芒,如果8分鐘之前的太陽已經消失了,我們也沒有辦法馬上感受到,只能在8分鐘之後,我們才會發現太陽的變化。因此,引力波超光速目前來看還是不太現實的,只有等到未來人類科技足夠強大的時候,或許可以找到超越光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