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丨9月10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2020-12-04 新京報

【新冠病毒】

新冠疫苗通過鼻腔給藥效果或更好

美國《細胞》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新冠疫苗以滴鼻劑或噴霧劑的形式通過鼻腔給藥,效果比普通注射更好。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分子微生物學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可編碼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候選疫苗,並將疫苗注入經生物工程改造後、具有該蛋白所對應人體受體的小鼠體內。肌肉注射測試顯示,藥物只起到減輕感染嚴重程度的效果,並未完全阻止感染在全身擴散。而通過滴鼻或噴霧劑接種疫苗則可預防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鼻子和肺部)感染,且接受新冠疫苗鼻腔給藥後,小鼠全身產生強烈免疫反應,成功抵禦了新冠病毒的入侵。

【醫學探索】

胰島細胞移植新方法或能改善糖尿病治療

《自然-代謝》發表一項研究稱,一種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讓1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的血糖水平保持穩定。

研究人員將胰島細胞包裹在一種新的膠原基質內,這種基質解決了細胞在皮下移植後的存活問題,當研究人員在齧齒動物模型和少數非人靈長類動物中測試該技術時,它能讓這些動物維持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正常產生。研究人員認為,該方法可用於提高其他類型的移植細胞的生存力。例如,幹細胞來源的β細胞進行這種處理或能成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的可再生來源,從而替代1型糖尿病患者所失去的那些細胞。

【科學飲食】

多吃植物蛋白降低早亡風險

《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多吃植物蛋白有助降低早亡風險,延長壽命。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團隊對1995年至2011年收集的23.7萬名男性參試者和17.9萬名女性參試者的相關數據展開了梳理分析。

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多吃植物蛋白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在每天攝入能量中,植物蛋白佔比每增加3%,早亡風險可降低10%。在1000千卡熱量中,取代動物蛋白的植物蛋白每增加10克,男女死亡風險可分別降低12%和14%。如果用豆腐等植物蛋白替代雞蛋,男女早亡風險分別降低24%和21%,用豆類等植物蛋白代替牛肉等紅肉,可使男女早亡風險分別降低13%和15%。

【健康提醒】

用吹風機吹鼻子治鼻炎不靠譜

秋季是過敏性鼻炎高發期,有傳言說用吹風機熱風風速最低檔吹鼻子,可以有效治療鼻炎,這是真的嗎?專家指出,吹風機可以產生熱風,這種熱效應能改善血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可緩解鼻塞症狀。但吹風機吹鼻子無法根治鼻炎,且它對鼻黏膜的刺激會加重病情。

專家提醒,鼻子有調節溫度、溼度、自我清潔的功能,鼻腔需要溼潤的環境。用吹風機對著鼻子吹會破壞鼻黏膜,還會減弱鼻腔清潔病毒功能,使得鼻腔更乾燥、更難受。鼻腔有炎症的患者,此方法很可能會加重病症。

【知識更新】

少吸菸和重度吸菸死於肺癌的風險差不多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在歐洲呼吸學會國際大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每天吸菸少於10支的社交吸菸者死於肺癌的風險並不比每天吸菸超過20支的重度吸菸者低。

這項研究包括從美國普通人口的多民族樣本中選出的18730人。研究人員對這些人進行了平均17年的跟蹤,並對不吸菸者、社交吸菸者和重度吸菸者的呼吸系統疾病和肺癌的死亡率進行比較,發現與不吸菸者相比,社交吸菸者死於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是前者的2.5倍,死於肺癌的可能性是後者的8.6倍。社交吸菸者的呼吸道疾病死亡率約為重度吸菸者的一半,肺癌死亡率為重度吸菸者的三分之二。研究人員表示,少吸菸並不會產生人們期望的效果。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晨讀丨9月25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疫苗動態】北京流感疫苗接種月底全面啟動2020年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將於9月底全面啟動,北京還將延續自2007年開始的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政策,對北京市60歲以上老人及在校中小學生實施流感疫苗免費接種。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9月25日起,自費接種流感疫苗的市民,可以通過電話預約、現場登記、微信公眾號及其他網絡預約方式預約,在2021年2月底前都可以接種。60歲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學生實施的免費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將在10月10日左右有組織地陸續實施,直至11月30日。
  • 晨讀丨10月24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瑞德西韋獲FDA批准治療新冠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食藥監局(FDA)官網發布消息,吉利德科學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獲批用於12歲及以上、體重至少達到40公斤且需住院的新冠患者【醫學探索】吃堅果與肥胖風險降低有關哈佛大學一項覆蓋3項隊列研究(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護士健康研究、護士健康研究Ⅱ),涉及近20萬人的研究發現:攝入堅果與肥胖風險降低有關。
  • 晨讀丨11月20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腫瘤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義大利去年9月就可能出現SARS-CoV-2受體結合區域特異性抗體呈陽性的人群。研究人員表示,在採自義大利各地的血清樣本中,抗體從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呈現這樣的分布:959名無症狀個體的血清進行SARS-CoV-2特異性抗體檢測,共發現111例陽性血清。其中,23份來自2019年9月,27份來自10月。2019年9月的陽性血清中有超過一半(13份,56.5%)來自倫巴第大區,也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 晨讀丨11月20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腫瘤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義大利去年9月就可能出現SARS-CoV-2受體結合區域特異性抗體呈陽性的人群研究人員表示,在採自義大利各地的血清樣本中,抗體從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呈現這樣的分布:959名無症狀個體的血清進行SARS-CoV-2特異性抗體檢測,共發現111例陽性血清。其中,23份來自2019年9月,27份來自10月。2019年9月的陽性血清中有超過一半(13份,56.5%)來自倫巴第大區,也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 晨讀丨10月26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自某地今年1月推行手部消毒和佩戴口罩等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以來,流感的發病率與過去兩年相比減少64%。日本富山縣衛生研究所研究人員指出,流感病例的減少可能還因為存在「病毒幹擾」,即一種病毒的流行可能會對其他種類的病毒流行造成阻礙的現象。瑞士的研究團隊也曾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布報告稱,新冠疫情流行後,其他呼吸類流行病患者的數量有所減少。
  • 晨讀丨10月30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可在皮膚表面停留9小時《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將新冠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與培養基或上呼吸道黏液混合,並將混合物應用於從屍檢樣本獲取的人體皮膚上可以發現,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為9小時,而甲型流感病毒為1.8小時。
  • 晨讀丨10月21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SARS-CoV-2的生存時間明顯長於IAV(9.04 小時對1.82 小時)。與黏液相比,黏液上其他表面的IAV失活更快,而SARS-CoV-2在黏液和介質中顯示出相似的穩定性。此外,通過乙醇處理,人類皮膚上的黏液/介質中的SARS-CoV-2和IAV均在15秒內完全失活。
  • 晨讀丨10月27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另外,咖啡中也含有酚類化合物以及咖啡因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比如綠原酸通過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種機制對健康產生影響。【健康提醒】久坐比跑步更傷膝蓋,關節炎率更高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曾提到,跑步健身者關節炎的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也就是說,久坐比跑步更傷膝。久坐為什麼更傷膝蓋?
  • 晨讀丨11月9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健康提醒】飯後松松褲腰帶跟胃下垂沒關係對於「飯後鬆開腰帶,胃就失去支撐,導致胃下垂」這一傳言,專家表示,褲腰帶跟胃下垂沒關係。專家介紹,胃不是靠腰帶兜著的。飯後如果褲腰帶勒得不舒服,趁人不注意悄悄松一下無妨,對健康沒有影響。【知識更新】心血管疾病可能在家庭間「傳染」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5364對夫妻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和行為發現,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在家庭成員間「傳染」。
  • 晨讀丨10月22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該項目預計明年年初實施第一階段,被稱為「病毒特徵研究」,計劃招募年齡18至30歲的健康志願者,來評估引起感染並引發免疫反應所需的病毒量。所有參與項目的志願者完成試驗後都需接受兩次新冠病毒檢測,只有兩次結果都為陰性的志願者才能離開試驗場所。
  • 晨讀丨1月8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種地圖上線覆蓋多個城市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與騰訊健康聯合發布「新冠疫苗接種地圖」,用戶可在「新冠疫苗接種地圖」上查詢新冠疫苗接種點一覽,並便捷地導航至距離最近的接種點。用戶打開手機微信-我的-支付,點擊「醫療健康」,或者直接在微信頂部搜索「騰訊健康」小程序,進入「騰訊健康-疫苗-新冠肺炎疫苗」即可找到「新冠疫苗接種地圖」。截至1月7日,「新冠疫苗接種地圖」從各地官方公布中整理收錄疫苗接種點,已覆蓋13個省份25個城市,並持續更新。
  • 晨讀丨11月22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新冠抗體免疫反應可延續至少6個月一項英國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後的人,至少六個月內很可能不會再次感染。研究人員對全球五大健康資料庫進行全面搜索,並篩選截止到2020年1月16日的4729項涉及570762人的研究。研究人員從來自中國、美國、義大利和伊朗的570762人的健康和飲食記錄看出,與很少或從不吃辣椒的人相比,吃辣椒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對降低26%;癌症死亡率相對降低23%;全因死亡率相對降低25%。
  • 晨讀丨11月5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這項研究表明,確保準媽媽能獲取所需的心理健康支持至關重要。 【醫學探索】 阻止膠質母細胞瘤生長找到新方法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腦癌。卡爾加裡大學和阿尼·查博諾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阻止膠質母細胞瘤生長的方法。
  • 晨讀丨11月27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藥物獲批】 華東醫藥超級抗生素醋酸卡泊芬淨獲批上市 11月26日,華東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浄《藥品註冊證書
  • 晨讀丨7月22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新冠病毒】鍾南山團隊聯合騰訊研發新冠重症AI預測7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騰訊獲悉,日前,鍾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AILab披露了利用AI預測COVID-19患者病情發展至危重概率的研究成果,可分別預測5天、10天和30天內病情危重的概率,有助於合理地為病人進行早期分診
  • 晨讀丨11月7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藥物獲批】莎普愛思左氧氟沙星片獲藥品註冊證書11月6日晚,莎普愛思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左氧氟沙星片的《藥品註冊證書》。該研究在2006年至2011年間,招募了1503名健康的單胎妊娠婦女,採用多變量線性回歸分析了孕中期25羥維生素D的血漿濃度與後代4歲至6歲時智商得分之間的關係。在控制了其他幾個與智商有關的因素之後,結果顯示,母親孕期維生素D水平較高與後代4歲至6歲時的智商較高存在相關性。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還需進一步研究以確定懷孕期間維生素D的最佳水平。
  • 晨讀丨11月16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醫學探索】不健康飲食習慣可能引起「蛋白尿」發表在《Nutrient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晚餐太晚和不吃早餐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引起「蛋白尿」。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在所有不健康飲食習慣中,佔比最多的是快速飲食(29%),其次是晚餐太晚(19%)、夜宵(16%)和不吃早餐(9%)。在隨訪期間內,有10.6%的參與者發展為尿蛋白,每年每1千人的發生率為32.7。研究人員發現,在多變量調整後,晚餐太晚和不吃早餐的參與者蛋白尿發作的風險明顯較高。
  • 晨讀丨11月6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約翰尼斯堡維茨生殖健康與愛滋病毒研究所研究小組研究分析了70份專家評議過的關於27個富裕、貧窮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研究報告。在涉及早產的47份研究報告中,有40份報告顯示早產在較高溫度環境下更常見。根據新的研究結果,平均來看,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早產的機率就增加5%,而在熱浪天氣增加16%;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死產的機率增加5%。
  • 晨讀丨11月18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WT相比,D614G病毒的感染複製競爭能力更強,可超出約10倍。不過,D614G突變不會明顯改變SARS-CoV-2的中和特性,目前開發的針對WT的疫苗對D614G菌株仍有功效。【健康探索】75歲以上人群降脂同樣可減少心血管事件哈佛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在75歲及以上的患者中,降脂對減少心血管事件的效果與對年輕成年人的一樣,並能減少心血管死亡。據悉,有29項試驗的244090例患者被納入本研究之中,21492人(8.8%)年齡在75歲以上。
  • 晨讀丨11月18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WT相比,D614G病毒的感染複製競爭能力更強,可超出約10倍。不過,D614G突變不會明顯改變SARS-CoV-2的中和特性,目前開發的針對WT的疫苗對D614G菌株仍有功效。【健康探索】75歲以上人群降脂同樣可減少心血管事件哈佛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在75歲及以上的患者中,降脂對減少心血管事件的效果與對年輕成年人的一樣,並能減少心血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