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語言 動態面板模型 - CSDN

2020-11-21 CSDN技術社區

面板數據

面板數據(Panel Data),也成平行數據,具有時間序列和截面兩個維度,整個表格排列起來像是一個面板。
面板數據舉例:

模型說明及分析步驟

1、首先確定解釋變量和因變量;
2、R語言操作數據格式,部分截圖如下,這裡以index3為因變量,index1與index2為解釋變量:

install.packages("mice")install.packages("plm")install.packages("MSBVAR")library(plm)library(MSBVAR)library(tseries)library(xts)library(mice)data<-read.csv("F://分類別//rankdata.csv",header=T,as.is=T)

2、單位根檢驗:數據平穩性
為避免偽回歸,確保結果的有效性,需對數據進行平穩性判斷。何為平穩,一般認為時間序列提出時間趨勢和不變均值(截距)後,剩餘序列為白噪聲序列即零均值、同方差。常用的單位根檢驗的辦法有LLC檢驗和不同單位根的Fisher-ADF檢驗,若兩種檢驗均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則認為序列為平穩的,反之不平穩(對於水平序列,若非平穩,則對序列進行一階差分,再進行後續檢驗,若仍存在單位根,則繼續進行高階差分,直至平穩,I(0)即為零階單整,I(N)為N階單整)。

##單位根檢驗tlist1<-xts(data$index1,as.Date(data$updatetime))adf.test(tlist1)tlist2<-xts(data$index2,as.Date(data$updatetime))adf.test(tlist2)

3、協整檢驗/模型修正
單位根檢驗之後,變量間是同階單整,可進行協整檢驗,協整檢驗是用來考察變量間的長期均衡關係的方法。若通過協整檢驗,則說明變量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係,方程回歸殘差是平穩的,可進行回歸。
格蘭傑因果檢驗:前提是變量間同階協整,通過條件概率用以判斷變量間因果關係。

##格蘭傑因果檢驗granger.test(tsdata,p=2)

4、模型選擇
面板數據模型的基本形式

也可寫成:

其中:


對於平衡的面板數據,即在每一個截面單元上具有相同個數的觀測值,模型樣本觀測數據的總數等於NT。
當N=1且T很大時,就是所熟悉的時間序列數據;當T=1而N很大時,就只有截面數據。

  • 模型選擇一般有三種形式
    (1)無個體影響的不變係數模型(混合估計模型):ai=aj=a,bi=bj=b

    即模型在橫截面上無個體影響、無結構變化,可將模型簡單地視為是橫截面數據堆積的模型。這種模型與一般的回歸模型無本質區別,只要隨機擾動項服從經典基本假設條件,就可以採用OLS法進行估計(共有k+1個參數需要估計),該模型也被稱為聯合回歸模型(pooled regression model)。
    (2)變截距模型(固定效用模型):ai≠aj,bi=bj=b

    即模型在橫截面上存在個體影響,不存在結構性的變化,即解釋變量的結構參數在不同橫截面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截距項,個體影響可以用截距項ai (i=1,2,…,N)的差別來說明,故通常把它稱為變截距模型。
    (3)變係數模型(隨機效應模型):ai≠aj,bi≠bj

    即模型在橫截面上存在個體影響,又存在結構變化,即在允許個體影響由變化的截距項ai (i=1,2,…,N)來說明的同時還允許係數向量bi (i=1,2,…,N)依個體成員的不同而變化,用以說明個體成員之間的結構變化。我們稱該模型為變係數模型。
  • 選擇合適的面板模型
    需要檢驗被解釋變量yit的參數ai和bi是否對所有個體樣本點和時間都是常數,即檢驗樣本數據究竟屬於上述3種情況的哪一種面板數據模型形式,從而避免模型設定的偏差,改進參數估計的有效性。

    如果接受假設H2,則可以認為樣本數據符合不變截距、不變係數模型。如果拒絕假設H2,則需檢驗假設H1。如果接受H1,則認為樣本數據符合變截距、不變係數模型;反之,則認為樣本數據符合變係數模型。
  • F檢驗
    具體計算過程略,見參考ppt。


    其中下標1,s1指代隨機效應模型的殘差平方和,s2指代固定效用模型殘差平方和,s3指代混合估計模型的殘差平方和;
    若F2統計量的值小於給定顯著水平下的相應臨界值,即F2小於Fa,則接受H2,認為樣本數據符合混合效應模型;反之,則繼續檢驗假設H1;
    若F1統計量的值小於給定顯著水平下的相應臨界值,即F1小於Fa,則接受H1,認為樣本數據符合固定效應模型;反之,則認為樣本數據符合隨機效應模型;
  • 隨機效應模型
    (1)1.LM檢驗。Breush和Pagan於1980年提出R 檢驗方法。
    其檢驗原假設和備擇假設:

    如果不否定原假設,就意味著沒有隨機效應,應當採用固定效應模型。
    (2). 豪斯曼(Hausman)檢驗。William H Greene於1997年提出了一種檢驗方法,稱為豪斯曼(Hausman)檢驗。

    若統計量大於給定顯著水平下臨界值,p值小於給定顯著水平,則存在個體固定效應,應建立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form<- index3~index1+ index2rankData<-plm.data(data,index=c("IPname","updatetime"))#轉化為面板數據pool <- plm(form,data=rankData,model="pooling")#混合模型pooltest(form,data=rankData,effect="individual",model="within")#檢驗個體間是否有差異pooltest(form,data=rankData,effect="time",model="within")#檢驗不同時間是否有差異wi<-plm(form,data=rankData,effect="twoways",model="within")#存在兩種效應的固定效應模型pooltest(pool,wi)#F檢驗判斷混合模型與固定效應模型比較phtest(form,data=rankData)##Hausman檢驗判斷應該採用何種模型,隨機效應模型檢驗pbgtest(form,data=rankData,model="within")#LM檢驗,隨機效應模型檢驗#檢驗是否存在序列相關pwartest(form,data=rankData)#Wooldridge檢驗(自相關)小於0.05存在序列相關summary(wi)##查看擬合模型信息fixef(wi,effect="time")#不同時間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的係數估計值inter<-fixef(wi,effect="individual")#不同個體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的截距估計值##根據模型參數,進行預測;

百度文庫中下載的參考ppt:
http://pan.baidu.com/s/1qXHVGde

註:有些地方,尤其R代碼部分有些亂,需根據實際數據情況進行選擇,函數的參數設置並未完全吃透,還需要繼續學習,如有不對的地方,再改正,目前的理解是這樣了,在本次數據場景中,實際數據應用中預測效果不是很好,誤差稍大,這次未採用,以後遇到可以再嘗試。

相關焦點

  • R語言arma模型診斷_arma模型實現模型r語言 - CSDN
    tsdiag(m1)  #對估計進行診斷,判斷殘差是否為白噪聲summary(m1)r=m1$residuals  #用r來保存殘差Box.test(r,type="Ljung-Box",lag=6, fitdf=1)#對殘差進行純隨機性檢驗,fitdf表示殘差減少的自由度
  • r語言一元回歸模型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6.1.2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的原理及R語言實現1.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旨在使獲得的模型最大限度地擬合樣本數據2.樣本方差和協方差3. (r<-cor(cost,sales))  #相關係數r(r2<-r^2)             #判定係數r2在lm函產生的結果中也包含了判定係數r的信息。
  • r語言tseries - CSDN
    tsdiag(m1) #對估計進行診斷,判斷殘差是否為白噪聲summary(m1)r=m1$residuals #用r來保存殘差Box.test(r,type=」Ljung-Box」,lag=6, fitdf=1)#對殘差進行純隨機性檢驗,fitdf表示殘差減少的自由度AutocorTest(m1$resid) #加載FinTS包
  • r語言的p值檢驗 - CSDN
    輸入1: rdata = matrix(rnorm(1000* 6, 0, 3), 6) rvar = apply(rdata, 2, var) mean(rvar)結果1: [1] 8輸入2: var(rvar)結果2: [1] 32=2*81/5輸入3:
  • r語言 做wald檢驗_r語言wald檢驗怎麼做 - CSDN
    用R語言遇到的一些問題。經常看到rcs()函數,比如擬合回歸時:f <- cph(S ~ rcs(age,4) + sex, x=T, y=T)。
  • r語言 sigma - CSDN
    #分析:按題意,需檢驗#H0: μ ≤ 225 H1: μ > 225#此問題屬於單邊檢驗問題,可以使用R語言t.test#t.test(x,y=NULL,alternative=c(「two.sided」,「less」,「greater」),mu=0,paired=FALSE,var.equal=FALSE,conf.level=0.95
  • r語言 多元回歸模型_r語言多元回歸模型殘差分析 - CSDN
    1、多元線性回歸模型1.1多元回歸模型與多元回歸方程設因變量為y,k個自變量分別為,描述因變量y如何依賴於自變量和誤差項ε的方程稱為多元回歸模型。其一般形式可表示為:式中,為模型的參數,ε為隨機誤差項。
  • 面板數據_面板數據分析 - CSDN
    協整檢驗方法的文獻綜述:(1)Kao(1999)、Kao and Chiang(2000)利用推廣的DF和ADF檢驗提出了檢驗面板協整的方法,這種方法零假設是沒有協整關係,並且利用靜態面板回歸的殘差來構建統計量。(2)Pedron(1999)在零假設是在動態多元面板回歸中沒有協整關係的條件下給出了七種基於殘差的面板協整檢驗方法。
  • r語言卡方檢驗和似然比檢驗_r語言似然比檢驗代碼 - CSDN
    本文對應《R語言實戰》第9章:方差分析;第10章:功效分析 ====================================================================方差分析:回歸分析是通過量化的預測變量來預測量化的響應變量,而解釋變量裡含有名義型或有序型因子變量時
  • r回歸怎樣讓模型最好_r語言線性回歸怎麼加上回歸模型和r2 - CSDN
    金融計量VAR(向量自回歸)模型,R語言代碼。
  • R語言 小wald檢驗_lm檢驗 wald檢驗 - CSDN
    用R語言遇到的一些問題。經常看到rcs()函數,比如擬合回歸時:f <- cph(S ~ rcs(age,4) + sex, x=T, y=T)。
  • r語言 似然比檢驗置信區間_r語言 模型似然比檢驗 - CSDN
    介紹首先,請注意,圍繞多級模型的術語非常不一致。例如,多級模型本身可以稱為分級線性模型,隨機效應模型,多級模型,隨機截距模型,隨機斜率模型或匯集模型。根據學科,使用的軟體和學術文獻,許多這些術語可能指的是相同的一般建模策略。
  • adf檢驗r語言分析_r語言adf檢驗 - CSDN
    y2 = 0.6 * y1 + e2# (偽)回歸模型plot(ecm.reg)Johansen-Juselius(JJ)協整檢驗法,該方法是一種用向量自回歸(VAR)模型進行檢驗的方法ca.jo(x, type = c("eigen", "trace"), ecdet = c("none", "const", "trend"), K = 2,spec=c("longrun", "transitory"), season = NULL, dumvar = NULL)其中:x為矩陣形式數據框;type用來設置檢驗方法;ecdet用於設置模型形式
  • r語言work_r語言work函數 - CSDN
    R的源起R是S語言的一種實現。S語言是由 AT&T貝爾實驗室開發的一種用來進行數據探索、統計分析、作圖的解釋型語言。最初S語言的實現版本主要是S-PLUS。S-PLUS是一個商業 軟體,它基於S語言,並由MathSoft公司的統計科學部進一步完善。
  • 回歸模型擬合優度檢驗 - CSDN
    Hosmer和Lemeshow的模擬結論是基於使用的,建議如果我們在模型中有10個協變量 。直觀地說,使用較小的g值可以減少檢測錯誤規範的機會。  R 首先,我們將使用一個協變量x模擬邏輯回歸模型中的一些數據,然後擬合正確的邏輯回歸模型。
  • r語言檢驗 是否相關 - CSDN
    #分析:按題意,需檢驗#H0: μ ≤ 225 H1: μ > 225#此問題屬於單邊檢驗問題,可以使用R語言t.test#t.test(x,y=NULL,alternative=c(「two.sided」,「less」,「greater」),mu=0,paired=FALSE,var.equal=FALSE,conf.level=0.95
  • 回歸模型怎麼做 - CSDN
    按照正規程序,面板數據模型在回歸前需檢驗數據的平穩性。步驟一:分析數據的平穩性(單位根檢驗)按照正規程序,面板數據模型在回歸前需檢驗數據的平穩性。李子奈曾指出,一些非平穩的經濟時間序列往往表現出共同的變化趨勢,而這些序列間本身不一定有直接的關聯,此時,對這些數據進行回歸,儘管有較高的R平方,但其結果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 dw檢驗_dw檢驗的r語言代碼 - CSDN
    時間序列中同一變量的順序觀測值之間存在自相關,若採用普通回歸模型直接處理,將會出現不良後果。因此,需要診斷並消除數據的自相關性,建立新的模型。另外許多經濟數據在時間上有一定的滯後性,也會影響模型效果。    本文按照正常建模流程來處理數據,分析每個模型的優缺點並進行比較。
  • r語言檢驗序列相關 - CSDN
    :①殘差的白噪聲檢驗;②過度擬合檢驗pt()模型檢驗通過則進行模型優化,否則重新進行模式識別模型優化中得到AIC和BIC值,進行模型的優化然後進行預測與控制2.參數估計模式識別完成後,要對模型中未知參數進行估計在R語言中, 參數估計可通過調用函數arima完成arima(x, order=, include.mean=, method= )x:要進行模型擬合的序列名order:指定模型階數。
  • r 平穩性檢驗 語言_r語言平穩性檢驗方法 - CSDN
    y2 = 0.6 * y1 + e2# (偽)回歸模型plot(ecm.reg)Johansen-Juselius(JJ)協整檢驗法,該方法是一種用向量自回歸(VAR)模型進行檢驗的方法ca.jo(x, type = c("eigen", "trace"), ecdet = c("none", "const", "trend"), K = 2,spec=c("longrun", "transitory"), season = NULL, dumvar = NULL)其中:x為矩陣形式數據框;type用來設置檢驗方法;ecdet用於設置模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