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並不是一個完全沒有富裕國家的大洲,其境內還是有一些處於富裕狀態,或是曾經富裕過的國家存在的。比如今天要說的赤道幾內亞,1968年獨立時這裡還極度貧困,但是自從此國境內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以後,這裡的經濟就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從1996年發現石油開始到2004年,僅僅用了8年時間,這裡就從一個窮國一下子成為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三大產油國。
別看好像也不是什麼值得吹噓的名號,但要知道這是一個面積只有2.8萬平方千米,人口只有130萬的國家。在擁有如此大量資源的情況下,自然也就變得格外富裕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裡的經濟一度飛速發展,僅僅是在2000年~2010年間,這個國家的GDP年均增長率就達到了17%。人均GDP也一度達到了2萬美元以上,與部分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也同時是當時的非洲第一富國,只不過這個非洲首富沒當多久就遇到了問題。
還沒過幾年就從非洲第一富國的位置跌了下來,可以說是是一個非常短命的非洲首富了。而且,哪怕是在紙面數據很富裕的那段時間裡,這裡的貧富差距也處於一個極高的水平,算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從石油中獲得的財富大多都被有權有勢的人拿走了,而很少有普通人從石油這個資源上獲得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在經濟數據漂亮的時候,這裡的人類發展指數卻很低的原因了。
而因為石油價格連年下跌,這裡的經濟數據其實也越來越尷尬,在人均2萬美元以上水平時這個國家就已經有很多窮困潦倒的人了,而如今其人均GDP在2019年已經跌破1萬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的窮人只會是更多,畢竟其GDP2017年就下降了4.7%,而2018年下降了6.1%,2019年又下降了2.3%。經濟開始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雖然目前這裡還是人均收入非洲第一的國家,但是實際情況已經越來越不容樂觀,畢竟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平均下來收入也很高,但窮人可不一定真的擺脫了貧窮。要知道這裡一半的人口目前連清潔的飲用水都用不到,20%兒童可能會在5歲前因為各種原因死亡,生存環境的惡劣,以及在此之前被忽略的教育,儘管這些年開始重視起來了,但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其境內還有大量的國民每日生活費還不到1美元。
而富人又真的是富得流油,這樣的反差應該是讓很多隻看此國紙面數據的人覺得驚訝的吧。其實這裡也不是完全沒有什麼特點,作為一個擁有大量海岸線的國家,這裡的旅遊業其實是可以給人們帶來驚喜的。不僅有不錯的海景,也擁有內陸的森林和峽谷,境內一些特色的部落也很值得人們去看看,只不過因為貧富差距大,所以其境內的基礎設施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好罷了。
就是這麼一個富裕的國家,在人均GDP2萬美元的時候真的可以說是非洲首富了,也一度憑藉人均數據比肩部分發達國家,但是如今落魄的樣子著實是讓人覺得有些尷尬,而且根據各國機構統計的數據,估計未來這裡的經濟還會繼續處於一個不是很好的水平,至於為什麼赤幾會有如今的下場,有人說是因為這裡不懂得財富分配,也有人是覺得不重視其他的發展所導致,你們覺得其主要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