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0.1%

2021-01-15 國際能源網

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20年12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0.1%,較上月回落2.0個百分點,指數兩連降至近十個月以來的最低。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銷售指數、庫存指數均出現回落。從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雖受天氣影響,商品銷售增速有所減緩,但國內經濟強勁復甦,需求端仍在超常規釋放,加之部分省市環保限產常態化,生產企業年度檢修增多,商品供應量開始減少,供給端壓力有所緩解,市場供需更趨均衡,商品庫存持續下降。展望2021年1月份,市場供需基本面將發生一些變化:在需求端,北方地區更大範圍停工歇業,南方地區趕工期進入尾聲,需求或加速離場,庫存將再度進入上升通道;在供應端,利潤驅使廠家生產積極性不減,疊加部分新增產能釋放,供給不會明顯收縮。整體來看,在消費轉弱預期增強以及庫存重回累庫周期的局面下,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上方壓力將逐漸凸顯,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促進消費政策不斷發力,製造業持續復甦,市場底部支撐仍較為穩固。

商品供應開始下降。2020年12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為99.3%,指數兩連跌至近十個月以來的低點。數據顯示,12月份以來,在生產企業利潤收窄以及各地環保限產趨嚴的作用下,部分商品產量明顯減少,市場供應開始下降。從各主要商品情況來看,鋼鐵、鐵礦石、煤炭和成品油供應量繼續減少,有色金屬、化工和汽車供應量繼續增加,且增速均有所擴大。本月鋼鐵、鐵礦石、煤炭和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分別減少3.2%、2.7%、3.2%和2.3%;有色金屬、化工和汽車供應量較上月分別增加3.4%、4.1%和8.6%,增速較上月分別加快3.1、1.7和4.2個百分點。

銷售增速繼續減緩。2020年12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為101.6%,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銷售增速持續減緩。從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12月份以來,由於天氣逐漸轉冷,國內終端需求穩步回落,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促進消費政策不斷發力,製造業持續復甦,大宗商品需求表現依然超出預期。各主要商品中,本月除鋼鐵和鐵礦石銷售量有所減少外,其餘品種均呈現增加態勢,特別是有色金屬、化工和汽車銷售量增速出現加快的格局。本月有色金屬、化工和汽車銷售量較上月分別增加5.6%、3.7%和6.9%,增速較上月分別加快1.8、1.9和1.8個百分點;原煤和成品油銷售量較上月分別增加5.4%和0.6%,增速較上月分別減緩2.9和2.8個百分點;鋼鐵和鐵礦石銷售量較上月分別減少1.6%和0.8%,鋼鐵銷售量時隔三個月後再現下降格局,鐵礦石銷售量時隔九個月後再現減少態勢。

商品庫存繼續下降。2020年12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98.3%,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顯示隨著供應量下降以及商品需求整體超預期,商品「去庫存化」得到延續,商品庫存壓力持續緩解。各主要商品中,鋼鐵、鐵礦石、原煤和成品油庫存量繼續下降,有色金屬庫存量開始減少,化工和汽車庫存量則繼續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減緩。本月鋼鐵、鐵礦石、原煤和成品油庫存量較上月分別減少3.7%、1.4%、3.9%和0.9%;有色金屬庫存量較上月減少0.3%;化工和汽車庫存量較上月分別增加0.4%和2.5%,但增速較上月分別減緩2.0和1.7個百分點。

中國大宗商品指數調查說明

1.主要指標解釋

中國大宗商品綜合指數體系是一套立足於與商品市場相關單位,以抽樣調查的方式,採集詳實、動態的數據信息,對行業中不同品種、不同經營主體、不同區域分別設立相關指數,通過各個指標的變化,觀察行業內乃至國民經濟運行的發展狀況和變化規律。大宗商品供應指數。通過對國內市場生產、進口的主要大宗商品的實物數量和金額等在不同時期數據的比較,構建大宗商品供應指數,反映大宗商品資源供應的增減變化情況。大宗商品銷售指數。通過對國內流通環節銷售的主要大宗商品的實物數量和金額等在不同時期數據的比較,構建大宗商品銷售指數,反映大宗商品國內市場需求的增減變化情況。大宗商品庫存指數。通過對國內流通環節主要大宗商品期末庫存的實物數量和金額等在不同時期數據的比較,構建大宗商品庫存指數,反映大宗商品國內市場供需平衡的變化情況。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通過對國內市場主要大宗商品交易價格在不同時期數據的比較,構建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反映大宗商品國內市場交易價格的變化情況。

2.調查範圍

中國大宗商品指數調查的地區覆蓋全國(除港澳臺外)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調查方法以重點流通企業調查、網際網路平臺數據和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相結合,通過對海量樣本數據的篩選、計算,來保證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的準確性和代表性。

3.計算方法

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由1個綜合指數和若干個單項指數構成。指數均採用加權綜合指數方法。綜合指數由大宗商品消費指數、供應指數和庫存指數加權構成。各單項指數均由不同的商品數量和金額加權構成。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為環比指數。

4.季節調整

中國大宗商品指數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現發布的中國大宗商品指數和各分類指數均為季節調整後的數據。


相關焦點

  • 2020年12月份CBMI顯示:供需兩端更趨均衡 市場底部支撐良好
    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20年12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0.1%,較上月回落2.0個百分點,指數兩連降至近十個月以來的最低。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銷售指數、庫存指數均出現回落。
  • 2020年1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98.9點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2020年12月份,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98.9點,比上月回升0.40%,比去年同期增長0.7%。從各周指數看,第一、二、三周運價指數環比小幅回升,第四周指數環比小幅回落。
  • 4月份大宗商品指數顯示:市場供需兩旺 繼續回暖向好
    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20年4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4.4%,較上月大幅回落18.7個百分點,但仍是2018年5月份以來的次高點。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銷售指數和庫存指數全部回落。
  • 九方金融:大宗商品概念股可能在2021年2季度見頂
    後疫情時期大宗商品通脹和股價齊飛。2020年4月以來,大宗商品價格開始迅速上漲,南華金屬指數從4月初的3062點一路飆升至4900點,現貨銅、鋁以及其他新能源金屬價格漲幅僅次於2011年。與此同時,與商品走勢相關的公司股價也從10月底開始明顯上行。
  • 7月份CBMI顯示: 市場仍在下探 後期有望回升
    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20年7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4.8%,較上月下跌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下跌,顯示近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運行壓力持續加大,市場仍在下行探底。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和庫存指數繼續上升,銷售指數則連續下降。
  • 趙慶河解讀2020年12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
    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穩中有緩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2020年12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   2020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
  • 統計局: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穩中有緩
    中國發展網訊 國家統計局12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穩中有緩。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2020年12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時指出,12月份,我國經濟恢復向好勢頭繼續鞏固,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1.9%、55.7%和55.1%,雖低於上月0.2、0.7和0.6個百分點,但均繼續位於年內較高運行水平,連續10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 「華創宏觀·張瑜團隊」全球大宗指數都怎麼編?怎麼看?——大類...
    從編制目標與原則看,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將可投資性作為編制指數的第一目標,完全按照商品在全球範圍內的產量分配指數權重,通過商品期貨交易量進行調整,最終目標是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beta』,同時強調通過與其他資產類別的低相關性分散風險: 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間,標普-高盛商品指數與標普500指數呈現了0.35的低相關性。
  • 生意社:2020年開局維艱 大宗商品或先下後上
    生意社02月06日訊   生意社(100ppi.com)監測顯示,2020年1月春節假期影響,大宗商品走勢變動較小。進入2月,多重因素積累的擔憂情緒集中釋放。
  • 大宗商品冷對「聖嬰」
    2014年1月,專家們開始了厄爾尼諾一波三折的預測之路。2014年3月6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簡稱「NOAA」)發布了當年第一個預測結果:厄爾尼諾現象在2014年夏天發生的機率為50%。此後,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澳大利亞氣象局、中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紛紛表示,未來幾個月內可能形成厄爾尼諾現象。
  • 從預期差歷史規律看大類資產機會與風險 大宗商品價格在2021年將有...
    大宗商品定價機制   大宗商品種類較多,原油、貴金屬和部分農產品由美元定價,但與中國製造業相關的工業品部分是由中國的經濟周期定價的。由於工業品在大宗商品中佔比絕對領先,所以大宗商品指數與工業品指數較為一致。大宗商品定價基礎是供求關係,但供應的基礎是產能,而產能是慢變量。
  • 12月1日螢石商品指數為91.81
    生意社12月2日訊   12月1日螢石商品指數為91.81,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127.49點(2019-01-03)下降了27.99%,較2016年12月18日最低點49.21點上漲了86.57%。(註:周期指2011-09-01至今)  螢石商品指數自2020/7/5起,150天陸續下降了6.924%。
  • 12月1日黃金商品指數為99.02
    生意社12月2日訊   12月1日黃金商品指數為99.02,較昨日上升了1.12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19.02點(2020-08-09)下降了16.80%,較2015年08月02日最低點57.68點上漲了71.67%。
  • 12月1日環氧乙烷商品指數為66.70
    12月1日環氧乙烷商品指數為66.70,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115.71點(2012-12-04)下降了42.36%,較2020年04月13日最低點51.58點上漲了29.31%。
  • 12月1日錦綸POY商品指數為55.78
    12月1日錦綸POY商品指數為55.78
  • 1月12日燒鹼商品指數為69.78-化工網
    1月12日燒鹼商品指數為69.78,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206.87點(2017-11-14)下降了66.27%,較2020年10月09日最低點65.11點上漲了7.17%。
  • 2020年1-7月食品類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統計分析
    【中國報告大廳價格指數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0年1-7月食品類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0年7月食品類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10.6,同比增長10.6%。2020年1-7月食品類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2020年1-7月食品類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同比漲跌圖(%)附表:2020年1月食品類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16.37,同比增長16.37%。
  • 12月1日DMF商品指數為145.36-化工網
    12月1日DMF商品指數為145.36,較昨日下降了2.73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97.81點(2020-11-03)下降了26.52%,較2016年02月21日最低點67.21點上漲了116.28%
  • 2020年主要商品價格走勢判斷
    2019年,受全球經貿發展、地緣政治、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寬幅震蕩,總體水平低於上年。綜合各因素判斷,預計2020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總體將小幅下降,波動幅度將低於上年。 2019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總體水平低於上年 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不斷下調,貿易摩擦進程曲折多變,全球貿易增速明顯下滑,地緣政治風險積聚,同時還發生了巴西礦難、全球幾個糧食主產區氣候異常等偶發性事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出「寬幅震蕩」的主要特徵,波動幅度、涉及品種有所擴大。
  • 1月12日氯化銨商品指數為70.99
    1月12日氯化銨商品指數為70.99,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101.39點(2013-03-14)下降了29.98%,較2015年05月07日最低點47.39點上漲了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