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造林為什麼幾乎全是鄉土樹種?

2021-01-14 瀟湘晨報

雄安新區2020年秋季植樹造林項目將於本月30號開工,預計2021年6月30日竣工,總面積約5.5萬畝。雄安新區建設至今一直備受矚目,栽植各類苗木200多個樹種,其中幾乎全是鄉土樹種。

用量最大的常綠樹種依次為:油松、白皮松、側柏、華山松、檜柏等;

用量最大的落葉樹種依次為:銀杏、國槐、欒樹、元寶楓、白蠟等;

用量最大的亞喬木依次為:山桃、海棠、山杏、山楂、黃櫨等;

用量最大的灌木依次為:北海道黃楊、膠東衛矛、沙地柏、金銀木(叢生)、棣棠(叢生)等。

為什麼幾乎全是鄉土樹種?

鄉土樹種,顧名思義是指原來就生長在當地,或是長期生長在當地的樹種。其特點是經過了當地氣候及土壤條件的長期考驗,已完全與當地環境融為一體,協調發展。從近幾年的報導可以看出,鄉土樹種備受關注和寵愛,各地都大力提倡發展鄉土樹種。

2014年,北京市最早出臺了《鄉土植物資源發展名錄》,重點收錄了尚未大規模開發的鄉土植物優質資源,未來綠化工程將深度開發入選的82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2017年3月,江蘇南京城市色彩規劃頒布,將秋葉落盡後的梧桐樹幹顏色—暖灰色取名為「梧桐素彩」,並將之定位為南京城市主色調,期望「梧桐暖灰」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色彩印象」,結合之前發布的《南京市行道樹樹種規劃》(2014-2026年),園林部門將在大力推廣銀杏、女貞、櫸樹、樸樹、黃山欒樹等鄉土樹種。從各方面統計的信息來看,鄉土樹種將成為今後園林綠化的新寵,大有用武之地。

2017年4月,陝西西安出臺了《城市綠化植物配置設計導則》,對未來西安城市綠化總體規劃、行道樹品種的設計原則以及基調樹種、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比例、行道樹綠帶規格等各個方面作出了說明,將雪松、國槐等鄉土樹種確定為城市基調樹種和綠化骨幹樹種。

國內一些大型的綠化工程項目,也將給鄉土樹種迎來發展的春天。「千年大計」雄安新區綠化、城市PPP項目、北京「增彩延綠」、 2019年北京世園會和第24屆冬奧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園林綠化項目的實施和承建,都會給鄉土樹種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將給苗木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哪些鄉土樹種更有潛力?

從雄安新區規劃可以看出,位於華北平原的冀中地區,距離北京100多公裡,鄉土樹種會成為園林綠化的主力軍,例如楊、柳、榆、槐、椿等品種。

■ 楊樹:包括不飛絮的速生楊,雄性毛白楊等。

■ 柳樹:饅頭柳、絛柳、金絲垂柳的雄株肯定會受青睞。

■ 榆樹:除了金葉榆外,圓冠榆、長枝榆等都會被應用。

■ 槐:包括洋槐、香花槐、國槐,還有國槐的園藝品種,金葉槐、金枝槐,以及開紅花的聊紅槐。

■ 椿:臭椿、千頭椿都會有好的應用前景。

除了這五大鄉土樹種外,五角楓、元寶楓、欒樹、絲棉木、法桐、絨毛白蠟等的應用量都不會小,杜梨、楸樹、梓樹等鄉土樹種也都會被應用。

鄉土樹種的優勢

鄉土樹種之所以備受行業重視和寵愛,不僅僅因為它適應當地氣候容易成活,而且其營造的景觀綠化效果也是獨具特色。更甚者,它還是鄉土文化、鄉土情結、風俗風貌的復現和表達。

01 鄉土植物適應性非常強

在當地自然環境條件下,經過無數年的優勝劣汰考驗,是經過自然長期選擇的結果,對當地的病蟲害和災害性氣候等惡劣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抵禦能力。

02 鄉土樹種具有安全穩定性

自然生態系統中鄉土樹種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態群落,一旦有新的樹種介入,也相應的會引入新的植物疫情及生物,必定會對原有穩定的生態群落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園林綠化中合理科學地運用鄉土樹種,才能保證當地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穩定性。

03 鄉土樹種具有地方特色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橫跨多個氣候帶,且境內地形多樣,使得鄉土植物的地域性十分顯著。北方的鄉土植物以針葉樹、落葉闊葉樹為主,常有鬱鬱蔥蔥、雄偉挺拔的針葉林景觀或季相分明的闊葉林景觀。棕櫚科植物是熱帶地區的鄉土樹種,樹形優美奇特,葉片飄逸瀟灑,樹幹挺拔壯觀,常常形成它們獨有的棕櫚景觀。

因此,科學合理選用鄉土樹種對於構建植物景觀、改善城市文化氛圍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點上,鄉土樹種與古樹名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如北方的柳樹、榆樹、楊樹、扶芳藤、白蠟、國槐和南方的香樟、桂花、大葉女貞等,不僅呈現不同綠化景觀效果,而且也體現了不同地區的人物精神風貌。

此外,鄉土樹種除了以上幾點優勢外,還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不僅在種源上比較豐富,種苗基地相距栽植地較近,不但節省運費,降低能源消耗,還可降低汙染,更可做到隨起隨運隨栽,減少了包裝、貯藏等中間環節,有利於提高成活率,進一步降低成本。

無論是相關部門、行業專家還是苗商,都不約而同把目光聚焦了在鄉土樹種上,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園林綠化轉型之際,面對工程量縮減、苗市不振,人們對行業發展的深遠思考。

結語

未來鄉土樹種市場是多樣化的,大規格鄉土樹種、彩葉樹種、開花樹種、耐鹽鹼樹種等將在未來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擁有較好前景。

註:本文轉自築龍景觀,僅供學習交流。

我們不生產知識,

我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來源:德州城市園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高寒地區鄉土灌木樹種育苗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
    近日,由互助土族自治縣林業工作站承擔的「高寒地區鄉土灌木樹種育苗造林技術」順利通過省科技廳、林業廳驗收組審定。  據了解,高寒地區鄉土灌木樹種育苗造林技術項目是為了解決我省東部乾旱地區造林中存在的樹種單一問題,由互助縣林業工作站通過對匙葉小檗、金(銀)露梅、唐古特白刺、甘蒙錦雞兒的種子採集及處理、土壤處理及整地、播種、田間管理、造林等技術的示範應用,建立育苗基地40畝,培育苗木440萬株,造林示範600畝,造林成活率達到75%以上。成功開展了鄉土灌木樹種育苗、造林技術的推廣示範。
  • 海南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推廣特色鄉土樹種 凸顯經濟和生態價值
    如果仔細觀察海南種下的樹木,就會發現,鄉土樹種是海南綠色主力軍。近年來,沉香、黃花梨、坡壘等珍稀鄉土樹種因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被各市縣廣泛推廣種植。  鄉土樹種體現了當地自然特色,承載著家園情懷。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合理推廣種植鄉土樹種,能有效降低生產和養護成本。
  • 我省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推廣特色鄉土樹種
    如果仔細觀察海南種下的樹木,就會發現,鄉土樹種是海南綠色主力軍。近年來,沉香、黃花梨、坡壘等珍稀鄉土樹種因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被各市縣廣泛推廣種植。    鄉土樹種體現了當地自然特色,承載著家園情懷。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合理推廣種植鄉土樹種,能有效降低生產和養護成本。
  • 瓊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推廣經濟生態特色鄉土樹種
    如果仔細觀察海南種下的樹木,就會發現,鄉土樹種是海南綠色主力軍。近年來,沉香、黃花梨、坡壘等珍稀鄉土樹種因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被各市縣廣泛推廣種植。  鄉土樹種體現了當地自然特色,承載著家園情懷。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合理推廣種植鄉土樹種,能有效降低生產和養護成本。
  • 經濟效益高的造林樹種有哪些
    目前我國造林現狀,北方以楊樹為主,南方大面積的桉樹。但是楊樹病蟲害嚴重,五月滿天的飛絮破壞生活環境;桉樹汙染水源,也對生態環境造林破壞。這兩樹種不僅影響環境,經濟效益也較低,那麼我們該如何造林樹種呢?    選擇造林樹種,首先要對環境有益,同時又能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這樣即可以保護天然林、公益林,又能滿足市場對木材的需滿。符合國家相關植樹造林的相關政策。
  • 潛力鄉土樹種——梓樹
    梓樹作為鄉土樹種,適生範圍廣,乾性強,抗性強,適合作行道樹,豐富城市行道樹景觀。梓樹還耐粗放管理,是名副其實的低碳樹種。 但目前梓樹知名度不高,苗圃培育較少,滿足不了工程的需求。而且梓樹是開花喬木,是目前園林景觀中較為缺乏的一類樹種。總而言之,梓樹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 認識麗江鄉土樹種——滇楸Catalpa fargesii Bur. f. duclouxii (Dode) Gilmour
    滇楸,在納西語裡樹種名叫「次姆」,至於為什麼起這個名字,不得而知了,還記得兒時經常吸滇楸花苞裡的水,其實味道也不好,但孩子們對外界的事物總是好奇,有些群眾也經常說楸木是先結果,再開花的(可能誤以為花苞是果子),其實他們沒有注意,其實楸木的種子是「長豆角」。
  •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行動 2019年唐山將造林52萬畝
    ,也是國土綠化攻堅三年行動關鍵之年,更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攻堅制勝之年,我市計劃全年完成營造林72萬畝,其中造林52萬畝(人工造林35萬畝、封山育林17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統籌搞好全市交通幹線廊道綠化和環城林建設,構建「全覆蓋、大綠量、多功能、多色彩、有層次」的「綠色空間」。其中,重點高質量推進環城高速、津秦高鐵、京哈鐵路唐山段、唐港高速、唐廊高速唐山段、唐承高速唐山段、京秦高速二通道唐山段、京哈高速遷西支線、高速清東陵支線「一環八線」的綠化工程。規劃造林綠化10.4萬畝。  城市重要水源地綠化工程。
  • 科學調整樹種結構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1 多措並舉強力優化樹種結構成效初顯 今年以來,按照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關於調整樹種結構、實現森林「四個多樣性」的指示,廣西林業部門以重點工程為載體,通過實施重點生態工程營造鄉土樹種混交林、通道兩側花化彩化美化、公益林純林改造混交林、發展珍貴樹種和名優經濟林等五項重點工作,推進樹種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繼續提高生態工程營造混交林比例。
  • 深入開展造林綠化 全力建設「美麗廣西」
    造林綠化是生態文化傳承發展的主要源泉,造林綠化成果對提升人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造林綠化還可以衍生出特有的文化內涵。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竹文化、樹文化、花文化都與造林綠化密切相關,都是生態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學創作的極好素材,有助於引導和推動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生態政績觀和生態消費觀。  加強造林綠化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
  • 滇池面山造林掘石換土 讓風化石重新披上綠衣裳
    在昆明市西山林場的黑泥凹林區,滇池環湖森林可持續經營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近日完工了,這片造林地處在滇池面山,有260畝地塊是風化石地帶,造林難度可想而知。「挖機開不上來就用人工挖坑」,「沒有土就背土來填」,「沒有水就拉水來澆」……為了讓這片山綠起來,林場職工想了很多辦法。  如今,昔日荒蕪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全是高矮不一的樹苗。
  • 最終,北京引進和選用了這些綠化樹種!你認識幾種?
    今年,順義區彩色樹種造林面積累計達1.2萬畝,通過常綠、彩色樹種的搭配,相輔相成,形成三季有彩四季常綠的生態景觀,其中,龍灣屯鎮大北塢北山造林面積500畝,植樹2.5萬株。一眼望去,五彩斑斕,層林盡染。為什麼要增彩延綠?北京四季分明,春夏秋季節都有相應的彩葉樹種和常綠樹種來保持一定的景觀效果,但是冬季則呈現一派凋零蕭條的景象,雖然松柏類四季常綠,但未免有點單一單調。
  • 樟樹市優化樹種結構 提高林地生產力
    近年來,樟樹市大力調整樹種結構,著重培育樹種豐富、結構優化、質效顯著的多功能森林,突出林業的生態效益,不斷提高林地生產力,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是大力營造鄉土樹種。通過實施森林「四化」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逐步提高闊葉混交林比例,進一步優化樹種結構。
  • 潛力無限的鄉土樹種——欒樹
    欒樹憑藉不俗的觀賞特點和較高的應用優勢,近年來已躍身於城市園林綠化熱門樹種的行列。欒樹在我國分布廣泛,東北自遼寧起經中部至西南部的雲南,以華中、華東較為常見,主要繁殖基地有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南等省。欒樹市場行情分析近幾年,欒樹的行情是很不錯的,尤其是較大規模的工程苗更是搶手,在市場上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場面。欒樹在我國分布廣泛,是優良的鄉土樹種。
  • 「智慧藍圖」輪廓漸明——河北雄安新區加快建設「未來之城」見聞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橢圓形水滴狀造型初露端倪;北京支持雄安「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日新月異;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建成後,將成為雄安首個標誌性城市建築群……作為雄安新區首批開工房建項目的會展中心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幕牆工程、機電安裝等作業。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先期啟動建設的片區之一,根據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約17萬。
  • 園林中名貴的觀賞鄉土樹種——雞爪槭
    雞爪槭(qi)可作行道和觀賞樹栽植,是較好的「四季」綠化樹種。雞爪槭是園林中名貴的觀賞鄉土樹種。其葉形美觀,入秋後轉為鮮紅色,色豔如花,燦爛如霞,為優良的觀葉樹種。
  • 江蘇:珍貴櫸樹做大鄉土樹種「朋友圈」
    珍貴櫸樹做大鄉土樹種「朋友圈」一片出了名的林子成排栽植,枝繁葉茂的櫸樹林現在出名了,據單洪根介紹,金湖縣、淮安市甚至山東省的花木老闆都來看過,都想買了進行移植。據他講,在大力推廣種植楊樹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其它樹種都不受待見,很多都被砍了,或許是因為沒人留意到它,這片林子才得以保留。一條全鎮可見的標語「消滅楊樹飄絮,推廣櫸樹種植」,寶應湖農場所在的金湖縣前鋒鎮的村莊裡,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
  • 山東約有50-80種喬灌木樹種資源及種群受到威脅
    調查顯示,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對森林資源過度開發及不合理利用、生境破壞、環境汙染、氣候變化、土地利用方式改變、造林方式和造林樹種單一化等因素的影響,我省林木種質資源受到嚴重威脅。大約有50-80種喬灌木樹種資源及其種群處於受威脅狀態,部分樹種已經或瀕臨滅絕。天然群體退化嚴重,大量珍貴樹種種質資源丟失。人工林樹種結構單一、林分結構簡單,樹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明顯降低。
  • 誰說北方地區不能發展珍貴樹種?強烈推薦這18個樹種
    適生區域: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市五角楓觀賞價值極高,是優良的鄉土彩色葉樹種資源黃連木喜光,適應性強,耐乾旱瘠薄,深根性,抗風力強,生長較慢而壽命長,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和煤煙的抗性較強,也常作「四旁」綠化及低山區造林樹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