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綠色拉薩、生態拉薩,自2012年起,拉薩市啟動了南山造林綠化工程(「樹上山」),並將該工程作為「六大戰略」規劃中環境立市的一項重要工作,力爭將其作為拉薩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項目,以建設綠色拉薩為主題,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構建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以改善拉薩人居環境,實現興林富民。截至目前,南山山體造林保存面積已達到3521.7畝。
生態效益突顯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淨化空氣,防災減災等功能。「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將會很大程度上改善工程區生態環境。」拉薩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具體表現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釋氧、保肥效果和淨化空氣等5個方面。」
根據每畝森林土壤和凋落物臨時儲水量分別為31.3噸和10噸,每畝森林涵養水源的價值為119.0元。南山工程新增有林地每年可臨時儲水達13.72萬噸,涵養水源價值達39.54萬元。在保持水土方面,經計算,南山工程區新增森林植被每年減少泥沙量為4087.29噸,每年減少水土流失價值為0.12萬元,每年減少淤積泥沙的價值為0.15萬元;在固碳釋氧方面,按西藏森林每年每畝固碳0.19噸和釋氧0.16噸計算,南山工程區有林地年均固碳量為631.37噸、年均釋氧量為531.68噸。在保肥效果方面,按西藏森林每畝每年保持的土壤和凋落物中含全氮2.10千克、全磷2.70千克和全鉀17.71千克計算,南山工程區新增有林地每年保持的土壤和凋落物中含全氮6.98噸、全磷8.97噸、全鉀58.85噸。
此外,在淨化空氣方面,森林淨化大氣的功能主要包括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吸收;對粉塵(TSP)的減少及吸收汙染物、殺菌、降噪、釋放負氧離子和萜烯物質。
農牧民就業機會增加
南山工程建設經濟效益主要有木材價值和經濟林產品價值等,經測算木材價值:根據西藏2007年和2011年森林資源清查數據,西藏森林每年每畝蓄積增長量0.087立方米,工程區新增有林地年均木材生產量289.1立方米。
記者從拉薩市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拉薩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使工程區內森林面積大幅增加,城鎮、鄉村的生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居住環境、生產環境得到美化,民生得到改善。「同時,工程建設在施工、搬運、種植及後期管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給當地的農牧民增加了就業機會。」拉薩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根據介紹,記者算了一筆帳,工程建設施工、森林管護等項目中需要臨時聘用人員,最少需要30萬個工日,按當地現行工日價格200元計算,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最少增加農牧民收入6000萬元,年均增收1500萬元。同時參與工程建設的人員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參與培訓和生產實踐,提高了生產技能,為以後的創業、就業創造了條件。
區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這幾年,生活在拉薩的市民明顯感覺到了南山造林帶來的好處。樹多了、山綠了、降水多了、空氣溼潤了。可以說,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增加了區域森林面積,改善了地表植被,遏制了土地沙化進程,也加強了國際河流的源區保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拉薩作為首府城市,每年要接待國內外遊客幾百萬人次。南山是橫貫拉薩的一個重要景觀帶,該工程的實施,使區域生態系統平衡發展、景觀層次更加突出、景觀線條更加明顯,整個拉薩市的城市形象明顯提升,從而會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遊客,也推動了拉薩周邊乃至全區旅遊業的發展。