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隔離收發器各項參數及其應用意義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CAN收發器是連接CAN控制系統與CAN總線網絡的橋梁,當選型CAN收發器時應該注意哪些參數?本文將帶大家深入的了解收發器的每項參數與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5914.htm

  1.輸入特性

  對於隔離CAN收發器,輸入主要指連接CAN控制器一側的輸入特性,包含電源輸入與信號輸入。

  根據控制器的CAN接口電壓可選擇3.3V或5V供電的CAN模塊,隔離CAN模塊正常輸入範圍為VCC±5%,主要考慮CAN總線電平能保持在典型值範圍內,同時也使次級的CAN晶片工作在標稱電源電壓附近。

  對於單獨的CAN收發晶片,需要對晶片的VIO引腳接入與TXD信號電平相同的參考電壓,以匹配信號電平,若沒有VIO引腳,則應保持信號電平與VCC保持一致。使用CTM系列隔離收發器時需要匹配TXD的信號電平與供電電壓一致,即3.3V標準CAN控制器接口或5V標準CAN控制器接口。

  

  2.傳輸特性

  CAN收發器的傳輸特性主要為三個參數:發送延遲、接收延遲、循環延遲。

  選擇CAN收發器時我們認為其延遲參數越小越好,但小的傳輸延遲會帶來什麼好處,是什麼因素限定了CAN網絡的傳輸延遲?

  

圖 1 CAN收發器延遲特性

  在CAN協議中,發送節點通過TXD發送數據的同時,RXD也在監測總線狀態。若RXD監位與發送位不一致,則節點檢測到一個位錯誤。若在仲裁場監測到的與實際發送不符,則節點停止發送,即總線上有多個節點同時發送數據,該節點沒有獲得數據發送優先權。同樣在數據校驗和ACK響應位,均需要RXD實時獲取到總線的數據狀態。比如網絡正常通訊中,排除節點異常,為了可靠接收到ACK響應,就要保證ACK位在一定的時間內傳輸到控制器的RXD寄存器中,否則發送節點將檢測到一個應答錯誤。在1Mbps下設定採樣位置為70%。則從TXD發送,到RXD接收到ACK位,控制器會在ACK位時間起始的70%時間點採樣,即整個CAN網絡的循環延遲要小於700ns。在隔離CAN網絡中,這個參數主要由隔離器延遲,CAN驅動器延遲,線纜長度決定。因此小的延遲時間有助於ACK位的可靠採樣, 增長總線長度。如圖 2為使用CTM1051KAT收發器兩個節點通訊的ACK響應。收發器固有的典型延遲時間約為120ns。

  

  圖 2 CAN網絡ACK響應

  3.總線電平

  在ISO11898-2規定的高速CAN網絡中,通常我們關心差分信號的幅值,這是總線數據傳輸的關鍵。目前有少數支持3.3V供電的CAN收發晶片,可直接應用於3.3V的控制系統中。由於CAN收發器的結構特性,CANH、CANL電平與電源相關,雖然5V與3.3V工作電壓的CAN收發器輸出差分電平典型值相同,但3.3V收發器CANH、CANL相對於參考GND的幅值偏低,為2V左右,如TI的TCAN334。使用這兩種不同收發器組網,使用一般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單點接地則完全可正常工作。若使用雙層屏蔽雙絞線,由於CANH、CANL、GND均為信號連接,則會因為兩種收發器的總線電壓對地幅值不同會造成通信異常。因此實際使用要避免其GND直接連接。

  

  圖 3 收發器總線電平

  4.顯性超時

  顯性超時的增加主要是為了防止CAN總線網絡由於硬體或軟體故障使得TXD長期處於「0」電平狀態。TXD保持「0」意味著CAN網絡為顯性電平,整個網絡的所有節點都不能收發數據,即總線處於癱瘓狀態。顯性超時可以通過收發器的硬體計時避免總線出現這種情況。如圖 4所示,Tdom為顯性超時時長,每次TXD為「0」時收發器開始計時,超過Tdom時收發器內部釋放總線,總線狀態處於隱性電平。不同收發器的顯性超時時間不同,實際應用需要考慮顯性超時時間對總線最低波特率的影響。CAN協議規定錯誤幀最多可以有11個連續的顯性位,為了避免顯性超時不對其造成影響,可以根據收發器的最小顯性超時時間計算實際使用的最低波特率。BPSMin = 11/Tdom_min。如CTM1051Q的顯性超時時間為0.3ms,則計算最小波特率為11/0.3=36.67kbps。

  

  圖 4 顯性超時時序

  5.睡眠喚醒

  ISO11898-5給出了低功耗模式的高速CAN總線單元,CAN收發器可以處於睡眠模式以降低功耗,並通過一定的總線時序喚醒收發器。如圖 5為CTM1044KAT的喚醒時序圖,睡眠狀態下,當總線出現長度大於TWK的3個顯性、隱性、顯性的電平後,睡眠狀態的收發器即被喚醒,中途遇到的任何小於TWK的幹擾信號電平將被硬體過濾。TWK的定義是為了使收發器僅安全可靠地接收喚醒信號,避免由於總線幹擾導致誤觸發。CAN控制器收到RXD信號後,可通過軟體設置觸發喚醒控制器,從而進一步設置模塊STB引腳進入正常工作模式。這種喚醒模式中,當總線的所有節點都處於睡眠狀態時,只要總線某個節點發出信號,所有節點都會被喚醒。

  

  圖 5 睡眠喚醒時序

  6.總結

  CAN收發器的選型有很多的學問,關係到整體CAN網絡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為保證組網網絡的穩定可靠,可以選擇目前主流的全隔離CAN收發器模塊。致遠電子2003年發布國內首款隔離CAN/RS-485收發器,已有近二十年的總線隔離技術積累。目前CTM系列隔離CAN收發器覆蓋CAN2.0A、CAN2.0B、容錯CAN和CAN FD等所有CAN-bus通訊協議,傳輸速率最高支持1Mbps,是中國隔離CAN收發器行業領導品牌。致遠電子隔離收發器內置完整的隔離DC-DC電路、信號隔離電路、CAN總線收發電路以及總線防護電路,具備更高的集成度與可靠性,適用於需要高穩定性總線通訊的場合,能夠有效幫助用戶提升總線通信防護等級。

  


相關焦點

  • 致遠電子推出業內最小體積全隔離CAN收發器
    ZLG致遠電子新推出Mini系列CTM,是目前業內佔用PCB面積最小的全隔離CAN收發器,給對體積和可靠性有嚴苛要求的CAN應用提供完美解決方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949.htm  1.1 一、全隔離CAN收發器  是指包含電源隔離、信號隔離及完成TTL到CAN電平轉換這三大基本功能模塊的CAN收發器,如圖1所示。
  • CAN收發器晶片典型應用電路
    打開APP CAN收發器晶片典型應用電路 芯力特 發表於 2020-04-27 14:30:44 CAN收發器以其安全性已獲得廣大工程師的青睞,在工業、車載、電力、BMS等領域應用日益廣泛,常見的CAN收發器有5V電源供電與3.3V電源供電,其中3.3V供電CAN收發器晶片可以免除額外的電源管理晶片並很好的實現了與3.3V MCU邏輯電平的兼容。
  • 隔離式CAN收發器如何提升發射和抗擾度
    這些收發器將CAN(控制器區域網絡)標準的優先和仲裁功能合二為一,並提供隔離的優勢(斷開接地環路、耐壓力差、共模瞬變抗擾度等),有助於保持系統中兩個電壓域之間的可靠通信。 同非隔離式CAN系統一樣,使用隔離式CAN系統的主要問題在於隔離式CAN收發器的電磁兼容性(EMC)性能。EMC性能通過兩個參數衡量: 1. 設備產生的發射 2.
  • 光纖收發器在生活中主要有哪些應用
    打開APP 光纖收發器在生活中主要有哪些應用 飛暢科技 發表於 2021-01-07 13:50:21 光纖收發器本質上只是完成不同介質間的數據轉換
  • 基於STM32F103C6與CAN收發器L9616實現一體化步進電機驅動器設計
    引言 當前,步進電機已經在工業應用,如自動剝線機、工業機器人、雕刻機、植毛機工作檯等涉及到精確定位的場合,得到廣泛的應用。 1、 CAN中繼器硬體的設計 1.1 系統的硬體結構 本文設計的基於CAN總線的一體化兩相步進電機驅動器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包括CAN收發器L9616、MCU STM32F103C6、光耦隔離、驅動晶片SLA7033M、溫度傳感器和D/A轉換。CAN收發器L9616接收主控核心發送過來的幀數據包後,再把數據包發送給MCU。
  • 淺析共模電感在CAN總線中的作用
    ,過多防護不僅增加成本,而且器件的寄生參數必然影響信號質量。 我們在實際應用中看到許多CAN產品會使用共模電感,但在常規測試中卻看不到它對哪一項指標有明顯改善,反而影響波形質量。 許多工程師為了以防萬一,確保可靠,會對CAN增加全面外圍電路。CAN晶片已經有很好的抗靜電,瞬態電壓能力,有些收發器本身也有很好的EMC性能,我們在應用中可根據設計要求逐個增加防護、濾波等外圍。
  • 什麼是單模光纖收發器?其應用範圍有哪些?
    現在,隨著各項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在許多網絡應用場合都會需要光纖收發器進行遠距離的傳輸,以致於現在國外和國內生產光纖收發器廠商非常多,產品線也極為豐富。在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光纖收發器的分類,今天,就由飛暢科技的小編來為大家普及下什麼是單模光纖收發器以及它的應用範圍有哪些?
  • 多模光纖收發器基本參數及主要特點詳解
    飛暢科技10/100M雙芯多模自適應乙太網光纖收發器,採用最新美國KENDIN晶片,高品質光收發一體模塊,性能穩定,質量優良。適用於電信、廣電、寬帶網絡等需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網絡環境中。飛暢科技10/100M雙芯多模自適應乙太網光纖收發器,採用最新美國KENDIN晶片,高品質光收發一體模塊,性能穩定,質量優良。適用於電信、廣電、寬帶網絡等需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網絡環境中。那麼,多模光纖收發器的基本參數及主要特點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電力線MAC/PHY集成收發器INT51X1及其應用
    摘要:介紹了美國Inellon公司的電力線MAC/PHY集成收發器INT51X1的功能結構和主要特點,介紹了它的引腳功能,同時以中壓配電網PFDM通信系統的研究開發為例,給出了INT51XI的應用實例。
  • CAN FD網絡下的電磁兼容分析
    在系統中為保證CAN總線通訊的可靠性而使用的EMC措施有:信號保護器、瞬態抑制二極體TVS、隔離收發器、光電隔離等。 信號保護器 外接專用的信號保護器消除幹擾,如ZF-12Y2消耗幹擾強度和CANFDbridge網橋做隔離。
  • 使用GMR隔離提高PROFIBUS RS-485的可靠性
    但是,隨著新DP網絡安裝數量的不斷增加,應用的具體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其中包括更高的工作溫度和隔離電壓,以及更小的外形尺寸。雖然許多RS-485收發器號稱與PROFIBUS兼容,但真正符合標準的只有少數,而能夠滿足日益嚴苛系統要求的就更少了。
  • 光纖收發器該如何使用? 光纖收發器指示燈說明!
    導讀 在網絡建設及應用中,由於網線最大的傳輸距離一般為100米,因此布建遠距離傳輸網絡的時候不得不使用光纖收發器等中繼設備。
  • 深入探討隔離式RS-485收發器
    Wy1ednc過去十年法規發生了變化,要求在惡劣環境中運行的機器和設備對其數據傳輸系統實施隔離。現在的趨勢是從原來的單通道隔離式系統向利用多通道隔離技術的應用轉變,由此產生了新型隔離器件。這些應用中有許多涉及電信和工業網絡、醫療系統、傳感器接口、電機控制和驅動系統以及儀表中的數據傳輸。
  • 光纖基礎知識詳解(附光纖收發器廠商及其介紹 TOP 65)
    目前,在單模SFF方面,LC類型的連接器實際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在多模 方面的應用也增長迅速。隨著光纖網絡向更大帶 寬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發展和DWDM技術的廣泛應用,對MU型連接器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公司主要生產數字視頻光端機、數據光端機、音頻光端機、網絡光端機、報警光端機;乙太網光纖收發器、10M收發器、100M收發器、1000M收發器,10/100M自適應收發器、10/100/1000M自適應收發器、商用級收發器,工業電信級收發器等數據通信產品及安防周邊設備。產品主要涉及安防行業及數據通信行業,並廣泛應用於城域網、接入網、光纖到戶網絡、電信、電力、教育、軍隊、平安城市等系統。
  • 工業光纖收發器常見接入網絡的方式有哪些呢?
    飛暢科技 發表於 2020-12-03 11:55:17 隨著網絡速度的不斷提升,很多在電纜無法覆蓋但又必須延長傳輸距離的實際應用網絡環境中,工業級光纖收發器就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一種利用無扼流圈收發器簡化CAN總線的方式
    針對TI TCAN1042-Q1 CAN收發器的瞬態波形如圖6中所示。圖7中給出的是相應的放射曲線圖。  圖6:CANH/CANL輸出和共模噪聲  圖7:一個汽車故障保護CAN收發器的傳導放射  結論  雖然共模扼流圈作為一種緩解CAN總線EMC問題的方法,目前廣泛應用於汽車行業,全新的高性能收發器正在使共模扼流圈變得可有可無。不使用共模扼流圈,可以在避免電路諧振和電感電壓尖峰等問題的同時,使CAN總線的實現方式變得更小、成本更低。
  • 用無扼流圈收發器簡化CAN總線實現方式
    然而,沒有CAN收發器是完全理想的,並且CANH和CANL信號之間的低值不對稱會產生未經完全均衡的差分信號。當這一情況發生時,CAN信號的共模分量(CANH和 CANL的平均值)將不再是一個恆定的DC值。相反地,它將表現出與數據有關的噪聲。兩個主要的不均衡類型會導致這個噪聲。其中一個就是顯性(被驅動)和隱性(高阻抗)狀態期間穩定狀態共模電壓電平之間的不匹配。
  • 高效能低電壓Power MOSFET及其參數與應用
    本文將簡述Power MOSFET的特性、參數與應用,除針對目前低電壓Power MOSFET的發展趨勢做簡單介紹外,還將簡單比較新一代低壓Power MOSFET的性能。  Power MOSFET的參數與應用  電源設計工程師在選用Power MOSFET設計電源時,大多直接以Power MOSFET的最大耐壓、最大導通電流能力及導通電阻等三項參數做出初步決定。
  • 基於CAN總線的運動控制系統設計
    由於LPC2294內部集成CAN,因此外部只需CAN收發器與之連接。CAN收發器選用周立功的CTMl050T.CTM1050T是一款帶隔離的高速CAN收發器,主要功能是將CAN控制器的邏輯電平轉換為CAN總線的差分電平,並具有隔離功能(DC2500 V)、ESD保護功能及TVS管防總線過壓功能。
  • 用數字隔離技術取代隔離放大器的應用實例
    最近在設計及機械設備的使用方面立法方面都有變化,要求在惡劣環境下幾乎任何類型的數據採集系統都要有隔離。此外,從傳統的單通道隔離系統到採用多通道隔離的應用轉變的趨勢導致引入了新型隔離策略。這些應用涉及高電壓、高速/高精度通信、或者長距離通信。普通的例子如工業I/O系統、傳感器接口、電源/調節杆,發動機控制/驅動系統以及儀器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