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承雄每天的工作就是侍弄他的土沉香樹苗。
中國園林網11月12日消息:綠,是八桂大地最醒目的一個招牌,廣西人也孜孜不倦地為自己的家鄉添綠。2010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出通知,在全區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以下簡稱「綠滿八桂」工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新一輪造林綠化熱潮。近日,記者來到柳州、浦北、三江等地,除了欣賞綠水青山,還感受到「綠滿八桂」工程給老百姓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國家森林城市帶來幸福感
「我們老百姓不圖別的,吃穿不愁、身體健康,能有好的生活環境,呼吸到新鮮空氣,就很幸福。」柳州市東堤路柳江邊,市民老金將裝好魚餌的釣鉤往河裡一甩,一邊跟記者聊開了。
在柳州生活了幾十年的老金回憶,多年前,柳州作為廣西的一個重點工業城市,汙染問題比較嚴重,一度被列為全國四大酸雨區之一。下酸雨,最讓老金苦惱的是自行車不小心被雨淋了,沒幾天就會生鏽。陽臺上養的花,淋了雨也會枯萎。
那時候,老金一有假期就喜歡往外跑,不為別的,「就想去看看外面的藍天白雲,呼吸一些新鮮空氣」。多年前,他的一個朋友在柳州市開了一個氧吧,賣的東西就是新鮮氧氣,雖然有點另類,沒想到真的有人去捧場。
「朋友的氧吧早不開了,因為柳州的環境好多了!」老金笑著說。不說別的,單看這東堤路一帶,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柳江河水微波清澈。此外,老金還感覺到,整個城市裡的綠化地帶多了,不少垃圾場、舊房子都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綠地。天藍了,水綠了,樹多了,花香了,柳江江心的蘿蔔洲還飛來了白鷺。
老金感受到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是因為柳州施展了什麼「魔法」,而是因為該市經過治理和發展,城市生態建設已經今非昔比。今年6月份,柳州市更是獲得了「國家森林城市」的榮譽稱號,是廣西繼南寧、梧州之後的第三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柳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柳州市發起「酸雨革命」,實施「碧水藍天」工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從2007年起,該市平均每年投入造林綠化及森林城市建設的資金在2億元以上。根據最新統計,柳州市現有森林面積116.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2.6%,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了4753萬立方米。
自治區林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綠滿八桂」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提升了一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更讓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享受更藍的天,更美的環境,更好的空氣。2011年12月,自治區綠化委員會、林業廳還決定在全區開展「森林城市」、「森林縣城」、「森林鄉鎮」、「森林村莊」、「森林通道」、「森林單位園區」、「森林街道」和「森林校園」的創建工作。
珍貴樹種攢下「小銀行」
記者乘坐的車輛從浦北縣城向龍門鎮高明村的方向駛去,只見公路邊幾個山坡上,種滿了一人來高的樹苗,它們可是真正的「搖錢樹」。這些樹的名字叫土沉香,是一種珍貴樹種,種下去8~10年就可以在樹上打孔採沉香,製作名貴中藥材,總體效益比種普通樹種高出幾十倍。
這一大片土沉香的主人是顏承雄。記者來到他的育苗基地,這裡育有200畝土沉香苗,足有三四十萬株。他告訴記者,以前浦北有野生的土沉香,村民都知道這樹值錢,但不懂怎麼栽培,所以「一直沒有打它的主意」。前幾年,顏承雄去廣東打工,看到當地大面積種植土沉香,並進行人工造香。他一個朋友種了二三十畝,剛種下去3年,光是賣苗木每畝就可以收入幾萬元,再過5年左右可以鑽木取香,一畝更是有20萬元的收益。於是,顏承雄動了心思,學好了栽培技術後回來種。幾年下來,他一邊種樹一邊培育樹苗,每年光賣苗就能賣幾十萬株。
今年,自治區林業廳在「綠滿八桂」工程中推行「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受到當地群眾的普遍歡迎。在龍門鎮中南村垌信屯,村民蘇永柏正在小洋樓門前的果園裡,侍弄他今年種下的土沉香。他告訴記者,全屯26戶人家,今年共領到300多棵珍貴樹種,都是土沉香。村民們踴躍領取樹種回家種,他們一家就領到了20多棵。
浦北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浦北縣已發動農戶種植珍貴樹種14.6萬株。看著老百姓種植土沉香的熱情這麼高,該局下一步還打算專門為村民培訓取香制香的技術,發展沉香加工產業。
自治區林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2年開始,該廳在全區組織開展「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將土沉香、紅豆杉、楠木、海南黃花梨、柚木、印度紫檀等珍貴樹種免費送給農民種植。該活動計劃連續實施10年,由自治區安排資金,每年免費贈送2000萬株珍貴樹種苗木給農民,10年累計種植2億株。按20年後每株平均最低價值1萬元計,總價值可達2萬億元。「現在為自己種下一個小"銀行",多年後可就成為廣西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成為農村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
青山綠水打造「金招牌」
樹木多了,環境美了,除了讓老百姓生活得舒適,還能帶富一方經濟,三江侗族自治縣就嘗到了「綠色產業」的甜頭。
在距離三江縣城10公裡左右的鬥江鎮,廣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這裡落戶,是三江引進的一家重點企業。公司選擇落腳在三江,當然是看上了「中國油茶之鄉」的幾十萬畝油茶。據統計,該縣油茶麵積達61萬畝,這對一個主要從事優良油茶種苗培育、示範基地種植、茶油精深加工等產業的公司來說,不啻於一個「風水寶地」。該公司2008年進駐三江,採取公司基地+油茶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領當地老百姓改良油茶品種,改進栽培技術。
去年,公司開始進行油茶加工,以保底價格向農戶收購油茶,農民種油茶的積極性更高,收入當然也水漲船高。公司總經理吳志福向記者透露,公司一年請的種茶工人就有四五百名,光工資一個月就發出一兩百萬元。一些油茶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或帶頭人,幫公司收購油茶,更是「一年賺幾萬元肯定沒問題」。
11月8日,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業局局長石仁光又向記者透露一個消息,廣西新凱驊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將進駐三江。該公司擬建年產量30萬立方米中高密度板生產線,項目投資約4.8億元。公司選擇來三江落戶,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看重這裡豐富的森林資源。全縣目前共有林地面積19萬多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81.29%,森林覆蓋率77.7%,活立木總蓄積量752.51萬立方米。
自治區林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區開展「綠滿八桂」工程,打造一個「山清水秀生態美」的廣西,極大提高了廣西的核心競爭力,對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和林業強區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除了三江,貴港的覃塘區也因為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引來外地企業入駐,帶動當地林產工業的發展。
推薦閱讀:
陝西:寶雞市千陽縣秋冬造林綠化成果豐碩
山西重點攻堅薄弱地區造林綠化
湖南:婁底市搶抓機遇 加快雙峰造林綠化工作發展
安徽:巢湖造林綠化喜獲合肥市政府表彰
(來源:廣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