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身邊增綠讓「遠綠」變「近鄰」

2020-12-04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2月10日消息:陝西省在繼續搞好高山遠山人工造林的基礎上,去年啟動實施了身邊增綠工程,讓綠色更多地變成人們的「近鄰」。去年全省身邊增綠工程造林近百萬畝,約佔造林總面積的20%。

 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陝西省林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據陝西省副省長姚引良介紹,近年來,生態脆弱的陝西省通過退耕還林、天然林、三北防護林等林業建設重點工程,使森林覆蓋率顯著提高,生態狀況整體好轉,局部良性循環。但是,道路、河流、城鎮、村莊、旅遊景區等人口聚集區的綠化工作相對薄弱。為此,去年以來陝西省加大了這些區域的造林力度。

陝西省林業廳廳長張社年說,為了改變「人多的地方樹少」的狀況,陝西省林業廳去年經過調研,提出實施「身邊增綠工程」,加快道路、河岸、直觀坡面、村莊、城鎮、工礦區、重點出入境口、旅遊景點共8個重點區域的綠化工作。

在去年的身邊增綠工程中,鐵路和新建高速公路沿線綠化、「西安大綠」、「綠色寶雞」、鹹陽「綠色家園」、銅川市社會造林、渭南南塬綠化等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以「庭院綠化、村莊綠化、路渠綠化和一村一片林」為主要內容的綠色家園建設工程,在全省317個試點村完成造林綠化7.15萬畝,栽植各類綠化苗木702萬株,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善。

相關焦點

  • 土壤變綠變紅是什麼原因?
    土壤變紅變綠這種現象,通常在大棚、果園、蔬菜等經濟作物栽培較多的或時間較長的,多會出現該類現象。那麼出現這類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引起。3、藻類植物當土壤田間管理不當,造成土壤板結或蒸發過大,常造成鹽離子滯留地表,使藻類大量生長,當地表變幹時,藻類死亡,藻類死亡後就會表現出紅色的症狀。如何解決土壤酸化和鹽化問題1、合理施肥儘量減少化肥的施入,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並用土壤改良劑進行改良土壤,做好中耕鬆土,避免板結。使土壤PH值保持在中性範圍。
  • 園林人眼中的「增彩延綠」
    增彩延綠 說到「增彩延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園林人這幾年更是沒少跟這個時髦的詞彙打交道。如果要問「增彩延綠」增的是什麼,延的又是什麼,不少人都會認為就是多種點兒彩葉樹和常綠樹,可這麼想並不全面。
  • 小區交房前給草坪噴「綠漆」?開發商:噴灑的是無害增綠劑
    原標題:小區交房前給草坪噴「綠漆」?開發商:噴灑的是無害增綠劑   「新房交付在即,疑因綠化不達標,開發商在枯草上噴綠色染色劑。」
  • [視頻]神秘綠臉俑 亮相陝西歷史博物館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陝西歷史博物館日前迎來了秦兵馬俑中唯一發現的綠臉俑,和人們熟悉的肉紅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不同。
  • 臨縣「增綠」促「增收」好生態帶來好生計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臨縣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將生態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徑之一,統籌生態生計的同時協調了增綠增收,在一個戰場打響了脫貧攻堅與生態治理兩場脫貧大戰役。眼下正是秋冬季植樹造林的時節,在山西臨縣玉坪鄉生態治理工程現場,5個造林合作社的100多名工人正在山頭忙碌,在很多行走不便的陡坡上,當地還動用無人機來幫忙運輸苗木。
  • 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
    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時間:2017-05-21 18:26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研究共同作者、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艾姆斯伯裡(Matt Amesbury)說:     原標題: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   這篇研究報告刊載於「當代生物學」期刊,其中指出,科學家在橫跨640公裡的區域發現,當地苔蘚過去半世紀來急遽增生,南極洲有植物的地區僅佔總面積的0.3%。
  • 防治荒漠化丨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的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的>陝西神木市錦界鎮圪醜溝村,張應龍(左)在查看水量平衡觀測設施 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 陝西榆林市鎮北臺裸露土地全面綠化,樹林環繞 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
  • 土豆為什麼會變綠?能不能吃,該如何避免變綠
    土豆變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變了綠的土豆是不能食用的,吃了會導致中毒。事實上變了綠的土豆確實不能吃,但如果只是綠了表面一部分,剩餘沒有變綠的地方還是可以吃的。土豆正常情況下呈黃色或白色,土豆變綠的原因是因為:接觸了大量陽光、存放時間過久,導致表皮產生了光合作用,土豆內部出現葉綠色導致顏色變綠。
  • 陝西全省範圍開展人工增雨 今日集中陝北陝南
    ,力爭緩解陝西當前旱情。(資料圖片)西部網訊(記者 秦振 通訊員 鄭綏翔)近段時間,陝西多地乾旱嚴重,為此陝西省氣象局決定於8月5-11日前後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過程中全省大部分地區都有望出現降水,整體溫度將會下降3-6℃。
  • 幸福黃河的陝西實踐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從陝北高原到關中平原,奔騰不息的黃河水一路滋養著陝西大地。渭河兩岸,草綠、花紅,1000平方公裡的渭河生態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河流生態公園;陝北高原,「黃山」變「綠山」,清秀亮麗的榆溪河讓生態綠地建在了陝北人民家門口,三秦大地實現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把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移了400公裡,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陝西樣本」。
  • 人工增雨助力降水 9日前陝西還有一次明顯的區域性降水天氣過程
    人工增雨助力降水 9日前陝西還有一次明顯的區域性降水天氣過程 時間:2020
  • 美國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原因出在中國和印度,情況令人擔憂
    近年來,美國宇航局科學家通過環境偵察衛星發現一件讓人震驚的事實,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正在越變越綠,而且更讓人震驚的是,綠色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據了解,這些美國宇航局認為,由於這兩個大國人口太多,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很大程度上促進綠色植物爆發式生長,但是了解後,才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 陝西氣象部門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中國氣象報記者秦振 通訊員曹永民報導    4月23日,陝西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了大範圍的人工增雨作業,為目前陝西省關中糧食主產區及陝南大部分地區的旱情增添雨水。  4月23日,陝西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寶雞、鹹陽、銅川、西安、渭南、漢中、安康等市人影辦分別在各自區域開展了不同程度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爭緩解陝西當前旱情。
  • 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的(深度觀察)
    陝西神木市錦界鎮圪醜溝村,張應龍(左)在查看水量平衡觀測設施。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陝西榆林市鎮北臺裸露土地全面綠化,樹林環繞。統計數據表明,鄂爾多斯市的毛烏素沙地治理率已達七成,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沙塵天氣大幅減少,毛烏素沙地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的歷史性轉變。越來越綠的毛烏素沙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巨大變化是怎樣產生的?除了人們的努力,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趨勢帶來了多大影響?在毛烏素沙地,記者深入探訪,尋找答案。
  •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毛烏素是這樣變綠的
    統計數據表明,鄂爾多斯市的毛烏素沙地治理率已達七成,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沙塵天氣大幅減少,毛烏素沙地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的歷史性轉變。 越來越綠的毛烏素沙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巨大變化是怎樣產生的?除了人們的努力,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趨勢帶來了多大影響?在毛烏素沙地,記者深入探訪,尋找答案。
  • k近鄰法(KNN)原理小結
    neighbors (k-NN),k 近鄰法,用於分類和回歸。k-近鄰法沒有顯示的學習過程,是一種lazy learning algorithm。k-近鄰法的輸入:實例的特徵向量,對應於特徵空間的點,輸出:實例的類別。
  • 茂名高州水庫藍藻突增湖水變綠
    茂名高州水庫藍藻突增湖水變綠    管理方採用增氧措施治理,稱未危及飲用水安全,檢測仍為Ⅱ類水質管理方用增氧機治理藍藻>    羊城晚報訊 記者全良波攝影報導:高州水庫是茂名最大的飲用水源,水庫藍藻數量突增後,飲用水質量引起各方關注。
  • 臘八蒜變綠的秘密
    不過,為什麼臘八蒜會變綠?為什麼有些人醃的蒜不綠呢?一起來看看!為什麼臘八蒜會變綠?在低溫和酸性條件下,大蒜中的含硫物質在蒜酶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的反應生成大蒜色素。通常最初形成的為藍色素, 藍色素不穩定逐漸轉化為黃色素。前期的時候,藍色素更多,兩者共存使蒜呈現綠色。
  • 變綠的土豆能吃嗎?
    變綠的土豆能吃嗎?土豆在儲存過程中,如果長時間受到光照,表層會產生葉綠素,以進行光合作用,預備進入生長期的另一階段,這就使得它變綠。另一方面,光線照射會使土豆在有葉綠素的部分產生大量龍葵素。這兩種反應是同時在表皮發生的,因此,變綠即代表著龍葵素的含量有所增加,相比沒有變綠的土豆,變綠後的土豆中龍葵素含量的確會高一些。那麼,變綠的土豆到底能不能吃呢?其實,大家也不用一看到變綠的土豆就擔心吃了會中毒。實際上,一般情況下,只要食用得當,也並不至於讓人中毒。如果是在買土豆的時候發現已經開始變綠了,說明土豆的質量開始變差了,消費者最好就不要買了。
  • 土豆變綠了還能吃嗎?
    不過,買回家的土豆放不了多久就會變綠,甚至發芽,很多人就會說,土豆變綠了、發芽了就不能吃,因為會產生一種叫做龍葵素的毒素,應該扔掉。但也不少人覺得直接扔掉太可惜,特別是那些只有一點點綠色的土豆。那麼,變綠、發芽了的土豆到底能不能吃?是只要變綠一點或者發了一點點芽就不能吃嗎?吃了會不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