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效益高的造林樹種有哪些

2020-12-04 百度經驗

     植樹造林對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和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造林現狀,北方以楊樹為主,南方大面積的桉樹。但是楊樹病蟲害嚴重,五月滿天的飛絮破壞生活環境;桉樹汙染水源,也對生態環境造林破壞。這兩樹種不僅影響環境,經濟效益也較低,那麼我們該如何造林樹種呢?    選擇造林樹種,首先要對環境有益,同時又能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這樣即可以保護天然林、公益林,又能滿足市場對木材的需滿。符合國家相關植樹造林的相關政策。

泓森槐       泓森槐,屬蝶形花科刺槐屬的落葉喬木,其花、樹皮、樹葉均有廣泛用途。它生長迅速,樹幹通直圓滿,冠窄,託葉剌小而軟,前2 年有剌,3 年以後剌基本脫落,葉色濃綠,花色白色,清香宜人,是一種市場潛力很大的速生豐產樹種。       泓森槐生長迅速,木材堅硬,紋理細緻,有彈性、耐水溼、抗腐朽,用途廣,是我國目前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泓森槐耐瘠薄,耐乾旱,不耐澇;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長較好,酸性土、中性土及輕鹽鹼土上均能生長。萌芽力和根櫱性都很強。受損傷後易萌發。保持水土能力很強,壽命較短。淺根性. 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氫、氯氣、臭氧等具抗性,滯粉塵、煙塵能力亦很強。      泓森槐是優良的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改良土壤和四旁綠化樹種。泓森槐的枝葉是很好的燃料、飼料和肥料;泓森槐花芳香,是優良的蜜源植物,而且還可以食用。由於泓森槐用途廣,適應性強,是許多地方首選的造林先鋒樹種。      泓森槐通過了安徽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良種認定,建議在全境範圍推廣。目前泓森槐在湖南、湖北、山東、河南等全國多省市及地區開展區域均有種植。

馬尾松      馬尾松(拉丁學名:Pinus massoniana Lamb.)喬木,樹幹較直;外皮深紅褐色微灰,縱裂,長方形剝落;內皮棗紅色微黃。心邊材稍明顯。邊材淺黃褐色,甚寬,常有青皮;心材深黃褐色微紅。年輪極明顯,極寬。木射淺細。樹脂道大而多,橫切面有明顯油脂圈。材質硬度中等,紋理直或斜不勻,結構中至粗。乾燥時翹裂較嚴重。馬尾松分布極廣,北自河南及山東南部,南至兩廣、湖南(慈利縣)、臺灣,東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貴州,遍布於華中華南各地。一般在長江下遊海拔600~700m以下,中遊約1200m以上,上遊約1500m以下均有分布。是中國南部主要材用樹種。經濟價值高。

杉樹該科植物為常綠、半常綠或落葉喬木,樹幹端直,大枝輪生或近輪生,樹皮縱裂,成長條片脫落;葉、芽鱗、雄蕊、苞鱗、珠鱗及種鱗均螺旋狀排列,極少交互對生(水杉屬)。葉披針形、鑽形、鱗片狀或線形,同一樹上之葉同型或二型。球花單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小,單生或簇生枝頂,偶生葉腋,或排成頂生總狀花序狀或圓錐花序狀,雄蕊具2~9(通常3~4)個花葯,花粉球形或稍扁,無氣囊,在遠極面上有一個明顯或不明顯的乳頭狀突起;雌球花頂生,珠鱗與苞鱗大部分結合而生或完全合生,或珠鱗甚小,或苞鱗退化,珠鱗的腹面基部有2~9枚直立或倒生胚珠。球果當年或翌年成熟、開裂,種鱗(或苞鱗)扁平或盾形,木質或革質;種子扁平或三稜形,周圍或兩側有窄翅,或下部具長翅;胚有子葉2~9枚。染色體基數多為x=11,稀10或33。

側柏      側柏是我國的主要造林樹種,栽培歷史悠久,我國各地還保存不少千年以上的古柏。它屬常綠樹種,喜光,適生範圍廣,適應性強,抗鹽鹼,耐瘠薄。側柏生長緩慢。壽命極長。主要造林地多選中低山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陽坡、半陽坡。

相關焦點

  • 雄安造林為什麼幾乎全是鄉土樹種?
    2017年3月,江蘇南京城市色彩規劃頒布,將秋葉落盡後的梧桐樹幹顏色—暖灰色取名為「梧桐素彩」,並將之定位為南京城市主色調,期望「梧桐暖灰」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色彩印象」,結合之前發布的《南京市行道樹樹種規劃》(2014-2026年),園林部門將在大力推廣銀杏、女貞、櫸樹、樸樹、黃山欒樹等鄉土樹種。從各方面統計的信息來看,鄉土樹種將成為今後園林綠化的新寵,大有用武之地。
  • 深入開展造林綠化 全力建設「美麗廣西」
    堅持以生態文明理念推進造林綠化科學發展   推進造林綠化的科學發展,需要認真審視我區造林綠化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正視發展差距,明確發展目標,完善發展思路,謀劃發展舉措,切實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於造林綠化各方面和全過程。  一要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造林綠化工作。
  • 海南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推廣特色鄉土樹種 凸顯經濟和生態價值
    如果仔細觀察海南種下的樹木,就會發現,鄉土樹種是海南綠色主力軍。近年來,沉香、黃花梨、坡壘等珍稀鄉土樹種因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被各市縣廣泛推廣種植。  鄉土樹種體現了當地自然特色,承載著家園情懷。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合理推廣種植鄉土樹種,能有效降低生產和養護成本。
  •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行動 2019年唐山將造林52萬畝
    ,也是國土綠化攻堅三年行動關鍵之年,更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攻堅制勝之年,我市計劃全年完成營造林72萬畝,其中造林52萬畝(人工造林35萬畝、封山育林17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統籌搞好全市交通幹線廊道綠化和環城林建設,構建「全覆蓋、大綠量、多功能、多色彩、有層次」的「綠色空間」。其中,重點高質量推進環城高速、津秦高鐵、京哈鐵路唐山段、唐港高速、唐廊高速唐山段、唐承高速唐山段、京秦高速二通道唐山段、京哈高速遷西支線、高速清東陵支線「一環八線」的綠化工程。規劃造林綠化10.4萬畝。  城市重要水源地綠化工程。
  • 「自然科普」樹錦雞兒:我國北方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樹種
    花2~5朵簇生短枝上或單生,花梗長2~6釐米,被短柔毛,於上部有關節;萼廣鐘形或鐘形,5淺裂,被疏柔毛;花冠黃色。莢果扁圓柱形,先端尖,褐色。花果期5—8月。生於林間、林緣。大連、瀋陽等地有栽培。為我國北方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樹種。種子含油量10%~14%,油可制肥皂和油漆。根皮入藥,有通乳、利溼作用。作者:張淑梅
  • 廣西:玉林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 今年計劃造林16萬畝
    玉林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今年將繼續深入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市和美麗玉林建設。市林業局在2012年底下達了2013年山上造林計劃,牢牢把握「綠滿八桂」工程建設主動權,目前已落實山上造林用地 4333公頃,完成備耕 442公頃,完成造林53公頃,新育苗木250萬株。
  • 我省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推廣特色鄉土樹種
    如果仔細觀察海南種下的樹木,就會發現,鄉土樹種是海南綠色主力軍。近年來,沉香、黃花梨、坡壘等珍稀鄉土樹種因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被各市縣廣泛推廣種植。    鄉土樹種體現了當地自然特色,承載著家園情懷。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合理推廣種植鄉土樹種,能有效降低生產和養護成本。
  • 農村天地之大,常用的樹種有2000多!種什麼樹種收入會高些呢?
    在農村雖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但只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到任何時候,我們的生活都是會有保障的,如若再發憤圖強一下,科學經營幾十年,也許我們就是家財萬貫的大土豪了。那麼,在農村發展,種什麼樹種收入會高些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瓊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推廣經濟生態特色鄉土樹種
    如果仔細觀察海南種下的樹木,就會發現,鄉土樹種是海南綠色主力軍。近年來,沉香、黃花梨、坡壘等珍稀鄉土樹種因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被各市縣廣泛推廣種植。  鄉土樹種體現了當地自然特色,承載著家園情懷。在植樹造林、園林綠化中合理推廣種植鄉土樹種,能有效降低生產和養護成本。
  • 最終,北京引進和選用了這些綠化樹種!你認識幾種?
    冬天的山不再蕭條荒蕪反而五彩斑斕,層林盡染沒錯,這就是北京順義區龍灣屯鎮大北塢北山的景象是北京順義區貫徹落實增彩延綠科技工程的成果整座山於涼涼寒意中盡顯勃勃生機(圖片來源於相關新聞截圖)三季有彩四季常綠
  • 林業潛力股——紅豆杉造林技術的空白
    三農科普IP:紅豆杉種植創新探索者回到老話題,紅豆杉的商業潛力眾所周知,全國各地的紅豆杉育苗基地百花啟發,然我閱讀《林學概論》中,發現主要樹種造林密度中,竟無紅豆杉這一樹種,育苗這目的是為植樹造林做資源後備,作為保護樹種
  • 滇池面山造林掘石換土 讓風化石重新披上綠衣裳
    在昆明市西山林場的黑泥凹林區,滇池環湖森林可持續經營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近日完工了,這片造林地處在滇池面山,有260畝地塊是風化石地帶,造林難度可想而知。「挖機開不上來就用人工挖坑」,「沒有土就背土來填」,「沒有水就拉水來澆」……為了讓這片山綠起來,林場職工想了很多辦法。  如今,昔日荒蕪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全是高矮不一的樹苗。
  • 廣西:「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綠了山頭 富了口袋
    珍貴樹種攢下「小銀行」記者乘坐的車輛從浦北縣城向龍門鎮高明村的方向駛去,只見公路邊幾個山坡上,種滿了一人來高的樹苗,它們可是真正的「搖錢樹」。這些樹的名字叫土沉香,是一種珍貴樹種,種下去8~10年就可以在樹上打孔採沉香,製作名貴中藥材,總體效益比種普通樹種高出幾十倍。這一大片土沉香的主人是顏承雄。
  • 四川神秘「犇」字圖案揭曉:人工造林無心之舉
    【探訪】確定樹種鵝掌楸,為27年前人工造林  22日上午,邛崍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和林業專家在看到本報的報導後,前往邛崍市天台山鎮馬坪村進行實地探訪。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摸索」,一行人終於來到了這種「神秘」植被的腳下。
  • 科學調整樹種結構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在2013年廣西重點林業生態工程營造混交林比例超過30%的基礎上,今年自治區林業主管部門又明確規定,珠防林、海防林等有國家資金補助的重點生態工程必須全部營造鄉土樹種、珍貴樹種混交林,禁止在水源林區、水源地、陡坡地、自然保護區、高海拔山區營造桉樹純林,並通過造林作業設計審核進行嚴格把關,從而確保了重點生態工程營造鄉土樹種、珍貴樹種、混交林比例達到90%以上,極大地豐富了造林樹種。
  • 這類樹種「錢」途不可限量
    因此,櫸樹深受造林項目青睞,是浙江珍貴彩色森林建設中的優先推薦樹種,也是目前全力建設的國家儲備林項目主力樹種。,耐乾旱和瘠薄,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對二氧化硫、粉塵和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是工業汙染區配植的好樹種。
  • 黃連木是怎樣的樹種,有什麼利用價值
    2,分布和生長環境黃連木主要分布於我國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通常生長在山坡森林中,近些年人們有人工栽培。3,外形特點為落葉喬木,高度達20餘米,樹皮暗褐色,薄片狀剝落,樹冠接近圓球形;冬芽紅色,有特殊氣味;通常為雙數羽狀複葉有小葉10-12片,小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邊全緣;
  • 科研:乾旱半乾旱區造林可有效增加土壤碳氮儲量
    在乾旱半乾旱區荒地植樹造林,0到30釐米的表層土壤中,有機碳和全氮儲量在造林後分別顯著提升了131%和88%,荒地造林后土壤碳、氮儲量的增幅要顯著大於農田造林和草地造林。  5月3日,一項來自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得出這一結果。該所科研團隊通過數據整合分析對此進行了評估,相關研究近期發表在《總體環境科學》雜誌。
  • 高寒地區鄉土灌木樹種育苗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
    近日,由互助土族自治縣林業工作站承擔的「高寒地區鄉土灌木樹種育苗造林技術」順利通過省科技廳、林業廳驗收組審定。  據了解,高寒地區鄉土灌木樹種育苗造林技術項目是為了解決我省東部乾旱地區造林中存在的樹種單一問題,由互助縣林業工作站通過對匙葉小檗、金(銀)露梅、唐古特白刺、甘蒙錦雞兒的種子採集及處理、土壤處理及整地、播種、田間管理、造林等技術的示範應用,建立育苗基地40畝,培育苗木440萬株,造林示範600畝,造林成活率達到75%以上。成功開展了鄉土灌木樹種育苗、造林技術的推廣示範。
  • 「科技創新」紅松3年生造林苗木培育技術
    紅松具備較強的生態效益,且紅松木材在現實情況中具有較高的價值,所以合理培育紅松也能夠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效益。近幾年來,無論是紅松木材還是紅松種子,其市場價值都得到了提升,相關市場對紅松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很多林農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提高,這不僅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更能夠創造生態效益,所以培育紅松造林苗木有益於現實,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廣大林農對紅松苗木的培育未出現較高的效益,導致部分林農放棄培育紅松,造成市場上紅松苗木較為短缺,針對這種情況,只有對培育技術進行創新,才能夠在對育苗成本進行降低的基礎上提升育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